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蕭離進府
而且不是別人,還非是於家的女兒,這於家的女兒怎麽個個都是大起大落的,他剛廢了於式微的公主頭銜和俸祿,現在皇後就又要收於榮華為義女……
“朕不同意,她一於社稷無功,二於家室無德,驟然收為義女,定然會叫文武百官質疑。”
他當初封於式微為郡主時,並不是憑空封的,那是因為她當時要嫁給突厥雍王,必須得有一個合適的身份才封為郡主。後來封她為靜雯公主,也是因為他救了他的救命恩人,也就是當時被封為縣主的於榮華。
其實當初於榮華若不是一味的自作孽,明明鬥不過還非要去招惹於式微,她又怎會落得一個妾室下場?沒腦子的人活該這般下場,與人無尤!
葉皇後聽罷並不惱,作為二十多年的枕邊人,她最清楚皇上的脾性,也最知道他吃哪一套。
她麵上換了一個柔婉的微笑,伸手勾住了皇帝的胳膊,靠在他的懷中撒著嬌說道:“皇上,臣妾從來也沒有跟你提過任何心願和要求,其實榮華那孩子挺可憐的,母親死了,父親終歸是大男人,又怎懂得女兒的心思?”
皇帝麵色一僵,提到‘可憐’二字就想起了被滿門抄斬的唐家,被滿門抄斬的背後也有他的一份推力,而於榮華與唐家有些血濃於水的親情,的確是有點可憐,心中不由一軟說道:“婉瑜,收她為義女可以,但現在還不能入皇家族譜。”
以免將來除名時麻煩,就像於式微這樣的。
一想到於式微,皇帝就想到了太後,她可是不同意廢黜於式微公主身份的,說這樣她以後想再見於式微就難了,活著就沒什麽意思了!
哎……真不知道這都是怎麽了,太後偏愛於式微也就罷了,現在皇後又偏愛於榮華……
約莫午時左右,在於榮美人頭落地的同一時間,兩道聖旨從皇宮傳出,一道是收義女封公主的旨意,傳到了端王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於氏側妃,朕之兒媳,溫婉賢淑,為皇家綿延子嗣,功不可沒,朕心尉之,特封為公主,封號思柔,欽此。”
聖旨上沒明說是收為義女,畢竟是兒媳了,再收為義女,於理不合,皇後也沒再為此事爭執。
而一道聖旨則是傳到了太師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靜雯公主,抗旨不尊,藐視皇家,但念其曾立過功,功過相抵,廢黜其公主身份,欽此。”
“於小姐,還不謝恩?”宣旨的公公吊著眉,看著跪著的於式微,一副狗眼看人低的姿態。
於式微抬眸看了他一眼,眼底閃過一絲不悅,世態炎涼,人心不古,有奉承的,就有作踐的,宮裏的太監們最會見風使舵,見她敗落,自然不會給她好臉色。
“臣女謝皇上隆恩。”於式微說著就起身接旨,卻在接到聖旨的前一刻,宣旨公公手一鬆,將聖旨扔在了腳下,居高臨下的看著於式微,嘲諷道:“於小姐,盛極必衰這句話說得可真是準呐。”
於式微撿起了聖旨,麵上無悲無喜,淡淡道:“那公公有沒有聽說另一句話?”
宣旨公公眸色一閃,“什麽話?”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總會轉過來。”
頓了頓,繼續道:“人生不易,舉步維艱,聰明的人不會嫌路多,公公還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吧。”
說罷,於式微自嘲一笑,她這算是大發慈悲麽?
宣旨公公聽到此話一怔,轉過彎來,臉色立馬變得恭敬起來,再也沒了先前的拜高踩低之態,拱手道:“是奴才小人了,小姐恕罪。”
於式微笑了笑,“公公慢走,不送。”
於式微翩然迴了閣樓,宣旨公公擦了擦汗,將於式微的一番話牢牢記於,以後的很多年,也都將此話作為警語,使他步步高升,直到多年後,他再次見到已經權勢傾天的於式微……這是後話!
