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滕陽良民,遭時亂離,扶老攜幼避地草莽。官吏不明此心,目以叛逆。”
——時青自辯
“粟米呢,說好了每個人給兩鬥粟米,怎麽不送了呢?”
“你高俊假仁假義,騙我們這些苦哈哈。”
人群們抬著扁擔,背著竹筐,圍在小山墩堡外麵叫囂著,反正冬天也沒什麽活幹,要是在這裏站上幾天就能得到兩鬥粟米的話,他們在這兒生根都行。
“刁民!刁民!”張成武恨得牙根直癢癢,剛才他帶著縣裏幾個弓手老兄弟想出去驅趕,結果自然被灰頭土臉的趕迴來了。整個小山墩堡如臨大敵,人們開始議論紛紛,不時用得意的眼神瞟著織布機不再作響的宅院。
由於農民們不知道軍營的存在,所以高俊沒有被包圍,手下也有上百名軍兵和少年軍可以使用。今天早上隻有小山墩堡的孩子沒有來上課,高俊情知不對,趕緊派人去小山墩堡查看,得到確實消息之後,高俊冷汗直流,孫庭、潘正兩個人趕緊集結穩定了軍隊,準備動手。
“軍使,有什麽不能動手的?他們這是要反了天了。兩鬥粟米,你給他們是情分,不給是本分,哪有這麽上趕著要的!”潘正十分憤怒,這些糧食是軍兵們雪之進軍才換來的,憑什麽白白給這些人?
“軍使,那麵也都是些土包子,說幾句好話,實在不行嚇唬一下也就散了。”師靖的態度反而要溫和一些,但是語氣中透露出一股濃濃的鄙視。
孫庭緩緩的搖了搖頭,“人數上千,哪有那麽容易驅散啊。”
高俊製止了進一步的爭論,緩緩開口:“絕對不能對人家下手,這件事確實是我考慮不周,沒想到這種情況。這些人雖然是想占點便宜,但是送粟米的事不是我先放出來的嗎?細究起來是我言而無信。錯在我,不能動手。”
軍官們也沉默下來,高俊說的不錯,歸根到底,還是大家太天真。
既然沒有什麽反對意見,高俊也下定決心:軍兵集結起來,向小山墩堡開進,保護村寨,但是絕不首先動手。周虎帶領他那一隊軍兵及少年軍守衛軍營,一旦有情況,放狼煙為號。
周虎認真的點點頭,軍營也有外牆、有馬牆、有望樓,如果讓少年軍也上牆的話,應該是守衛得住的。
高俊率領軍兵以一字縱隊出發了,軍營裏都是緊張的氣氛,來上學的孩子們不知所措。
“潘正,你留下來吧,第一節就是你的勞動課。”高俊忽然下了這個決定,讓潘正覺得好奇怪:“軍使,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上什麽課。”
“學生們沒有遲到,老師就不要缺席。”高俊拜托似的握住潘正的手,非常誠懇的對他說:“要給孩子們信心,要讓他們知道天塌不下來。”
潘正沒有說話,默默的點點頭。
高俊率領軍兵,沉默的從軍營到小山墩堡,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大群的人雲集在小山墩堡外麵,正在叫嚷著。
“你們押剌百戶也太小氣了吧?十幾年前,你們騙了我們那麽多地,現在連說好的兩鬥粟米都不肯給了嗎?”
“就是啊,我們家的四畝好熟田呢,這麽多年也能打出來幾百石糧食了吧!”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這些農民們看見遠處到來的軍兵,一下子都害怕起來,鬧得最兇的幾個也不敢做聲了,默默讓出一條道來,讓軍兵進村。高俊的心緊張的撲通直跳,直到最後一名軍兵走進小山墩堡的寨門。
堡內已經是人心惶惶,聽到外麵叫罵聲越來越尖銳兇狠之後,村民們也都害怕起來,麵色蒼白的彼此對視著,個別人已經收拾好細軟,一旦寨門被攻破就搶先逃跑。
高俊看在眼裏,心中一陣陣酸楚:由於他的盲動,現在小山墩堡竟然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
走進宅院,何誌也還在看文牘,桌上放著一杯熱水。看到這個情況,高俊心裏倒是微微鬆了口氣,他解下直刀,用手握著,坐在椅子上等何誌也說話。
“這迴咱們恐怕要形象崩潰了。”何誌也顯得很虛弱,高俊這才發現桌上的文件好些都是倒著的,何誌也剛才也隻是裝裝樣子,安穩人心而已。
“我猜你想說的意思是,擺出一副寧死不交糧的姿態,他們失望了就自己會迴去?”
