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顫聲問:「趙國也與他們商議好了如何瓜分秦國,是嗎?」
趙勝無奈拱手道:「趙國擁夫人迴秦,是為了趙國利益。而此時若有對趙國更大的利益所在,我們亦不得不改變計劃。趙國兒郎亦是血肉之軀,若是能夠少死些自家兒郎,何樂而不為呢?如今列國兵馬,都列兵於函穀關外,趙國如何能與列強相悖?」
羋月的手緊緊按在膝上,此刻她隻想一躍而起怒斥這些趁火打劫的強盜,但卻不能發作,尤其麵前還是她唯一能爭取的力量,她更要冷靜。當下平息了一下心神,緩緩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若是列國當真入了鹹陽,秦人最是不屈,反而會聯手共抵外侮,隻怕列國的算計,未必成功。」
趙勝手一攤,無奈道:「我們也沒打算完全把秦國給抹掉,秦國這麽大,豈能朝夕滅亡?頂多隻是列國瓜分大部分的國土,再各扶植一位公子,讓秦國分裂成若幹小國,繼續內戰而已。像巴國、苴國,都可以支持他們重新復國,再比如支持義渠等邊境上的狄戎部族立國,甚至像庸公子這樣原來的小國被秦國所滅成了封臣的,還可以恢復故國,甚至還可以請西周公迴鹹陽重建周室舊宗廟……」
羋月聽得心膽俱裂,顫聲道:「你們……你們好狠的心,這是要對秦國蠶食鯨吞,趕盡殺絕了。」
趙勝卻苦笑道:「羋夫人,您別這樣看我,我同您一樣,也是今天剛到函穀關外,哪能有這麽多思量?這是他們幾個先到的國家商議的計策,我也不過是聽了一耳朵,揀幾條過來轉告於您罷了。」
羋月看著趙勝,緩緩地道:「既然你們已經決定,你再同我說,又是何意?」
趙勝同情地看著她,搖頭道:「依在下之見,羋夫人,您與公子稷此刻已經沒有進函穀關的必要了。此事既由趙國而起,我等當負責到底。您若要迴燕國去,我便派人護送你們迴去。您若不肯走,就留在我軍營之中,等函穀關內打得告一段落,估計列國會各扶植一個公子給一座城池。魏國已經帶了當初在大梁做人質的公子繇,楚國當是支持惠文後所生的公子壯,若是您願意留下,我趙國也當為您爭取一座城池,如何?」
羋月卻問道:「魏國為何要支持魏媵人所生的公子繇呢?他生母身份低微,本身也不甚出色,所以才會被先王當成人質送出去。魏王後乃是魏國嫡出公主,她已經有身孕了,她生的兒子是秦王嫡子,魏王的外孫;再不濟魏夫人所生的公子華,也是魏國的外甥啊!」
趙勝一攤手,笑道:「夫人,難道您還不明白嗎?就因為他們的生母血統高貴,所以容易成為秦國舊臣擁護的對象。公子繇在魏國多年,已經很聽話了,若是換了公子華,他年富力強,豈不是個大麻煩!」
羋月又道:「惠文後雖教子無方,秦王盪舉鼎而死,公子壯嬉遊無度不得人心,但畢竟也是先王嫡子。既有楚人擁護,恐怕嬴麵較大吧。」
趙勝嘆道:「是啊,楚人當真愚昧。楚王和他的母親一味護短,根本不是站在國家角度去考慮,卻不知便當真支持惠文後母子上位,也對楚國沒有多少好處。可若當真再出點什麽事,他們必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羋月輕擊幾案,看著地圖,沉吟良久,忽然問趙勝:「我若是兩樣都不接受,而要現在入函穀關呢?」
