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來砍柴的都是阿裏喜,本來就是各個女真家庭的驅口,和平時期在女真奴隸主家庭幹活,打仗了就要簽充貼軍,在軍隊裏繼續幹活。砍柴這種事兒,在家鄉何止幹了百遍,早就爛熟於心,到了大青山,便喊起號子,操起斧頭,大幹起來。

    高俊站在那裏,感到手腳發麻,他在學校的時候有個黑龍江林區的室友,經常講過去伐木的事情,這玩意兒處理不好是會死人的。他想先看看何誌也在幹什麽,沒想到那位已經有說有笑的和別人圍在樹邊揮起了斧子。

    “還真是適應力頑強啊。”高俊心裏吐槽了一句,索性厚著臉皮,先看著別人幹,反正那十幾個長槍軍士已經跑到瞭望樓上和他們兄弟喝酒聊天去了。

    高俊發現,這些貼軍都是在用斧子砍樹,工具裏麵似乎並沒有鋸,心裏有點好奇的他走到大車前麵查看,果然,車裏隻有斧子、鑿子和锛,都是比較粗大的鐵器,製作也都很粗糙,很多斧子是重新貼刃的。

    “高大郎,發什麽呆啊,魔怔了?”人民群眾發現這等投機分子的眼神就是敏銳,一個穿著灰色短打的年輕人叫了起來,大家哄笑起來,大部分人對昨天晚上高俊踢到邰樂臉上那一腳記憶猶新。邰樂這人仗著自己是烏古論老僧的外甥,經常仗勢欺人,打他一頓,出了一口惡氣。

    “那個……我昨晚廝打,把胳膊扭傷了。”高俊現編了個理由,這才反應過來。“不對啊,昨晚不是說五個人都要上山砍柴嗎?怎麽就剩我們兩個了?”

    “高大郎你還當真啊。”還是那個灰衣短打笑著說:“邰樂是蒲輦的外甥,難不成還能真的過來砍柴?估計現在正在哪浪蕩呢。”

    “老僧這個笑麵虎,我一見他啊,心裏就發毛——看好了”另一個人說著,放倒了一棵樹,另外幾個人拿著锛子和鑿子上前,準備就地將原木加工成柴禾,再用車運迴去。

    “嘿,你們聽說沒有,老僧現在在行省那裏活動,想要當咱們的百戶。”“住嘴,胡說什麽,幹活。”

    所謂百戶,就是謀克,百戶是漢語稱唿,看樣子烏古論老僧和紇石烈端是有矛盾的,已經對本謀克有些了解的高俊心裏思量。

    “高大郎幹不了活,他要是弄不來柴禾是要被打軍棍的,幹脆咱們都幫他幹點吧!”還是那個灰衣短打提議,大家轟然允喏,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此時,在營地裏,蒲輦烏古論老僧還在訓斥自己的外甥邰樂。

    邰樂平素胃口極好,走一步橫肉亂顫,但是現在隻能委屈巴巴的蜷在帳篷的角落。

    “不是我說你,當年你娘去世的時候,委托我好好照顧你,我這些年對你還算照顧吧?”

    邰樂不說話,老僧又高聲問了一遍,邰樂隻好點點頭,說了句“照顧。”

    “沒讓你受過什麽氣吧?”

    邰樂委屈的像個兩百斤的孩子,點點頭,“沒有。”

    老僧歎了口氣,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印象裏,那個烏黑頭發的少女似乎還在自己麵前,真的就在麵前,他都已經看到了那笑彎的的眼睛,像月牙一樣漂亮。

    可是妹妹居然愛上了漢人。

    蕃漢不準通婚,是大金的製度,身為猛安謀克戶,原本隻能和女真人嫁娶,允許和契丹人通婚也隻是當時剛剛下的命令。妹妹愛上漢人,對當時的家裏簡直就是晴天霹靂!老僧還記得,一向溫和的父親抄起木棍,對著妹妹劈頭蓋臉的瘋打,他護住妹妹,要阻擋父親,可父親自己停住了,仿佛徹底蒼老。

