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郡長吏,生殺任情,至孥人妻女,取貨財,兼土田。”
——《元史·耶律楚材傳》
盡管非常屈辱,何誌也還是睜著眼睛麵對自己的命運的,所以他清楚的知道,這聲音並不是自己的衣服被撕開,那名大漢瞪大雙眼,喉嚨裏麵發出嘰嘰嚕嚕的響聲,僵直的四肢似乎不能再動作。
他的身後,站著一個女人。
女人的手中,拿著一把劍。
這一劍的力道極為可怕,男人的脊索似乎都被劈開了,等到生命的餘溫消失,那個男人悄無聲息的倒了下去,發出了很大的響聲。
“怎麽了,你開沒開始呢?大家憋壞了!”門外有人喊道。
那個女子提著血淋淋的寶劍,走到何誌也麵前,揮劍斬斷繩索,何誌也趕緊站起來,活動麻木的身體。
“我要殺了門外那些人,你先走吧。”那女子小聲對何誌也說,還指了指院子的窗戶。
“你一個人根本做不到,咱們一起走。”何誌也高興的發現自己的四肢還算靈活,能夠翻牆。
那個女子仔細想了一下,才點點頭。“好,咱們趕緊走。”
何誌也捆了三四天,渾身都沒有力氣,隻能很沒風度的讓那個女子推上窗口,翻窗滾了出去,然後雙腳輕輕一蹬,從窗口一躍而出。
院子裏空蕩蕩的,原本站崗的那名歹徒已經橫屍門外。
“小心些。”何誌也說著,兩個人翻過了院牆,那名女子“噗嗤”笑了出來。“你這人真有意思,笨手笨腳的,還叫我小心些。”
兩個人翻過牆,匆匆跑出一條街去,何誌也突然想起當初在中都的那個雨夜。
一直到了人聲鼎沸的街上,兩個人才算鬆了一口氣,就在這時,有人怯生生的喊了一句:“何先生?”
何誌也轉頭一看,竟然是李小七。
“小七,你怎麽在這?”
“高大哥帶著人到大名府找你了,我放不下心,也偷偷跑了過來。”
“胡鬧!”何誌也瞬間板起了臉。“你現在管理那麽多少年軍,怎麽能說離開就離開?迴去好好反省!”
“是。”李小七倒也不是很氣餒,反而急急拉住何誌也。“何先生,你怎麽在這裏?”
“我……”何誌也這才發現,那女子在身旁很是尷尬,趕緊介紹:
“這是李小七,我的晚輩。”
那女子毫不羞澀地拱手施禮:“在下喻俠。”
喻俠?何誌也心念一動,這名字英氣勃勃,和這個女子太配了。
“既然如此,我也就告別了。”喻俠轉向何誌也:“以後有緣再見——那時候這些盜匪大概也身首異處了。”說罷,她瀟灑的一轉身,轉瞬間就消失在人群當中。
三天後,在押剌百戶。
“再多吃一點,多吃一點。”何誌也就像大病初愈的病人一樣盤在炕上,身上裹著被子,麵前放了一個小方桌,脖子上是精挑細選的白米飯和一盅熱氣騰騰的麻辣熝豆腐。
天氣還有點冷,湯盅散發出一陣陣霧靄的白氣,濃鬱的香味從中散開,白玉一樣的豆腐和小顆的羊肉丁在湯中起起伏伏,肉桂和胡椒在邊上不甚均勻的留了一條痕跡。
白玉似的豆腐,微微沾了點醬油,放在米飯上,何誌也有點感慨的吸吸鼻子:夥食待遇終於上來了!
不光是何誌也,所有軍兵和公職人員最近幾天的糧食供應都充足了起來,隻要頗黎器的生產沒有終止,未來一年的生活將會越來越好。
“接著吃,把肉吃幹淨。”高俊剛剛吃完飯,滿意的靠在邊上。“你說那個女子叫喻俠?”
“對,很漂亮,很聰明,而且武功高強。”何誌也感慨的吃著豆腐。“不知道她現在在幹什麽?也許還在追殺那幾個強盜——對了高俊,你查到那些人是什麽人了嗎?”
