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嫡妻逆轉:踹掉渣男當太後 作者:瓜熟蒂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看著錦兒離開的身影,那些官家小姐都狠狠地咬著錦帛,心中無比的悔恨,都後悔當初的決定,看著那珍貴的山竹離她們越來越遠,心中已經在吐血。
夏商大周都靠在一起,可是除了這三個大國,在遙遠的水中一方,還有一個叫西洋的地方,那上麵的人都是紅毛綠眼,他們那邊的物品偶爾也會流到三國,可次數很少,很是珍貴,而那山竹正是從西洋運迴來,有錢都買不到的,她們臉吃都沒吃過,這些就這樣吧機會給浪費了,怎麽會不心痛呢。
秦思雨當然不知道那麽多,在現代,這東西也就十來塊錢一斤,去泰國就更便宜,她吃得很多,一點都不覺得稀奇,可不知道在這裏,這東西竟然會這麽稀奇。
她一直想做些事情逗弄一下這些官家小姐,其實她不用做別的,光是今天的事情,已經足夠他們鬱悶的了。
秦思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報仇雪恨了。
皇後美眸瞥了眼二皇子,腦海裏突然出現秦思雨說的那些話,漸漸的,她開始注意身邊的人,在她身邊不能有別人插進來的細作。她犧牲了那麽多,要做的任務即將開始,醞釀了那麽多年,不能在這個時候出什麽意外。
不得不說秦思悅的運氣真的很差,其實若不是她向二皇子求助,若不是二皇子另有別的謀算,也不會讓皇後產生懷疑。如今就算皇後本來不想怎麽對付秦思悅,現在可不一定了,皇後自身沒有任何子嗣,她對皇宮的一切都要掌控在手中,包括那些皇子皇女。
可是皇子年紀大了,都想占著那個位子,所以她也要有自己的謀算,別看所有人都對她那麽敬畏,她從來都不相信人心,隻相信絕對的權力。
就好像陳程曦,他在夏國就是說一不說二的,他做出的決定,誰敢說不好,有時候權力就代表一切。
“秦姑娘,本宮本來看著也是挺好的,隻是這次確實做得太不厚道,之前本宮還想為她謀一個好親事,如今,本宮在前一刻還想著就這麽算了,隻是沒想到皇兒對秦姑娘那麽重視,看來本宮不成全你們這段好姻緣都不行了。”
皇後刺探道,聽到她那說,二皇子竟然鬆了口氣,他的這個反應深深留在皇後眼中。
你說若是一個官家女子德行受到懷疑,誰還願意娶這麽個女子,除非另有計算,皇後就是這麽想的。
所以在皇後眼中,二皇子就是想靠秦思悅,把控秦家。
秦家不得不說,是大周讀書人的典範,基本讀書人大多數都拜在秦帝師門下,所以把控秦家就好像把控了整個大周的讀書人,這對天子來說是很大的威脅,相信皇上也不會允許。
可皇後這麽說,其他人也不敢說些什麽。
秦思雨疑惑地抬眸,皇後不會看不清這個事實,皇上最忌諱皇子拉攏大臣這種事情,特別是皇上如今年紀越來越大,他忌諱得越深。皇後這種行為,豈不是使皇上對她不滿嗎?皇上怎麽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呢。
那二皇子又是怎麽想的,現在這個情況,當然是拒絕拉,怎麽可能還接受呢,難道他就不怕被人彈劾嗎?
這個皇宮的,真的不乏蠢人。
秦思雨樂於當一個看戲的,反正以前看宮鬥的戲,她覺得特好看,爽極了,可身陷此當中,才發現古代的這些宮鬥還真沒電視演的那麽好,鬥得不夠深入。
她才剛這樣想,轉折就來了。
皇後沒讓二皇子開心多久,便說道:“不過秦姑娘詆毀友邦國母,對兩國邦交影響很不好,所以,她隻能當妾,側妃都不行,永遠不能提上來。”
皇後這一招還真夠響亮,打得二皇子迅雷不及,他還沒反應過來,隻是愣愣地呆著。
在現場誰沒說秦思雨幾句的,偏偏被懲罰的就隻有秦思悅,還有秦思雨什麽時候有這麽大的身份,她被人恥笑得還小嗎?
