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之名賢於君王,這原是大忌,以田地之為人自然不能相容。此時秦國便派人大張旗鼓,來請孟嚐君入秦為相。盂嚐君猶豫再三,盡管有門客再三勸阻,但終究還是難以抵擋此等誘惑,毅然入秦。
他本是抱了雄心壯誌而來,不想見了秦王和太後兩麵之後,再無下文,困居客舍,整整一年,無所事事,又聽得齊國欲與列國聯手攻秦,他唯恐自己會被秦王遷怒,死於鹹陽,趁秦王與義渠王交戰之時無暇他顧,便以」雞鳴狗盜」之術,逃出鹹陽。
卻不知羋月請田文入秦為相,原是一計。田文與他的一堆門客,見識既廣人脈又足,頗有左右齊國局勢的能力,將他拖在秦國一年多,便可由蘇秦安然完成在齊國的布局。此時布局已完,正好讓田文迴國,促使發動。
此中情由,羋戎自不會說出,隻找了個民間新編的段子笑道:「太後聞說孟嚐君大名,原以為他也是如平原君、信陵君那樣的美少年,因此想召來一見,不想他卻是醜陋的矮矬子,故而全無興趣,將他置於館舍一年,卻不是想為難他,原是忘記他這個人了。不想他卻如此膽小,自己倒嚇得跑了。其實大可不必,隻要向太後稟報一聲便可放行,倒難為他如此費盡心機地出逃。」
這種話,別人會信,黃歇卻是不信的。羋月大費周章將孟嚐君弄到鹹陽,卻冷落一年,必有用意,隻是見羋戎不惜拿這種民間流言說事,自也知道此中意味深遠。
隻是他們卻不知,田文出了函穀關,一路逃亡,到了趙國得平原君趙勝接待,正欲休息數日,不想這流言跑得比人快,競在田文停下之後便傳到了他的耳中。這田文雖然貌似恭謙下士,但內心的驕狂暴烈之處,卻與田地這個堂兄弟不相上下。隻是素日以教養掩蓋得甚好,此時聽了趙人以輕薄言論譏笑他的身高和相貌,還譏笑他自作多情狼狽出逃,不由得怒氣沖霄,競令門客將這一縣議論他的人都殺了。這一氣殺了數百人,才又倉皇逃離趙國,迴到齊國。
第二十一章 情腸斷
鹹陽城中,義渠王和秦王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收拾,愈演愈烈。
宣室殿中,數名重臣正為此事商議不決。
樗裏疾先道:「義渠人在鹹陽如此胡為,已經觸犯秦法,太後若再念及義渠人的功勞不忍處置,隻怕會影響到秦國的將來。」
白起卻道:「臣以為,此事還應該從虎威的下落查起。此番混亂來得突然,若不能追根究底,怕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庸芮沉吟:「太後,此事看似突然,實則必然。義渠人尾大不掉,這種事遲早會發生。太後,有些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魏冉亦道:「太後,如今列國爭戰,我們應該齊心協力,萬不可內部分裂。」
庸芮聽了此言便冷笑:「隻恐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阻止就能阻止的。」
魏冉怒視庸芮,問道:「庸大夫,你這是什麽意思?」
庸芮肅然道:「義渠人自一統草原以後,野心漸大,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原來跟我們的相處方式。如今,秦國最大的禍患,已經不在列國,而在義渠了。」
羋月見群臣爭執不休,頭痛不已,道:「好了,此事我已經有數。庸芮,我要你去調查虎威之事,等你調查清楚了,我們再來商議如何處置義渠之事。」
