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訓不同於拉練,對於高俊來說,這次整訓的目的不在於如何提高軍兵的體力和戰鬥技能,而是通過適當的壓力和增加訓練,以及補充營養和增強教育,徹底的激發軍兵的求戰熱情,為之後的戰鬥做準備。

    效果可以說是非常之好,將近三千頭狼崽子擠在不大的營寨裏麵,陽氣興盛的有點過分,軍兵們越發的鬥誌昂揚,隨時準備踏破一切敵人的軍陣,蕩平整個山東。

    八月五日,高俊舉辦了第一屆軍事運動會。

    本來高俊以為解釋運動會是個什麽玩意兒很難,但是沒想到軍官們立馬就領悟了高俊的意思,每逢社火則爭強鬥勝是農民們少有的激情娛樂,大家都印象深刻,所以當高俊提及運動會是什麽之後,這些軍官們不但領悟的非常快,而且十分期待。

    已經深受軍兵喜愛的足球運動自然是一個,除此之外還有田徑(賽跑、跳高、跳遠)、遊泳、角力、射箭、弩箭、擊槍、刺板、帶甲摔跤等項目。

    當初在大名府大受歡迎的鍾行此次延續了自己的傳奇,在六場比賽中打進十粒進球——現在他已經是馮達那個旗第一都的隊正了,這些日子的戰鬥還沒有磨損他的氣力。

    既然是軍事運動會,自然貼近軍事,二十裏帶甲全輜重強行軍、五十裏帶甲越野賽、射箭和擊槍是最受關注的。

    高俊尤其熱衷擊槍比賽,這可比法國佬搞出來的擊劍好看多了,兩名助理裁判分別站在兩端,主裁判站在中線的位置,兩名擊槍手戴著木製護具,可謂是絕招盡出。每一次有效出擊,主裁判就會舉一次旗,誰先完成五次有效出擊,就算是戰勝對手。

    除了這種擊槍,還有三人團體賽和二十人團體賽,以旗為單位,軍兵們高手盡出。不時引來陣陣歡唿。

    擊槍個人賽很快進入決賽,潘正卻發現高俊表情微微變化了一點。

    潘正深知這是為什麽,他站到了高俊旁邊。

    “這個人,是夏潛山吧?”

    “是,指揮使,當初這就是叛逃的師靖的什將,他的身手是師靖調教過的。”

    “難怪,一看到這架勢,我就想起了師靖,想起了周虎。”高俊微微歎氣:“我記得夏潛山現在是戴慶旗第一都的鋒行虞侯?”

    “是啊,管著三十個人呢。”

    “你可知師靖近況如何?”

    潘正頓了頓:“據說高守約舉薦他當了觀州都軍司都軍,在當地募流民為軍,眼下正在與李全等人周旋。”

    “倒是成全他了。”高俊不動聲色:“潘副指揮使,你覺得咱們的軍兵如何?”

    “除去沒有騎兵,一切都好。”

    “山東境內,誰可為敵?”

    “彭義斌稍可為敵,劉二祖、楊安兒雖然人多勢眾,但是未必有這般精銳。”潘正開始分析:“以劉二祖的實力,咱們也要擔心雙拳難敵四手,所以還要謹慎謀劃,如果時機恰當,以此三千軍兵,可破十萬敵眾!”

    “那你覺得李全如何?”

    “李泉的兵馬不如劉二祖和楊安兒那麽多,論精銳又不比彭義斌,北麵有李英、郭仲元的花帽軍牽製,西麵有師靖與之周旋,處處受製,恐怕無能為力,反倒是濟南一帶的大刀張林稍微可怕些。”

    高俊笑了:“潘正,也要從政治上來考慮:楊安兒已經自立為帝,必將受到仆散安貞的首先鎮壓,南宋小朝廷也不會支持這些人,劉二祖與南宋不和,他們倆彼此之間也界限分明、以鄰為壑,在政治上的朋友太少了。

    彭義斌這個人忠心於南宋,我已經聽說了,他被南宋小朝廷加封為沂州安撫使,據說他帶著京東西路安撫使的印信去找楊安兒,沒想到對方已經穿了黃袍了,氣的帶著兵馬一夜走了。”說到這裏,高俊也忍不住笑起來。

    “指揮使的意思是說,楊安兒和劉二祖是首先完蛋的?”

