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從馬車內下來一人,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身材高大,但是眼光暗淡。
“兩位兄弟之所以不能脫離紇石烈誌的追擊,一是缺乏糧草器械,士氣不振;再者就是不知道官軍的布置,找不到突破的缺口。”
兩個人對視一眼,連連稱是。
這個男子用非常機械的語調說:“此處往東五裏有莊園一個,兩位首領可以即刻前去,莊主必然殺牛宰羊,犒賞諸位,莊園中有酒百壇,可供諸君暢飲,一振士氣。”
“這,能行嗎?”
“兩位首領放心,我已經和莊主打過招唿,此行必然滿載而歸,諸位兄弟想要酒肉,莊主都可以置辦,要補充的軍器,也可以一並說與他,一日之內必然補齊。”
張汝楫和孫邦佐這下有點納悶了,聽上去,這位兄弟不像是紅襖軍道上的人,反而像是本地的大財主,說話做事的風格不符合江湖規矩,讓兩個人喜歡不起來,但是這個人的意見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想要脫離官軍的追擊,倒也簡單,你們可知小方村在何位置?”
前來接待的隨從當中有一人迴答:“小弟知道此處何在。”
“官軍的布置並非完美無缺,你能修整完畢之後,用麻繩纏住武器,趁夜偷偷從小方村一帶入山中,不可以脫離官軍的追擊,不過爾等切莫與官軍交戰,一路上隻隱蔽埋伏,投得生路便好。若是不聽此言,與官軍廝殺,引來大批官軍追擊,則悔之晚矣。”
“果真可以?”孫邦佐不大相信。
但是那個男子沒有再答話,而是登上馬車,在車上說了最後一句話:“兩位首領大可試試,事成之後,請兩位首領南下兗州,我想爾等與南路紅襖軍還有一筆大生意要辦。”
車夫揚了揚鞭子,來客再不發一言,決塵而去,隻留下兩名紅襖軍首領還在對視,臉上都寫滿了疑惑的表情。
“反正現下也沒別的路可走了,與其押到開封去吃一剮,咱們不如試一試!”張汝楫下定決心。
就在此時遠去的馬車裏麵,一個男子畢恭畢敬的站在旁邊,努力保持身體的平衡:“公,公子,這樣可算好?”
文月兒坐在馬車裏,臉上是沉思的表情:“你做的還不錯,稍微歇息一下,最近的呂家莊園在新泰縣,把貨物看好,我們前往那裏留宿。”隨後,她深深的舒了一口氣,離開呂仲騏那個變態之後,文月兒真的覺得輕鬆了不少。
與此同時,彭義斌的人馬還在晃晃悠悠的向北進發,他相信一個至高俊於死地的陷阱已經挖好,因此走得很慢,很從容。
“安撫大人為何今日有些心神不寧?”參議官李國器策馬趕上彭義斌,不解的問道。
“沒什麽,隻是想到好不容易能聚齊這麽多兄弟對付高俊,難免有些躊躇。”彭義斌無精打采的迴複完這句話,還不住打了個哈欠。
“我看安撫是有些舍不得高俊吧?”李國器語調帶點詼諧:“這個高俊善於治理地方,還能養士卒,如果不是各為其主的話,與安撫必然大有可談。”
“但終究是各為其主啊。”彭義斌搖搖頭:“高俊是個人才,為何就留在這艘四處漏水的船上呢?炎宋正統不絕,不日即將北伐中原,屆時高俊又能如何作為?”
一說到這句話,李國器似乎有點不一樣了,他稍稍壓低聲音:“安撫,你覺得朝廷真的會北伐嗎?”
被問到這個問題,彭義斌也有些黯然,但他終究還是打起了精神:“如今形勢大好,金朝已經腐朽不堪,一推即倒,朝廷怎會忘記靖康汴京之恥,宗廟顛覆之禍,上皇播遷之難?人豈能無有心肝,幾年之內必然趁勢北伐,那時我們光複山東,甚至北伐河北、燕雲之地,大宋一統,四方平定,百姓安樂,我等就能解甲歸田,安享太平了。”
李國器還要再說話,前軍突然有一人匆匆跑來,站在彭義斌馬前報告:“安撫,聶敢總領迴來了。”
彭義斌好生奇怪,不知道聶敢為什麽這麽快就迴來了,趕緊前去迎接,但是見到聶敢的時候,他在心中卻大吃一驚:聶敢身上灰塵蔽體、衣服撕扯破片、身上帶著傷,雙眼布滿血絲。
“兄弟,這是?”彭義斌說話的語氣是不可置信。
“安撫,郝定輸了!”
聶敢看見彭義斌捏緊了韁繩,緊咬牙關,看上去很可怕,不由得十分驚恐:“安撫,切莫心急……”
“郝定兄弟是怎麽輸的?”
“郝定頭領不聽勸阻,決心出城和高俊作戰,在野戰中被一合擊潰,上萬軍隊潰退入城,被高俊甕中捉鱉一舉擒獲,郝定頭領本人帶領數名騎士想辦法突出重圍,現在已去曹州搜羅舊部,準備東山再起去了,兗州已經被高俊拿下!”
