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冷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將陵縣運河邊的營壘前,這座營壘已經被完全拆除,帶走的東西都付之一炬,是黑色的土地上光禿禿的,什麽東西也沒有留下。

    沒有食物,沒有飲食,沒有衣服,也沒有消息,小冷甚至不知道高俊他們撤到哪裏去了,她一個人站了很久,最後決心沿著運河繼續向南。

    “也許我可以一直走到大名府呢。”她自我安慰。

    由於石抹明安轉向東麵,進攻德州、棣州、濱州,高俊得以從容的重新收集兵力,向南退卻至運河沿岸的恩州,並且在這裏休整了幾天,在這裏又有一個讓人意外的好消息:段鍾活著迴來了。

    “可真是不一般,也虧他想得出來,居然能用樹皮做出一條小船,向南一直漂到恩州,要是咱們全軍上下都有這個本事,就不用費那麽多事了。”張成武感慨莫名。

    段鍾沒有受到多少折磨,但是當他看到高俊的時候受到很大震撼,當天晚上,他忍不住敲開了高俊的房門。

    “高指揮,我和你說實話,其實我順水南下是準備逃跑的。我以為指揮已經被徹底打敗,軍兵潰散。”

    段鍾直白的實話讓高俊十分驚奇:“你為什麽和我說這些?”

    “高指揮,我實在是想不通,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被騎兵奇襲,將領失散,軍兵被災民裹挾,按理來說應該是全軍覆沒才對,可是軍兵們卻自發戰鬥,尋找同伴,結成小股,最後重新聚集在一起,還願意接受您的指揮,我實在是不明白,這和我見過的不一樣……”

    “段管領打過很多仗?”高俊目光灼灼的看著段鍾。

    “啊,沒有沒有,都是耳食之談,耳食之談。”段鍾有點兒慌亂的解釋。

    “好,那我告訴你為什麽會這樣,答案就是——我根本不想他們這麽做。”

    段鍾錯愕的看著高俊,而後者的表情十分平靜。

    “我設想過很多情況,從來沒有想過軍兵會自發的繼續戰鬥,也沒有想到軍官會在沒有我的領導下,重新聚集起來,按照我原本的設想,哪怕隻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下來都是萬幸。”

    “難道高指揮事先就沒做過布置,使他們能夠拚死戰鬥嗎?”

    高俊搖了搖頭:“我確實從來沒有做過這種布置,從來沒有指望他們能夠這麽拚死戰鬥,我猜,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這麽做吧。”

    “因為你不想他們拚死戰鬥,所以他們拚死戰鬥了?”段鍾有點糊塗。

    但是高俊點點頭:“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理由。”

    “匪夷所思。”

    “每個人都有自己當做的事情,你我誰都不例外,我隻是認認真真的做了我應該做的事,而軍兵們也覺得他們要做到他們應該做的,這種心態是軍棍,皮鞭,令箭強求不來的。”

    段鍾低下頭,沉思了片刻。“這麽說來,隻有我選擇逃走,沒有做我該做的事情?”

    高俊搖了搖頭:“不是你不想做,而是你根本沒把這些事作為自己的事,你雖然當著管領,可是內心裏麵卻在抗拒,所以你不妨先花些時間想想自己要做什麽樣的事,成為怎樣的人。”

    段鍾驚訝的看著高俊:“這句話何先生也對我講過。”

    高俊微笑的點點頭:“所以說事情不是很明白嗎?你是個很有天賦的人,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誌向,但重點是,你真的想好自己的誌向了嗎?你是在為此而努力,還是編一些性愛丘山的假話麻痹自己?”

    “我怎麽知道自己的誌向是什麽呢?”

    “誌向,是比生命還要珍貴的東西。”高俊看著段鍾:“有哪些事情,即使你付出一輩子的時間,千難萬險,九死一生,也叫堅決去做,為了這件事你可以犧牲一切?”

    段鍾歎了口氣:“那件事太難了,也許我本就不能做。”

    “做與不做,選擇權都在你手上,段管領好自為之。”高俊說著,送段鍾離開了這裏。

    從將陵縣撤到恩州,船隊把軍兵卸下來,又從恩州糧倉搬運了大量的漕糧去大名府,這些糧食會在大名府卸下船,送到壽張縣去。與此同時,船隊監押孛涅察爾也帶迴來了最新的戰報。

    高俊、孫庭、潘正、段鍾、溫迪罕僧虔、李銘、路哲、郭延嗣、樓升、馮達、紇石烈師靖、張大春、範有田、李驍奇、陳秉彝、蒲察勇……一個都沒有少。

    秦寧、劉德、夏啟、莊佐、王克儉等人也都活著,王克儉在戰鬥中受了很重的傷,一些後續症狀摧殘了他強壯的身體,以至於從將陵縣撤離時,人們是用被單裹住他的身體,把他抱上船的,但是到恩州的時候,他到底還是活了下來,並且還在逐步的恢複健康。

    陸娘、白卉、李素兒也活著迴來了。

    殷去寒帶著晚晴,以及其他四名使女也跟著高俊,現在殷去寒掌管所有的婦女工作。

    但是依舊有七十多名軍兵、八名繡工生死未卜,潘瑩和小冷都在其中。

    看到戰報,何誌也長舒了一口氣,能有這樣的結果,何誌也已經感到很幸運了,當初聽說高俊在觀州城下被擊潰的時候他心裏默默祈禱:哪怕隻有一半的軍官活著,都要給滿天神佛上香。

    何誌也合上戰報,發覺高俊還送來一個小包裹,打開一看,裏麵全都是稿紙。

    抓起這些稿紙,何誌也的手有點顫動,這是兩個人計劃編撰的《社會》教材。

    按照原本的計劃,小學二年級應該有《自然》、《社會》兩門學科,但是由於戰爭,教材沒有編完,兩個人隻能暫時重新排課,先把二年級的語文、數學、勞動課上完,等到有教材的時候再上社會和自然。

    沒有想到高俊在戰場上,也沒有忘記編寫教材。

    高俊在結尾特意提到了傔從隊正蒲察勇,在奇襲的那個晚上,是他保護了指揮平時極為珍重的這些稿紙,高俊還沒忘記和何誌也開個玩笑,二十年後語文課本可以寫篇叫《教材》的課文,教育孩子“老一輩xx家”是怎麽在極端艱苦的環境裏重視教育的,你們生活在蜜罐裏,坐在窗明幾淨的教室中,應該更努力學習……

    何誌也整理好稿紙,從匣中取來另外一套,這是他編寫的《自然》課本。

    “是啊,我們不是正在創造曆史嗎。”他喃喃自語。

    高俊在恩州呆了四天,收集糧食裝船南運之後,繼續南下到了武城,在武城帶了六天後前往臨清,臨清有漕倉,多耽誤了幾天,他們就在這裏度過了新年,迎來了1213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晚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郡箭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郡箭手並收藏顛覆晚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