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微微一笑:「若是兩國聯姻對大王有好處,對秦國有好處,臣妾為什麽要反對呢?」
秦王駟的臉緩緩退後,看著她笑道:「難道你就不為子稷擔憂嗎?」
羋月看著秦王駟,眼神坦蕩無偽:「子稷是我的兒子,更是大王的兒子。大王會為公子盪安排一門好親事,難道就不會為子稷安排一門好親事嗎?聯姻不過是國與國之間結盟的一種手段而已,當真事關國運之時,誰會為一婦人而改變決策?」不管是羋姝,還是孟嬴,都無法幹涉政策的運轉。更何況,魏女成了羋姝的兒媳,嬴盪就得在母親和妻子之間,為魏楚之爭焦頭爛額了。
秦王駟看著她明媚真誠的笑容,忽然間心底一陣慌亂,忙扭過頭去。
次日,他便召了樗裏疾來,商議與魏國結親之事。
樗裏疾道:「大王當真要讓公子盪與魏國公主結親?」
秦王駟見他如此,倒是詫異:「疾弟,有什麽奇怪的嗎?」
樗裏疾欣慰道:「看來大王心意已定。」
秦王駟失笑道:「寡人的心意,從未變過。」
樗裏疾驚異地看著秦王駟道:「那大王的意思是———」
秦王駟咳嗽一下道:「子盪雖然努力,但仍然欠缺磨鍊,什麽事情都以為是理所當然的,實不利於將來執掌一國。他還需要經受挫折,需要經歷煎熬與痛苦,才能夠真正成長起來……」
樗裏疾道:「這麽說,大王是把公子稷當成……」
秦王駟的臉沉了下來,厲聲道:「疾弟!」
樗裏疾連忙請罪:「臣錯了。」
秦王駟沉默片刻,忽然間搖了搖頭,道:「子盪,是寡人的兒子;子稷,亦是寡人的兒子。寡人並不諱言,的確對子盪寄予重望。可是大秦的江山將來如何,亦是未定之數。」
樗裏疾詫異地看著秦王駟。他心頭的驚駭,更勝過當日秦王駟對他解釋說,不立太子是為了保全太子。難道從頭到尾,秦王駟的心中,一直沒有完全把公子盪視為太子嗎?
樗裏疾當即進言道:「大王,儲位乃是國本,國本不可亂啊……」他正要說下去,忽然繆監匆匆進來,呈上竹簡:「大王,蜀中急報。」
秦王駟不在意地接過,隻看了一眼,便擊案而起:「豎子敢爾!」
樗裏疾忙接過來一看,大驚。蜀中傳來急報,蜀相陳莊殺死蜀侯,自立為王。
蜀侯通被殺的消息傳入後宮,公子通的生母衛良人一口鮮血噴出,倒了下去。
唐夫人急急來尋羋月,傳遞了這個消息:「唉,福兮,禍兮?妹妹,幸而當日子稷未被封為蜀侯,否則的話……」此時宮中妃嬪,俱皆驚惶,生怕自己的兒子,被派做下一個蜀侯。
羋月冷冷道:「否則的話,便無今日之禍。」
唐夫人嗔怪地看著羋月:「妹妹。」
羋月冷冷道:「那陳莊原是蜀國舊族,因為貪圖小利,背叛原來的蜀王,投向秦軍。後來大王為了大局著想,暫時任他為相以穩定人心。公子通年輕任性、喜好奉承,輕信蜀相陳莊的唆擺,事事交與陳莊操縱。若不是他與司馬錯將軍發生爭執後,向大王上書誣告,氣得司馬錯將軍迴京自證清白,也不會讓陳莊抓住機會,得以謀反。」她沉默片刻,又道:「以我之見,陳莊背後,必有楚人操縱。楚國不會甘心就此失去巴蜀和漢中,若不想辦法扳迴局麵,反而不正常了。」
唐夫人連忙阻止:「妹妹別說了,再說下去,難道要說大王誤派了人不成?」