    他還記得父親去世前的遺言:“我太嬌慣你們了。”

    妹妹就是不嫁人,無論誰來說媒,一律不見,老僧差不多把山東西路數得上號的女真青年男子都找來了,她就是不同意。

    直到明昌二年,金章宗采納尚書省“若令遞相婚姻,實國家長久安寧之計”的建議,放寬女真人婚姻的限製,允許蕃漢通婚。老僧一直覺得,是妹妹的誠心感動了道家的龍心。

    沒多久,日子就定好了,妹妹恐怕也是全山東第一個嫁給漢人的女真人。

    那天,大家都喝多了,老僧醉眼朦朧的想和新郎交代幾句知心的話,卻看見新郎和另一個女人從柴房出來。

    就像猛安謀克戶不能容忍女人嫁給一個漢人一樣,很多漢人家庭也不願意接受女真兒媳,不一樣的是,妹妹一直苦苦堅持,而那個人早就服軟了。

    一個月後,妹妹迴到了家裏,冬天的時候,生下了邰樂。

    老僧流淚了,記憶在這裏變的破碎,他看見了鄰裏的閑言碎語,看見了當街欺負邰樂的孩子,看見了日複一日憔悴的妹妹,臨終前淚流滿麵的臉。

    “舅,舅舅?”邰樂有點緊張,好幾次,老僧訓斥他的時候自己就會哭起來。

    “好了,你走吧。”老僧背過臉去,邰樂如釋重負,忙不迭的離開了帳篷,老僧終於開始肆意釋放眼淚。

    “我太嬌慣你們了。”

    “我怎麽能不嬌慣呢?”

    這故事如果讓高俊聽到,應該也會挺感動,但是眼下他迷路了。

    大家願意幫助自己伐木,這實在是再好不過,進度比高俊想象的更快,他和那個灰衣短打聊起來,得知對方叫潘正,也是驅口,派來當貼軍的,但是和高俊不是一個村子,以前並不認識。

    “這附近還有人家嗎?”

    “多得是。”潘正放下斧子,給高俊指路。“往那邊走,山後有個村子,叫東頭村,再往前走是軍士營子,是以前永屯軍屯墾的地方。”

    “謝了。”高俊把正在學砍樹的何誌也拽了過來。

    “拿錢。”

    何誌也掏出一個小布袋兒,拿出一小串小平錢遞給高俊,是八十足陌的一百文錢。這些錢都是在宣德的典當行換來的。

    “你要錢幹什麽?”

    “買點吃的犒賞大家。”

    “一百文錢,剛好夠買隻兔子的,去吧。”

    “一百文錢一隻兔子?”

    “《江苑公雜談》說的北宋物價,不是我編的。”

    “行吧,我去村子裏看看,買點什麽給大家。”

    “我可要提醒你,中國古代農村使用金屬貨幣的機會是很少的,你這樣估計買不到什麽。”

    “再說吧,誌也,你盯緊點,看看大家幹得怎麽樣。”

    “嘿,替你幹活,你還要監工啊。”

    高俊湊近了一點,低聲對誌也說:“伐木不是個輕鬆活,幫別人幹更是如此,到時候幹得多幹得少的不一樣,大家心裏麵不平衡的時候,咱們必須要站出來指出這一點,這樣有機會樹立地位。領導的權威來自於能夠帶領大家解決困難,不過目前得先有困難才行。”

    何誌也用一種極度鄙夷的目光打量著高俊,低聲說了句:“走路小心點,可別一步路不到,迷了路,被狼吃了。”

    “去你的吧。”高俊笑著給了何誌也一拳,拿著錢朝山後走去,不過半個小時,果然迷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晚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郡箭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郡箭手並收藏顛覆晚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