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芮道:「太後依然還是太後,穰侯依然還是穰侯,大王依然還是大王,而安國君乃贏氏王胤,成為儲君,亦屬分內之事。」
羋月隱隱威懾:「我這一生,隨心所欲,到老了,恐怕也不會改了這性子!」
庸芮暗含勸誡:「太後這一生隨心所欲,因為太後有隨心所欲之後安定局勢的能力。」
羋月道:「我現在失去這個能力了嗎?」
庸芮苦笑道:「不,太後這一生都有這隨心所欲的能力。隻是太後,你我再沒有隨心所欲之後安定局勢的壽命了。」
羋月怔了一怔,忽然笑了起來道:「哈哈哈,所以你選擇退讓了?」
庸芮道:「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又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此謂凡事不可太盡。如齊桓公、趙武靈王等君王,於天下諸侯之間馳騁自如,何等霸氣,可卻沒有想到禍患起於肘腋之間。臣以為,再英明的君王,也不能將十分的力氣用於隨心所欲。行事當留三分餘地,方是長久之道。」
羋月笑了好一會兒,才停歇下來,拿手帕拭了拭笑出來的眼淚道:「先王臨終之時,遲疑反覆,我曾因此輕視於他。如今看來,他是悟得比我深啊!」
庸芮道:「太後深諳老子之道,臣隻是班門弄斧。」
羋月道:「我隻是不明白,安國君有何能耐,群臣這麽快就順從了?」
庸芮道:「在太後的眼中,安國君與涇陽君、高陵君並無區別,可是秦國畢竟還是贏氏江山!群臣選擇的是順流而安,而非逆流而亂。」
羋月道:「這天下,原不應該是有才能者居之嗎?」
庸芮道:「涇陽君、高陵君若非太後親生兒子,太後還會這麽執著地選擇他們嗎?」
羋月怔了一怔,失笑道:「是。我笑他人執迷,卻忘記自己是另一種執迷了。」
庸芮暗暗鬆了一口氣。
羋月閉目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大王在外麵嗎?」
庸芮道:「是。」
羋月道:『他不敢進來,所以叫你先進來當說客?」
庸芮道:「太後若要做慈母,就要做三個兒子的慈母,如此,則三子皆安。」
羋月嗤笑道:『你這個麵團團糊四方的性子,一輩子也改不了。出去吧,叫他進來。」
庸芮傲笑道:「臣遵旨。」
庸芮走出章台宮殿外,早已經等在那兒的贏稷一把抓住了他道:「如何?」
庸芮道:「太後有請大王。」
贏稷精神一振,轉身欲入內。
庸芮叫住了他道:「大王!」
贏稷停住腳步,轉頭看著庸芮。
庸芮鄭重—揖道:「臣邁出這道門以前,勸太後做慈母,臣做到了。邁出這道門以後,臣勸大王傲孝子,大王可能允臣?」
贏稷鄭重地點頭,按住庸芮的手道:「卿是忠臣,寡人記得你的勸告。」
贏稷整了整衣冠,一步步走進章台官內殿中。
羋月在席上倚著枕頭,一頭白髮格外刺目。
贏稷走到羋月身邊,一時百感交集,撲過去抱住羋月雙腿縱聲痛哭起來。
羋月看著贏稷走進來,一時不知如何麵對這個兒子,卻不防贏稷竟抱住她大哭。聽著贏稷的哭聲,羋月的神情從驚愕漸漸到無奈,終於長嘆一聲,輕撫著贏稷的頭髮。
羋月道:「子稷,子稷……」
贏稷哽咽著道:「母後,你打兒臣一頓吧!」
羋月笑了道:「打掌心,還是打屁股?子稷,你五十多歲了,不是五歲多!」
贏稷道:「兒臣對不起母後,兒臣傷了母後的心。」
羋月輕嘆道:「世人都是這樣。說的是孝道大於天,當重父母多於兒女,可實際做起來呢,在父母和兒女中間,終究都是選擇了顧全兒女。我也說不得你,我也是為了兒女,辜負了不應該辜負的人。」
贏稷哽咽道:「不是的。兒臣願意為了母後做任何的事,兒臣寧願死,也不願意違拗了母後,讓母後傷心。可兒臣,不僅是母後的兒子,更是贏氏子孫,贏氏列祖列宗在上,大秦千萬臣民在下。兒臣若不是這個秦王,兒臣可以為母後而死,可兒臣做了這大秦之王、贏氏子孫……母後,母後,兒臣這一生都唯母後是命,隻有這一件事,兒臣沒得選擇,沒得選擇啊……」
羋月長嘆一聲道:「你這孩子啊……」
贏稷抬頭,臉上涕淚縱橫。羋月拿著手帕,慈愛地為他一點點擦去眼淚,贏稷像一個孩子似的,任由母親擦拭。
贏稷道:「兒臣這些日子,常常想起在燕國時候的情景……雖然當時艱苦無比,常常恨不得早日脫離。可如今想來,也就是在那時候,你我母子親密無間,同甘共苦,同食共宿,那是兒臣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羋月道:「那時候我病著,大冷的天,你抄書抄得手上都是凍瘡,我看著不知道有多心疼。」
贏稷道:「母親給我嗬著手,給我搽藥的時候,眼中都有淚水……」
羋月長嘆一聲道:「子稷啊……」
母子相偎,靜謐溫馨。
羋月坐在輪車上,魏醜夫推著羋月,走在章台宮庭院中,金色的銀杏葉片片落下。
