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郭隗的身份,不管國內權貴還是國外使者,要送禮物和美姬,他自然是頭一位。隻是郭隗也許是年紀大了,又或許是獨寵羋茵,這兩三年都不太收美姬了。如今這輕描淡寫的一筆,又豈是好色?不過是擋不住羋茵鬧事,故而找事來拖住她的注意力罷了。
次日,郭隗上書燕王職,招天下士子。列國才子,紛至遝來。鄒衍自齊國來,劇辛自趙國來,蘇秦自東周來……
群賢畢至,薊城一時繁榮。
第十一章 蘇秦至
郭隗本以為贈羋月千金,她母子當可遷出西市,因此也不再過問。但羋月卻從西市中發現更多的機會,並不就此離開,而是置酒肉招攬門客,令嬴稷與這些人朝夕相處,學文習武。
樂毅自去了黃金台,受了燕王招攬,拜為將軍,已經離開了薊城,前住燕齊交界。而燕國驛館中,亦是策士雲集,成為高談闊論之地。
這日西市卻來了一人,背著青囊和劍,一路打聽秦質子住所。便有熱心之人,指點他去了羋月住處。
他敲了門以後,卻是薜荔開門,兩人相見,都是一怔。薜荔認出他來,詫異道:「您……您是蘇秦先生?」
蘇秦卻不認得她,倒怔了一怔,道:「你是……」
薜荔笑道:「蘇子不認得我,我是服侍羋夫人的侍女,當日曾在鹹陽城外,有緣得見先生一麵。」
蘇秦臉一紅,想起前事。那日他一心躲避孟嬴,眼中也隻見了孟嬴,然後才是羋月,其餘侍婢等人,如何能夠分辨明白,當下拱手道:「慚愧,慚愧。」
薜荔一笑,忙迎了他進去。
羋月於廊下煮茶,親自奉給蘇秦:「蘇子,好久不見。」
蘇秦接過茶謝道:「多謝夫人。」
羋月道:「聽說蘇子自秦國迴去以後,懸樑刺股,苦讀經書,如今出山,必當震驚天下。」
蘇秦道:「慚愧!夫人是我所見最令人敬佩的女子,若換了其他人,早就淪落無助。數月前西市遇險之事,我亦聽說過了,本是為夫人憂心,沒想到夫人單憑自己一人之力,就已經改變環境。想蘇秦在秦國,十上奏議而不用,迴到家中,嫂不為炊,父母不認,人生之拚搏輸得一塌糊塗。哪裏像夫人不管走到哪裏,都能夠絕地重生,蘇秦自嘆不如。」
羋月道:「蘇子謀國,妾身謀身,怎麽能與蘇子相比?蘇子的才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蘇秦苦笑,搖頭:「我如何敢當夫人這般讚譽,若論才華,誰又能夠與張子相比?」
聽到張儀之名,羋月不禁關心,問道:「我離秦日久,消息不通,蘇子可曾聽過張子的消息?」
蘇秦的神情忽然黯淡了一下,半晌,才道:「張子……已經去了。」
羋月驚唿一聲,長身而立,急切地問:「張子,他是如何去的?」
蘇秦嘆道:「我曾經去拜見過張子,當時他已經病得很重了,那時候,他在魏國。」
羋月微一思索,已經明白,苦笑:「他離開秦國了?」
蘇秦亦苦笑:「是啊,秦國新王繼位,不容張子。其實秦惠文王去時,張子便想離開,是樗裏子苦勸他留下。他也不忍秦國連橫之策就此告終,還是多留了一年,可惜終究……」又嘆息一聲:「張子離秦入魏,魏王便要拜他為相,隻是張子當時已經心灰意冷,也就徒掛了一個虛名而已,不久便生了一場重病,就此而去。」
