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微笑:「大王比誰都聰明,在他麵前自作聰明,隻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魏夫人看她這副樣子,情知問不出什麽來,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唐夫人見魏夫人走了,方走到羋月身邊勸道:「此人素來如此,不要理她。」
羋月笑著點頭:「我知道。」又問她:「唐阿姊不緊張嗎?」
唐夫人笑道:「我是個愚鈍之人。子奐難道不是大王的兒子不成?大王自有安排,我信不過大王,還能信得過誰?」
羋月點頭:「唐阿姊是有大智慧的人,不似有些人,素來愛庸人自擾。」
唐夫人知道她說的是魏夫人,隻笑而不語。
另一頭,景氏亦在和屈氏竊竊私語:「屈阿姊,我的子雍還小,真不想讓他現在就封啊。」
屈氏勸她:「我的子池更小呢。放心,大王就算分封,也不會讓這麽小的孩子離開娘的。」
正在此時,利監滿頭大汗地跑進來道:「頒詔了,頒詔了。」
這聲音一傳進來,便是連羋姝也聞聲走出來,見著利監,焦急地問:「封了哪幾位公子?」
利監行了一禮,道:「迴王後,今日分封了三位立有軍功的公子。公子華封橫門君,公子奐封藍田君,公子通封為蜀侯。」
衛良人猝不及防,失聲道:「蜀侯怎麽會是子通……」
羋姝橫她一眼,轉眼看了看左右,得意地微笑:「唐夫人、魏夫人、衛良人,恭喜你們了。」
唐夫人麵露喜色,鬆了一口氣,迴頭拉住衛良人的手道:「恭喜妹妹,其他人都封君,唯你的子通封地最大、爵位最高,這可是好事一樁。」
衛良人的視線卻落在羋月身上,眼睛眨了眨,有些魂不守舍地笑道:「多謝唐夫人,隻是蜀地艱難,我怕子通做不好……」
魏夫人不禁現出不能置信的表情,忽然間尖叫一聲,沖了出去。
羋姝看著魏夫人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轉頭看著羋月,滿意地點頭致意。
羋月隻是淡淡一笑,卻沒有如她所想的那樣上前邀功示好,隻遠遠地行了一禮,便與其他妃嬪一起退了出去。
披香殿,魏夫人披頭散髮地坐著,失魂落魄。
她想不明白,自己失敗在哪兒。她明明已經猜到,羋姝上書求為諸公子分封,必是羋月建議的。而她從一開始,就知道羋月無心宮闈,甚至無意於秦王駟。
羋月有自己愛的人,她入宮,是因為黃歇死了。後來黃歇再度出現,可她已經有了秦王駟的兒子,所以隻能繼續留下。她的心不在這宮廷中,她厭惡與羋姝、與自己共處這一方庭院,她時刻想逃開。所以魏夫人猜測羋月會借這次分封,為自己找好退路。魏夫人的信息,有的是從上庸城得到的,有的是從羋姝與羋月交惡後發生的事情裏捕捉到的,她將它們一一組合起來,大膽地推測出了這些事。
所以她刻意去找了秦王駟,將自己的推測巧妙地透露給了他。她深知秦王駟的脾氣。他有強烈的征服欲,如果他知道這件事是羋月主謀,他是絕對不會讓羋月如願操縱王後布局的。那麽,王後的計劃就會因此廢止,而她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讓嬴華成為太子。
可是,她沒有想到,秦王駟明明知道了這件事,依舊順著羋月的心意,分封了諸子,讓嬴盪成了無形中的太子,讓她一敗塗地。
可是,他為什麽沒有分封嬴稷,而將他留了下來?
魏夫人忽然坐直了身子,一個她未曾想過的可能浮上水麵———莫非,秦王駟屬意嬴稷?
不———她絕不甘心。
魏夫人的神情陰沉得嚇人,採薇嚇得甚至不敢靠近。可就在此時,魏夫人忽然笑了起來,招手令採薇靠近,道:「你想辦法,讓宮中傳唱一首歌謠……」
數日後,宮中忽然興起了一首歌謠,羋姝走到哪兒,似乎都能聽到有人在傳唱:「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
羋姝站住,問道:「什麽聲音?」
景氏忙上前道:「王後,您不知道啊,這幾天宮中都在傳唱這首歌謠呢。」
羋姝道:「什麽歌謠?」
景氏道:「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
羋姝臉色變了:「這是什麽意思?」
景氏嚅嚅不敢答,羋姝細想了想,拂袖而去。
暴雨如注,繆監負手站在廊下,喃喃地道:「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這首《大雅》之歌,唱得好啊。」他轉頭,看看身後的繆乙,「這是什麽意思,你明白嗎?」
繆乙先是點頭,後又搖頭,賠笑道:「明白一點點,似懂非懂。阿耶教教孩兒,也好讓孩兒長些見識。」
繆監冷笑:「這首詩歌,來自《大雅》,名《瞻卬》,意思是:聰明的男人能造就一個城邦,而聰明的女人卻能傾倒一個城邦。失去懿德的聰明女人,一旦掌握生殺大權,就會成為梟鴟那樣的不祥惡鳥……」
繆乙聽懂了,臉色也變了:「阿耶,您說這事,要不要稟告大王?」
繆監冷笑一聲:「稟告大王,說什麽呢?這哲婦指的是誰,你不清楚嗎?」
