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冷冷道:「你有什麽罪?你是大王,我身邊的人,你想抓就抓,想拷問就拷問,你到底想怎麽樣?」
贏稷道:「兒臣這就放了羅巫。」
羋月道:「你不用避重就輕,你不就是想拷問羅巫,到底是誰指使他說這樣的話嗎?不必問了,你直接來問我,我就是那個唯一可能支使他的人。你還想問出什麽人來,嗯?」
贏稷低頭道:「兒臣沒有這麽想,必是下麵的人自作主張。」
羋月道:「是啊,都是別人的錯。你從小就是這樣,太有心思,私底下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真惹出事來,自然都由我這個老母親為你收拾。我老了,還能拿你怎麽樣?我怕等不到我閉眼,你就要收拾起自家兄弟來了吧!」
贏稷伏地道:「母後多慮了。」
羋月看著贏稷一臉的敷衍,怒從心頭起,冷笑道:「我是不能拿你怎麽辦,可我要辦別人,還是容易得很。來人,擬旨,讓安國君出趙國為質!」
嬴稷慌了,膝行上前抱住羋月手臂道:「母後,母後息怒,都是兒臣的錯,母後要罰就罰兒臣。此事與子柱並無關係,母後何必遷怒於孩子!」
羋月傷心道:「人這輩子,隻知道為子女操心費力,我是這樣對你,你也這樣對你的兒子,這並沒有錯。可你為了你的兒子,就忍心傷自己的母親,傷自己的兄弟,你也太過了。」
贏稷道:「母後,兒臣沒有想過違逆母後,也沒有想過傷及芾弟、悝弟。隻是母後,兒臣已經年老,兒臣想不通,母後為何不肯立子柱為太子,如今朝臣們都在議論紛紛……」
羋月厲聲道:「議論什麽?我是賞罰不公還是處事不決了?王家之事,有什麽輪得到他們議論的?你的心思放正些,你是秦王,不要這麽婆婆媽媽的,滿腦子隻有那個王座,鬼鬼祟祟來探聽我宮內的事。你以為一個巫師就能夠左右我的心思?你以為芾兒、悝兒會用這種下作手段謀求大位?我看不上你那個兒子,就是因為他眼睛裏沒有社稷、沒有天下,隻會弄這種後宮的妾婦之術,滿腦子的旁門左道。我如何放心把江山交給他,把一統天下的大業交給他?」
贏稷被她一句說中心思,低頭道:「母後,兒臣知錯了!」
羋月斥道:「你以為我不立太子,是和你一樣,懷著私心嗎?我告訴你,是因為你那個兒子,我不放心。我不怕我一閉眼,子芾、子悝就要跟我到地下,但怕我一生的心血會毀在你那個蠢兒子手中!這江山大位,要傳給有能力把它帶向輝煌的人。周武王封三千諸侯,個個都想著父傳子、子傳孫,可如今還剩下幾個?你扳扳手指頭,都數不滿兩隻手。魯國因何滅,齊國因何興,田氏因何代齊?自己去好好看看史書,好好反省!滾出去!」
贏稷羞憤交加,重重一磕頭,走了出去。
承明殿,孤燈搖曳,人影幢幢。
贏稷陰沉著臉。
王稽低聲道:「小臣出使魏國的時候,見到一位張祿先生,實乃國土也。他對臣說:『秦王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此事不可以書傳。』臣覺得他說得很在理,因此將他帶迴秦國,大王可召他一見。他必能為大王分憂解愁。」
贏稷皺眉道:「聽起來似乎像個說客,哼,寡人不喜歡說客。」
王稽奉上一卷竹簡道:「大王,這是此人的策論,請大王看看。」
贏稷不在意地接過竹簡,漫不經心地看著。
看到一半,贏稷微笑點頭道:「此人之言,倒是有些道理。好吧,容他一見。」
張祿者,實魏人範雎化名也。
