盡管青陽鎮忠義軍並未退卻,太平軍也沒有繼續發動進攻,因為他們的背後有了更大的威脅,畢再遇已經收攏了徐州城下的兵馬,在臨走前打了個伏擊戰,放水淹沒了六百多金軍騎兵,他們收拾行裝,準備南下來尋高俊的晦氣了。
做出撤退的決定時,畢再遇的心情很沉重,時隔十年再次北伐,本來已經打到了徐州城下,但是現在卻不得不再次撤退,眾所周知,徐州事關緊要處,這一走,金人必定增強城堞防禦,以後再想攻打就更加困難了,此次北伐已經失敗了一半。
但畢竟有三萬將士需要畢再遇負責,糧道盡斷,供給不足,再呆下去隻會全軍覆滅,不如趁此尚有一戰之力時,保全軍力,保全將士,打穿高俊,迴到南宋境內。
得知畢再遇的三萬大軍如泰山壓頂般來的時候,高俊也豪氣頓生,此時他手下雖然隻有一萬餘人,但是連戰連捷士氣高漲,之前的疲憊也都不在乎了,最終一戰即將爆發。
高俊很想讓畢再遇妥協,聽從他敘述的道理,轉而和自己一起進入南宋境內,通過武力恫嚇的手段扳倒史彌遠,但是他也清楚弊在於絕非輕易妥協之人。
必須先用武力手段打破畢再遇的妄想,然後再擺事實講道理,就算畢再遇本人不答應,他手下的軍將也會答應的。
太平軍精銳盡出,準備打在淮北的最後一仗。
就像高俊以往經常所布置的那樣,敵軍人多勢眾,而且有水軍的優勢,可以任意挑選戰場,在這種情況下由不得高俊從容防禦,必須要主動出擊,將敵軍吸引到自己所想要的戰場上來。
畢再遇剛剛掉頭,高俊已經下令讓李銘率領輕騎直搗畢再遇右營,殺敵九十餘人,還捕獲了十幾個俘虜。
殺敵隻是個次要目的,騎兵們通過幾次衝擊騷擾,使得畢再遇的右軍行軍速度大為減慢,每當右軍開拔的時候,金軍的騎兵就會如同鬼魅一樣從不確定的方向湧出,一陣亂箭射來,然後又悄然退去。在這種騷擾下,右軍漸漸和與其他各部脫節。
宋軍的戰線被拉長,其中就有破綻可言,僧虔所率領的騎兵已經準備好,隻要等到宋軍出現斷裂,就即刻從中進擊,戰場上到處都是太平軍的覘騎,四處尋找宋軍的蹤跡。
這麽簡單的戰術,畢再遇當然心知肚明,但出乎高俊意料的是,他沒有選擇就地等待右軍或者是其他救援右軍的行動,反而是你進攻我也進攻,既然戰線已經被拉開,鎮江屯駐大兵的左軍和水軍即刻沿江快速開進,開始襲擾高俊在黃河南岸的營寨,水師在連續兩天的努力下,終於突破了高俊的沿河封鎖,進入淮河河汊,直抵楚州城下。
盡管太平軍突破了宋軍的右翼,但宋軍也大大幹擾了太平軍的左翼,雙方形勢陡然逆轉,畢竟宋軍人數更多,而且歸家心願迫切,戰力也很強勁。
然而當宋軍主力抵達宿遷的時候,畢再遇卻接到了不好的消息:水師雖然進入淮河河汊,迴到楚州城下,在被斷絕聯係十數日後,再次和楚州取得聯係。但是還沒等他們迴來,太平軍裴真部就輕兵急行軍,襲殺渡口的留守軍兵,一把火將鎮江水師燒了個七七八八。
大船三十餘艘,小船近百艘被付之一炬,水兵傷亡近千,這下子宋軍士卒們沒有辦法繼續沿河開進了,宋軍左軍隻好在黃河南岸暫時住定等待援軍繼續和太平軍交戰。
畢再遇的南撤使得徐州周圍軍情頓減,然而蒙古綱也不敢追擊,誰都知道畢再遇非常擅長撤退,往往布下重重疑兵伏筆,誰追誰倒黴。前幾天必蘭阿魯帶不信這個邪,差點就變成了水鬼。
依舊有一些人對此表示異議:如果畢再遇傾力南下,高俊和紇石烈誌未必抵擋得住,如果他們全軍覆沒,畢再遇迴到南方,那豈不是前功盡棄了嗎?
