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擊案道:「正因如此,我們才要趕緊攻韓啊!今年的收成註定損失了,就隻能從戰爭中獲得。與韓國交戰,占領城池,就能獲得收成。若是能夠挾持周天子,則還可令各國上貢。」


    羋月卻反問道:「如果敗了呢?又或者說,戰爭僵持不下,形成拉鋸之戰呢?那我們何以支撐明年?」


    張儀道:「若是攻韓不成,那攻蜀就更困難了。蜀道艱難,猿猱難度。這麽多年來,秦楚兩國虎視眈眈,卻奈何不了巴蜀,就是這個原因啊。」


    羋月便說:「所以此番巴蜀相爭,巴國主動邀請秦國入蜀,這就是攻蜀的千載難逢之機啊。」


    張儀卻道:「我為此事,與司馬錯已經在朝堂上辯論了半個月,深知彼此策略中的長處和短處。此番巴蜀相爭,巴國雖然可以引路,但是蜀道艱難,許多道路隻能容一兩人經過。隻要蜀人把守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雖有大軍,卻難過蜀道啊。」


    羋月問:「既如此,張子對此有什麽辦法嗎?」


    張儀一攤手:「我若有辦法,我就主張攻蜀了,何必攻韓?」


    羋月又問:「若是有辦法解決此事,那攻蜀就會成定局了吧?」


    張儀笑道:「若有辦法解決此事,我也同意攻蜀。」


    羋月忽然問張儀:「張子,蜀王最喜歡什麽?」


    張儀輕蔑地一笑:「蜀王最是貪財好色,可這於事無補啊,難道蜀王還能因為我們送他財色就把江山給我們!」


    羋月亦是一笑:「多謝張子,我今日受益匪淺了。」說著,便站起來,就要離去。


    張儀長嘆一聲,手指輕叩幾案,道:「你先去吧,我還要再往前麵去看看。


    休看那是一群白頭鴉,愚者千慮,或有一得,也未可知。」


    羋月知他自負,也在想盡辦法解決此事,當下一禮別過。她迴到宮中,更衣之後,便去轉稟秦王駟。


    秦王駟問她:「你今日在四方館投注,投了哪邊?」


    羋月道:「攻蜀。」


    秦王駟道:「為何是攻蜀?」


    羋月道:「因為臣妾看到太多人投了『攻韓』。」


    秦王駟道:「你為何反其道而行?」


    羋月道:「國之要政,如果是人人皆知應該如何做,那反而做不得,因為你的行為都在別人的算計之中了。」


    秦王駟聽到這裏,眼中異彩一閃,點頭:「好,繼續說。」


    羋月卻沉默了片刻,才道:「臣妾當時隻是出於此種考慮而投了『攻蜀』一邊。可是後來又仔細想了一想,思忖著大王為什麽要臣妾憑直覺去投……」


    秦王駟看著羋月微笑:「你想到了?」


    羋月點頭:「是,女人的直覺看似無理,其實細思,卻是冥冥間神魂所係。


    臣妾在迴程中一直在想,為什麽臣妾投了『攻蜀』這一項,它究竟有什麽道理?」


    秦王駟收了笑容,凝視著羋月,他感到有一些可能影響到他判斷的苗頭出現了。


    羋月思索著,說得時斷時續:「人人皆知攻韓之利,可是,若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這麽好做,那麽周天子之國一直在韓魏兩國的包圍之中,韓魏兩國為何不先下手……因為實力不夠,反而會引起眾怒,成為公敵……嗯,當年齊國可以用尊王攘夷之名,那是齊國有足夠的實力。而秦國目前,並不具備號令諸侯的實力。沒有足夠的實力,卻去挑戰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是大忌。」


    秦王駟低聲慢慢地引導著:「那攻蜀呢?」


    羋月說得很慢,說兩句,便要想一想,才能夠迴答:「臣妾當年在楚國曾在屈子門下學習,也曾經和夫子論過時政。夫子就提出過,巴蜀是秦楚相爭的關鍵。他曾經想先取巴蜀斷秦國後路,而臣妾感覺,現在蜀國攻巴很可能也是出自屈子之謀。蜀滅巴國,則楚人可以從漢中入巴蜀,控製巴蜀以後,就可以對秦國形成威脅。臣妾以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秦國可以利用巴苴兩國的求援而揮兵入蜀,滅蜀國,收巴苴。以巴蜀之富庶,可以充當秦國的糧倉。秦國還可以攻下漢中,如此……」說到這裏,她不由得興起,伸手取過酒壺,倒了些酒水在幾案上,蘸著酒水畫了一個大概的地圖,「秦國的關中、漢中、巴蜀連成一大片,從水路可直插楚國後方……」


    秦王駟擊案叫好:「楚得巴蜀可以壓秦,秦得巴蜀可以伐楚。若得楚國,天下就得了一半。」


    羋月卻猶豫道:「隻是……」


    秦王駟問:「隻是什麽?」


    羋月道:「隻是蜀道難行。」


    秦王駟嘆息:「是啊,蜀道難啊!」


    羋月卻又吞吞吐吐道:「臣妾倒有一計。」


    秦王駟眼睛一亮,抓住了她的手,不顧她手上酒水汙漬沾上自己的衣袖,直接問:「何計?」


    羋月慢慢地說:「我楚國的先賢老子曾有雲:『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要想得到蜀國,必先給予……」


    秦王駟皺眉:「給予?給予什麽?」


    羋月道:「蜀王好財,大王就給予他財物。」


    秦王駟道:「怎麽給?」


    羋月思索著:「臣妾以前看書,說到晉國的智伯欲伐仇猶國,因仇猶國山高路險,於是鑄造了兩口大鍾,載以廣車,贈予仇猶國。仇猶國為了把這兩口大鍾運迴宗廟,於是就專門修建了一條大路……」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羋月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勝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勝男並收藏羋月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