庸芮與羋月對視一眼,有些明白,躬身應道:「臣遵旨。」
眾人散去,獨留庸芮,羋月的臉色沉了下去。庸芮見狀,問道:「太後因何事不悅?」
羋月輕嘆一聲,道:「蘇秦之死,你可知道?」
庸芮點點頭。蘇秦人齊,表麵上是為了齊國的霸業遊說諸侯,行合縱之舉,以齊國為首,聯結諸侯對抗秦國,實際上卻是為了燕國打算,力圖削弱齊國。蘇秦為人誠摯,舉止謙和,一人齊國便得了齊王田地的信任。田地此人一向自負聰明,最恨比他聰明睿智之人,但又瞧不起笨蛋。謀臣們若展現出蓋世才華,必招他之忌,若是裝作愚笨不堪,更令他暴怒。反倒是蘇秦,外表忠厚甚至木訥,語言雖遲緩但言必有中,田地便以為他是一個內懷才智而不自知之人,認定隻有在自己這樣雄才大略的君王統禦下方能令其一展所長。剛好蘇秦又深諳人性,能夠將田地腦中未成形的思路說出來並加以完善。田地更認定蘇秦是自己的知己,對其寵信異常。
但這樣一來,卻令得田地身邊原來的一些寵臣十分不滿,他們和另一批已經對蘇秦產生懷疑的人聚到一起,向田地進讒,但田地此時隻信蘇秦。那些寵臣無奈,竟派刺客暗殺蘇秦。蘇秦自知田地為人猶豫反覆,有自己在,他聽不進其他人的話,但若自己死後,難保自己明輔齊國暗助燕國的行為不被有心人察覺,而令齊王改變主意。於是蘇秦在臨死之前,又施一計,告訴田地若以蘇秦為燕國奸細的罪名,將自己屍身車裂,兇手必會現形。
齊王田地果如其言,以蘇秦為燕國奸細的罪名將其屍身車裂。這時齊國便有人出來邀功,表明自己是因為覺察了蘇秦是燕國奸細,所以派人殺死蘇秦。田地大怒,當即將此人處死。從此以後,便是再有人同他說蘇秦乃燕國奸細,其所作所為乃是害齊助燕,田地都為蘇秦臨死之言所惑而不為所動。蘇秦死後,他的許多行為漸漸掩蓋不住,由此齊人皆知蘇秦為燕人奸細,獨田地一人執迷不悟。
</br>
他本是抱了雄心壯誌而來,不想見了秦王和太後兩麵之後,再無下文,困居客舍,整整一年,無所事事,又聽得齊國欲與列國聯手攻秦,他唯恐自己會被秦王遷怒,死於鹹陽,趁秦王與義渠王交戰之時無暇他顧,便以」雞鳴狗盜」之術,逃出鹹陽。
卻不知羋月請田文入秦為相,原是一計。田文與他的一堆門客,見識既廣人脈又足,頗有左右齊國局勢的能力,將他拖在秦國一年多,便可由蘇秦安然完成在齊國的布局。此時布局已完,正好讓田文迴國,促使發動。
此中情由,羋戎自不會說出,隻找了個民間新編的段子笑道:「太後聞說孟嚐君大名,原以為他也是如平原君、信陵君那樣的美少年,因此想召來一見,不想他卻是醜陋的矮矬子,故而全無興趣,將他置於館舍一年,卻不是想為難他,原是忘記他這個人了。不想他卻如此膽小,自己倒嚇得跑了。其實大可不必,隻要向太後稟報一聲便可放行,倒難為他如此費盡心機地出逃。」
這種話,別人會信,黃歇卻是不信的。羋月大費周章將孟嚐君弄到鹹陽,卻冷落一年,必有用意,隻是見羋戎不惜拿這種民間流言說事,自也知道此中意味深遠。
隻是他們卻不知,田文出了函穀關,一路逃亡,到了趙國得平原君趙勝接待,正欲休息數日,不想這流言跑得比人快,競在田文停下之後便傳到了他的耳中。這田文雖然貌似恭謙下士,但內心的驕狂暴烈之處,卻與田地這個堂兄弟不相上下。隻是素日以教養掩蓋得甚好,此時聽了趙人以輕薄言論譏笑他的身高和相貌,還譏笑他自作多情狼狽出逃,不由得怒氣沖霄,競令門客將這一縣議論他的人都殺了。這一氣殺了數百人,才又倉皇逃離趙國,迴到齊國。
第二十一章 情腸斷