“不知道,殷有貴那邊還沒有消息,但是我感覺,那群人和時全有關係。”高俊臉色黯淡了一點,七八個歹人巧妙設伏,差點將他和何誌也一網打盡,這件事讓他心中非常驚訝,如鯁在喉,難以接受。
“那個女子……挺特別的,我不想她出意外。”何誌也歎了口氣,告訴高俊。
“嗯,疾風真情,我懂。”高俊笑著點點頭。
有了糧食,高俊和何誌也二人更加有底,三月末,何誌也主持的溝渠工程即將完工之際,他召集來相關的六十多個村的代表,宣布了將在這些村莊建立五個管,六十二個社的決定,並且當眾宣布了鄉官的推選方式。
管一級設立的管領、書手、支應、主首四個官職,管領由押剌百戶派遣,其他三個職位采取應募製:有條件有意願的人自願報名參選,通過考試錄取。何誌也在現場公布了五位管領的名單:
西北管,管公所駐地八白石村社,管領趙汝凡;
半坡管,管公所駐地上莊村社,管領陳太公陳恪;
沿河管,管公所駐地南村社,管領女奚烈東;
北上管,管公所駐地十字坡裏社,管領完顏白撒;
紅石管,管公所駐地紅石莊社,管領段鍾。
除去半坡管是由當地的大戶陳恪來擔任管領之外,其他的四位管領全部是由押剌百戶委派的,陳恪陳太公的這個位置,其實與他在新年的時候送給高俊的那頭鹿不無關係。
而社一級設立的社正由社民自行舉薦,經由押剌百戶批準之後上任。
“什麽?”發出抗議之聲的是文太公的管家文福,自從押剌百戶這幫人管閑事管到兩縣的地界,這些大戶的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因為青壯大批參軍換來糧食,今年過年向文太公借債的人非常少。在之後又搞了一個什麽狗屁溝渠,不少本來應該家裏斷炊的人憑著在工地上賣把子力氣居然熬了過去,讓文太公痛失了不少兼並土地的機會。
現在可倒好,這幫人居然還要換天,重新成立五個管和六十二個社,按照這個規定,社的社正倒是可以由地方舉薦,文太公勝券在握,可是八白石村將會成為什麽“西北管”的管公所駐紮地,這些人要派來個叫趙汝凡的人管著自己,這叫什麽事兒?
其他各村的代表也都發出抗議的嗡嗡聲,這些代表都是各村大戶的家裏人,平時都是本村的土皇帝。現在可好,劃分了五個管,管領都是押剌百戶空降的,這也太不拿我們這些鄉賢當迴事兒了吧?
你派來人當管領,給我們一個社正就打發了?
但是大家都錯誤估計了何誌也的意思:對不起,其實社正我也不想給你們。
——《元史·耶律楚材傳》
盡管非常屈辱,何誌也還是睜著眼睛麵對自己的命運的,所以他清楚的知道,這聲音並不是自己的衣服被撕開,那名大漢瞪大雙眼,喉嚨裏麵發出嘰嘰嚕嚕的響聲,僵直的四肢似乎不能再動作。
他的身後,站著一個女人。
女人的手中,拿著一把劍。
這一劍的力道極為可怕,男人的脊索似乎都被劈開了,等到生命的餘溫消失,那個男人悄無聲息的倒了下去,發出了很大的響聲。
“怎麽了,你開沒開始呢?大家憋壞了!”門外有人喊道。
那個女子提著血淋淋的寶劍,走到何誌也麵前,揮劍斬斷繩索,何誌也趕緊站起來,活動麻木的身體。
“我要殺了門外那些人,你先走吧。”那女子小聲對何誌也說,還指了指院子的窗戶。
“你一個人根本做不到,咱們一起走。”何誌也高興的發現自己的四肢還算靈活,能夠翻牆。
那個女子仔細想了一下,才點點頭。“好,咱們趕緊走。”
何誌也捆了三四天,渾身都沒有力氣,隻能很沒風度的讓那個女子推上窗口,翻窗滾了出去,然後雙腳輕輕一蹬,從窗口一躍而出。
院子裏空蕩蕩的,原本站崗的那名歹徒已經橫屍門外。
“小心些。”何誌也說著,兩個人翻過了院牆,那名女子“噗嗤”笑了出來。“你這人真有意思,笨手笨腳的,還叫我小心些。”
兩個人翻過牆,匆匆跑出一條街去,何誌也突然想起當初在中都的那個雨夜。
一直到了人聲鼎沸的街上,兩個人才算鬆了一口氣,就在這時,有人怯生生的喊了一句:“何先生?”
何誌也轉頭一看,竟然是李小七。
“小七,你怎麽在這?”
“高大哥帶著人到大名府找你了,我放不下心,也偷偷跑了過來。”
“胡鬧!”何誌也瞬間板起了臉。“你現在管理那麽多少年軍,怎麽能說離開就離開?迴去好好反省!”
