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妙真卻歎了口氣:“說實話,我是真不想和高俊打仗,你也看出來,這人兵強馬壯,手下也都是不凡之輩,而咱們莒州的紅襖軍呢?姐姐是個女兒身,手下那幫軍將哪個真心服我?如果不是我武藝超群,如果我不是楊安兒的妹妹,他們早就將我推翻了。”楊妙真說著狠狠把草本精華往桌子上一摔:“一幫混賬,一點本事也沒有,卻總喜歡搬弄是非。”
不愧是第一美女,就連摔東西的姿態也這麽迷人,文月兒站在後麵不說話,楊妙真才發覺自己失態了,連忙把文月兒拉過來:“這次還要多謝妹妹述說的有關高俊的情況,我才能對症下藥,今日勝他一陣,妹妹總說與高俊有仇,究竟是何等深仇呢?”
文玉兒眼神悲憤:“是破家殺父之仇。”
這下輪到楊妙真驚訝了:“竟然有這種事,我還道那高俊也算是個有良心的人,妹妹的家人如何開罪了此人,竟遭得此等大禍?”
文月兒沒有立刻迴答,準確的說,是她突然間覺得不能迴答。
這段時間他也聽說過,楊妙真固然痛恨女真人,想推翻大金政權,可是對蒙古人也不假辭色。文月兒也知道了大名府的慘禍,如今在山東河北,提起黑韃,何人不是咬牙切齒?何人不是捶胸頓足?
自己與蒙古人的關係自不待言,而自己的父親呢?據說當年也跟蒙古人有些關係,文月兒不太相信這種傳言,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和楊妙真解釋。
這讓文月兒一瞬間錯愕了,她不知道如何對楊妙真說,這一瞬間的恐慌,比過去幾次在戰場上死裏逃生都來得可怕。
見她不迴答,楊妙真也不追問,思忖了一會兒之後,點點頭說:“既然如此,我便和高俊鬥上一鬥。”
文月兒好生驚訝:“姐姐剛才還說不願意和高俊打仗。”
“我當然不願意,不過妹妹不是和高俊有仇嗎?此番我與你報仇。”
文月兒真的被感動了:“姐姐,這是為什麽?”
“我楊妙真自小習槍弄棒,事事都不比我兄長弱,然而卻始終難以施展拳腳,皆因天下都輕視我等女兒身。妹妹為了報仇,居然能夠縱橫捭闔,今日讓他高俊都吃了一虧,乃是天下女子的榜樣。”
楊妙真站了起來:“我就是要讓我手下那幫軍將看看,我楊妙真乃是世間奇女子,此番,就算是打完這一仗莒州紅襖軍就此散夥也罷,我也要給妹妹報這個仇。”
“妙真姐姐!你真好!”文月兒忍不住擦了擦眼淚,緊緊的抱住楊妙真,既是因為感歎楊妙真對她的好,但也愧於自己不能對楊妙真和盤托出,這種愧悔讓她無言以對。
楊妙真寵溺的摸摸她的頭發:“好啦,好啦,趕快休息吧,我們還得等高俊的迴信呢,不知此番能否將喻俠妹妹救出來。”
此番將這個假喻俠送迴壽張縣,孔元政自告奮勇去帶路,高俊總覺得他有什麽話想說,但是卻苦於說不出口,一方麵有些擔心,但有時候,他也不無得意的想,也許孔元政已經被自己的王者之氣所懾服,準備對自己納頭便拜。
那樣的話倒也好,根據他的了解,孔元政不僅對心學有所涉獵,而且對財用之道頗有講究,在管理農莊的這些日子裏積攢了不少實際經驗,而高俊眼下正缺少一位能夠統籌財務的人。
孔元政將這個冒牌的喻俠送到壽張縣,引起了一陣小小的轟動,何誌也親自接待孔元政,雖然兩人素未謀麵,但何誌也早就聽高俊介紹過這位孔聖後裔,在此時就能精通理學之人,在北方是不多見的。
看著壽張縣城內的熱鬧景象,孔元政卻顯得很是陰鬱,走在大街上,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他卻煩躁不堪。
大約是整整一天之後的晚上,孔元政敲開了何誌也的房門,和盤托出了他知道的事。
“曲阜孔家鄒城孟家已經聯合起來,上告山東各路,準備對高郎君下手。”
何誌野的雙手顫抖起來,眼下高家軍占據六州,推行如此激烈的政策,對於到來的反撲也略有預感。
“你也知道我們孔家是褒聖家族,家主現在正在開封任太常博士,與朝廷諸位相公皆有交集,而高俊奪取我門祀田,已然引起我家上下憤怒,此番我家一方麵在開封活動,準備將高郎君調往陝西,此外還交接山東諸軍之將,不來救援高郎君。”
“救援?你是說高俊現在有危險?”
