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四周一馬平川,敵軍是怎麽繞到我們後麵的?”朵豁歹不知道是在質問自己,還是詢問他人,拜答兒抬起頭來,看著敵軍來前的腳印:“是馬車,是那些馬車,該死,敵人早就把糧食運走了,那馬車上裝的都是女真狗賊的伏兵啊!”
高俊的軍兵從前後兩個方向逼近了朵豁歹,兩路軍兵都是步伐穩健,穩穩地躲開鐵蒺藜的位置。此時,遠處觀戰的潘正不由得由衷佩服高俊。
這個埋伏計劃剛剛提出來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了很多條反對意見:敵軍的追擊不見得會沿著事先布置的路線;前後兩軍的合圍是否順暢;亂軍之中,我軍步兵很容易踩到敷設的鐵蒺藜,對本方戰鬥力也有影響……
而高俊的意見很明確:多訓練、多試驗、多演習。
把所有曾經擔任過騎兵的人集中起來,讓他們講述騎兵追擊步軍的要訣,並且進行了幾次現場演練,用僅有的十幾匹戰馬模擬黑韃騎兵,讓步兵們了解敵方的速度和習慣的動作。
接著,是反擊訓練,在地上畫出兩道平行的白線作為鐵蒺藜區,各都軍兵組織起來,用去掉頭的長槍模擬對抗,踩到鐵蒺藜區的人就要被巡邊員拽出來,進行小小的處罰。
各隊實行比賽,踩雷最少的隊可以獲得加餐。
軍典們晚上開始講解對抗騎兵的要領,軍兵們在晚飯後自己開小會,討論如何對付敵軍的騎兵,如何防止踩雷。
李銘等人覺得高俊簡直是瘋了,居然能允許軍兵自行聚會,要知道,士兵們開始串聯,軍隊就離崩潰不遠了。
高俊也很注意這些事情,軍典們在秘密注意著軍兵的輿情動向。
軍兵們的表現讓李銘吃驚,他們討論的不是逃跑迴家,而是如何對抗敵軍,一係列的模擬對抗就像足球比賽一樣吸引人,爭強好勝的軍官都不想輸給對方,紛紛集思廣益,加緊訓練。
“士兵們知道指揮讓他們幹什麽,並且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這種情況下人心安定,不會輕易出事的。”潘正如此總結。
在連續幾天的時間內,針對整場伏擊戰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麵臨的各種問題,軍兵們連續進行演習對抗,並且事前事後都要開會,不斷總結,爭取對每一個步驟精益求精,高俊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從軍官和軍兵中尋找優秀的人才。
一連串的對抗激發了軍兵的勇氣,各位隊正和民兵的臨時組長都豪氣倍生。
臨時隊正秦寧:“堅決消滅賊寇!”
臨時組長王克儉:“還有一口氣,就打到底。”
隊正裴朗:“不讓一名軍兵踩中鐵蒺藜。”
臨時組長劉大牛:“一定為清州、滄州、德州、興濟、將陵的父老鄉親報仇!”
隊副必蘭壽馬:“指揮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所以,今天的伏擊戰真正爆發的時候,所有的軍兵就像事前演習一樣,精準的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並且在戰場上的表現遊刃有餘,將敵人狠狠壓製住。
“指揮真是神了,敵軍的動作都在預料當中。”潘正有點興奮,一口氣殲滅一百名騎兵,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
剛剛開戰的時候,高俊緊張到手指攥的發白,直到現在才微微放鬆。“其實很多事情咱們都還沒有考慮到,這次隻是敵軍大意了,這種機會以後不會再有了。”
“指揮,以前看兵書說的‘廟算’,總覺得神乎其神。現在想來,所謂的廟算不是絞盡腦汁想一條錦囊妙計,而是細致的想到敵軍可能的每一種動作,並且安排相應的對策。”潘正十分感慨,但是這句話讓高俊很吃驚。
“潘軍使真是一日千裏。”
潘正歎口氣:“唉,也就這樣了。”
高俊知道他還在為自己妹妹的事情傷心,這種情況強求不得,時間久了就會慢慢淡去,潘正現在的狀態倒也不算嚴重,高俊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多嘴為好。
說話間,戰鬥已經進行到了尾聲,失去了速度,被包圍壓製的黑韃騎兵並沒有堅持多久,此刻隻剩下不到二十人在負隅頑抗。
拜答兒咬咬牙,猛地一抖韁繩,戰馬奮力騰躍,但是後蹄還是踩上了鐵蒺藜,鐵蒺藜覆蓋區的寬度是仔細測量過的,戰馬絕對跳不過去。但是這點拜答兒早有準備,他的目的也不是連人帶馬的離開,戰馬倒地之後,他立馬爬起來,踉踉蹌蹌的向樹林中奔去。
朵豁歹奮力拚殺,大聲狂唿:“女真人的神箭手,難道你打算以多欺少置我於死地嗎?如果你珍惜自己神箭手的名譽,為何不與我公平的比試一場?”