秦思雨覺得這罪說按下來就下來,管你什麽呢,所以在古代活著就要有權力,若今天她不是有昭王妃這個身份在,怕且也被欺負得夠嗆的。
當然她可是比秦思悅聰明好幾倍呢。
隻能當妾,連側妃都不能提,那還有身份可說的?在大周嫡庶差別可是很大的,如果秦思悅隻能當妾,別說她一輩子都抬不起頭,就連她的子女都不可能有什麽身份。
秦帝師怎麽可能讓自己的女兒當妾呢,還是一個一輩子都不能被提上去的妾,這樣就算進了王府,也不會被人看重,說不定一個不留神就被虐死了呢。
再說皇後這麽一招,相信皇上都會願意的,這樣的話,秦帝師就隻會依靠皇上,皇上也不用忌憚皇子跟臣子勾結一起。
秦思雨就知道,皇後不是個蠢貨,在這個皇宮,唯一能讓秦思雨看重的也隻有高高在上的,這個寵辱不驚的皇後。
當然她還不知道皇後為什麽要對她一次次的刺探,別以為她看不出,皇後一直都看著三公主,秦思悅還有在座的小姐們對她的刺探。她不知道皇後想的是什麽,暫時還分不清她的意向。
二皇子至少也能看出這個對他來說有多不利,他連忙拒絕道:“母後,這萬萬不可。”
皇後銳利的視線落在二皇子身上,“哦?皇兒說說有什麽不可的?”
二皇子忍受著皇後那銳利的視線,他戰戰兢兢說道:“秦姑娘怎麽說也是秦家姑娘,若是真的當妾,這豈不是狠狠地給秦帝師打臉,秦帝師怎麽可能忍受得了,怎麽說,這秦帝師也是兩朝元老,前段時間對大周國也有很大的貢獻。這不是冷了大臣的心嗎?”
二皇子說得很有道理,隻是有些時候,女人是不聽道理的,譬如現在。
皇後隻知道二皇子一直在護著秦思悅,他的行為越發的可疑。
“可是秦姑娘做的錯事,若是本宮不懲罰她的話,豈不是寒了商國人民的心,到時候兩國邦交有什麽影響,讓夏國有利可圖,這是不是皇兒負責?你負責得起嗎?”
夏商大周都靠在一起,可是除了這三個大國,在遙遠的水中一方,還有一個叫西洋的地方,那上麵的人都是紅毛綠眼,他們那邊的物品偶爾也會流到三國,可次數很少,很是珍貴,而那山竹正是從西洋運迴來,有錢都買不到的,她們臉吃都沒吃過,這些就這樣吧機會給浪費了,怎麽會不心痛呢。
秦思雨當然不知道那麽多,在現代,這東西也就十來塊錢一斤,去泰國就更便宜,她吃得很多,一點都不覺得稀奇,可不知道在這裏,這東西竟然會這麽稀奇。
她一直想做些事情逗弄一下這些官家小姐,其實她不用做別的,光是今天的事情,已經足夠他們鬱悶的了。
秦思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報仇雪恨了。
皇後美眸瞥了眼二皇子,腦海裏突然出現秦思雨說的那些話,漸漸的,她開始注意身邊的人,在她身邊不能有別人插進來的細作。她犧牲了那麽多,要做的任務即將開始,醞釀了那麽多年,不能在這個時候出什麽意外。
不得不說秦思悅的運氣真的很差,其實若不是她向二皇子求助,若不是二皇子另有別的謀算,也不會讓皇後產生懷疑。如今就算皇後本來不想怎麽對付秦思悅,現在可不一定了,皇後自身沒有任何子嗣,她對皇宮的一切都要掌控在手中,包括那些皇子皇女。
可是皇子年紀大了,都想占著那個位子,所以她也要有自己的謀算,別看所有人都對她那麽敬畏,她從來都不相信人心,隻相信絕對的權力。
就好像陳程曦,他在夏國就是說一不說二的,他做出的決定,誰敢說不好,有時候權力就代表一切。
“秦姑娘,本宮本來看著也是挺好的,隻是這次確實做得太不厚道,之前本宮還想為她謀一個好親事,如今,本宮在前一刻還想著就這麽算了,隻是沒想到皇兒對秦姑娘那麽重視,看來本宮不成全你們這段好姻緣都不行了。”
皇後刺探道,聽到她那說,二皇子竟然鬆了口氣,他的這個反應深深留在皇後眼中。
你說若是一個官家女子德行受到懷疑,誰還願意娶這麽個女子,除非另有計算,皇後就是這麽想的。
所以在皇後眼中,二皇子就是想靠秦思悅,把控秦家。
秦家不得不說,是大周讀書人的典範,基本讀書人大多數都拜在秦帝師門下,所以把控秦家就好像把控了整個大周的讀書人,這對天子來說是很大的威脅,相信皇上也不會允許。
可皇後這麽說,其他人也不敢說些什麽。
秦思雨疑惑地抬眸,皇後不會看不清這個事實,皇上最忌諱皇子拉攏大臣這種事情,特別是皇上如今年紀越來越大,他忌諱得越深。皇後這種行為,豈不是使皇上對她不滿嗎?皇上怎麽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呢。
那二皇子又是怎麽想的,現在這個情況,當然是拒絕拉,怎麽可能還接受呢,難道他就不怕被人彈劾嗎?