何誌也點點頭。“段鍾剛才跟我說過,他在牆上觀察了一圈,來的人雖然有上千人,但是分成好幾個大群,賣力叫喚的不過五六十個,陸陸續續離開的也有四五十人了,這樣看來,大部分人隻不過是湊個熱鬧,本著好處能分就分一點的想法,態度並不堅決。”
“不過這也就意味著咱們的形象崩塌了,以後再想在這一地區做工作也變難了。”
“是啊,這就是我所擔心的。”何誌也雙手交叉頂著額頭,顯得非常苦惱。
兩個人沉靜了片刻,高俊緩緩的說:“那就這麽做吧,也沒什麽,反正咱們的形象一直不好。”
“真的?”
“誌也,我確實做錯了,一開始我以為,收攏大家的人心是靠不斷給大家好處,但是這不對。”高俊緩慢但用力的搖搖頭。“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這麽盲目市恩,隻會讓大家懷疑咱們,覺得咱們心思狡詐。”
“這樣嗎?”何誌也想了一下,微微頷首。
“我在大營宣布接手軍隊的時候,在宣德州指揮大家抵擋蒙古騎兵的時候,又給過百戶裏的人什麽好處呢?我隻不過樹立了一個目標,告訴大家,我能帶領他們到那裏去。”高俊的目光再次敏銳起來。
“誌也,記得你曾經對我說過,咱們的優勢不在十人隊、不在武力,不在於神箭手郭延嗣和我的金直刀,在於能不能帶領大家解決麵前的困難。我們不達到目的,至死不休,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決心,也是我們領導團隊最可靠的保證。然後再解決大家所麵對的問題來構成你我領導的必然性……你說的很對呀,我現在怎麽去把這個忘掉了呢?”
“別說是你,我自己都忘了。”何誌也臉上泛起苦笑,但眼眶內卻晶瑩起來:“終於過了幾天舒服日子,被人家高郎君何先生的叫著,腦子就糊塗了,真以為砸錢就能淩駕於人之上。”
兩個人站起身來,決心向外麵的上千農民坦白,畢竟禍是自己闖下的,無論如何也要認。
就在這時,村外響起了巨大的騷動聲,兩個人神色一變,趕緊登上馬牆,抬眼望去,上千人背著蔑筐、拖著扁擔,唿喊著四散奔逃,在冬季的大地上掀起一陣塵埃。
“怎麽迴事?”高俊驚訝的問到,但隨即他自己也看見了,南麵,林子、土地與小道相接之處,一麵黑色的旗幟出現在地平線上。
——時青自辯
“粟米呢,說好了每個人給兩鬥粟米,怎麽不送了呢?”
“你高俊假仁假義,騙我們這些苦哈哈。”
人群們抬著扁擔,背著竹筐,圍在小山墩堡外麵叫囂著,反正冬天也沒什麽活幹,要是在這裏站上幾天就能得到兩鬥粟米的話,他們在這兒生根都行。
“刁民!刁民!”張成武恨得牙根直癢癢,剛才他帶著縣裏幾個弓手老兄弟想出去驅趕,結果自然被灰頭土臉的趕迴來了。整個小山墩堡如臨大敵,人們開始議論紛紛,不時用得意的眼神瞟著織布機不再作響的宅院。
由於農民們不知道軍營的存在,所以高俊沒有被包圍,手下也有上百名軍兵和少年軍可以使用。今天早上隻有小山墩堡的孩子沒有來上課,高俊情知不對,趕緊派人去小山墩堡查看,得到確實消息之後,高俊冷汗直流,孫庭、潘正兩個人趕緊集結穩定了軍隊,準備動手。
“軍使,有什麽不能動手的?他們這是要反了天了。兩鬥粟米,你給他們是情分,不給是本分,哪有這麽上趕著要的!”潘正十分憤怒,這些糧食是軍兵們雪之進軍才換來的,憑什麽白白給這些人?
“軍使,那麵也都是些土包子,說幾句好話,實在不行嚇唬一下也就散了。”師靖的態度反而要溫和一些,但是語氣中透露出一股濃濃的鄙視。
孫庭緩緩的搖了搖頭,“人數上千,哪有那麽容易驅散啊。”
高俊製止了進一步的爭論,緩緩開口:“絕對不能對人家下手,這件事確實是我考慮不周,沒想到這種情況。這些人雖然是想占點便宜,但是送粟米的事不是我先放出來的嗎?細究起來是我言而無信。錯在我,不能動手。”
軍官們也沉默下來,高俊說的不錯,歸根到底,還是大家太天真。
既然沒有什麽反對意見,高俊也下定決心:軍兵集結起來,向小山墩堡開進,保護村寨,但是絕不首先動手。周虎帶領他那一隊軍兵及少年軍守衛軍營,一旦有情況,放狼煙為號。
周虎認真的點點頭,軍營也有外牆、有馬牆、有望樓,如果讓少年軍也上牆的話,應該是守衛得住的。
高俊率領軍兵以一字縱隊出發了,軍營裏都是緊張的氣氛,來上學的孩子們不知所措。
“潘正,你留下來吧,第一節就是你的勞動課。”高俊忽然下了這個決定,讓潘正覺得好奇怪:“軍使,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上什麽課。”
“學生們沒有遲到,老師就不要缺席。”高俊拜托似的握住潘正的手,非常誠懇的對他說:“要給孩子們信心,要讓他們知道天塌不下來。”
潘正沒有說話,默默的點點頭。
高俊率領軍兵,沉默的從軍營到小山墩堡,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大群的人雲集在小山墩堡外麵,正在叫嚷著。
“你們押剌百戶也太小氣了吧?十幾年前,你們騙了我們那麽多地,現在連說好的兩鬥粟米都不肯給了嗎?”
