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並不想迴答:「楚國之事,我自有主張。」


    樗裏疾道:「太後不認為,如今的情景,有楚國在背後搞鬼嗎?」


    羋月淩厲地看向樗裏疾:「國相此言何意?」


    樗裏疾呈上一份竹簡道:「這是楚國令尹黃歇寫給太後的信。」


    羋月接過來,打開竹簡,黃歇的字跡躍然簡上,日:「太後若欲學伍子胥滅楚,臣唯學申包胥救楚。若秦國不肯收手,楚國將戰死至最後一人……」


    羋月重重地擲下竹簡,怒道:「難道就憑這一封書簡,便要朕收手不成?」向壽上前一步,跪下稟道:「臣請太後審時度勢,不如就此撤軍為上。」


    羋月一怔,凝視著向壽,緩緩地問:「舅父何以也言撤兵之事?莫不是,有什麽不妥之處?」


    向壽聽了這話,知道羋月疑他為屈原、黃歇起了退意,當下忙解釋道:「太後若真要拿下楚國,臣等也會誓死相拚。隻是如今楚人的反抗變得激烈,滅楚之戰久攻不下,戰爭再拖延下去,讓大量軍士滯留楚國,軍費開銷龐大而戰場收穫卻甚少,得不償失。戰線拉得太長,還容易令楚人有反撲的機會。太後,我們已經失去快速滅楚的機會,而三晉虎視眈眈,倒不如暫時緩一緩,先得楚國十五城池站穩腳跟,再逐步蠶食。我大秦的兵力可以轉向三晉的戰場,先拿下其他國家,再圖謀楚國。臣以為,楚國已經是砧板上的肉,什麽時候吃都可以,若是太過心急,燙著自己的嘴,反而不好。」


    庸芮亦贊同道:「臣認為向壽將軍此言有理。臣聞蘇秦遊說五國,聯合攻秦,不可不防。」


    羋月聽著眾人之言,神情慢慢地平靜下來:「那諸卿以為,我們下一步,是要對付哪個國家呢?」


    群臣對視一眼,庸芮道:「太後,臣以為,齊國勢大,又與楚相交,我們若繼續攻楚,不可不防他們突然背後襲擊,到時候怕我們首尾不能相顧。為今之計,不如利用燕國人對齊國的仇恨之意,聯燕滅齊!」


    羋月輕敲幾案,沉吟:「如今蘇秦遊說齊國……」


    樗裏疾道:「正是,蘇秦已經遊說得列國擁齊,除秦國外,蘇秦已經得到六國相位。若這六國聯手對付我們秦國,不可不防,所以要先下手為強。」


    羋月點頭:「所以,必要先除去齊國,對嗎?那朕就來助蘇秦一臂之力吧。」


    群臣一怔,麵麵相覷,他們不知道蘇秦與燕易後的情事,自然也不知道,蘇秦入齊,為的並不是令齊國強大,而是使其消亡。


    羋月站起身,點頭道:「好吧,叫他們撤軍。」


    群臣亦站起,一齊道:「太後英明。」


    第十九章 夫與子


    秦人征楚,得十五城,大捷而歸,諸侯俯首。


    羋月下旨,大封親族,軍功最高的弟弟魏冉為穰侯,另一個弟弟羋戎為華陽君,將公子芾封為涇陽君、公子悝封為高陵君。同時,封白起為武安君,向壽、公子奐、公子池等亦得封賞。


    因為太子贏棟降生,也因為義渠王一統草原後歸來,羋月決定遷宮於剛落成的新宮殿章台宮,並舉行家宴。


    但這個消息,卻令得贏稷大為憤怒:「家宴,什麽家宴?寡人豈能與戎狄野人為一家?」


    贏稷一怒之下,掀翻了豎漆手中的托盤,冠服滾落一地,他怒氣不息,順手拔劍將幾案砍為兩半,幾案上的竹簡散落一地。


    豎漆嚇得不停磕頭,求道:「大王息怒,大王息怒!」


    贏稷怒不可遏:「息怒,你要寡人如何息怒?寡人是秦國之主,威震諸侯,天下皆西向稽首於寡人。可寡人、寡人雖然站在這高台之上,受萬人朝賀,實際上呢,實際上呢……」


    他氣得說不出話來,自他繼位以來,雖然大事由母後執掌,但羋月亦一直在注意培養他的政治能力,一些可以放手的政務,也是由他去辦。再加上一群老臣忠心耿耿,亦令他的君威日盛。


    可是,就算他的座下萬人俯首,他卻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狄戎野人在他的宮中大搖大擺地出入,旁若無人。他越不想麵對這種難堪局麵,就越萌生恨意。


    贏稷舉目看去,此時宮中隻有幾個心腹戰戰兢兢跪在地上,頓生淒涼之感。他一腳踢飛了半張幾案,頹然坐下:「可寡人發個脾氣,也隻能對著你們幾個人,不敢叫外人知道。」


    謁者王稽膝行上前勸慰道:「大王,臣知道大王心中的不滿,隻是,公子芾與公子悝畢竟也是太後親生的兒子啊!」


    贏稷臉都有些扭曲了:「公子芾?公子悝?他們是誰家的公子?他們不過是義渠的野種罷了……」


    王稽的臉都嚇白了:「大王,噤聲!」


    他不勸還好,越勸贏稷就越加惱怒,叫道:「寡人為何要噤聲,寡人還有什麽可顧忌的?寡人為王這麽多年,處處小心,生怕行差踏錯,教群臣與諸侯恥笑。可我那母後,我那母後卻是毫無顧忌啊,公然就把他們二人分封為君。朝上有多少功臣未封,而如今兩個乳臭未幹的小兒,寸功未立,居然就可以與戰功赫赫的白起並稱為君,這是何等可笑啊,哈哈哈哈……」


    王稽隻得勸道:「大王當知道,穰侯與華陽君雖然也是因戰功而封,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太後的至親,是因親而封,因親而貴。俗雲『親親』、『尊尊』,自周以來便有『分封親戚,以藩屏周』之例。太後分封至親,以摒王室,也是人之常情。而涇陽君、高陵君之封,恐怕是因為……義渠君立了大功,太後不好再封義渠君了,所以轉封二位公子,也是為二位公子亮於人前,證明身份。」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羋月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勝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勝男並收藏羋月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