他奉詔入宮,走下馬車,看著前方。
夜晚,空落落的秦宮似一隻張開大口的怪獸,要把眼前的人一口吞噬。
範雎有些腳軟,他扶了一下馬車的欄杆。
王稽道:「張祿先生?」
範雎定了定神,心中暗道:「範雎,不為五鼎食,便為五鼎烹,到了此刻,你還怕什麽,你還能有什麽退路嗎?」他袖中的拳頭握緊,昂起頭,麵帶笑容,邁開大步,走進宮門。
夜晚的秦官一片寂靜,燈火幽幽,偶爾遠處遠來幾聲梆鼓。
小內侍提著燈籠,在前麵引道。範雎走在長巷,隻聽得咚咚的腳步聲。
離官甬道旁,兩排內侍侍立,恭候贏稷。
小內侍引著範雎侍立門邊,範雎卻拂袖一笑,徑直走到甬道正中大搖大擺往前走。
內侍連忙拉住範雎:「張祿先生,大王來了!」
範雎佯裝左右張望,卻大聲叫道:「大王?秦國有大王嗎?秦國隻有太後和穰侯,哪來的大王?」
贏稷走出來時,正聽到範雎的話,不禁怔住了。
豎漆上前一步,嗬斥道:「大膽,將這狂徒拿下!」
贏稷擺手道:「不得無禮。」向範雎拱手:「先生,請進!」
範雎高傲地一笑,在贏稷前麵邁步入殿。
贏稷拱手問:「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範雎拱手:「唯,唯!」
贏稷略失望:「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範雎道:「唯,唯!」
贏稷臉色沉了下去,復問道:「先生是不願幸教寡人嗎?」
範雎此時方道:「臣不是不願,而是不敢。」
贏稷微笑道:「先生害怕了?」
範雎道:「臣羈旅之臣,交疏於王,而所言者皆是匡君之事,處人骨肉之間。臣知今日言之於前,就可能明日伏誅於後,然大王若信臣之方,死不足患,亡不足憂。三皇五帝,皆有死期,臣何足俱?」
</br>
贏稷道:「兒臣這就放了羅巫。」
羋月道:「你不用避重就輕,你不就是想拷問羅巫,到底是誰指使他說這樣的話嗎?不必問了,你直接來問我,我就是那個唯一可能支使他的人。你還想問出什麽人來,嗯?」
贏稷低頭道:「兒臣沒有這麽想,必是下麵的人自作主張。」
羋月道:「是啊,都是別人的錯。你從小就是這樣,太有心思,私底下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真惹出事來,自然都由我這個老母親為你收拾。我老了,還能拿你怎麽樣?我怕等不到我閉眼,你就要收拾起自家兄弟來了吧!」
贏稷伏地道:「母後多慮了。」
羋月看著贏稷一臉的敷衍,怒從心頭起,冷笑道:「我是不能拿你怎麽辦,可我要辦別人,還是容易得很。來人,擬旨,讓安國君出趙國為質!」
嬴稷慌了,膝行上前抱住羋月手臂道:「母後,母後息怒,都是兒臣的錯,母後要罰就罰兒臣。此事與子柱並無關係,母後何必遷怒於孩子!」
羋月傷心道:「人這輩子,隻知道為子女操心費力,我是這樣對你,你也這樣對你的兒子,這並沒有錯。可你為了你的兒子,就忍心傷自己的母親,傷自己的兄弟,你也太過了。」
贏稷道:「母後,兒臣沒有想過違逆母後,也沒有想過傷及芾弟、悝弟。隻是母後,兒臣已經年老,兒臣想不通,母後為何不肯立子柱為太子,如今朝臣們都在議論紛紛……」
羋月厲聲道:「議論什麽?我是賞罰不公還是處事不決了?王家之事,有什麽輪得到他們議論的?你的心思放正些,你是秦王,不要這麽婆婆媽媽的,滿腦子隻有那個王座,鬼鬼祟祟來探聽我宮內的事。你以為一個巫師就能夠左右我的心思?你以為芾兒、悝兒會用這種下作手段謀求大位?我看不上你那個兒子,就是因為他眼睛裏沒有社稷、沒有天下,隻會弄這種後宮的妾婦之術,滿腦子的旁門左道。我如何放心把江山交給他,把一統天下的大業交給他?」