此時就算有所犧牲,也要從背後咬住畢再遇,不少將領紛紛請戰,要求再次從背後追擊畢再遇,務必使宋軍不能南歸。
然而蒙古綱卻搖搖頭,畢再遇確實悍勇難治,拿下這個戰功已然不可能,但是除掉高俊這個內患,已經是不少相公麵授機宜的事情,蒙古綱也不能拒絕。
他在內心安慰自己,高俊此人桀驁無禮,而且已有反跡,殺掉此人也無大錯。
畢再遇不斷派出小股部隊襲擾高俊的前後防線,並且從中尋找敵軍的弱點。而高俊手下的騎兵更多,調動也更加靈活。
高俊注意到金軍騎兵明顯比宋軍騎兵的戰鬥力要強出來一些,當他詢問還在養傷的紇石烈誌的時候,後者總結了幾條進軍的優點:
首先是熟悉馬性,所以各種裝具都更加適宜,宋軍騎兵的馬甲太長,因而過於笨重,不擅長驅馳,而金軍則大膽的將一些不太容易受傷部位的甲片換成了粗布,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箭矢,而且整匹戰馬顯得輕快了許多。
其次是騎兵本身的能力上,金軍騎兵有更嫻熟的馬上技藝,雖然不擅長騎射,但是馳刺的本領一向不錯。
第三點則是戰馬的問題,金軍的戰馬要比宋軍的戰馬強出來不少。這是因為北方有好馬場,又有河西的好馬種。
不過紇石烈誌同樣提醒高俊:不少參加過泰和南征的金軍老兵提到過宋軍也有十分優良的騎兵,一定要小心應對,不可輕敵大意。
在連續的試探沒有結果之後,畢再遇試圖一力降十會。
在一係列的戰鬥之中,畢再遇也察覺到了高俊的意圖:對方人數更少,但是鬥誌高昂,所以要發動主動進攻,把宋軍吸引到他們所設定的戰場來。既然如此的話,宋軍就絕對不能讓他們達成意圖,而是要通過勢大力沉的進攻逼迫金軍迴到防守的工作上來,進而失去主動選擇戰場的權利。
從左翼繼續對高俊發動進攻,並且層層壓迫,深受畢再遇所寵愛的後軍統製官姚喜麵帶鐵麵具,拿著镔鐵長刀,在前線來迴馳騁,率領宋軍連續擊破太平軍三座營盤,殺傷近百。
鎮江屯駐大兵把看家的本領都使出來了,尤其是各類強勁的弩箭,讓太平軍大開眼界。曾經讓高俊吃過苦頭的滑車弩在正麵交戰的時候威力極強,太平軍節節向西敗退,似乎就要讓出給畢再遇的通道來。
做出撤退的決定時,畢再遇的心情很沉重,時隔十年再次北伐,本來已經打到了徐州城下,但是現在卻不得不再次撤退,眾所周知,徐州事關緊要處,這一走,金人必定增強城堞防禦,以後再想攻打就更加困難了,此次北伐已經失敗了一半。
但畢竟有三萬將士需要畢再遇負責,糧道盡斷,供給不足,再呆下去隻會全軍覆滅,不如趁此尚有一戰之力時,保全軍力,保全將士,打穿高俊,迴到南宋境內。
得知畢再遇的三萬大軍如泰山壓頂般來的時候,高俊也豪氣頓生,此時他手下雖然隻有一萬餘人,但是連戰連捷士氣高漲,之前的疲憊也都不在乎了,最終一戰即將爆發。
高俊很想讓畢再遇妥協,聽從他敘述的道理,轉而和自己一起進入南宋境內,通過武力恫嚇的手段扳倒史彌遠,但是他也清楚弊在於絕非輕易妥協之人。
必須先用武力手段打破畢再遇的妄想,然後再擺事實講道理,就算畢再遇本人不答應,他手下的軍將也會答應的。
太平軍精銳盡出,準備打在淮北的最後一仗。
就像高俊以往經常所布置的那樣,敵軍人多勢眾,而且有水軍的優勢,可以任意挑選戰場,在這種情況下由不得高俊從容防禦,必須要主動出擊,將敵軍吸引到自己所想要的戰場上來。
畢再遇剛剛掉頭,高俊已經下令讓李銘率領輕騎直搗畢再遇右營,殺敵九十餘人,還捕獲了十幾個俘虜。
殺敵隻是個次要目的,騎兵們通過幾次衝擊騷擾,使得畢再遇的右軍行軍速度大為減慢,每當右軍開拔的時候,金軍的騎兵就會如同鬼魅一樣從不確定的方向湧出,一陣亂箭射來,然後又悄然退去。在這種騷擾下,右軍漸漸和與其他各部脫節。