    “沒錯,我聽說仆散安貞已經在膠東那邊打了個大勝仗,楊安兒的末日已經近在眼前了,反倒是劉二祖現在在魯南山區發展的不錯,這口肥肉輪到咱們吃了,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莒州一帶有忠於朝廷的地主武裝……”

    “啥武裝?”

    “豪強,豪強!”高俊趕緊解釋:“有一位叫燕寧的豪強,據說勢力不錯,聯合他!仆散安貞手下的提控紇石烈誌,正在從北麵對付劉二祖,也要聯合,爭取彭義斌和時青的中立,其他的角色就無關緊要了。我有三千人,燕寧據說有近萬人,紇石烈誌軍馬五千,這三支力量聯合對付劉二祖的五七萬人馬綽綽有餘。”

    但是高俊微微垂下頭,自顧自的說了一句:“少殺就比較難了。”

    這麵,比賽已經結束,夏潛山以5:3獲勝,副指揮使孫庭為其祝酒,每項比賽都設立冠軍、亞軍、季軍三人,除去榮譽之外,還有一點獎金。

    之後是拉弓比賽和弩箭快速上弦賽,軍營內歡唿陣陣,各軍兵種都激動非凡。

    當天晚上,還有文藝表演。

    劉德的軍樂隊已經小有成就,吹拉彈唱很是熱鬧,但是今晚,高俊安排的是一出戲劇。

    金代的散樂、雜劇已經初步具有範式,山東一帶本就是曲藝之鄉,高俊又從中都帶迴來不少藝人,兩相一結合,已經有了完整演出大型戲劇的能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俊當然不僅僅是讓士兵們輕鬆一下,而是要調動大家的情緒,所以選材就很要緊了。

    “《白毛女》太苦大仇深,《梁祝》和氣氛不符,《珍珠寨》我又記不大清了……”高俊咬了半天筆杆子,最後在紙上寫下了“劉知遠”三個字。

    金代已經有了劉知遠諸宮調,但是高俊想寫的故事不一樣:天下大亂,朱溫篡唐,劉知遠想要投李亞子為軍,苦於無錢置辦軍器,在多情女子李三娘的指點下,斬殺瓜精,得了一副爛銀好鎧甲和一把寶劍。

    投奔晉王之後,劉知遠三垂岡大立功,救下了石敬瑭一命,李從珂、石敬瑭、劉知遠三人結為兄弟,但是三晉的民生凋敝,劉知遠出鎮一方,造福百姓,提拔郭威為親信;

    李從厚亂政,李從珂決心武力討伐,登基為帝,劉知遠心中有些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不想石敬瑭自詡“皇帝輪流做,明天到我家。”勾結契丹,李從珂投火而死,劉知遠恨結義兄弟相殘,但又不願妄動刀兵,自相殘殺。

    沒想到,契丹人貪得無厭,石敬瑭憂懼身死,契丹軍南下中原,幾近一統,此時的劉知遠還總以不殺為念,默認了契丹人的地位。

    誰知契丹人暴淩中原,生民不但沒有因為不起刀兵而獲得安寧,反而愈加困苦,此時,張峻、郭威也勸諫劉知遠“勿以匹夫之仁壞大義”,劉知遠終於決心起兵,一戰驅逐契丹殘兵,登基稱帝,乃是後漢。

    整場戲分五幕,何誌也也參與了大綱創作,兩個人好歹是接受過現代文學熏陶的,情節抓的還不錯,而詳細的文字則是趙昉、程辟等人潤色了。

    長達一個時辰的演出一點也不使軍兵厭煩,當然,對著李三娘的女演員叫好的也不少——他們絕對不知道,軍營不準帶非軍人進入,那個李三娘其實是少年軍的書記夏啟扮演的(采取的是強迫手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晚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郡箭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郡箭手並收藏顛覆晚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