鹹陽城中,義渠王和秦王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收拾,愈演愈烈。
宣室殿中,數名重臣正為此事商議不決。
樗裏疾先道:「義渠人在鹹陽如此胡為,已經觸犯秦法,太後若再念及義渠人的功勞不忍處置,隻怕會影響到秦國的將來。」
白起卻道:「臣以為,此事還應該從虎威的下落查起。此番混亂來得突然,若不能追根究底,怕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庸芮沉吟:「太後,此事看似突然,實則必然。義渠人尾大不掉,這種事遲早會發生。太後,有些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魏冉亦道:「太後,如今列國爭戰,我們應該齊心協力,萬不可內部分裂。」
庸芮聽了此言便冷笑:「隻恐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阻止就能阻止的。」
魏冉怒視庸芮,問道:「庸大夫,你這是什麽意思?」
庸芮肅然道:「義渠人自一統草原以後,野心漸大,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原來跟我們的相處方式。如今,秦國最大的禍患,已經不在列國,而在義渠了。」
羋月見群臣爭執不休,頭痛不已,道:「好了,此事我已經有數。庸芮,我要你去調查虎威之事,等你調查清楚了,我們再來商議如何處置義渠之事。」
庸芮與羋月對視一眼,有些明白,躬身應道:「臣遵旨。」
眾人散去,獨留庸芮,羋月的臉色沉了下去。庸芮見狀,問道:「太後因何事不悅?」
羋月輕嘆一聲,道:「蘇秦之死,你可知道?」
庸芮點點頭。蘇秦人齊,表麵上是為了齊國的霸業遊說諸侯,行合縱之舉,以齊國為首,聯結諸侯對抗秦國,實際上卻是為了燕國打算,力圖削弱齊國。蘇秦為人誠摯,舉止謙和,一人齊國便得了齊王田地的信任。田地此人一向自負聰明,最恨比他聰明睿智之人,但又瞧不起笨蛋。謀臣們若展現出蓋世才華,必招他之忌,若是裝作愚笨不堪,更令他暴怒。反倒是蘇秦,外表忠厚甚至木訥,語言雖遲緩但言必有中,田地便以為他是一個內懷才智而不自知之人,認定隻有在自己這樣雄才大略的君王統禦下方能令其一展所長。剛好蘇秦又深諳人性,能夠將田地腦中未成形的思路說出來並加以完善。田地更認定蘇秦是自己的知己,對其寵信異常。
但這樣一來,卻令得田地身邊原來的一些寵臣十分不滿,他們和另一批已經對蘇秦產生懷疑的人聚到一起,向田地進讒,但田地此時隻信蘇秦。那些寵臣無奈,竟派刺客暗殺蘇秦。蘇秦自知田地為人猶豫反覆,有自己在,他聽不進其他人的話,但若自己死後,難保自己明輔齊國暗助燕國的行為不被有心人察覺,而令齊王改變主意。於是蘇秦在臨死之前,又施一計,告訴田地若以蘇秦為燕國奸細的罪名,將自己屍身車裂,兇手必會現形。
齊王田地果如其言,以蘇秦為燕國奸細的罪名將其屍身車裂。這時齊國便有人出來邀功,表明自己是因為覺察了蘇秦是燕國奸細,所以派人殺死蘇秦。田地大怒,當即將此人處死。從此以後,便是再有人同他說蘇秦乃燕國奸細,其所作所為乃是害齊助燕,田地都為蘇秦臨死之言所惑而不為所動。蘇秦死後,他的許多行為漸漸掩蓋不住,由此齊人皆知蘇秦為燕人奸細,獨田地一人執迷不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