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這裏是你們的土地,是你的人帶人洗劫了我們大英帝國的工廠商行,搶走了我們的財富和物資,你覺得這件事情推給太平軍合適嗎?我這裏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上海城大大筆物資是被你們清朝一個年輕王爺搜刮走了!”斯特維力冷聲說道。


    斯特維力不是傻瓜,明白之前侵占上海城的必然是太平天國的一支,敵人甚至在搜刮了上海城之後用他們的火炮狠狠教訓了他們一頓,這不單單是恥辱了,還牽扯到巨大的責任。上百門新式火炮和上萬支嶄新步槍的損失足以讓英國國王宣判他重型。而唯一解決這件事情的辦法並不是追擊太平軍搶迴物資,而是找替罪羊。洪天貴始終沒有表露太平軍身份幫了斯特維力大忙。


    “荒唐!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是太平軍,將軍如此做不顯得太無恥了嗎?”李鴻章怒聲說道。


    “哼!我會將上海城的情況上報給英國國王陛下,也會讓駐華公使照會清朝的皇帝陛下,此事自有公斷!”斯特維力擺擺手,沉聲說道。


    李鴻章滿心悲憤,卻難以改變斯特維力的想法。李鴻章也不是傻瓜,自然明白斯特維力禍水東引的想法。但他卻有口難辯,敵人在上海城的舉動恐怕存了這種心思。最讓李鴻章有口難辯的是劉銘傳的背叛,沒有劉銘傳在,江南水師提督滿申不會輕易下船,更不要說讓整個水師的官兵下船了。


    但現在這一切已經發生,李鴻章唯有想辦法擺脫責任,否則丟掉上海城這一個罪責足以要他的命。


    想到這裏,李鴻章立刻親手書寫兩封奏折,將上海城發生的事情詳細的寫了下來。


    “來人,立刻派人將兩份奏報送出,一份送到安慶親手交給曾大帥,另外一份送往京城恭親王府,務必親手交到恭親王手中。”做完這一切,李鴻章整個人仿佛被抽掉了精氣神。


    太狠了,幾乎斷絕了他的路。


    “劉銘傳,劉銘傳,我一定不會放過你的!”李鴻章臉上滿是怨毒。


    三天後,李鴻章的奏折送入恭親王府。剛剛擔任議政王不久的奕?早已經得到了通州知府的加急奏報,但看到李鴻章的奏報才明白上海戰場的局勢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峻的多。李鴻章雖然擊敗了李秀成的部隊,但卻被另外一支太平軍鑽了空子,在內奸劉銘傳的幫助下襲占上海,上海財富被劫掠一空。最重要的是李鴻章將劉銘傳叛變、投靠太平軍、並冒充滿清皇族欺騙江南水師和搜刮上海城的事情事無巨細的向奕?匯報。而這份奏章中李鴻章唯一動心思的地方是,他這份奏報讓人看了一眼就明白事情壞在了劉銘傳一個人的身上。


    當然,李鴻章不會傻得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已經逃走的劉銘傳,他在奏折之中請罪,自認識人無方,導致劉銘傳的背叛。同時,李鴻章將英軍統帥斯特維力明知那是太平軍洗劫上海城還將責任推到大清朝頭上的行為詳細的匯報給了奕?,這讓剛剛掌權、意氣風發的和碩親王滿臉怒容。


    “來人,命令軍機處擬旨,全國通緝劉銘傳,劉銘傳的家人誅九族!”恭親王淡淡的說道。


    很快幕僚將奏折擬出。恭親王雖然是議政王,但他畢竟不是皇帝,在他上麵還有年滿七歲的皇帝、兩宮太後在,誅殺劉銘傳九族對他來說是小事一件,但如何處置李鴻章和應對英國人的無理要求就不是他一個人可以決定的了。


    拿著奏章,恭親王匆匆進入皇宮。


    兩宮太後帶著同治皇帝來到禦書房。當恭親王將李鴻章的奏報呈上時,兩宮太後也變了臉色。


    “王爺,你覺得此事該如何做?”慈安太後也感到事情為難。英國人可不好對付,當年大清朝幾十萬大軍都攔不住幾萬英國軍隊,否則鹹豐皇帝也不會逃到承德避暑山莊,還病逝在那裏。


    在慈安太後的眼裏,洋人都是強盜,能不和他們打交道還是不要和他們打交道的好。


    “太後,此事李鴻章的奏折之中已經說得很清楚,英國的將軍不想承擔責任想要禍水東引,咱們大清朝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更何況現在上海城已經重新迴到咱們手中,大清朝最大的損失是江南水師,必須抓緊時間重建水師,否則我大清朝將有海無防,更加受製於人。”恭親王沉聲說道。


    “重建水師倒是應該,不過英國人方麵也不好對付,咱們不同意他們就不鬧了?當初先帝在的時候也沒同意洋人來,他們不是還來了,還燒了圓明園。所以我覺得此事還是慎重一些的好。”慈安太後畢竟是個女人,想到當初的逃亡的惶恐至今依然極為不舒服。


    “姐姐!洋人越是強盜咱們越不能縱容,否則咱們大清朝的還有什麽尊嚴。妹妹覺得恭親王的想法可以,這件事情不能輕易的認了,憑什麽洋人的損失要咱們大清朝來付。”慈禧開口。此時的慈禧太後雖然貴為同治皇帝的親生母親,但她之前不是皇後,現在受封西宮皇後,地位也在慈安之下,因此即便他略微年長,卻要稱慈安太後為姐姐。


    “妹妹此言差矣,現在皇上年幼,你我兩個女人艱難的操持這個國家,不能重蹈當年的覆轍!”慈安太後歎了口氣,相比於野心勃勃想要有所作為的慈禧太後,慈安太後的想法就要簡單的多了,她隻想完成鹹豐帝的遺囑,將年幼的同治帝養大成人。至於被洋人勒索背黑鍋,在這個溫和的女人眼裏又算得了什麽。


    “太後,洋人不會再次入侵,他們隻是敲詐,絕對不會妄動刀兵。”恭親王自信的說道。


    慈安看著他,又看著滿是認同的慈禧太後,不由的歎了口氣。


    “老六,這件事你有多大的把握?”


    “太後,臣十分肯定,洋人不會對大清朝動刀兵,不過現在長毛勢大,咱們大清朝還要借助洋人的力量剿匪,恐怕需要拿出一些錢財來喂飽洋人。”恭親王無奈的說道。


    “洋人對大清朝來說不過是鮮疾之癬,江南的長毛才是心腹之患。我讚成恭親王的決定。”慈溪也是有眼光的人,自然明白恭親王的選擇是最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國雄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醒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醒的兔子並收藏天國雄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