宋軍的戰線被拉長,其中就有破綻可言,僧虔所率領的騎兵已經準備好,隻要等到宋軍出現斷裂,就即刻從中進擊,戰場上到處都是太平軍的覘騎,四處尋找宋軍的蹤跡。
這麽簡單的戰術,畢再遇當然心知肚明,但出乎高俊意料的是,他沒有選擇就地等待右軍或者是其他救援右軍的行動,反而是你進攻我也進攻,既然戰線已經被拉開,鎮江屯駐大兵的左軍和水軍即刻沿江快速開進,開始襲擾高俊在黃河南岸的營寨,水師在連續兩天的努力下,終於突破了高俊的沿河封鎖,進入淮河河汊,直抵楚州城下。
盡管太平軍突破了宋軍的右翼,但宋軍也大大幹擾了太平軍的左翼,雙方形勢陡然逆轉,畢竟宋軍人數更多,而且歸家心願迫切,戰力也很強勁。
然而當宋軍主力抵達宿遷的時候,畢再遇卻接到了不好的消息:水師雖然進入淮河河汊,迴到楚州城下,在被斷絕聯係十數日後,再次和楚州取得聯係。但是還沒等他們迴來,太平軍裴真部就輕兵急行軍,襲殺渡口的留守軍兵,一把火將鎮江水師燒了個七七八八。
大船三十餘艘,小船近百艘被付之一炬,水兵傷亡近千,這下子宋軍士卒們沒有辦法繼續沿河開進了,宋軍左軍隻好在黃河南岸暫時住定等待援軍繼續和太平軍交戰。
畢再遇的南撤使得徐州周圍軍情頓減,然而蒙古綱也不敢追擊,誰都知道畢再遇非常擅長撤退,往往布下重重疑兵伏筆,誰追誰倒黴。前幾天必蘭阿魯帶不信這個邪,差點就變成了水鬼。
依舊有一些人對此表示異議:如果畢再遇傾力南下,高俊和紇石烈誌未必抵擋得住,如果他們全軍覆沒,畢再遇迴到南方,那豈不是前功盡棄了嗎?
此時就算有所犧牲,也要從背後咬住畢再遇,不少將領紛紛請戰,要求再次從背後追擊畢再遇,務必使宋軍不能南歸。
然而蒙古綱卻搖搖頭,畢再遇確實悍勇難治,拿下這個戰功已然不可能,但是除掉高俊這個內患,已經是不少相公麵授機宜的事情,蒙古綱也不能拒絕。
他在內心安慰自己,高俊此人桀驁無禮,而且已有反跡,殺掉此人也無大錯。
畢再遇不斷派出小股部隊襲擾高俊的前後防線,並且從中尋找敵軍的弱點。而高俊手下的騎兵更多,調動也更加靈活。
高俊注意到金軍騎兵明顯比宋軍騎兵的戰鬥力要強出來一些,當他詢問還在養傷的紇石烈誌的時候,後者總結了幾條進軍的優點:
首先是熟悉馬性,所以各種裝具都更加適宜,宋軍騎兵的馬甲太長,因而過於笨重,不擅長驅馳,而金軍則大膽的將一些不太容易受傷部位的甲片換成了粗布,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箭矢,而且整匹戰馬顯得輕快了許多。
其次是騎兵本身的能力上,金軍騎兵有更嫻熟的馬上技藝,雖然不擅長騎射,但是馳刺的本領一向不錯。
第三點則是戰馬的問題,金軍的戰馬要比宋軍的戰馬強出來不少。這是因為北方有好馬場,又有河西的好馬種。
不過紇石烈誌同樣提醒高俊:不少參加過泰和南征的金軍老兵提到過宋軍也有十分優良的騎兵,一定要小心應對,不可輕敵大意。
在連續的試探沒有結果之後,畢再遇試圖一力降十會。
在一係列的戰鬥之中,畢再遇也察覺到了高俊的意圖:對方人數更少,但是鬥誌高昂,所以要發動主動進攻,把宋軍吸引到他們所設定的戰場來。既然如此的話,宋軍就絕對不能讓他們達成意圖,而是要通過勢大力沉的進攻逼迫金軍迴到防守的工作上來,進而失去主動選擇戰場的權利。
從左翼繼續對高俊發動進攻,並且層層壓迫,深受畢再遇所寵愛的後軍統製官姚喜麵帶鐵麵具,拿著镔鐵長刀,在前線來迴馳騁,率領宋軍連續擊破太平軍三座營盤,殺傷近百。
鎮江屯駐大兵把看家的本領都使出來了,尤其是各類強勁的弩箭,讓太平軍大開眼界。曾經讓高俊吃過苦頭的滑車弩在正麵交戰的時候威力極強,太平軍節節向西敗退,似乎就要讓出給畢再遇的通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