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何招集流民數千,厚賞,號為奇兵。”
——不懂軍事真可怕
“全軍上下,謹聽彭頭領號令:前方乃是郭家莊,入莊時需仔細,不得偷、不得搶、不得擅闖民宅、不得戲謔婦女,違者斬立決!全軍上下,謹聽彭頭領號令……”
夕陽西下,一支長長的紅襖軍隊伍映著晚霞踏過原野,向鄒縣一帶前進,他們剛剛在兗州和金朝的地方地主武裝交過手,不少士兵還掛著彩、帶著硝煙,但是都帶著驕傲的神色,鬥誌昂揚的向前邁進。
被稱之為“彭頭領”的是紅襖軍的重要首領彭義斌,在山東的豪傑當中也是有名的忠誠正直,楊安兒起義之後,他也拉起了一支隊伍,縱橫在魯西南。
郭家莊很快就到了,被派作斥候的兩名騎兵策馬到彭義斌前。
“頭領,莊內已經安頓好了,安民告示也早就發了下去,宿營地在莊外。”
“嗯,幹得好,莊裏麵有女真人嗎?”
“有兩個女真人。”
“他們在哪兒?”
一名騎兵從馬後掏出兩個白布包裹,直接扔到了地上。
“行,你們去忙吧。”
紅襖軍秋毫無犯,駐紮在村莊外麵,村裏早就備下了酒席,彭義斌隻是帶著兩個頭領,給村裏的老人們輪流敬了一番酒,就迴軍營整治軍務去了。
他的人馬最近情況不錯,魯西南沒有什麽強大的地主武裝,山東西路的各路金軍隻能嬰城自守,誰也不敢出城浪戰,在這種情況下,彭義斌從容的收取了糧食,他手下的一千人馬鬥誌高昂,裝備充足,準備繼續向東平府一帶發展。
就在這時,屬下來報,有一名時全的信使來了。
“時全?他不是在嶧山一帶活動嗎?”彭義斌心裏念叨著,嶧山到這裏也不算遠,難不成時全有什麽打算?
時全的現實很快就被帶進賬中,那是一個高高瘦瘦的年輕人,有著一雙狼崽子一樣的眼睛。“屬下李澤,見過彭頭領。”
“李兄弟是時全首領的信使?”
“正是。”李澤朗聲迴答:“我家頭領希望和彭頭領聯合,攻打東平府的高俊。”
“原來是這樣。”彭義斌開始思考,他是聽說過高俊的,前不久時全勞師遠征,從嶧山千裏迢迢的跑到陽穀縣去攻打高俊,然而不過兩天就铩羽而歸,這一仗在紅襖軍當中也小有耳聞,大家夥都知道這個高俊不那麽好惹。
然而,據彭義斌所知,時全迴來之後立馬入夥紅襖軍,在泰安以南豎起大旗,招兵買馬,現在已經有了五千多人,實力正盛。因為這一仗時全名頭受損,急於找迴場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眼下魯南的諸路紅襖軍當中,也就自己的隊伍離陽穀最近,難怪時全找上自己。
彭義斌思考的同時,李澤的心情也是極為緊張的,當初時全攻打高俊,他參與了時全的隊伍,沒有想到沒能破寨子,三軍敗退而歸。其他偷偷加入時,全隊伍的當地人都跑了迴去,隻有李澤牙一咬,心一橫,決心要在隊伍裏幹出些名頭。現如今,他也是時全手下的一名小小頭領,管著五十多號人,這次是時全第一次給他安排了重要任務,萬萬不能搞砸。
彭義斌的隊伍人數不多,隻有一千人左右,但眾所周知,這是因為他篩選過甚,能加入的都是忠直孝義之士。彭義斌每戰必衝鋒在前,全軍死不旋踵,雖然僅有千人,但實力絕對不遜於時全。
“也好,高俊此賊助紂為虐,殺此賊乃是天下大幸。”
聯合就這麽商定了,之後幾天,彭義斌和時全的隊伍分別從不同方向向東平府逼近,已經危及到金朝的核心地帶。
得知有紅襖軍向這一帶逼近,高俊立刻就明白了是怎麽迴事,不過這也好,時全主動送上門來,省的我去找他的麻煩。但是彭義斌居然一塊兒來了,這讓高俊感覺有些為難。
一方麵是出於實力的考量,時全有五千人,是自己的十倍,但是根據上次交手的戰績來說,強兵以一敵十不是夢想,高俊還是有把握機會時全的進犯的。但是彭義斌實力不明,應該不弱於時全,以二打一問題就大了。
跟重要的是,他對彭義斌這樣的起義領袖還是很敬重的,高俊現在還沒忘記自己是在幹什麽,是為了什麽。要是對彭義斌這種紀律嚴明、堅決反抗的紅襖軍部隊痛下殺手的話,自己算什麽東西?