贏稷被她一句說中心思,低頭道:「母後,兒臣知錯了!」
羋月斥道:「你以為我不立太子,是和你一樣,懷著私心嗎?我告訴你,是因為你那個兒子,我不放心。我不怕我一閉眼,子芾、子悝就要跟我到地下,但怕我一生的心血會毀在你那個蠢兒子手中!這江山大位,要傳給有能力把它帶向輝煌的人。周武王封三千諸侯,個個都想著父傳子、子傳孫,可如今還剩下幾個?你扳扳手指頭,都數不滿兩隻手。魯國因何滅,齊國因何興,田氏因何代齊?自己去好好看看史書,好好反省!滾出去!」
贏稷羞憤交加,重重一磕頭,走了出去。
承明殿,孤燈搖曳,人影幢幢。
贏稷陰沉著臉。
王稽低聲道:「小臣出使魏國的時候,見到一位張祿先生,實乃國土也。他對臣說:『秦王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此事不可以書傳。』臣覺得他說得很在理,因此將他帶迴秦國,大王可召他一見。他必能為大王分憂解愁。」
贏稷皺眉道:「聽起來似乎像個說客,哼,寡人不喜歡說客。」
王稽奉上一卷竹簡道:「大王,這是此人的策論,請大王看看。」
贏稷不在意地接過竹簡,漫不經心地看著。
看到一半,贏稷微笑點頭道:「此人之言,倒是有些道理。好吧,容他一見。」
張祿者,實魏人範雎化名也。
他奉詔入宮,走下馬車,看著前方。
夜晚,空落落的秦宮似一隻張開大口的怪獸,要把眼前的人一口吞噬。
範雎有些腳軟,他扶了一下馬車的欄杆。
王稽道:「張祿先生?」
範雎定了定神,心中暗道:「範雎,不為五鼎食,便為五鼎烹,到了此刻,你還怕什麽,你還能有什麽退路嗎?」他袖中的拳頭握緊,昂起頭,麵帶笑容,邁開大步,走進宮門。
夜晚的秦官一片寂靜,燈火幽幽,偶爾遠處遠來幾聲梆鼓。
小內侍提著燈籠,在前麵引道。範雎走在長巷,隻聽得咚咚的腳步聲。
離官甬道旁,兩排內侍侍立,恭候贏稷。
小內侍引著範雎侍立門邊,範雎卻拂袖一笑,徑直走到甬道正中大搖大擺往前走。
內侍連忙拉住範雎:「張祿先生,大王來了!」
範雎佯裝左右張望,卻大聲叫道:「大王?秦國有大王嗎?秦國隻有太後和穰侯,哪來的大王?」
贏稷走出來時,正聽到範雎的話,不禁怔住了。
豎漆上前一步,嗬斥道:「大膽,將這狂徒拿下!」
贏稷擺手道:「不得無禮。」向範雎拱手:「先生,請進!」
範雎高傲地一笑,在贏稷前麵邁步入殿。
贏稷拱手問:「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範雎拱手:「唯,唯!」
贏稷略失望:「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範雎道:「唯,唯!」
贏稷臉色沉了下去,復問道:「先生是不願幸教寡人嗎?」
範雎此時方道:「臣不是不願,而是不敢。」
贏稷微笑道:「先生害怕了?」
範雎道:「臣羈旅之臣,交疏於王,而所言者皆是匡君之事,處人骨肉之間。臣知今日言之於前,就可能明日伏誅於後,然大王若信臣之方,死不足患,亡不足憂。三皇五帝,皆有死期,臣何足俱?」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