圍攻的軍兵不知道這個黑韃在用蒙語喊些什麽東西,衝上去幾槍戳死了他。
朵豁歹的死徹底瓦解了殘餘黑韃的鬥誌,他們紛紛扔掉武器,願意成為敵人的奴隸,隻求免死。
“快,剝去他們的衣甲,我們要用這身行頭欺騙殘餘的敵軍,快!”郭延嗣喊著,高俊也親臨戰場。
十幾名敵軍俘虜瑟瑟發抖,全都跪在地上,雙手反綁,沒有人敢抬眼正視高俊。但是一名重傷被俘的敵軍扯開嗓子叫罵起來,說的是半生不熟的漢兒言語。
“天殺的狗才!大汗不會爾等放過的!也古王爺不會爾等放過的!”
“也古?”高俊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尊貴的也古王爺,哈撒爾王爺的兒子的是,爾等怕也不怕?”
“這個也古是哈撒爾的兒子,那他就是鐵木真的侄子了?”
“爾大汗名諱的敢說,行事忒沒體例!也古王爺德州城的在,朵豁歹也古王爺的伴當的是,爾等將他殺了,也古王爺定你們拿住,統統殺了。”
所謂的漢兒言語,是遼金元時期北方各民族學習漢語之後,少數民族語言語法與漢語詞匯相融合的一種混合語,與一千年後的橫店方言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語言在遼朝有了雛形,金朝繼續發展,在元朝的時候達到鼎盛,並且獲得了官方地位,在明朝初年的時候被太祖朱元璋明令禁止。
這一長串語法混亂的漢語,讓高俊聽得頭疼,好半天才理清了對方的意思:這夥人的首領是那位也古王爺的那可兒,叫做朵豁歹,把他殺了,你們是要負責任的。
高俊點點頭:我還就怕你那位也古王爺在德州不過來呢。想到這裏,他抬起頭,宣布俘虜的命運:
高俊的軍兵從前後兩個方向逼近了朵豁歹,兩路軍兵都是步伐穩健,穩穩地躲開鐵蒺藜的位置。此時,遠處觀戰的潘正不由得由衷佩服高俊。
這個埋伏計劃剛剛提出來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了很多條反對意見:敵軍的追擊不見得會沿著事先布置的路線;前後兩軍的合圍是否順暢;亂軍之中,我軍步兵很容易踩到敷設的鐵蒺藜,對本方戰鬥力也有影響……
而高俊的意見很明確:多訓練、多試驗、多演習。
把所有曾經擔任過騎兵的人集中起來,讓他們講述騎兵追擊步軍的要訣,並且進行了幾次現場演練,用僅有的十幾匹戰馬模擬黑韃騎兵,讓步兵們了解敵方的速度和習慣的動作。
接著,是反擊訓練,在地上畫出兩道平行的白線作為鐵蒺藜區,各都軍兵組織起來,用去掉頭的長槍模擬對抗,踩到鐵蒺藜區的人就要被巡邊員拽出來,進行小小的處罰。
各隊實行比賽,踩雷最少的隊可以獲得加餐。
軍典們晚上開始講解對抗騎兵的要領,軍兵們在晚飯後自己開小會,討論如何對付敵軍的騎兵,如何防止踩雷。
李銘等人覺得高俊簡直是瘋了,居然能允許軍兵自行聚會,要知道,士兵們開始串聯,軍隊就離崩潰不遠了。
高俊也很注意這些事情,軍典們在秘密注意著軍兵的輿情動向。
軍兵們的表現讓李銘吃驚,他們討論的不是逃跑迴家,而是如何對抗敵軍,一係列的模擬對抗就像足球比賽一樣吸引人,爭強好勝的軍官都不想輸給對方,紛紛集思廣益,加緊訓練。
“士兵們知道指揮讓他們幹什麽,並且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這種情況下人心安定,不會輕易出事的。”潘正如此總結。
在連續幾天的時間內,針對整場伏擊戰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麵臨的各種問題,軍兵們連續進行演習對抗,並且事前事後都要開會,不斷總結,爭取對每一個步驟精益求精,高俊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從軍官和軍兵中尋找優秀的人才。
一連串的對抗激發了軍兵的勇氣,各位隊正和民兵的臨時組長都豪氣倍生。
臨時隊正秦寧:“堅決消滅賊寇!”