彭義斌的神色反而好了一些:“原來高俊這廝不是強攻城池多少的,郝定兄弟此次迷了心,居然犯如此大的錯。”彭義斌迴頭吩咐李國器:“趕緊給各路忠義軍兄弟們寫信,準備聯手對付高俊,此人剛剛在兗州打了一仗,必然留在城內休整,我們堵住這裏便可。”
高俊並不知道現在有兩個對手開始加速了,此時他關心的還是自己手下軍兵的問題,全軍已經開拔,跟在當先的水陸兩都之後,全軍前往陪尾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悠長的號角聲中,軍兵排成了彼此平行的三列縱隊,相隔十數丈遠,按照高俊的傳統,每隔數裏設有休息處,押官們正在那裏燒熱水,挨個發給軍兵們。軍兵們不用穿鎧甲,但還是拿著武器。
不時有騎馬的傳令兵在隊伍左右奔跑,馬車費力的拉著沉重的物資和傷員,馭手們罵罵咧咧,不時會跑出來一位繡工,根本不招唿馬車停下就登上去,查看傷員的傷勢,然後從車尾跳下來,檢查下一輛馬車。
行軍隊列禁止喧嘩,但是如果軍使起了頭的話可以唱歌,軍樂隊成員坐著馬車趕路,在某個預定位置停下,就地排好陣型開始奏樂,於是兩邊的人開始跟著唱了起來。
山東的各路人馬有一個算一個,恐怕沒有哪支軍兵可以與高俊的行軍隊列相比,但是此刻的高俊卻十分憂愁的看著軍兵們,對潘正、孫庭二人說:“你們也注意到了吧,軍兵們行軍的勁頭不如咱們趕往兗州的時候。”
兩位副指揮使點點頭,潘正首先說:“缺少牛馬這樣的大牲畜,行軍還要靠士兵徒步走行走,輜重也沒有辦法帶得太多,這麽下來,對士兵的損耗太大了。”
孫庭也同意:“咱們從壽張縣出發來兗州的時候,軍兵們養精蓄銳已久,人人都憋著一股勁兒,但是如今已經打了幾仗,漸漸懈怠下來,雖然說架子不倒,但行進的速度當然就不能和當初相比了。”
在經過幾次戰爭之後,高俊如今深知軍隊是怎樣容易磨損的消耗品,隨著戰鬥時間的增加,軍隊的移動速度和戰鬥能力都將指數性的下降,高俊不能隨心所欲的拉著他的軍隊左右戰鬥,反而必須非常苛刻的盡可能減少軍隊的移動距離。
“兩位兄弟之所以不能脫離紇石烈誌的追擊,一是缺乏糧草器械,士氣不振;再者就是不知道官軍的布置,找不到突破的缺口。”
兩個人對視一眼,連連稱是。
這個男子用非常機械的語調說:“此處往東五裏有莊園一個,兩位首領可以即刻前去,莊主必然殺牛宰羊,犒賞諸位,莊園中有酒百壇,可供諸君暢飲,一振士氣。”
“這,能行嗎?”
“兩位首領放心,我已經和莊主打過招唿,此行必然滿載而歸,諸位兄弟想要酒肉,莊主都可以置辦,要補充的軍器,也可以一並說與他,一日之內必然補齊。”
張汝楫和孫邦佐這下有點納悶了,聽上去,這位兄弟不像是紅襖軍道上的人,反而像是本地的大財主,說話做事的風格不符合江湖規矩,讓兩個人喜歡不起來,但是這個人的意見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想要脫離官軍的追擊,倒也簡單,你們可知小方村在何位置?”
前來接待的隨從當中有一人迴答:“小弟知道此處何在。”
“官軍的布置並非完美無缺,你能修整完畢之後,用麻繩纏住武器,趁夜偷偷從小方村一帶入山中,不可以脫離官軍的追擊,不過爾等切莫與官軍交戰,一路上隻隱蔽埋伏,投得生路便好。若是不聽此言,與官軍廝殺,引來大批官軍追擊,則悔之晚矣。”
“果真可以?”孫邦佐不大相信。
但是那個男子沒有再答話,而是登上馬車,在車上說了最後一句話:“兩位首領大可試試,事成之後,請兩位首領南下兗州,我想爾等與南路紅襖軍還有一筆大生意要辦。”
車夫揚了揚鞭子,來客再不發一言,決塵而去,隻留下兩名紅襖軍首領還在對視,臉上都寫滿了疑惑的表情。
“反正現下也沒別的路可走了,與其押到開封去吃一剮,咱們不如試一試!”張汝楫下定決心。
就在此時遠去的馬車裏麵,一個男子畢恭畢敬的站在旁邊,努力保持身體的平衡:“公,公子,這樣可算好?”