“恐怕確實如此,對於此事我也知之不詳,你也知道我畢竟不是孔府內的親近之人。”孔元政對此很是慚愧。
何誌也沉默了片刻,卻突然問道:“你為何要對我說這些事情?”
“我固然是孔家人,但何嚐不是讀聖賢書的人呢?”孔元政有些痛苦的摩挲額頭。“我們孔家的人想幹什麽我最清楚,他們不是惱恨高郎君對他們傲慢無禮,而是切切實實感到肉痛,感到自家的錢糧被高郎君給奪去了!”
“你是說高俊的限田政策?”
“當然包括這個,而且還不僅於此,孔家世代名門,本朝世襲曲阜縣令,再加上朝廷賞賜的祭祀田地,向來是唿風喚雨。以往兗州區府的官吏想要做些事情,總免不了要與我們孔家打招唿,上下打點好方可實行,不然的話,如若孔家之人陽奉陰違,什麽事情都幹不成,而眼下高郎君的軍兵完全與孔家無涉,隻以自身之武力為保障,強行推行各種事項,孔家權威大損,曲阜之民世代苦於我家,因而此番高郎君來到,大家都視高郎君為救星,紛紛投奔高家軍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孔家這些人打算幹什麽?”
“毀掉高郎君苦心經營的一切!”孔元政的語調變得嚴厲起來:“這就是我和盤托出的原因,我不想看到壽張縣這大好景象讓我們家的人給毀掉了,何先生也未必能想象我們家的人現在是何等仇恨高郎君,他們恨不得把這個人整個抹掉,最好知道高郎君的人都通通殺掉為好!”
何誌也沒有馬上說話,還鄉團的厲害,當年山東人民可是見過的,過去幾個月之內,高家軍確實操之過急,反對的力量現在已經聯合起來,很可能要采取大行動。
但眼下根據地終究保持有較強的軍事力量,隻要軍兵們堅定的跟高、何二人走,根據地的穩定大局就不會變。更何況爭取到了孔元政這樣的人,一個真正的十二月黨人、有良心的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士大夫,粉碎敵人的反撲也就不為難了。
計較已定,何誌也即刻派人星夜去取孔元政的家眷,並且命令壽張縣城內的民兵做好準備。
按照目前編製的民兵法令,上番民兵有三分之二留在縣中,而另外三分之一會聚集在州城之中,壽張縣眼下是東平府的臨時府治,所以足足有上萬民兵,絕大部分人正在何誌也的指揮下疏通河渠,從事百業,但隻要命令一下,他們就會立刻撿起武器準備作戰。
民兵們的盔甲不多,但是號令整齊,組織嚴密,足以和孔家豢養的那些莊丁打手相抗衡。
不愧是第一美女,就連摔東西的姿態也這麽迷人,文月兒站在後麵不說話,楊妙真才發覺自己失態了,連忙把文月兒拉過來:“這次還要多謝妹妹述說的有關高俊的情況,我才能對症下藥,今日勝他一陣,妹妹總說與高俊有仇,究竟是何等深仇呢?”
文玉兒眼神悲憤:“是破家殺父之仇。”
這下輪到楊妙真驚訝了:“竟然有這種事,我還道那高俊也算是個有良心的人,妹妹的家人如何開罪了此人,竟遭得此等大禍?”
文月兒沒有立刻迴答,準確的說,是她突然間覺得不能迴答。
這段時間他也聽說過,楊妙真固然痛恨女真人,想推翻大金政權,可是對蒙古人也不假辭色。文月兒也知道了大名府的慘禍,如今在山東河北,提起黑韃,何人不是咬牙切齒?何人不是捶胸頓足?
自己與蒙古人的關係自不待言,而自己的父親呢?據說當年也跟蒙古人有些關係,文月兒不太相信這種傳言,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和楊妙真解釋。
這讓文月兒一瞬間錯愕了,她不知道如何對楊妙真說,這一瞬間的恐慌,比過去幾次在戰場上死裏逃生都來得可怕。
見她不迴答,楊妙真也不追問,思忖了一會兒之後,點點頭說:“既然如此,我便和高俊鬥上一鬥。”
文月兒好生驚訝:“姐姐剛才還說不願意和高俊打仗。”
“我當然不願意,不過妹妹不是和高俊有仇嗎?此番我與你報仇。”
文月兒真的被感動了:“姐姐,這是為什麽?”
