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閣下身既脫網,亦合守分,輒敢竊人汴邑,僭稱王號,遣使詣府,一無遜辭,反求父兄、宗親、官聯,而陰遣軍兵,頻來戰鬥?”
——完顏宗翰迴應趙構的求和
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新兵們有些不知所措,這個時候,李小七帶著少年軍給前排的新兵們每人發了一杆長槍,新兵們看著手中的木頭杆直發愣。
“前進!”軍兵們齊聲大吼:“殺!”
聲勢震天,不少新兵嚇得把長槍都扔在了地上。
鼓點再一次響了起來,軍兵們一臉肅殺的直槍前進,閃著寒光的槍尖離新兵們越來越近。
軍陣突然再次停了下來,承局傳達新的命令:“扔掉長槍!”
“嘩!”一百根長槍扔到地上,卻隻發出了一個響聲,新兵們不知所以,看著老兵們的動作。
“殺!”老兵們再次齊齊大吼,繼續向前邁步,有些新兵剛剛把槍撿起來,這次嚇得又扔在地上。
老兵們每走十步就大喝一聲,終於在距離新兵隻有五米的時候,新兵的軍陣崩潰了,人們扔掉手中的武器,開始驚惶的後退起來。
“咚咚咚!”承局敲起了銅鑼,軍兵們停止前進,隨後又在軍旗的指揮下撿起長槍,各自解散了。
還未定的新兵們左右看看,頓時覺得十分尷尬,他們竟然被手無寸鐵的老兵們僅憑著喊幾嗓子就打敗了。
這次壓倒性的對抗對新兵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老兵也同樣如是,可能沒有這次對抗的話,很多老軍兵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有這麽大的威力。
直接結果是,當天新兵在訓練中表現出了很大的服從度,不少人朦朦朧朧的,眼睛裏已經有了對未來的憧憬。
四個新兵方陣分別由李銘、馮達、樓升、郭延嗣負責,他們各自帶著本隊的軍兵,作為方陣的教導隊,用老兵帶新兵的方式,爭取讓新兵們盡快熟悉押剌百戶軍隊的節奏。
最早的這個都傾注了最多的心血,高俊並不打算把它徹底拆散,按照他的計劃,這個都的九個隊將會調出去四個,補充進四個新兵隊,而掉出去的四個隊,分別融入四個新兵方陣當中,組成新的四個都。
完成了基本安排之後,高俊對孫庭交代了幾句,就匆匆騎馬迴到了小山墩堡。
到了村子裏麵,高俊剛好迎麵撞上了僧虔,他的傷已經好多了,過幾天就能迴到軍隊。
“僧虔,早點迴來,要不然當不上軍使了!”高俊笑著對僧虔打招唿,後者也聽說了擴軍的消息,當然知道高俊是什麽意思,趕緊點點頭。
進入公廨,何誌也依舊端坐在幾案前,桌子上放著一杯熱水。
“高俊,有咱們的信。”何誌也看到高俊迴來,遞給他一封拆了火漆的信。
“是時全來談談消息了?”高俊接過信,卻發覺這好像不是賊人的手記,倒是官府的製文。
“高俊,咱們升官了。”何誌也哈哈一笑,玩起了水杯。
高俊拆開信匆匆一睹,這封信來自山東路統軍司,對高俊臨危不懼,擊退紅襖賊時全的事跡加以肯定和表彰,並為高俊、何誌也兩個人升了官,高俊進一資曆,為敦武校尉,何誌也則成了保義校尉,職務不變。
高俊聳聳肩:“他要是跟我說讓我暫時擔任移馬河千戶的清管,我可能還感激一點。”
何誌也淡淡一笑,高俊看得出來他處於高度疲倦當中。
“灌溉溝渠的事情忙的怎麽樣了?”