繆乙猶豫了一下,道:「是指……羋八子吧。」
繆監道:「那麽,這歌謠背後的人是誰,你知道嗎?」
</br>
魏夫人看她這副樣子,情知問不出什麽來,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唐夫人見魏夫人走了,方走到羋月身邊勸道:「此人素來如此,不要理她。」
羋月笑著點頭:「我知道。」又問她:「唐阿姊不緊張嗎?」
唐夫人笑道:「我是個愚鈍之人。子奐難道不是大王的兒子不成?大王自有安排,我信不過大王,還能信得過誰?」
羋月點頭:「唐阿姊是有大智慧的人,不似有些人,素來愛庸人自擾。」
唐夫人知道她說的是魏夫人,隻笑而不語。
另一頭,景氏亦在和屈氏竊竊私語:「屈阿姊,我的子雍還小,真不想讓他現在就封啊。」
屈氏勸她:「我的子池更小呢。放心,大王就算分封,也不會讓這麽小的孩子離開娘的。」
正在此時,利監滿頭大汗地跑進來道:「頒詔了,頒詔了。」
這聲音一傳進來,便是連羋姝也聞聲走出來,見著利監,焦急地問:「封了哪幾位公子?」
利監行了一禮,道:「迴王後,今日分封了三位立有軍功的公子。公子華封橫門君,公子奐封藍田君,公子通封為蜀侯。」
衛良人猝不及防,失聲道:「蜀侯怎麽會是子通……」
羋姝橫她一眼,轉眼看了看左右,得意地微笑:「唐夫人、魏夫人、衛良人,恭喜你們了。」
唐夫人麵露喜色,鬆了一口氣,迴頭拉住衛良人的手道:「恭喜妹妹,其他人都封君,唯你的子通封地最大、爵位最高,這可是好事一樁。」
衛良人的視線卻落在羋月身上,眼睛眨了眨,有些魂不守舍地笑道:「多謝唐夫人,隻是蜀地艱難,我怕子通做不好……」
魏夫人不禁現出不能置信的表情,忽然間尖叫一聲,沖了出去。
羋姝看著魏夫人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轉頭看著羋月,滿意地點頭致意。
羋月隻是淡淡一笑,卻沒有如她所想的那樣上前邀功示好,隻遠遠地行了一禮,便與其他妃嬪一起退了出去。
披香殿,魏夫人披頭散髮地坐著,失魂落魄。
她想不明白,自己失敗在哪兒。她明明已經猜到,羋姝上書求為諸公子分封,必是羋月建議的。而她從一開始,就知道羋月無心宮闈,甚至無意於秦王駟。
羋月有自己愛的人,她入宮,是因為黃歇死了。後來黃歇再度出現,可她已經有了秦王駟的兒子,所以隻能繼續留下。她的心不在這宮廷中,她厭惡與羋姝、與自己共處這一方庭院,她時刻想逃開。所以魏夫人猜測羋月會借這次分封,為自己找好退路。魏夫人的信息,有的是從上庸城得到的,有的是從羋姝與羋月交惡後發生的事情裏捕捉到的,她將它們一一組合起來,大膽地推測出了這些事。
所以她刻意去找了秦王駟,將自己的推測巧妙地透露給了他。她深知秦王駟的脾氣。他有強烈的征服欲,如果他知道這件事是羋月主謀,他是絕對不會讓羋月如願操縱王後布局的。那麽,王後的計劃就會因此廢止,而她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讓嬴華成為太子。
可是,她沒有想到,秦王駟明明知道了這件事,依舊順著羋月的心意,分封了諸子,讓嬴盪成了無形中的太子,讓她一敗塗地。
可是,他為什麽沒有分封嬴稷,而將他留了下來?
魏夫人忽然坐直了身子,一個她未曾想過的可能浮上水麵———莫非,秦王駟屬意嬴稷?
不———她絕不甘心。
魏夫人的神情陰沉得嚇人,採薇嚇得甚至不敢靠近。可就在此時,魏夫人忽然笑了起來,招手令採薇靠近,道:「你想辦法,讓宮中傳唱一首歌謠……」
數日後,宮中忽然興起了一首歌謠,羋姝走到哪兒,似乎都能聽到有人在傳唱:「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
羋姝站住,問道:「什麽聲音?」
景氏忙上前道:「王後,您不知道啊,這幾天宮中都在傳唱這首歌謠呢。」
羋姝道:「什麽歌謠?」
景氏道:「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
羋姝臉色變了:「這是什麽意思?」
景氏嚅嚅不敢答,羋姝細想了想,拂袖而去。
暴雨如注,繆監負手站在廊下,喃喃地道:「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這首《大雅》之歌,唱得好啊。」他轉頭,看看身後的繆乙,「這是什麽意思,你明白嗎?」
繆乙先是點頭,後又搖頭,賠笑道:「明白一點點,似懂非懂。阿耶教教孩兒,也好讓孩兒長些見識。」
繆監冷笑:「這首詩歌,來自《大雅》,名《瞻卬》,意思是:聰明的男人能造就一個城邦,而聰明的女人卻能傾倒一個城邦。失去懿德的聰明女人,一旦掌握生殺大權,就會成為梟鴟那樣的不祥惡鳥……」
繆乙聽懂了,臉色也變了:「阿耶,您說這事,要不要稟告大王?」
繆監冷笑一聲:「稟告大王,說什麽呢?這哲婦指的是誰,你不清楚嗎?」
繆乙猶豫了一下,道:「是指……羋八子吧。」
繆監道:「那麽,這歌謠背後的人是誰,你知道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