羋月怔在當場,忽然間,當日與張儀結識之事,一幕幕重新映上心頭。楚國的相識,秦國的相知,他擋住她離開的腳步,他勸她進入宮闈,他鼓勵她勇敢參與政事,他在她最艱難的時候大力相助。想到昔年,他與她相嘲相譏、唇槍舌劍的情景,忽然間潸然淚下。這個世上,再也不會有一個人,能夠與她進行如此毫無忌憚、直抒胸臆甚至是直麵靈魂的對話了。
此生知己已逝,竟來不及告別。
羋月掩麵,淚水濕透了袖子,卻是不曾哭出聲來,好半日,她才哽咽問道:「你見著張子時,他說了什麽?」
蘇秦亦自黯然,道:「我見到張子的時候,他已經病得極重了,與我也沒說上幾句話,隻是將公孫衍的著作給我,說連橫之術,在他手中已經用盡了。我若想再有施展之處,當在合縱。公孫衍雖然與他做了多年對頭,但卻是互相欽佩。公孫衍當年死在魏國,他此番到了魏國之後唯一做的事就是收羅了公孫衍的著作。正準備細細鑽研,卻是天不假年。我若是有心,也可多去揣摩其中奧秘。」
羋月帶淚,且哭且笑,道:「他必是一臉不耐煩地說,這玩意兒你若要就拿去趕緊走人,你跟他不是一路人,學他的也沒用。是也不是?」
蘇秦也苦笑:「夫人仿若親眼所見一般。」
羋月眼前依稀出現張儀狂狷不羈的樣子,心中卻已經有些明白:「蘇子此來,可是因為張子……」
蘇秦點頭,道:「張子確是提到了夫人,他同我說,若要出仕,當去燕國。燕國,有易王後,也有夫人。」
羋月沉默片刻,苦笑道:「燕國有易王後,便已經足夠,何須要我?」
蘇秦卻搖頭道:「張子說,易王後並不夠堅強,若無夫人,恐為人所製。」
羋月驟然一驚,一股無名的衝擊打中心口,隻覺得心頭一酸,眼淚差點又要出來。張儀於千裏之外能夠預料到的事,自己卻是困在局中,白白耗費了這許多時光。張儀、張儀,人生知己如你,竟是已經不在了,教我以後困惑猶豫之時,又去問何人?
</br>
次日,郭隗上書燕王職,招天下士子。列國才子,紛至遝來。鄒衍自齊國來,劇辛自趙國來,蘇秦自東周來……
群賢畢至,薊城一時繁榮。
第十一章 蘇秦至
郭隗本以為贈羋月千金,她母子當可遷出西市,因此也不再過問。但羋月卻從西市中發現更多的機會,並不就此離開,而是置酒肉招攬門客,令嬴稷與這些人朝夕相處,學文習武。
樂毅自去了黃金台,受了燕王招攬,拜為將軍,已經離開了薊城,前住燕齊交界。而燕國驛館中,亦是策士雲集,成為高談闊論之地。
這日西市卻來了一人,背著青囊和劍,一路打聽秦質子住所。便有熱心之人,指點他去了羋月住處。
他敲了門以後,卻是薜荔開門,兩人相見,都是一怔。薜荔認出他來,詫異道:「您……您是蘇秦先生?」
蘇秦卻不認得她,倒怔了一怔,道:「你是……」
薜荔笑道:「蘇子不認得我,我是服侍羋夫人的侍女,當日曾在鹹陽城外,有緣得見先生一麵。」
蘇秦臉一紅,想起前事。那日他一心躲避孟嬴,眼中也隻見了孟嬴,然後才是羋月,其餘侍婢等人,如何能夠分辨明白,當下拱手道:「慚愧,慚愧。」
薜荔一笑,忙迎了他進去。
羋月於廊下煮茶,親自奉給蘇秦:「蘇子,好久不見。」
蘇秦接過茶謝道:「多謝夫人。」
羋月道:「聽說蘇子自秦國迴去以後,懸樑刺股,苦讀經書,如今出山,必當震驚天下。」