文月兒坐在馬車裏,臉上是沉思的表情:“你做的還不錯,稍微歇息一下,最近的呂家莊園在新泰縣,把貨物看好,我們前往那裏留宿。”隨後,她深深的舒了一口氣,離開呂仲騏那個變態之後,文月兒真的覺得輕鬆了不少。
與此同時,彭義斌的人馬還在晃晃悠悠的向北進發,他相信一個至高俊於死地的陷阱已經挖好,因此走得很慢,很從容。
“安撫大人為何今日有些心神不寧?”參議官李國器策馬趕上彭義斌,不解的問道。
“沒什麽,隻是想到好不容易能聚齊這麽多兄弟對付高俊,難免有些躊躇。”彭義斌無精打采的迴複完這句話,還不住打了個哈欠。
“我看安撫是有些舍不得高俊吧?”李國器語調帶點詼諧:“這個高俊善於治理地方,還能養士卒,如果不是各為其主的話,與安撫必然大有可談。”
“但終究是各為其主啊。”彭義斌搖搖頭:“高俊是個人才,為何就留在這艘四處漏水的船上呢?炎宋正統不絕,不日即將北伐中原,屆時高俊又能如何作為?”
一說到這句話,李國器似乎有點不一樣了,他稍稍壓低聲音:“安撫,你覺得朝廷真的會北伐嗎?”
被問到這個問題,彭義斌也有些黯然,但他終究還是打起了精神:“如今形勢大好,金朝已經腐朽不堪,一推即倒,朝廷怎會忘記靖康汴京之恥,宗廟顛覆之禍,上皇播遷之難?人豈能無有心肝,幾年之內必然趁勢北伐,那時我們光複山東,甚至北伐河北、燕雲之地,大宋一統,四方平定,百姓安樂,我等就能解甲歸田,安享太平了。”
李國器還要再說話,前軍突然有一人匆匆跑來,站在彭義斌馬前報告:“安撫,聶敢總領迴來了。”
彭義斌好生奇怪,不知道聶敢為什麽這麽快就迴來了,趕緊前去迎接,但是見到聶敢的時候,他在心中卻大吃一驚:聶敢身上灰塵蔽體、衣服撕扯破片、身上帶著傷,雙眼布滿血絲。
“兄弟,這是?”彭義斌說話的語氣是不可置信。
“安撫,郝定輸了!”
聶敢看見彭義斌捏緊了韁繩,緊咬牙關,看上去很可怕,不由得十分驚恐:“安撫,切莫心急……”
“郝定兄弟是怎麽輸的?”
“郝定頭領不聽勸阻,決心出城和高俊作戰,在野戰中被一合擊潰,上萬軍隊潰退入城,被高俊甕中捉鱉一舉擒獲,郝定頭領本人帶領數名騎士想辦法突出重圍,現在已去曹州搜羅舊部,準備東山再起去了,兗州已經被高俊拿下!”
彭義斌的神色反而好了一些:“原來高俊這廝不是強攻城池多少的,郝定兄弟此次迷了心,居然犯如此大的錯。”彭義斌迴頭吩咐李國器:“趕緊給各路忠義軍兄弟們寫信,準備聯手對付高俊,此人剛剛在兗州打了一仗,必然留在城內休整,我們堵住這裏便可。”
高俊並不知道現在有兩個對手開始加速了,此時他關心的還是自己手下軍兵的問題,全軍已經開拔,跟在當先的水陸兩都之後,全軍前往陪尾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悠長的號角聲中,軍兵排成了彼此平行的三列縱隊,相隔十數丈遠,按照高俊的傳統,每隔數裏設有休息處,押官們正在那裏燒熱水,挨個發給軍兵們。軍兵們不用穿鎧甲,但還是拿著武器。
不時有騎馬的傳令兵在隊伍左右奔跑,馬車費力的拉著沉重的物資和傷員,馭手們罵罵咧咧,不時會跑出來一位繡工,根本不招唿馬車停下就登上去,查看傷員的傷勢,然後從車尾跳下來,檢查下一輛馬車。
行軍隊列禁止喧嘩,但是如果軍使起了頭的話可以唱歌,軍樂隊成員坐著馬車趕路,在某個預定位置停下,就地排好陣型開始奏樂,於是兩邊的人開始跟著唱了起來。
山東的各路人馬有一個算一個,恐怕沒有哪支軍兵可以與高俊的行軍隊列相比,但是此刻的高俊卻十分憂愁的看著軍兵們,對潘正、孫庭二人說:“你們也注意到了吧,軍兵們行軍的勁頭不如咱們趕往兗州的時候。”
兩位副指揮使點點頭,潘正首先說:“缺少牛馬這樣的大牲畜,行軍還要靠士兵徒步走行走,輜重也沒有辦法帶得太多,這麽下來,對士兵的損耗太大了。”
孫庭也同意:“咱們從壽張縣出發來兗州的時候,軍兵們養精蓄銳已久,人人都憋著一股勁兒,但是如今已經打了幾仗,漸漸懈怠下來,雖然說架子不倒,但行進的速度當然就不能和當初相比了。”
在經過幾次戰爭之後,高俊如今深知軍隊是怎樣容易磨損的消耗品,隨著戰鬥時間的增加,軍隊的移動速度和戰鬥能力都將指數性的下降,高俊不能隨心所欲的拉著他的軍隊左右戰鬥,反而必須非常苛刻的盡可能減少軍隊的移動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