“幹渠挖掘已經動工了,但是工具損耗的太快,我這次迴來組織工匠們修理,又調了一批過去,但估計還是不夠,要從壽張、範縣、陽穀再買。”
何誌也揉了揉腦袋。“糧食其實還是個問題,咱們今年冬天開的工程多,又要擴軍,又要辦學校,糧食消耗越來越大,稍有閃失可能就會糧食不足,往後五六個月,咱們都是有出項沒進項的時候,該考慮一下糧食來源了。”
一說到這個,高俊心裏也沉下來。“趕緊和時全議和吧,我計劃用冀州殷家的那些貨物,搭上這個大商人家族的船。”
1212年這一年間,蒙古沒有對金朝發動大規模進攻,河北的大商業家族應該還能運轉靈活,如果能有這麽一份助力的話,高俊手中的牌就活了不少。
“我明天還要到工程前線去。”何誌也打了一個哈欠。“我抓緊時間睡一會兒,你先忙。”
兩個人連軸轉了三天,高俊在操練場上看著新兵們逐步適應了這個節奏,現在他們已經會很利索的對老兵行舉槍禮,走路也走得很帥了。
三天後,全體軍兵站在校場上,預備訓練已經宣告結束,下一步將要進行的是新兵訓練,在此之前,這四個新兵都將會確立軍官編製。
李銘、馮達、樓升、郭延嗣分別就任四個新兵都的軍使,四個人都是器宇軒昂的接過任命書,尤其是馮達,很有點誌得意滿的意思。
與此同時,高俊也不再擔任老兵都的軍使,這一重任交給了潘正,軍佐為紇石烈師靖。
在五個都的基礎上,高俊成立了一個營,自任指揮,副指揮孫庭。
僧虔也進了一步,擔任高俊指揮的都虞候。
和當初大名府河畔建製不同,這一次的任命不被大家看作是最後結果,隻是軍隊擴張期的一種異相而已,大家都知道自己在這個位置是坐不長久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四位軍使很快模仿高俊當初的做法,在自己的都內形成了同樣的軍官編製,軍佐、軍判、什將還好說,軍典、承局、押官的文化要求太高,一時間極不好選。
“那就先空著,以後會有機會的。”高俊知道,軍官不足的瓶頸已經逐漸卡死了自己擴張的能力,接下來一段時間又要夯實基礎。
新兵們成立了四個都之後,各自開始了緊張的訓練,操練場上殺聲震天,新兵訓練為期十五天左右,過年前,他們就將成為正式的軍兵。
路哲在這次遴選當中表現很是突出,成為了郭延嗣的副手軍佐。
高俊在操練場上徘徊,觀察四位新軍使的任職情況,把他們的表現默默記在心裏。
不得不說,郭延嗣依舊是最不適合的一個人,就連老實巴交的樓升表現都比他好一些,樓升雖然老實,但是認死理,交代給他的工作會認真完成,每次訓練都不打折扣;相比而言,郭延嗣耳根子太軟,新兵們一起哄,往往就不知所措,現在他帶的新兵都,依舊是四個都裏麵最差的。
“也許確實是我想錯了。”高俊心裏十分無奈,尋思著幹脆把郭延嗣調來當衛隊長得了。
當然,這也隻是想想,高俊的營部現在隻有指揮使、指揮副使孫庭和都虞候僧虔,根本就沒什麽衛隊。
訓練進行了一周左右,時全的議和書信終於千唿萬喚始出來。
“可算來了,關這麽一個人不知道費我們多少糧食。”高俊心裏麵念叨著,因為這名俘虜還是很有價值的,高俊和何誌也也不會虐待他,一日三餐淨米麵,待遇堪比軍官,這麽下去高俊要拉饑荒了。
——完顏宗翰迴應趙構的求和
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新兵們有些不知所措,這個時候,李小七帶著少年軍給前排的新兵們每人發了一杆長槍,新兵們看著手中的木頭杆直發愣。
“前進!”軍兵們齊聲大吼:“殺!”
聲勢震天,不少新兵嚇得把長槍都扔在了地上。
鼓點再一次響了起來,軍兵們一臉肅殺的直槍前進,閃著寒光的槍尖離新兵們越來越近。
軍陣突然再次停了下來,承局傳達新的命令:“扔掉長槍!”
“嘩!”一百根長槍扔到地上,卻隻發出了一個響聲,新兵們不知所以,看著老兵們的動作。
“殺!”老兵們再次齊齊大吼,繼續向前邁步,有些新兵剛剛把槍撿起來,這次嚇得又扔在地上。
老兵們每走十步就大喝一聲,終於在距離新兵隻有五米的時候,新兵的軍陣崩潰了,人們扔掉手中的武器,開始驚惶的後退起來。
“咚咚咚!”承局敲起了銅鑼,軍兵們停止前進,隨後又在軍旗的指揮下撿起長槍,各自解散了。
還未定的新兵們左右看看,頓時覺得十分尷尬,他們竟然被手無寸鐵的老兵們僅憑著喊幾嗓子就打敗了。
這次壓倒性的對抗對新兵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老兵也同樣如是,可能沒有這次對抗的話,很多老軍兵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有這麽大的威力。
直接結果是,當天新兵在訓練中表現出了很大的服從度,不少人朦朦朧朧的,眼睛裏已經有了對未來的憧憬。
四個新兵方陣分別由李銘、馮達、樓升、郭延嗣負責,他們各自帶著本隊的軍兵,作為方陣的教導隊,用老兵帶新兵的方式,爭取讓新兵們盡快熟悉押剌百戶軍隊的節奏。
最早的這個都傾注了最多的心血,高俊並不打算把它徹底拆散,按照他的計劃,這個都的九個隊將會調出去四個,補充進四個新兵隊,而掉出去的四個隊,分別融入四個新兵方陣當中,組成新的四個都。
完成了基本安排之後,高俊對孫庭交代了幾句,就匆匆騎馬迴到了小山墩堡。
到了村子裏麵,高俊剛好迎麵撞上了僧虔,他的傷已經好多了,過幾天就能迴到軍隊。
“僧虔,早點迴來,要不然當不上軍使了!”高俊笑著對僧虔打招唿,後者也聽說了擴軍的消息,當然知道高俊是什麽意思,趕緊點點頭。
進入公廨,何誌也依舊端坐在幾案前,桌子上放著一杯熱水。
“高俊,有咱們的信。”何誌也看到高俊迴來,遞給他一封拆了火漆的信。
“是時全來談談消息了?”高俊接過信,卻發覺這好像不是賊人的手記,倒是官府的製文。
“高俊,咱們升官了。”何誌也哈哈一笑,玩起了水杯。
高俊拆開信匆匆一睹,這封信來自山東路統軍司,對高俊臨危不懼,擊退紅襖賊時全的事跡加以肯定和表彰,並為高俊、何誌也兩個人升了官,高俊進一資曆,為敦武校尉,何誌也則成了保義校尉,職務不變。
高俊聳聳肩:“他要是跟我說讓我暫時擔任移馬河千戶的清管,我可能還感激一點。”
何誌也淡淡一笑,高俊看得出來他處於高度疲倦當中。
“灌溉溝渠的事情忙的怎麽樣了?”