臨時組長王克儉:“還有一口氣,就打到底。”
隊正裴朗:“不讓一名軍兵踩中鐵蒺藜。”
臨時組長劉大牛:“一定為清州、滄州、德州、興濟、將陵的父老鄉親報仇!”
隊副必蘭壽馬:“指揮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所以,今天的伏擊戰真正爆發的時候,所有的軍兵就像事前演習一樣,精準的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並且在戰場上的表現遊刃有餘,將敵人狠狠壓製住。
“指揮真是神了,敵軍的動作都在預料當中。”潘正有點興奮,一口氣殲滅一百名騎兵,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
剛剛開戰的時候,高俊緊張到手指攥的發白,直到現在才微微放鬆。“其實很多事情咱們都還沒有考慮到,這次隻是敵軍大意了,這種機會以後不會再有了。”
“指揮,以前看兵書說的‘廟算’,總覺得神乎其神。現在想來,所謂的廟算不是絞盡腦汁想一條錦囊妙計,而是細致的想到敵軍可能的每一種動作,並且安排相應的對策。”潘正十分感慨,但是這句話讓高俊很吃驚。
“潘軍使真是一日千裏。”
潘正歎口氣:“唉,也就這樣了。”
高俊知道他還在為自己妹妹的事情傷心,這種情況強求不得,時間久了就會慢慢淡去,潘正現在的狀態倒也不算嚴重,高俊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多嘴為好。
說話間,戰鬥已經進行到了尾聲,失去了速度,被包圍壓製的黑韃騎兵並沒有堅持多久,此刻隻剩下不到二十人在負隅頑抗。
拜答兒咬咬牙,猛地一抖韁繩,戰馬奮力騰躍,但是後蹄還是踩上了鐵蒺藜,鐵蒺藜覆蓋區的寬度是仔細測量過的,戰馬絕對跳不過去。但是這點拜答兒早有準備,他的目的也不是連人帶馬的離開,戰馬倒地之後,他立馬爬起來,踉踉蹌蹌的向樹林中奔去。
朵豁歹奮力拚殺,大聲狂唿:“女真人的神箭手,難道你打算以多欺少置我於死地嗎?如果你珍惜自己神箭手的名譽,為何不與我公平的比試一場?”
圍攻的軍兵不知道這個黑韃在用蒙語喊些什麽東西,衝上去幾槍戳死了他。
朵豁歹的死徹底瓦解了殘餘黑韃的鬥誌,他們紛紛扔掉武器,願意成為敵人的奴隸,隻求免死。
“快,剝去他們的衣甲,我們要用這身行頭欺騙殘餘的敵軍,快!”郭延嗣喊著,高俊也親臨戰場。
十幾名敵軍俘虜瑟瑟發抖,全都跪在地上,雙手反綁,沒有人敢抬眼正視高俊。但是一名重傷被俘的敵軍扯開嗓子叫罵起來,說的是半生不熟的漢兒言語。
“天殺的狗才!大汗不會爾等放過的!也古王爺不會爾等放過的!”
“也古?”高俊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尊貴的也古王爺,哈撒爾王爺的兒子的是,爾等怕也不怕?”
“這個也古是哈撒爾的兒子,那他就是鐵木真的侄子了?”
“爾大汗名諱的敢說,行事忒沒體例!也古王爺德州城的在,朵豁歹也古王爺的伴當的是,爾等將他殺了,也古王爺定你們拿住,統統殺了。”
所謂的漢兒言語,是遼金元時期北方各民族學習漢語之後,少數民族語言語法與漢語詞匯相融合的一種混合語,與一千年後的橫店方言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語言在遼朝有了雛形,金朝繼續發展,在元朝的時候達到鼎盛,並且獲得了官方地位,在明朝初年的時候被太祖朱元璋明令禁止。
這一長串語法混亂的漢語,讓高俊聽得頭疼,好半天才理清了對方的意思:這夥人的首領是那位也古王爺的那可兒,叫做朵豁歹,把他殺了,你們是要負責任的。
高俊點點頭:我還就怕你那位也古王爺在德州不過來呢。想到這裏,他抬起頭,宣布俘虜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