羋月沉默片刻,嘆息道:「隻可憐衛良人……」衛良人聰慧過人,從公子通小時起便苦心教導,把公子通教得可愛早慧。隻可惜慧極必傷,從小太過聰明的人,未經挫折,很容易被太順利的人生沖昏了頭。
蜀地艱險,本就不應該把太過年輕的公子通派過去。此事,確是秦王駟的一大失誤。
秦王駟亦為此事痛徹心肺。幾個年長的兒子裏,他最看重公子華,但卻最寵愛公子通。蜀侯的人選,其實一開始並不是公子通。是他出於私心,將最適合的人選臨時扣下,讓公子通頂上。他想給愛子一個尊榮的身份,卻未曾考慮仔細,讓公子通挑上了一副他挑不起的擔子,害得愛子身死異鄉。
想到這裏,他更是惱怒萬分,當下召集群臣,要派重兵重入巴蜀,鎮壓陳莊。
不料群臣之中卻有反對意見,說大秦蜀道難行,從來易守難攻,上次若不是取巧,恐怕也是勞師遠征難有所獲。蜀國山高水遠,賦稅難征,人心難收,況陳莊為人狡猾難製,恐怕不能收迴上次征伐的成果。
唯司馬錯力排眾議,一力堅持:「大秦得蜀失蜀,若不能強力鎮壓,恐為天下所笑,而且也會讓被我們征服的其他地方有先例可循。如此一來,後患無窮。」
嬴稷亦支持司馬錯:「父王,兒臣認為上將軍說得對。況且此番伐蜀,與上次不同。我大秦已據有巴郡與漢中,可對蜀國形成倒逼之勢。陳莊反覆無常,縱然一時得勢,亦未必能馬上穩住局勢。倒是可以趁著他初篡位時當頭猛擊,收復失地。而且,想陳莊為人,工於心計,若是此事無人在背後支持,必不敢輕舉妄動。若是我們輕棄蜀中,必是中了他人的算計。」
秦王駟看到嬴稷的小臉上滿是躍躍欲試之情,想到他必是之前被羋八子灌輸了太多蜀地知識。看他的樣子,倒是頗想請命與司馬錯一起進蜀,再去做這個蜀侯。
</br>
秦王駟的臉緩緩退後,看著她笑道:「難道你就不為子稷擔憂嗎?」
羋月看著秦王駟,眼神坦蕩無偽:「子稷是我的兒子,更是大王的兒子。大王會為公子盪安排一門好親事,難道就不會為子稷安排一門好親事嗎?聯姻不過是國與國之間結盟的一種手段而已,當真事關國運之時,誰會為一婦人而改變決策?」不管是羋姝,還是孟嬴,都無法幹涉政策的運轉。更何況,魏女成了羋姝的兒媳,嬴盪就得在母親和妻子之間,為魏楚之爭焦頭爛額了。
秦王駟看著她明媚真誠的笑容,忽然間心底一陣慌亂,忙扭過頭去。
次日,他便召了樗裏疾來,商議與魏國結親之事。
樗裏疾道:「大王當真要讓公子盪與魏國公主結親?」
秦王駟見他如此,倒是詫異:「疾弟,有什麽奇怪的嗎?」
樗裏疾欣慰道:「看來大王心意已定。」
秦王駟失笑道:「寡人的心意,從未變過。」
樗裏疾驚異地看著秦王駟道:「那大王的意思是———」
秦王駟咳嗽一下道:「子盪雖然努力,但仍然欠缺磨鍊,什麽事情都以為是理所當然的,實不利於將來執掌一國。他還需要經受挫折,需要經歷煎熬與痛苦,才能夠真正成長起來……」
樗裏疾道:「這麽說,大王是把公子稷當成……」
秦王駟的臉沉了下來,厲聲道:「疾弟!」
樗裏疾連忙請罪:「臣錯了。」
秦王駟沉默片刻,忽然間搖了搖頭,道:「子盪,是寡人的兒子;子稷,亦是寡人的兒子。寡人並不諱言,的確對子盪寄予重望。可是大秦的江山將來如何,亦是未定之數。」
樗裏疾詫異地看著秦王駟。他心頭的驚駭,更勝過當日秦王駟對他解釋說,不立太子是為了保全太子。難道從頭到尾,秦王駟的心中,一直沒有完全把公子盪視為太子嗎?