“幹渠挖掘已經動工了,但是工具損耗的太快,我這次迴來組織工匠們修理,又調了一批過去,但估計還是不夠,要從壽張、範縣、陽穀再買。”
何誌也揉了揉腦袋。“糧食其實還是個問題,咱們今年冬天開的工程多,又要擴軍,又要辦學校,糧食消耗越來越大,稍有閃失可能就會糧食不足,往後五六個月,咱們都是有出項沒進項的時候,該考慮一下糧食來源了。”
一說到這個,高俊心裏也沉下來。“趕緊和時全議和吧,我計劃用冀州殷家的那些貨物,搭上這個大商人家族的船。”
1212年這一年間,蒙古沒有對金朝發動大規模進攻,河北的大商業家族應該還能運轉靈活,如果能有這麽一份助力的話,高俊手中的牌就活了不少。
“我明天還要到工程前線去。”何誌也打了一個哈欠。“我抓緊時間睡一會兒,你先忙。”
兩個人連軸轉了三天,高俊在操練場上看著新兵們逐步適應了這個節奏,現在他們已經會很利索的對老兵行舉槍禮,走路也走得很帥了。
三天後,全體軍兵站在校場上,預備訓練已經宣告結束,下一步將要進行的是新兵訓練,在此之前,這四個新兵都將會確立軍官編製。
李銘、馮達、樓升、郭延嗣分別就任四個新兵都的軍使,四個人都是器宇軒昂的接過任命書,尤其是馮達,很有點誌得意滿的意思。
與此同時,高俊也不再擔任老兵都的軍使,這一重任交給了潘正,軍佐為紇石烈師靖。
在五個都的基礎上,高俊成立了一個營,自任指揮,副指揮孫庭。
僧虔也進了一步,擔任高俊指揮的都虞候。
和當初大名府河畔建製不同,這一次的任命不被大家看作是最後結果,隻是軍隊擴張期的一種異相而已,大家都知道自己在這個位置是坐不長久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四位軍使很快模仿高俊當初的做法,在自己的都內形成了同樣的軍官編製,軍佐、軍判、什將還好說,軍典、承局、押官的文化要求太高,一時間極不好選。
“那就先空著,以後會有機會的。”高俊知道,軍官不足的瓶頸已經逐漸卡死了自己擴張的能力,接下來一段時間又要夯實基礎。
新兵們成立了四個都之後,各自開始了緊張的訓練,操練場上殺聲震天,新兵訓練為期十五天左右,過年前,他們就將成為正式的軍兵。
路哲在這次遴選當中表現很是突出,成為了郭延嗣的副手軍佐。
高俊在操練場上徘徊,觀察四位新軍使的任職情況,把他們的表現默默記在心裏。
不得不說,郭延嗣依舊是最不適合的一個人,就連老實巴交的樓升表現都比他好一些,樓升雖然老實,但是認死理,交代給他的工作會認真完成,每次訓練都不打折扣;相比而言,郭延嗣耳根子太軟,新兵們一起哄,往往就不知所措,現在他帶的新兵都,依舊是四個都裏麵最差的。
“也許確實是我想錯了。”高俊心裏十分無奈,尋思著幹脆把郭延嗣調來當衛隊長得了。
當然,這也隻是想想,高俊的營部現在隻有指揮使、指揮副使孫庭和都虞候僧虔,根本就沒什麽衛隊。
訓練進行了一周左右,時全的議和書信終於千唿萬喚始出來。
“可算來了,關這麽一個人不知道費我們多少糧食。”高俊心裏麵念叨著,因為這名俘虜還是很有價值的,高俊和何誌也也不會虐待他,一日三餐淨米麵,待遇堪比軍官,這麽下去高俊要拉饑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