“就是啊,我們家的四畝好熟田呢,這麽多年也能打出來幾百石糧食了吧!”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這些農民們看見遠處到來的軍兵,一下子都害怕起來,鬧得最兇的幾個也不敢做聲了,默默讓出一條道來,讓軍兵進村。高俊的心緊張的撲通直跳,直到最後一名軍兵走進小山墩堡的寨門。
堡內已經是人心惶惶,聽到外麵叫罵聲越來越尖銳兇狠之後,村民們也都害怕起來,麵色蒼白的彼此對視著,個別人已經收拾好細軟,一旦寨門被攻破就搶先逃跑。
高俊看在眼裏,心中一陣陣酸楚:由於他的盲動,現在小山墩堡竟然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
走進宅院,何誌也還在看文牘,桌上放著一杯熱水。看到這個情況,高俊心裏倒是微微鬆了口氣,他解下直刀,用手握著,坐在椅子上等何誌也說話。
“這迴咱們恐怕要形象崩潰了。”何誌也顯得很虛弱,高俊這才發現桌上的文件好些都是倒著的,何誌也剛才也隻是裝裝樣子,安穩人心而已。
“我猜你想說的意思是,擺出一副寧死不交糧的姿態,他們失望了就自己會迴去?”
何誌也點點頭。“段鍾剛才跟我說過,他在牆上觀察了一圈,來的人雖然有上千人,但是分成好幾個大群,賣力叫喚的不過五六十個,陸陸續續離開的也有四五十人了,這樣看來,大部分人隻不過是湊個熱鬧,本著好處能分就分一點的想法,態度並不堅決。”
“不過這也就意味著咱們的形象崩塌了,以後再想在這一地區做工作也變難了。”
“是啊,這就是我所擔心的。”何誌也雙手交叉頂著額頭,顯得非常苦惱。
兩個人沉靜了片刻,高俊緩緩的說:“那就這麽做吧,也沒什麽,反正咱們的形象一直不好。”
“真的?”
“誌也,我確實做錯了,一開始我以為,收攏大家的人心是靠不斷給大家好處,但是這不對。”高俊緩慢但用力的搖搖頭。“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這麽盲目市恩,隻會讓大家懷疑咱們,覺得咱們心思狡詐。”
“這樣嗎?”何誌也想了一下,微微頷首。
“我在大營宣布接手軍隊的時候,在宣德州指揮大家抵擋蒙古騎兵的時候,又給過百戶裏的人什麽好處呢?我隻不過樹立了一個目標,告訴大家,我能帶領他們到那裏去。”高俊的目光再次敏銳起來。
“誌也,記得你曾經對我說過,咱們的優勢不在十人隊、不在武力,不在於神箭手郭延嗣和我的金直刀,在於能不能帶領大家解決麵前的困難。我們不達到目的,至死不休,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決心,也是我們領導團隊最可靠的保證。然後再解決大家所麵對的問題來構成你我領導的必然性……你說的很對呀,我現在怎麽去把這個忘掉了呢?”
“別說是你,我自己都忘了。”何誌也臉上泛起苦笑,但眼眶內卻晶瑩起來:“終於過了幾天舒服日子,被人家高郎君何先生的叫著,腦子就糊塗了,真以為砸錢就能淩駕於人之上。”
兩個人站起身來,決心向外麵的上千農民坦白,畢竟禍是自己闖下的,無論如何也要認。
就在這時,村外響起了巨大的騷動聲,兩個人神色一變,趕緊登上馬牆,抬眼望去,上千人背著蔑筐、拖著扁擔,唿喊著四散奔逃,在冬季的大地上掀起一陣塵埃。
“怎麽迴事?”高俊驚訝的問到,但隨即他自己也看見了,南麵,林子、土地與小道相接之處,一麵黑色的旗幟出現在地平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