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大名府並不意味著安全,我們的處境更危險了。”高俊在升帳議事的時候,首先給所有的軍官們定了一個基調。
當初,石抹明安撤軍,掉頭攻打德州,讓所有的軍兵都鬆了一口氣,然而在雙方的陣營當中,卻各有一個人感到不安。石抹明安的不安,是因為他急於消滅麵前這支很有潛力的敵軍,徹底的控製運河河道。
而高俊的不安是因為他把敵人吸引到家門口擊敗的計劃出現了紕漏,敵人現在調頭去攻打東部的三周,在那裏休養生息之後,之前一係列拖延敵軍的戰鬥就等於白費功夫,敵人的精力又會恢複了。
所以趁著撤迴大名府的時機,高俊再次升帳議事,向軍官們講明他們現在微妙的處境。
“之前一係列的戰鬥,我軍都取得了優勢,但這些戰鬥都是守城戰。潘正,你戰績最好,有信心在野戰中打敗數量相同的黑韃騎兵嗎?”
潘正搖搖頭:“川野見陣的話,給我四百人,我有信心抵擋住一百名黑韃騎兵的衝擊,但是如果敵軍狡猾一些情況就不好說了。而如果讓我主動進攻的話,給我多少人我都沒信心打敗黑韃。”
“諸位,這就是問題所在,不要因為之前的一係列勝仗就驕傲自滿,現在黑韃掉頭去攻打德州了,誰有辦法阻攔他們?我們隻能攖城固守,而敵軍卻來去自如,他們才是下棋的先手,掌握主動權的人。”
軍官們都聽高俊講過主動權的意思,現在仔細一想果然如此,石抹明安想打自己都打自己,想打德州就打德州,這一點大家無法阻攔,也無從判斷。
“大家也都知道,咱們的老家現在在鬧糧荒,糧食不足的話,士兵就不能充分的修養,敵人在德州等地燒殺劫掠,好好的休整幾天之後,再向咱們殺過來,勝負又將如何?”
軍官一下子都沉默下來,確實,這一潑冷水潑得及時,大家這才意識到其實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
“所以全軍不得鬆懈,補充的兵員和器械我會給你們解決,你們現在要帶軍兵抓緊時間休整,做好與更強大的敵人作戰的準備,命令!”
全體軍官站了起來。
“所有軍使,一日內上交本都人員損失報告,就以往的作戰,總結三條意見!所有軍佐,三日內上交本都軍兵輿情動向!”
軍兵們全都忙碌起來,抓緊時間讓軍兵們恢複體力、放鬆心情,燃起鬥誌,為此甚至舉辦了久違的足球比賽。
第一屆全軍足球聯賽共有十個代表隊——九個都的軍兵代表隊和一個民兵代表隊,兩輪小組賽之後,四個出線球隊進行淘汰賽,高俊在大名府郊外布置了一個看上去現代式的球場,長30丈,寬22丈,四周用木板遮擋,並且分出觀眾區、替補區。
盡管戰爭在即,但是大名府士女觀者如堵,紛紛出城觀看軍兵的比賽,甚至城中的賭坊都開了賭局。
當年在小山墩堡的首開記錄者李銘威風不再,李銘都代表隊小組賽就慘遭出局。反倒是馮達都的一名年輕長槍手成了本屆比賽的最佳前鋒,此人名叫鍾行,已經是一名隊副,在賽場上表現得十分冷靜果敢,在六場比賽之中打進去九個進球。
不得不說,世界第一運動的魅力十分驚人,在場邊觀看的大名士女全都不顧體麵地狂唿亂叫,決賽的時候,鍾行剛出場就被場邊飛進來的胭脂盒砸了個遍。
如果說足球運動讓大家恢複了士氣,那麽真正恢複實力的還要依靠小山墩堡源源不斷送來的兵員和器械。這段時間,高俊頻繁寫信給何誌也,催促後者抽調人員來組成軍兵。
“誌也,軍兵急需恢複,我計劃在每個正軍之外加上一名貼軍備用,以便快速擴軍,請抽調合適的民兵一千人備選,另外,需要軍糧一千石。”
“高俊,來信收到,正在挑選民兵,軍糧沒有,滾。”
“誌也,省一省總是有糧食的,大戰在即,需要擴充軍兵,請民政方麵勒緊腰帶。”