一片黃葉飄到羋月的膝前,羋月輕輕拾起葉子,忽然嘆道:「葉子掉光了,我也要走了!」
</br>
羋月隱隱威懾:「我這一生,隨心所欲,到老了,恐怕也不會改了這性子!」
庸芮暗含勸誡:「太後這一生隨心所欲,因為太後有隨心所欲之後安定局勢的能力。」
羋月道:「我現在失去這個能力了嗎?」
庸芮苦笑道:「不,太後這一生都有這隨心所欲的能力。隻是太後,你我再沒有隨心所欲之後安定局勢的壽命了。」
羋月怔了一怔,忽然笑了起來道:「哈哈哈,所以你選擇退讓了?」
庸芮道:「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又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此謂凡事不可太盡。如齊桓公、趙武靈王等君王,於天下諸侯之間馳騁自如,何等霸氣,可卻沒有想到禍患起於肘腋之間。臣以為,再英明的君王,也不能將十分的力氣用於隨心所欲。行事當留三分餘地,方是長久之道。」
羋月笑了好一會兒,才停歇下來,拿手帕拭了拭笑出來的眼淚道:「先王臨終之時,遲疑反覆,我曾因此輕視於他。如今看來,他是悟得比我深啊!」
庸芮道:「太後深諳老子之道,臣隻是班門弄斧。」
羋月道:「我隻是不明白,安國君有何能耐,群臣這麽快就順從了?」
庸芮道:「在太後的眼中,安國君與涇陽君、高陵君並無區別,可是秦國畢竟還是贏氏江山!群臣選擇的是順流而安,而非逆流而亂。」
羋月道:「這天下,原不應該是有才能者居之嗎?」
庸芮道:「涇陽君、高陵君若非太後親生兒子,太後還會這麽執著地選擇他們嗎?」
羋月怔了一怔,失笑道:「是。我笑他人執迷,卻忘記自己是另一種執迷了。」
庸芮暗暗鬆了一口氣。
羋月閉目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大王在外麵嗎?」
庸芮道:「是。」
羋月道:『他不敢進來,所以叫你先進來當說客?」
庸芮道:「太後若要做慈母,就要做三個兒子的慈母,如此,則三子皆安。」
羋月嗤笑道:『你這個麵團團糊四方的性子,一輩子也改不了。出去吧,叫他進來。」
庸芮傲笑道:「臣遵旨。」
庸芮走出章台宮殿外,早已經等在那兒的贏稷一把抓住了他道:「如何?」
庸芮道:「太後有請大王。」
贏稷精神一振,轉身欲入內。
庸芮叫住了他道:「大王!」
贏稷停住腳步,轉頭看著庸芮。
庸芮鄭重—揖道:「臣邁出這道門以前,勸太後做慈母,臣做到了。邁出這道門以後,臣勸大王傲孝子,大王可能允臣?」
贏稷鄭重地點頭,按住庸芮的手道:「卿是忠臣,寡人記得你的勸告。」
贏稷整了整衣冠,一步步走進章台官內殿中。
羋月在席上倚著枕頭,一頭白髮格外刺目。
贏稷走到羋月身邊,一時百感交集,撲過去抱住羋月雙腿縱聲痛哭起來。
羋月看著贏稷走進來,一時不知如何麵對這個兒子,卻不防贏稷竟抱住她大哭。聽著贏稷的哭聲,羋月的神情從驚愕漸漸到無奈,終於長嘆一聲,輕撫著贏稷的頭髮。
羋月道:「子稷,子稷……」
贏稷哽咽著道:「母後,你打兒臣一頓吧!」
羋月笑了道:「打掌心,還是打屁股?子稷,你五十多歲了,不是五歲多!」
贏稷道:「兒臣對不起母後,兒臣傷了母後的心。」
羋月輕嘆道:「世人都是這樣。說的是孝道大於天,當重父母多於兒女,可實際做起來呢,在父母和兒女中間,終究都是選擇了顧全兒女。我也說不得你,我也是為了兒女,辜負了不應該辜負的人。」
贏稷哽咽道:「不是的。兒臣願意為了母後做任何的事,兒臣寧願死,也不願意違拗了母後,讓母後傷心。可兒臣,不僅是母後的兒子,更是贏氏子孫,贏氏列祖列宗在上,大秦千萬臣民在下。兒臣若不是這個秦王,兒臣可以為母後而死,可兒臣做了這大秦之王、贏氏子孫……母後,母後,兒臣這一生都唯母後是命,隻有這一件事,兒臣沒得選擇,沒得選擇啊……」
羋月長嘆一聲道:「你這孩子啊……」
贏稷抬頭,臉上涕淚縱橫。羋月拿著手帕,慈愛地為他一點點擦去眼淚,贏稷像一個孩子似的,任由母親擦拭。
贏稷道:「兒臣這些日子,常常想起在燕國時候的情景……雖然當時艱苦無比,常常恨不得早日脫離。可如今想來,也就是在那時候,你我母子親密無間,同甘共苦,同食共宿,那是兒臣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羋月道:「那時候我病著,大冷的天,你抄書抄得手上都是凍瘡,我看著不知道有多心疼。」
贏稷道:「母親給我嗬著手,給我搽藥的時候,眼中都有淚水……」
羋月長嘆一聲道:「子稷啊……」
母子相偎,靜謐溫馨。
羋月坐在輪車上,魏醜夫推著羋月,走在章台宮庭院中,金色的銀杏葉片片落下。
一片黃葉飄到羋月的膝前,羋月輕輕拾起葉子,忽然嘆道:「葉子掉光了,我也要走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