高俊對時全的人品和能力評價都很低,而對彭義斌這兩者的評價卻很高。
但無論高俊怎麽想,首先要把自己的軍隊練好,畢竟要堅持靠真理說服別人不是?
八月一日,高俊率領軍隊祭祀天地、社稷、勾陳、蚩尤以及武廟十哲,宣告成軍。
祭祀儀式是由趙汝凡設計,高俊親自主持的,全軍五百名軍兵一律參加,包括在之前作戰中受傷的人,也都強撐著參加儀式。
宣讀完祭文之後,在現場刑黑牛白馬,向天地社稷宣誓,將會和“危害華夏者”奮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最後一步是進行授旗儀式,按照原本的旗幟規定,每個都都有本都的都旗和認旗,都旗采用的是五色旗,而認旗是大小與都旗相等的旗幟,圖案是本獨特定的,用於不同都的軍兵互相辨認。
高俊最早成立的那個都,認旗是黑底白色的漢瓦當,而新成立的四個都也應當有自己的認旗,關於這個問題,高俊事前已經和四位軍使談過了,他們也嘔心瀝血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交給白卉他們縫製。
李銘都的認旗是白底,刺繡的一匹駿馬;
馮達都的認旗是紅底,中間是一道白色的圓圈,關於這個設計,高俊問過馮達原因,得到的迴答是,這個白色的圓圈象征他跟隨高俊打的第一仗——在宣德州以南結成圓陣對抗黑韃騎兵那一次;
樓升都的認旗是紅色的底麵上,橫著十七條黃色的條紋,據他本人所說,他手下的軍兵分別來自17個村子,幹脆就以這十七個條黃色來代表;
郭延嗣都的認旗是黑色的底麵,中間刺繡著一張弓和三支箭,代表手下的三個行奮勇前進。
營部包括指揮使高俊、指揮副使孫庭、都虞候溫迪罕僧虔;與此同時,高俊抽調了十二名精幹的軍兵加入自己的營部,稱為傔從隊,隊正是老隊正張大春;另外,陳太公的兒子陳秉彝和另外兩名能寫字的軍兵構成了高俊的傔從班子。
祭祀結束後,是高俊新的一係列命令。
——不懂軍事真可怕
“全軍上下,謹聽彭頭領號令:前方乃是郭家莊,入莊時需仔細,不得偷、不得搶、不得擅闖民宅、不得戲謔婦女,違者斬立決!全軍上下,謹聽彭頭領號令……”
夕陽西下,一支長長的紅襖軍隊伍映著晚霞踏過原野,向鄒縣一帶前進,他們剛剛在兗州和金朝的地方地主武裝交過手,不少士兵還掛著彩、帶著硝煙,但是都帶著驕傲的神色,鬥誌昂揚的向前邁進。
被稱之為“彭頭領”的是紅襖軍的重要首領彭義斌,在山東的豪傑當中也是有名的忠誠正直,楊安兒起義之後,他也拉起了一支隊伍,縱橫在魯西南。
郭家莊很快就到了,被派作斥候的兩名騎兵策馬到彭義斌前。
“頭領,莊內已經安頓好了,安民告示也早就發了下去,宿營地在莊外。”
“嗯,幹得好,莊裏麵有女真人嗎?”
“有兩個女真人。”
“他們在哪兒?”
一名騎兵從馬後掏出兩個白布包裹,直接扔到了地上。
“行,你們去忙吧。”
紅襖軍秋毫無犯,駐紮在村莊外麵,村裏早就備下了酒席,彭義斌隻是帶著兩個頭領,給村裏的老人們輪流敬了一番酒,就迴軍營整治軍務去了。
他的人馬最近情況不錯,魯西南沒有什麽強大的地主武裝,山東西路的各路金軍隻能嬰城自守,誰也不敢出城浪戰,在這種情況下,彭義斌從容的收取了糧食,他手下的一千人馬鬥誌高昂,裝備充足,準備繼續向東平府一帶發展。
就在這時,屬下來報,有一名時全的信使來了。
“時全?他不是在嶧山一帶活動嗎?”彭義斌心裏念叨著,嶧山到這裏也不算遠,難不成時全有什麽打算?
時全的現實很快就被帶進賬中,那是一個高高瘦瘦的年輕人,有著一雙狼崽子一樣的眼睛。“屬下李澤,見過彭頭領。”
“李兄弟是時全首領的信使?”