“高俊,腰帶早就煮著吃了,災民餓斃上萬,已經無糧可調。另,八白石村文家屢屢異動,可能在醞釀暴亂,民兵也不給你了。”
“誌也,請注意大局,眼下的軍兵缺人少糧,不足以抵擋黑韃,一旦軍兵被擊敗,壽張縣必定陷落,軍民慘遭屠戮。”
“高俊,目前災民每日隻有兩合粟米吊命,樹皮全部啃光,孩子餓的吃石頭,公使大半不能行動,小雙餓暈三次;敏丫頭因饑餓下肢水腫,臥床不起,已經奄奄一息;阿蘭在送飯的時候餓暈在路邊,居然還有人想用刀割下她的肉吃;女奚烈一家家產全部捐獻,女奚烈東每日隻有半碗米粥可吃。壽張縣已經身處十八層地獄,如果再要調糧,不消黑韃來,百姓自斃。”
寫完這最後一封信,何誌也放下了筆,整個壽張縣現在已經沒有燈油,時間已近傍晚,窗外漆黑一片。
盡管知道這樣的舉動很不理智,何誌也還是強行撐起身子,走出了壽張縣城。今天所有的民政幹部碰頭開會,所以何誌也來到了壽張縣,每一個動作都在消耗著不多的體力。
他強行支撐自己走了出去,在城外烏塗的大地上,不時有幾條黑色的線,那就是災民為自己掘的房子,如果何誌也不能拯救他們的話,成為他們的墳墓。
月亮出來了,灑下一片清輝,,何誌也清楚的看到,在縣城外麵,聳立著一座石碑,上麵刻著十一個大字:“西京何公誌也挺身禦難碑”。
背麵刻著一片陰文,講述了當年時全賊來犯,何誌也是如何挺身擋在數萬災民之前,用胸口抵住敵軍的長槍,拯救了那麽多人。
這塊石碑是當年打怪時全之後立起來的,何誌遠每次看到這塊石碑,都從內心裏感到一種驕傲,這是百姓對他的認可,是他自我存在的證明。
可如今,那麽多人在冰冷的土地上勉強求活,那麽多人每天隻能吃上兩合粟米,而他對此卻毫無辦法,高俊前線催逼人員物資,何誌也也知道有這個必要,但是這麽做,不嚳於是對千萬災民犯罪啊。
何誌也看著這塊石碑,陷入了沉思:當這場戰鬥結束之後,他將如何迴到壽張縣,又如何麵對這塊石碑呢?
當初,石抹明安撤軍,掉頭攻打德州,讓所有的軍兵都鬆了一口氣,然而在雙方的陣營當中,卻各有一個人感到不安。石抹明安的不安,是因為他急於消滅麵前這支很有潛力的敵軍,徹底的控製運河河道。
而高俊的不安是因為他把敵人吸引到家門口擊敗的計劃出現了紕漏,敵人現在調頭去攻打東部的三周,在那裏休養生息之後,之前一係列拖延敵軍的戰鬥就等於白費功夫,敵人的精力又會恢複了。
所以趁著撤迴大名府的時機,高俊再次升帳議事,向軍官們講明他們現在微妙的處境。
“之前一係列的戰鬥,我軍都取得了優勢,但這些戰鬥都是守城戰。潘正,你戰績最好,有信心在野戰中打敗數量相同的黑韃騎兵嗎?”
潘正搖搖頭:“川野見陣的話,給我四百人,我有信心抵擋住一百名黑韃騎兵的衝擊,但是如果敵軍狡猾一些情況就不好說了。而如果讓我主動進攻的話,給我多少人我都沒信心打敗黑韃。”
“諸位,這就是問題所在,不要因為之前的一係列勝仗就驕傲自滿,現在黑韃掉頭去攻打德州了,誰有辦法阻攔他們?我們隻能攖城固守,而敵軍卻來去自如,他們才是下棋的先手,掌握主動權的人。”
軍官們都聽高俊講過主動權的意思,現在仔細一想果然如此,石抹明安想打自己都打自己,想打德州就打德州,這一點大家無法阻攔,也無從判斷。
“大家也都知道,咱們的老家現在在鬧糧荒,糧食不足的話,士兵就不能充分的修養,敵人在德州等地燒殺劫掠,好好的休整幾天之後,再向咱們殺過來,勝負又將如何?”
軍官一下子都沉默下來,確實,這一潑冷水潑得及時,大家這才意識到其實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
“所以全軍不得鬆懈,補充的兵員和器械我會給你們解決,你們現在要帶軍兵抓緊時間休整,做好與更強大的敵人作戰的準備,命令!”