樗裏疾當即進言道:「大王,儲位乃是國本,國本不可亂啊……」他正要說下去,忽然繆監匆匆進來,呈上竹簡:「大王,蜀中急報。」
秦王駟不在意地接過,隻看了一眼,便擊案而起:「豎子敢爾!」
樗裏疾忙接過來一看,大驚。蜀中傳來急報,蜀相陳莊殺死蜀侯,自立為王。
蜀侯通被殺的消息傳入後宮,公子通的生母衛良人一口鮮血噴出,倒了下去。
唐夫人急急來尋羋月,傳遞了這個消息:「唉,福兮,禍兮?妹妹,幸而當日子稷未被封為蜀侯,否則的話……」此時宮中妃嬪,俱皆驚惶,生怕自己的兒子,被派做下一個蜀侯。
羋月冷冷道:「否則的話,便無今日之禍。」
唐夫人嗔怪地看著羋月:「妹妹。」
羋月冷冷道:「那陳莊原是蜀國舊族,因為貪圖小利,背叛原來的蜀王,投向秦軍。後來大王為了大局著想,暫時任他為相以穩定人心。公子通年輕任性、喜好奉承,輕信蜀相陳莊的唆擺,事事交與陳莊操縱。若不是他與司馬錯將軍發生爭執後,向大王上書誣告,氣得司馬錯將軍迴京自證清白,也不會讓陳莊抓住機會,得以謀反。」她沉默片刻,又道:「以我之見,陳莊背後,必有楚人操縱。楚國不會甘心就此失去巴蜀和漢中,若不想辦法扳迴局麵,反而不正常了。」
唐夫人連忙阻止:「妹妹別說了,再說下去,難道要說大王誤派了人不成?」
羋月沉默片刻,嘆息道:「隻可憐衛良人……」衛良人聰慧過人,從公子通小時起便苦心教導,把公子通教得可愛早慧。隻可惜慧極必傷,從小太過聰明的人,未經挫折,很容易被太順利的人生沖昏了頭。
蜀地艱險,本就不應該把太過年輕的公子通派過去。此事,確是秦王駟的一大失誤。
秦王駟亦為此事痛徹心肺。幾個年長的兒子裏,他最看重公子華,但卻最寵愛公子通。蜀侯的人選,其實一開始並不是公子通。是他出於私心,將最適合的人選臨時扣下,讓公子通頂上。他想給愛子一個尊榮的身份,卻未曾考慮仔細,讓公子通挑上了一副他挑不起的擔子,害得愛子身死異鄉。
想到這裏,他更是惱怒萬分,當下召集群臣,要派重兵重入巴蜀,鎮壓陳莊。
不料群臣之中卻有反對意見,說大秦蜀道難行,從來易守難攻,上次若不是取巧,恐怕也是勞師遠征難有所獲。蜀國山高水遠,賦稅難征,人心難收,況陳莊為人狡猾難製,恐怕不能收迴上次征伐的成果。
唯司馬錯力排眾議,一力堅持:「大秦得蜀失蜀,若不能強力鎮壓,恐為天下所笑,而且也會讓被我們征服的其他地方有先例可循。如此一來,後患無窮。」
嬴稷亦支持司馬錯:「父王,兒臣認為上將軍說得對。況且此番伐蜀,與上次不同。我大秦已據有巴郡與漢中,可對蜀國形成倒逼之勢。陳莊反覆無常,縱然一時得勢,亦未必能馬上穩住局勢。倒是可以趁著他初篡位時當頭猛擊,收復失地。而且,想陳莊為人,工於心計,若是此事無人在背後支持,必不敢輕舉妄動。若是我們輕棄蜀中,必是中了他人的算計。」
秦王駟看到嬴稷的小臉上滿是躍躍欲試之情,想到他必是之前被羋八子灌輸了太多蜀地知識。看他的樣子,倒是頗想請命與司馬錯一起進蜀,再去做這個蜀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