這個皇宮的,真的不乏蠢人。
秦思雨樂於當一個看戲的,反正以前看宮鬥的戲,她覺得特好看,爽極了,可身陷此當中,才發現古代的這些宮鬥還真沒電視演的那麽好,鬥得不夠深入。
她才剛這樣想,轉折就來了。
皇後沒讓二皇子開心多久,便說道:“不過秦姑娘詆毀友邦國母,對兩國邦交影響很不好,所以,她隻能當妾,側妃都不行,永遠不能提上來。”
皇後這一招還真夠響亮,打得二皇子迅雷不及,他還沒反應過來,隻是愣愣地呆著。
在現場誰沒說秦思雨幾句的,偏偏被懲罰的就隻有秦思悅,還有秦思雨什麽時候有這麽大的身份,她被人恥笑得還小嗎?
秦思雨覺得這罪說按下來就下來,管你什麽呢,所以在古代活著就要有權力,若今天她不是有昭王妃這個身份在,怕且也被欺負得夠嗆的。
當然她可是比秦思悅聰明好幾倍呢。
隻能當妾,連側妃都不能提,那還有身份可說的?在大周嫡庶差別可是很大的,如果秦思悅隻能當妾,別說她一輩子都抬不起頭,就連她的子女都不可能有什麽身份。
秦帝師怎麽可能讓自己的女兒當妾呢,還是一個一輩子都不能被提上去的妾,這樣就算進了王府,也不會被人看重,說不定一個不留神就被虐死了呢。
再說皇後這麽一招,相信皇上都會願意的,這樣的話,秦帝師就隻會依靠皇上,皇上也不用忌憚皇子跟臣子勾結一起。
秦思雨就知道,皇後不是個蠢貨,在這個皇宮,唯一能讓秦思雨看重的也隻有高高在上的,這個寵辱不驚的皇後。
當然她還不知道皇後為什麽要對她一次次的刺探,別以為她看不出,皇後一直都看著三公主,秦思悅還有在座的小姐們對她的刺探。她不知道皇後想的是什麽,暫時還分不清她的意向。
二皇子至少也能看出這個對他來說有多不利,他連忙拒絕道:“母後,這萬萬不可。”
皇後銳利的視線落在二皇子身上,“哦?皇兒說說有什麽不可的?”
二皇子忍受著皇後那銳利的視線,他戰戰兢兢說道:“秦姑娘怎麽說也是秦家姑娘,若是真的當妾,這豈不是狠狠地給秦帝師打臉,秦帝師怎麽可能忍受得了,怎麽說,這秦帝師也是兩朝元老,前段時間對大周國也有很大的貢獻。這不是冷了大臣的心嗎?”
二皇子說得很有道理,隻是有些時候,女人是不聽道理的,譬如現在。
皇後隻知道二皇子一直在護著秦思悅,他的行為越發的可疑。
“可是秦姑娘做的錯事,若是本宮不懲罰她的話,豈不是寒了商國人民的心,到時候兩國邦交有什麽影響,讓夏國有利可圖,這是不是皇兒負責?你負責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