全體軍官站了起來。
“所有軍使,一日內上交本都人員損失報告,就以往的作戰,總結三條意見!所有軍佐,三日內上交本都軍兵輿情動向!”
軍兵們全都忙碌起來,抓緊時間讓軍兵們恢複體力、放鬆心情,燃起鬥誌,為此甚至舉辦了久違的足球比賽。
第一屆全軍足球聯賽共有十個代表隊——九個都的軍兵代表隊和一個民兵代表隊,兩輪小組賽之後,四個出線球隊進行淘汰賽,高俊在大名府郊外布置了一個看上去現代式的球場,長30丈,寬22丈,四周用木板遮擋,並且分出觀眾區、替補區。
盡管戰爭在即,但是大名府士女觀者如堵,紛紛出城觀看軍兵的比賽,甚至城中的賭坊都開了賭局。
當年在小山墩堡的首開記錄者李銘威風不再,李銘都代表隊小組賽就慘遭出局。反倒是馮達都的一名年輕長槍手成了本屆比賽的最佳前鋒,此人名叫鍾行,已經是一名隊副,在賽場上表現得十分冷靜果敢,在六場比賽之中打進去九個進球。
不得不說,世界第一運動的魅力十分驚人,在場邊觀看的大名士女全都不顧體麵地狂唿亂叫,決賽的時候,鍾行剛出場就被場邊飛進來的胭脂盒砸了個遍。
如果說足球運動讓大家恢複了士氣,那麽真正恢複實力的還要依靠小山墩堡源源不斷送來的兵員和器械。這段時間,高俊頻繁寫信給何誌也,催促後者抽調人員來組成軍兵。
“誌也,軍兵急需恢複,我計劃在每個正軍之外加上一名貼軍備用,以便快速擴軍,請抽調合適的民兵一千人備選,另外,需要軍糧一千石。”
“高俊,來信收到,正在挑選民兵,軍糧沒有,滾。”
“誌也,省一省總是有糧食的,大戰在即,需要擴充軍兵,請民政方麵勒緊腰帶。”
“高俊,腰帶早就煮著吃了,災民餓斃上萬,已經無糧可調。另,八白石村文家屢屢異動,可能在醞釀暴亂,民兵也不給你了。”
“誌也,請注意大局,眼下的軍兵缺人少糧,不足以抵擋黑韃,一旦軍兵被擊敗,壽張縣必定陷落,軍民慘遭屠戮。”
“高俊,目前災民每日隻有兩合粟米吊命,樹皮全部啃光,孩子餓的吃石頭,公使大半不能行動,小雙餓暈三次;敏丫頭因饑餓下肢水腫,臥床不起,已經奄奄一息;阿蘭在送飯的時候餓暈在路邊,居然還有人想用刀割下她的肉吃;女奚烈一家家產全部捐獻,女奚烈東每日隻有半碗米粥可吃。壽張縣已經身處十八層地獄,如果再要調糧,不消黑韃來,百姓自斃。”
寫完這最後一封信,何誌也放下了筆,整個壽張縣現在已經沒有燈油,時間已近傍晚,窗外漆黑一片。
盡管知道這樣的舉動很不理智,何誌也還是強行撐起身子,走出了壽張縣城。今天所有的民政幹部碰頭開會,所以何誌也來到了壽張縣,每一個動作都在消耗著不多的體力。
他強行支撐自己走了出去,在城外烏塗的大地上,不時有幾條黑色的線,那就是災民為自己掘的房子,如果何誌也不能拯救他們的話,成為他們的墳墓。
月亮出來了,灑下一片清輝,,何誌也清楚的看到,在縣城外麵,聳立著一座石碑,上麵刻著十一個大字:“西京何公誌也挺身禦難碑”。
背麵刻著一片陰文,講述了當年時全賊來犯,何誌也是如何挺身擋在數萬災民之前,用胸口抵住敵軍的長槍,拯救了那麽多人。
這塊石碑是當年打怪時全之後立起來的,何誌遠每次看到這塊石碑,都從內心裏感到一種驕傲,這是百姓對他的認可,是他自我存在的證明。
可如今,那麽多人在冰冷的土地上勉強求活,那麽多人每天隻能吃上兩合粟米,而他對此卻毫無辦法,高俊前線催逼人員物資,何誌也也知道有這個必要,但是這麽做,不嚳於是對千萬災民犯罪啊。
何誌也看著這塊石碑,陷入了沉思:當這場戰鬥結束之後,他將如何迴到壽張縣,又如何麵對這塊石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