趙勝大吃一驚:「羋夫人,我既是趙國公子,就必須站在趙國角度去考慮。趙國一個國家是不能和其他國家作對的,所以趙國軍隊也會跟其他國家軍隊一樣,列陣於函穀關外。您若現在入函穀關,隻怕無人護送,純屬尋死啊!」
羋月輕嘆一聲:「平原君,想來你也知道,我原本是楚人。」
趙勝點頭:「是。」
羋月道:「可楚國已經無我容身之地了。但我的夫婿是秦人、兒子是秦人,在情在理,我都不能眼看著秦國四分五裂,被瓜分,被毀滅。我隻想入函穀關去,盡我最後一分力量。」
趙勝輕嘆一聲:「夫人,您此番入秦,隻有死路一條。」
羋月卻道:「天底下的生路,都是從死路闖過去的。」
趙勝站起來,長揖一禮:「夫人的心胸,趙勝不勝佩服,我與謀臣們商議一下,明日再答覆夫人如何?夫人也不必現在就決定,這一夜的時間,還請夫人再好好想想,若是改變主意,明日再說也不遲。」說著,他走了出去,急急去尋趙雍商議對策。
過了一會兒,薜荔帶著嬴稷掀簾進來。嬴稷見羋月一臉沉思之色,心中一驚,這樣的神情,他在燕國時見到過,隻有羋月在下重大決策的時候才會這樣。
莫名地,他從母親的神情中感覺到一絲恐懼,為了掩飾這種恐懼,他撲到羋月的懷中撒嬌道:「母親,你怎麽了?」
羋月看著兒子,輕輕地問:「子稷,明天你要隨母親進函穀關了,你怕不怕?」
嬴稷抬頭看著母親,眼中滿是信任和依賴,大聲道:「母親不怕,兒子也不怕。」
羋月遙望前方:「前麵或者是刀山,或者是火海。退後一步,一輩子寄人籬下地活著;往前一步,或可能粉身碎骨,也可能闖出一片天來。」
嬴稷伸出雙手摟著母親的脖子,叫道:「不管前麵是什麽,隻要母親去哪兒,我便也去哪兒!」
羋月低頭看著兒子一笑:「是,我們母子不會失敗的。」
</br>
趙勝無奈拱手道:「趙國擁夫人迴秦,是為了趙國利益。而此時若有對趙國更大的利益所在,我們亦不得不改變計劃。趙國兒郎亦是血肉之軀,若是能夠少死些自家兒郎,何樂而不為呢?如今列國兵馬,都列兵於函穀關外,趙國如何能與列強相悖?」
羋月的手緊緊按在膝上,此刻她隻想一躍而起怒斥這些趁火打劫的強盜,但卻不能發作,尤其麵前還是她唯一能爭取的力量,她更要冷靜。當下平息了一下心神,緩緩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若是列國當真入了鹹陽,秦人最是不屈,反而會聯手共抵外侮,隻怕列國的算計,未必成功。」
趙勝手一攤,無奈道:「我們也沒打算完全把秦國給抹掉,秦國這麽大,豈能朝夕滅亡?頂多隻是列國瓜分大部分的國土,再各扶植一位公子,讓秦國分裂成若幹小國,繼續內戰而已。像巴國、苴國,都可以支持他們重新復國,再比如支持義渠等邊境上的狄戎部族立國,甚至像庸公子這樣原來的小國被秦國所滅成了封臣的,還可以恢復故國,甚至還可以請西周公迴鹹陽重建周室舊宗廟……」
羋月聽得心膽俱裂,顫聲道:「你們……你們好狠的心,這是要對秦國蠶食鯨吞,趕盡殺絕了。」
趙勝卻苦笑道:「羋夫人,您別這樣看我,我同您一樣,也是今天剛到函穀關外,哪能有這麽多思量?這是他們幾個先到的國家商議的計策,我也不過是聽了一耳朵,揀幾條過來轉告於您罷了。」
羋月看著趙勝,緩緩地道:「既然你們已經決定,你再同我說,又是何意?」