“我楊妙真自小習槍弄棒,事事都不比我兄長弱,然而卻始終難以施展拳腳,皆因天下都輕視我等女兒身。妹妹為了報仇,居然能夠縱橫捭闔,今日讓他高俊都吃了一虧,乃是天下女子的榜樣。”
楊妙真站了起來:“我就是要讓我手下那幫軍將看看,我楊妙真乃是世間奇女子,此番,就算是打完這一仗莒州紅襖軍就此散夥也罷,我也要給妹妹報這個仇。”
“妙真姐姐!你真好!”文月兒忍不住擦了擦眼淚,緊緊的抱住楊妙真,既是因為感歎楊妙真對她的好,但也愧於自己不能對楊妙真和盤托出,這種愧悔讓她無言以對。
楊妙真寵溺的摸摸她的頭發:“好啦,好啦,趕快休息吧,我們還得等高俊的迴信呢,不知此番能否將喻俠妹妹救出來。”
此番將這個假喻俠送迴壽張縣,孔元政自告奮勇去帶路,高俊總覺得他有什麽話想說,但是卻苦於說不出口,一方麵有些擔心,但有時候,他也不無得意的想,也許孔元政已經被自己的王者之氣所懾服,準備對自己納頭便拜。
那樣的話倒也好,根據他的了解,孔元政不僅對心學有所涉獵,而且對財用之道頗有講究,在管理農莊的這些日子裏積攢了不少實際經驗,而高俊眼下正缺少一位能夠統籌財務的人。
孔元政將這個冒牌的喻俠送到壽張縣,引起了一陣小小的轟動,何誌也親自接待孔元政,雖然兩人素未謀麵,但何誌也早就聽高俊介紹過這位孔聖後裔,在此時就能精通理學之人,在北方是不多見的。
看著壽張縣城內的熱鬧景象,孔元政卻顯得很是陰鬱,走在大街上,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他卻煩躁不堪。
大約是整整一天之後的晚上,孔元政敲開了何誌也的房門,和盤托出了他知道的事。
“曲阜孔家鄒城孟家已經聯合起來,上告山東各路,準備對高郎君下手。”
何誌野的雙手顫抖起來,眼下高家軍占據六州,推行如此激烈的政策,對於到來的反撲也略有預感。
“你也知道我們孔家是褒聖家族,家主現在正在開封任太常博士,與朝廷諸位相公皆有交集,而高俊奪取我門祀田,已然引起我家上下憤怒,此番我家一方麵在開封活動,準備將高郎君調往陝西,此外還交接山東諸軍之將,不來救援高郎君。”
“救援?你是說高俊現在有危險?”
“恐怕確實如此,對於此事我也知之不詳,你也知道我畢竟不是孔府內的親近之人。”孔元政對此很是慚愧。
何誌也沉默了片刻,卻突然問道:“你為何要對我說這些事情?”
“我固然是孔家人,但何嚐不是讀聖賢書的人呢?”孔元政有些痛苦的摩挲額頭。“我們孔家的人想幹什麽我最清楚,他們不是惱恨高郎君對他們傲慢無禮,而是切切實實感到肉痛,感到自家的錢糧被高郎君給奪去了!”
“你是說高俊的限田政策?”
“當然包括這個,而且還不僅於此,孔家世代名門,本朝世襲曲阜縣令,再加上朝廷賞賜的祭祀田地,向來是唿風喚雨。以往兗州區府的官吏想要做些事情,總免不了要與我們孔家打招唿,上下打點好方可實行,不然的話,如若孔家之人陽奉陰違,什麽事情都幹不成,而眼下高郎君的軍兵完全與孔家無涉,隻以自身之武力為保障,強行推行各種事項,孔家權威大損,曲阜之民世代苦於我家,因而此番高郎君來到,大家都視高郎君為救星,紛紛投奔高家軍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孔家這些人打算幹什麽?”
“毀掉高郎君苦心經營的一切!”孔元政的語調變得嚴厲起來:“這就是我和盤托出的原因,我不想看到壽張縣這大好景象讓我們家的人給毀掉了,何先生也未必能想象我們家的人現在是何等仇恨高郎君,他們恨不得把這個人整個抹掉,最好知道高郎君的人都通通殺掉為好!”
何誌也沒有馬上說話,還鄉團的厲害,當年山東人民可是見過的,過去幾個月之內,高家軍確實操之過急,反對的力量現在已經聯合起來,很可能要采取大行動。
但眼下根據地終究保持有較強的軍事力量,隻要軍兵們堅定的跟高、何二人走,根據地的穩定大局就不會變。更何況爭取到了孔元政這樣的人,一個真正的十二月黨人、有良心的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士大夫,粉碎敵人的反撲也就不為難了。
計較已定,何誌也即刻派人星夜去取孔元政的家眷,並且命令壽張縣城內的民兵做好準備。
按照目前編製的民兵法令,上番民兵有三分之二留在縣中,而另外三分之一會聚集在州城之中,壽張縣眼下是東平府的臨時府治,所以足足有上萬民兵,絕大部分人正在何誌也的指揮下疏通河渠,從事百業,但隻要命令一下,他們就會立刻撿起武器準備作戰。
民兵們的盔甲不多,但是號令整齊,組織嚴密,足以和孔家豢養的那些莊丁打手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