“是。”李小七倒也不是很氣餒,反而急急拉住何誌也。“何先生,你怎麽在這裏?”
“我……”何誌也這才發現,那女子在身旁很是尷尬,趕緊介紹:
“這是李小七,我的晚輩。”
那女子毫不羞澀地拱手施禮:“在下喻俠。”
喻俠?何誌也心念一動,這名字英氣勃勃,和這個女子太配了。
“既然如此,我也就告別了。”喻俠轉向何誌也:“以後有緣再見——那時候這些盜匪大概也身首異處了。”說罷,她瀟灑的一轉身,轉瞬間就消失在人群當中。
三天後,在押剌百戶。
“再多吃一點,多吃一點。”何誌也就像大病初愈的病人一樣盤在炕上,身上裹著被子,麵前放了一個小方桌,脖子上是精挑細選的白米飯和一盅熱氣騰騰的麻辣熝豆腐。
天氣還有點冷,湯盅散發出一陣陣霧靄的白氣,濃鬱的香味從中散開,白玉一樣的豆腐和小顆的羊肉丁在湯中起起伏伏,肉桂和胡椒在邊上不甚均勻的留了一條痕跡。
白玉似的豆腐,微微沾了點醬油,放在米飯上,何誌也有點感慨的吸吸鼻子:夥食待遇終於上來了!
不光是何誌也,所有軍兵和公職人員最近幾天的糧食供應都充足了起來,隻要頗黎器的生產沒有終止,未來一年的生活將會越來越好。
“接著吃,把肉吃幹淨。”高俊剛剛吃完飯,滿意的靠在邊上。“你說那個女子叫喻俠?”
“對,很漂亮,很聰明,而且武功高強。”何誌也感慨的吃著豆腐。“不知道她現在在幹什麽?也許還在追殺那幾個強盜——對了高俊,你查到那些人是什麽人了嗎?”
“不知道,殷有貴那邊還沒有消息,但是我感覺,那群人和時全有關係。”高俊臉色黯淡了一點,七八個歹人巧妙設伏,差點將他和何誌也一網打盡,這件事讓他心中非常驚訝,如鯁在喉,難以接受。
“那個女子……挺特別的,我不想她出意外。”何誌也歎了口氣,告訴高俊。
“嗯,疾風真情,我懂。”高俊笑著點點頭。
有了糧食,高俊和何誌也二人更加有底,三月末,何誌也主持的溝渠工程即將完工之際,他召集來相關的六十多個村的代表,宣布了將在這些村莊建立五個管,六十二個社的決定,並且當眾宣布了鄉官的推選方式。
管一級設立的管領、書手、支應、主首四個官職,管領由押剌百戶派遣,其他三個職位采取應募製:有條件有意願的人自願報名參選,通過考試錄取。何誌也在現場公布了五位管領的名單:
西北管,管公所駐地八白石村社,管領趙汝凡;
半坡管,管公所駐地上莊村社,管領陳太公陳恪;
沿河管,管公所駐地南村社,管領女奚烈東;
北上管,管公所駐地十字坡裏社,管領完顏白撒;
紅石管,管公所駐地紅石莊社,管領段鍾。
除去半坡管是由當地的大戶陳恪來擔任管領之外,其他的四位管領全部是由押剌百戶委派的,陳恪陳太公的這個位置,其實與他在新年的時候送給高俊的那頭鹿不無關係。
而社一級設立的社正由社民自行舉薦,經由押剌百戶批準之後上任。
“什麽?”發出抗議之聲的是文太公的管家文福,自從押剌百戶這幫人管閑事管到兩縣的地界,這些大戶的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因為青壯大批參軍換來糧食,今年過年向文太公借債的人非常少。在之後又搞了一個什麽狗屁溝渠,不少本來應該家裏斷炊的人憑著在工地上賣把子力氣居然熬了過去,讓文太公痛失了不少兼並土地的機會。
現在可倒好,這幫人居然還要換天,重新成立五個管和六十二個社,按照這個規定,社的社正倒是可以由地方舉薦,文太公勝券在握,可是八白石村將會成為什麽“西北管”的管公所駐紮地,這些人要派來個叫趙汝凡的人管著自己,這叫什麽事兒?
其他各村的代表也都發出抗議的嗡嗡聲,這些代表都是各村大戶的家裏人,平時都是本村的土皇帝。現在可好,劃分了五個管,管領都是押剌百戶空降的,這也太不拿我們這些鄉賢當迴事兒了吧?
你派來人當管領,給我們一個社正就打發了?
但是大家都錯誤估計了何誌也的意思:對不起,其實社正我也不想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