趙勝同情地看著她,搖頭道:「依在下之見,羋夫人,您與公子稷此刻已經沒有進函穀關的必要了。此事既由趙國而起,我等當負責到底。您若要迴燕國去,我便派人護送你們迴去。您若不肯走,就留在我軍營之中,等函穀關內打得告一段落,估計列國會各扶植一個公子給一座城池。魏國已經帶了當初在大梁做人質的公子繇,楚國當是支持惠文後所生的公子壯,若是您願意留下,我趙國也當為您爭取一座城池,如何?」
羋月卻問道:「魏國為何要支持魏媵人所生的公子繇呢?他生母身份低微,本身也不甚出色,所以才會被先王當成人質送出去。魏王後乃是魏國嫡出公主,她已經有身孕了,她生的兒子是秦王嫡子,魏王的外孫;再不濟魏夫人所生的公子華,也是魏國的外甥啊!」
趙勝一攤手,笑道:「夫人,難道您還不明白嗎?就因為他們的生母血統高貴,所以容易成為秦國舊臣擁護的對象。公子繇在魏國多年,已經很聽話了,若是換了公子華,他年富力強,豈不是個大麻煩!」
羋月又道:「惠文後雖教子無方,秦王盪舉鼎而死,公子壯嬉遊無度不得人心,但畢竟也是先王嫡子。既有楚人擁護,恐怕嬴麵較大吧。」
趙勝嘆道:「是啊,楚人當真愚昧。楚王和他的母親一味護短,根本不是站在國家角度去考慮,卻不知便當真支持惠文後母子上位,也對楚國沒有多少好處。可若當真再出點什麽事,他們必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羋月輕擊幾案,看著地圖,沉吟良久,忽然問趙勝:「我若是兩樣都不接受,而要現在入函穀關呢?」
趙勝大吃一驚:「羋夫人,我既是趙國公子,就必須站在趙國角度去考慮。趙國一個國家是不能和其他國家作對的,所以趙國軍隊也會跟其他國家軍隊一樣,列陣於函穀關外。您若現在入函穀關,隻怕無人護送,純屬尋死啊!」
羋月輕嘆一聲:「平原君,想來你也知道,我原本是楚人。」
趙勝點頭:「是。」
羋月道:「可楚國已經無我容身之地了。但我的夫婿是秦人、兒子是秦人,在情在理,我都不能眼看著秦國四分五裂,被瓜分,被毀滅。我隻想入函穀關去,盡我最後一分力量。」
趙勝輕嘆一聲:「夫人,您此番入秦,隻有死路一條。」
羋月卻道:「天底下的生路,都是從死路闖過去的。」
趙勝站起來,長揖一禮:「夫人的心胸,趙勝不勝佩服,我與謀臣們商議一下,明日再答覆夫人如何?夫人也不必現在就決定,這一夜的時間,還請夫人再好好想想,若是改變主意,明日再說也不遲。」說著,他走了出去,急急去尋趙雍商議對策。
過了一會兒,薜荔帶著嬴稷掀簾進來。嬴稷見羋月一臉沉思之色,心中一驚,這樣的神情,他在燕國時見到過,隻有羋月在下重大決策的時候才會這樣。
莫名地,他從母親的神情中感覺到一絲恐懼,為了掩飾這種恐懼,他撲到羋月的懷中撒嬌道:「母親,你怎麽了?」
羋月看著兒子,輕輕地問:「子稷,明天你要隨母親進函穀關了,你怕不怕?」
嬴稷抬頭看著母親,眼中滿是信任和依賴,大聲道:「母親不怕,兒子也不怕。」
羋月遙望前方:「前麵或者是刀山,或者是火海。退後一步,一輩子寄人籬下地活著;往前一步,或可能粉身碎骨,也可能闖出一片天來。」
嬴稷伸出雙手摟著母親的脖子,叫道:「不管前麵是什麽,隻要母親去哪兒,我便也去哪兒!」
羋月低頭看著兒子一笑:「是,我們母子不會失敗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