蘇秦道:「慚愧!夫人是我所見最令人敬佩的女子,若換了其他人,早就淪落無助。數月前西市遇險之事,我亦聽說過了,本是為夫人憂心,沒想到夫人單憑自己一人之力,就已經改變環境。想蘇秦在秦國,十上奏議而不用,迴到家中,嫂不為炊,父母不認,人生之拚搏輸得一塌糊塗。哪裏像夫人不管走到哪裏,都能夠絕地重生,蘇秦自嘆不如。」
羋月道:「蘇子謀國,妾身謀身,怎麽能與蘇子相比?蘇子的才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蘇秦苦笑,搖頭:「我如何敢當夫人這般讚譽,若論才華,誰又能夠與張子相比?」
聽到張儀之名,羋月不禁關心,問道:「我離秦日久,消息不通,蘇子可曾聽過張子的消息?」
蘇秦的神情忽然黯淡了一下,半晌,才道:「張子……已經去了。」
羋月驚唿一聲,長身而立,急切地問:「張子,他是如何去的?」
蘇秦嘆道:「我曾經去拜見過張子,當時他已經病得很重了,那時候,他在魏國。」
羋月微一思索,已經明白,苦笑:「他離開秦國了?」
蘇秦亦苦笑:「是啊,秦國新王繼位,不容張子。其實秦惠文王去時,張子便想離開,是樗裏子苦勸他留下。他也不忍秦國連橫之策就此告終,還是多留了一年,可惜終究……」又嘆息一聲:「張子離秦入魏,魏王便要拜他為相,隻是張子當時已經心灰意冷,也就徒掛了一個虛名而已,不久便生了一場重病,就此而去。」
羋月怔在當場,忽然間,當日與張儀結識之事,一幕幕重新映上心頭。楚國的相識,秦國的相知,他擋住她離開的腳步,他勸她進入宮闈,他鼓勵她勇敢參與政事,他在她最艱難的時候大力相助。想到昔年,他與她相嘲相譏、唇槍舌劍的情景,忽然間潸然淚下。這個世上,再也不會有一個人,能夠與她進行如此毫無忌憚、直抒胸臆甚至是直麵靈魂的對話了。
此生知己已逝,竟來不及告別。
羋月掩麵,淚水濕透了袖子,卻是不曾哭出聲來,好半日,她才哽咽問道:「你見著張子時,他說了什麽?」
蘇秦亦自黯然,道:「我見到張子的時候,他已經病得極重了,與我也沒說上幾句話,隻是將公孫衍的著作給我,說連橫之術,在他手中已經用盡了。我若想再有施展之處,當在合縱。公孫衍雖然與他做了多年對頭,但卻是互相欽佩。公孫衍當年死在魏國,他此番到了魏國之後唯一做的事就是收羅了公孫衍的著作。正準備細細鑽研,卻是天不假年。我若是有心,也可多去揣摩其中奧秘。」
羋月帶淚,且哭且笑,道:「他必是一臉不耐煩地說,這玩意兒你若要就拿去趕緊走人,你跟他不是一路人,學他的也沒用。是也不是?」
蘇秦也苦笑:「夫人仿若親眼所見一般。」
羋月眼前依稀出現張儀狂狷不羈的樣子,心中卻已經有些明白:「蘇子此來,可是因為張子……」
蘇秦點頭,道:「張子確是提到了夫人,他同我說,若要出仕,當去燕國。燕國,有易王後,也有夫人。」
羋月沉默片刻,苦笑道:「燕國有易王後,便已經足夠,何須要我?」
蘇秦卻搖頭道:「張子說,易王後並不夠堅強,若無夫人,恐為人所製。」
羋月驟然一驚,一股無名的衝擊打中心口,隻覺得心頭一酸,眼淚差點又要出來。張儀於千裏之外能夠預料到的事,自己卻是困在局中,白白耗費了這許多時光。張儀、張儀,人生知己如你,竟是已經不在了,教我以後困惑猶豫之時,又去問何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