“小姐,您不開心嗎?”含煙端來一碗杏仁酪,關心的看著於式微。
於式微將聖旨扔垃圾一樣扔到了地上,淡淡道:“我不開心是因為我沒能保護好點翠,於榮美雖然死了,可是點翠的傷卻永遠好不了了。”
說著她拉住了含煙的手,認真道:“含煙,你們三個是我的軟肋,你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等到時機適宜,我會將你們都嫁出去,找一個如意郎君,安渡一生。”
含煙搖了搖頭,“小姐,奴婢生是小姐的人,死是小姐的鬼,絕不離開小姐,點翠也不會怪您的,有朝一日,點翠會好起來的,一定會的……”
小寧從裏間走了進來,也一下跪在了於式微的麵前,無比堅定道,“奴婢也和含煙一樣,要一輩子都跟著小姐。”
於式微撫摸著她的頭,“傻丫頭,說什麽傻話,我……”
一道急切的聲音打斷了於式微的話,是小福,在門口說道:“小姐,一位自稱公孫未的公子說要見小姐。”
公孫未?
是誰啊?
於式微仔細想了想,總覺得熟悉,卻怎麽也想不起來,奇怪,她最近好像特別容易忘事。
“請他進來。”
興許見到這個人,她就想起是誰了。
很快,公孫未和一個身著白衣搖著折扇的男子一起來到了聽雨軒,他們的身後,還跟著一個長得十分漂亮的孩子。
公孫未進來後,先打恭作揖,風采翩翩的拘了一禮,溫文爾雅笑道:“弟妹安好。”
於式微眉心蹙了蹙,驀然想起了公孫未是誰,他可是寒江月的師兄啊,天下第一首富,公孫世家嫡長子公孫未,四王爺上官治的表哥。而他身邊那個搖著折扇,一副風流做派的男子,長得唇紅齒白,英氣十足,不是她調戲過的假男人黎少綰麽?
“師兄好。”於式微福身恭敬的迴了一禮,他既是寒江月的師兄,那麽她也該尊稱一聲師兄。
公孫未笑的溫文如玉,一雙溫和如蓮的眼睛裏泛出商人獨有的精明光芒,給於式微介紹道:“這是……我內人黎少綰。”
而且不是別人,還非是於家的女兒,這於家的女兒怎麽個個都是大起大落的,他剛廢了於式微的公主頭銜和俸祿,現在皇後就又要收於榮華為義女……
“朕不同意,她一於社稷無功,二於家室無德,驟然收為義女,定然會叫文武百官質疑。”
他當初封於式微為郡主時,並不是憑空封的,那是因為她當時要嫁給突厥雍王,必須得有一個合適的身份才封為郡主。後來封她為靜雯公主,也是因為他救了他的救命恩人,也就是當時被封為縣主的於榮華。
其實當初於榮華若不是一味的自作孽,明明鬥不過還非要去招惹於式微,她又怎會落得一個妾室下場?沒腦子的人活該這般下場,與人無尤!
葉皇後聽罷並不惱,作為二十多年的枕邊人,她最清楚皇上的脾性,也最知道他吃哪一套。
她麵上換了一個柔婉的微笑,伸手勾住了皇帝的胳膊,靠在他的懷中撒著嬌說道:“皇上,臣妾從來也沒有跟你提過任何心願和要求,其實榮華那孩子挺可憐的,母親死了,父親終歸是大男人,又怎懂得女兒的心思?”
皇帝麵色一僵,提到‘可憐’二字就想起了被滿門抄斬的唐家,被滿門抄斬的背後也有他的一份推力,而於榮華與唐家有些血濃於水的親情,的確是有點可憐,心中不由一軟說道:“婉瑜,收她為義女可以,但現在還不能入皇家族譜。”
以免將來除名時麻煩,就像於式微這樣的。
一想到於式微,皇帝就想到了太後,她可是不同意廢黜於式微公主身份的,說這樣她以後想再見於式微就難了,活著就沒什麽意思了!