“正是。”李澤朗聲迴答:“我家頭領希望和彭頭領聯合,攻打東平府的高俊。”
“原來是這樣。”彭義斌開始思考,他是聽說過高俊的,前不久時全勞師遠征,從嶧山千裏迢迢的跑到陽穀縣去攻打高俊,然而不過兩天就铩羽而歸,這一仗在紅襖軍當中也小有耳聞,大家夥都知道這個高俊不那麽好惹。
然而,據彭義斌所知,時全迴來之後立馬入夥紅襖軍,在泰安以南豎起大旗,招兵買馬,現在已經有了五千多人,實力正盛。因為這一仗時全名頭受損,急於找迴場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眼下魯南的諸路紅襖軍當中,也就自己的隊伍離陽穀最近,難怪時全找上自己。
彭義斌思考的同時,李澤的心情也是極為緊張的,當初時全攻打高俊,他參與了時全的隊伍,沒有想到沒能破寨子,三軍敗退而歸。其他偷偷加入時,全隊伍的當地人都跑了迴去,隻有李澤牙一咬,心一橫,決心要在隊伍裏幹出些名頭。現如今,他也是時全手下的一名小小頭領,管著五十多號人,這次是時全第一次給他安排了重要任務,萬萬不能搞砸。
彭義斌的隊伍人數不多,隻有一千人左右,但眾所周知,這是因為他篩選過甚,能加入的都是忠直孝義之士。彭義斌每戰必衝鋒在前,全軍死不旋踵,雖然僅有千人,但實力絕對不遜於時全。
“也好,高俊此賊助紂為虐,殺此賊乃是天下大幸。”
聯合就這麽商定了,之後幾天,彭義斌和時全的隊伍分別從不同方向向東平府逼近,已經危及到金朝的核心地帶。
得知有紅襖軍向這一帶逼近,高俊立刻就明白了是怎麽迴事,不過這也好,時全主動送上門來,省的我去找他的麻煩。但是彭義斌居然一塊兒來了,這讓高俊感覺有些為難。
一方麵是出於實力的考量,時全有五千人,是自己的十倍,但是根據上次交手的戰績來說,強兵以一敵十不是夢想,高俊還是有把握機會時全的進犯的。但是彭義斌實力不明,應該不弱於時全,以二打一問題就大了。
跟重要的是,他對彭義斌這樣的起義領袖還是很敬重的,高俊現在還沒忘記自己是在幹什麽,是為了什麽。要是對彭義斌這種紀律嚴明、堅決反抗的紅襖軍部隊痛下殺手的話,自己算什麽東西?
高俊對時全的人品和能力評價都很低,而對彭義斌這兩者的評價卻很高。
但無論高俊怎麽想,首先要把自己的軍隊練好,畢竟要堅持靠真理說服別人不是?
八月一日,高俊率領軍隊祭祀天地、社稷、勾陳、蚩尤以及武廟十哲,宣告成軍。
祭祀儀式是由趙汝凡設計,高俊親自主持的,全軍五百名軍兵一律參加,包括在之前作戰中受傷的人,也都強撐著參加儀式。
宣讀完祭文之後,在現場刑黑牛白馬,向天地社稷宣誓,將會和“危害華夏者”奮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最後一步是進行授旗儀式,按照原本的旗幟規定,每個都都有本都的都旗和認旗,都旗采用的是五色旗,而認旗是大小與都旗相等的旗幟,圖案是本獨特定的,用於不同都的軍兵互相辨認。
高俊最早成立的那個都,認旗是黑底白色的漢瓦當,而新成立的四個都也應當有自己的認旗,關於這個問題,高俊事前已經和四位軍使談過了,他們也嘔心瀝血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交給白卉他們縫製。
李銘都的認旗是白底,刺繡的一匹駿馬;
馮達都的認旗是紅底,中間是一道白色的圓圈,關於這個設計,高俊問過馮達原因,得到的迴答是,這個白色的圓圈象征他跟隨高俊打的第一仗——在宣德州以南結成圓陣對抗黑韃騎兵那一次;
樓升都的認旗是紅色的底麵上,橫著十七條黃色的條紋,據他本人所說,他手下的軍兵分別來自17個村子,幹脆就以這十七個條黃色來代表;
郭延嗣都的認旗是黑色的底麵,中間刺繡著一張弓和三支箭,代表手下的三個行奮勇前進。
營部包括指揮使高俊、指揮副使孫庭、都虞候溫迪罕僧虔;與此同時,高俊抽調了十二名精幹的軍兵加入自己的營部,稱為傔從隊,隊正是老隊正張大春;另外,陳太公的兒子陳秉彝和另外兩名能寫字的軍兵構成了高俊的傔從班子。
祭祀結束後,是高俊新的一係列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