哎……真不知道這都是怎麽了,太後偏愛於式微也就罷了,現在皇後又偏愛於榮華……
約莫午時左右,在於榮美人頭落地的同一時間,兩道聖旨從皇宮傳出,一道是收義女封公主的旨意,傳到了端王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於氏側妃,朕之兒媳,溫婉賢淑,為皇家綿延子嗣,功不可沒,朕心尉之,特封為公主,封號思柔,欽此。”
聖旨上沒明說是收為義女,畢竟是兒媳了,再收為義女,於理不合,皇後也沒再為此事爭執。
而一道聖旨則是傳到了太師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靜雯公主,抗旨不尊,藐視皇家,但念其曾立過功,功過相抵,廢黜其公主身份,欽此。”
“於小姐,還不謝恩?”宣旨的公公吊著眉,看著跪著的於式微,一副狗眼看人低的姿態。
於式微抬眸看了他一眼,眼底閃過一絲不悅,世態炎涼,人心不古,有奉承的,就有作踐的,宮裏的太監們最會見風使舵,見她敗落,自然不會給她好臉色。
“臣女謝皇上隆恩。”於式微說著就起身接旨,卻在接到聖旨的前一刻,宣旨公公手一鬆,將聖旨扔在了腳下,居高臨下的看著於式微,嘲諷道:“於小姐,盛極必衰這句話說得可真是準呐。”
於式微撿起了聖旨,麵上無悲無喜,淡淡道:“那公公有沒有聽說另一句話?”
宣旨公公眸色一閃,“什麽話?”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總會轉過來。”
頓了頓,繼續道:“人生不易,舉步維艱,聰明的人不會嫌路多,公公還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吧。”
說罷,於式微自嘲一笑,她這算是大發慈悲麽?
宣旨公公聽到此話一怔,轉過彎來,臉色立馬變得恭敬起來,再也沒了先前的拜高踩低之態,拱手道:“是奴才小人了,小姐恕罪。”
於式微笑了笑,“公公慢走,不送。”
於式微翩然迴了閣樓,宣旨公公擦了擦汗,將於式微的一番話牢牢記於,以後的很多年,也都將此話作為警語,使他步步高升,直到多年後,他再次見到已經權勢傾天的於式微……這是後話!
“小姐,您不開心嗎?”含煙端來一碗杏仁酪,關心的看著於式微。
於式微將聖旨扔垃圾一樣扔到了地上,淡淡道:“我不開心是因為我沒能保護好點翠,於榮美雖然死了,可是點翠的傷卻永遠好不了了。”
說著她拉住了含煙的手,認真道:“含煙,你們三個是我的軟肋,你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等到時機適宜,我會將你們都嫁出去,找一個如意郎君,安渡一生。”
含煙搖了搖頭,“小姐,奴婢生是小姐的人,死是小姐的鬼,絕不離開小姐,點翠也不會怪您的,有朝一日,點翠會好起來的,一定會的……”
小寧從裏間走了進來,也一下跪在了於式微的麵前,無比堅定道,“奴婢也和含煙一樣,要一輩子都跟著小姐。”
於式微撫摸著她的頭,“傻丫頭,說什麽傻話,我……”
一道急切的聲音打斷了於式微的話,是小福,在門口說道:“小姐,一位自稱公孫未的公子說要見小姐。”
公孫未?
是誰啊?
於式微仔細想了想,總覺得熟悉,卻怎麽也想不起來,奇怪,她最近好像特別容易忘事。
“請他進來。”
興許見到這個人,她就想起是誰了。
很快,公孫未和一個身著白衣搖著折扇的男子一起來到了聽雨軒,他們的身後,還跟著一個長得十分漂亮的孩子。
公孫未進來後,先打恭作揖,風采翩翩的拘了一禮,溫文爾雅笑道:“弟妹安好。”
於式微眉心蹙了蹙,驀然想起了公孫未是誰,他可是寒江月的師兄啊,天下第一首富,公孫世家嫡長子公孫未,四王爺上官治的表哥。而他身邊那個搖著折扇,一副風流做派的男子,長得唇紅齒白,英氣十足,不是她調戲過的假男人黎少綰麽?
“師兄好。”於式微福身恭敬的迴了一禮,他既是寒江月的師兄,那麽她也該尊稱一聲師兄。
公孫未笑的溫文如玉,一雙溫和如蓮的眼睛裏泛出商人獨有的精明光芒,給於式微介紹道:“這是……我內人黎少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