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嬴含淚看著蘇秦:「先生———」
蘇秦腦海中此時千萬個主意閃過,他張口欲言,可看了看周圍情況,忽然又灰了心,長嘆一聲:「罷了。」
羋月察言觀色,上前一步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蘇秦卻不識她,問道:「這位夫人是……」
孟嬴道:「這是羋八子,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羋月道:「蘇子有所不知,當日蘇子的策論,是我發現的,我與孟嬴亦是有舊。如今她痛失嬌兒,難以支撐,先生若有高見,還請賜教。」
蘇秦微一沉吟,欲待不言,看了一眼孟嬴,心又軟了,嘆道:「若是由我來說,此事並不難辦。」
羋月眼睛一亮:「先生有辦法?何不一起入宮,麵見大王。」
蘇秦卻冷笑一聲,道:「不了,我十上策論,大王不屑一見,我又何必再自討沒趣?我隨口一說,你們願不願意採用,悉聽尊便。」
孟嬴凝視著蘇秦,眼神中有無限信賴:「先生請說。」
蘇秦深深地凝視著孟嬴,充滿了留戀和不舍,良久才終於放棄地收迴目光,嘆息道:「罷了,你畢竟是燕易王的王後,終究是要迴到你的位置。」
蘇秦放開孟嬴,走開兩步,負手向天,沉默片刻道:「燕國君臣易位,逆天違人,不但國內動盪,更會引起諸侯不安。趙侯扣押了公子職,必是為了等待燕國內亂,他好乘機以擁立公子職為藉口,入侵燕國。但趙國軍隊現在拖在函穀關,他不能兩麵作戰。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先挑起燕國的戰亂,再以此迫使趙國和秦國聯手,共同擁立公子職為燕王。如此,函穀關之圍可解,易王後歸燕可行。」
羋月這些日子以來,亦知秦王駟為此事所苦,孟嬴之子姬職,便是攻破趙、燕兩國的一件絕頂利器,隻是具體如何運用,卻商議數月猶未有最好的辦法。如今見蘇秦說出這話來,雖然並不新鮮,但已經極為難得,更難得的是,他意猶未盡,真正精要的內容,當在後麵。此時也顧不得避諱,她上前一步,急問:「如何才能挑起燕國內亂呢?」
蘇秦諷刺地一笑,將手一劃,指向東邊,道:「齊國。」
羋月與孟嬴對望一眼:「齊國?」
蘇秦壓抑已久,此時決意辭去,料得今生今世,未必再入秦邦,索性放開胸懷,指點江山,滔滔不絕:「趙國雖有燕王噲之弟公子職,但燕王噲的兒子太子平卻在齊國。燕王噲被子之所騙,願意讓位於子之,可太子平卻因此失去王位,豈有不恨之理?五國聯兵攻秦,齊國卻沒有加入,我猜他們就是在等這次機會。隻要派細作在太子平身邊挑起事端,則齊國必將提前捲入燕國之爭端。隻要燕國開始內亂,不管子之還是太子平都會被燕人所憎恨,到時候秦趙合兵入燕,乘機擁公子職繼位,不但可迫使齊國退兵,還可以挑撥魏韓楚三國跟秦趙聯手,乘人之危,去瓜分燕齊兩國的領土。如此一來,可轉化五國困秦之局成六國困燕之局,秦趙二國更是可以借鷸蚌相爭而成為最後的漁翁。而且各國製衡,趙國的胃口再大也得退讓三分。」
羋月擊掌叫絕:「妙,太妙了,先生真是當世奇才!」
蘇秦卻解下身上的黑貂裘,還給孟嬴:「此物我抵押給了店家,已不屬於我,所以我不會收的。易王後,您將迴燕國,執掌一國,你我萍水相逢,有緣一會,今日告別,各自東西。」
蘇秦朝著孟嬴長揖,昂首闊步,走向大篷車。
羋月急唿道:「先生如此高才,何不留下?」
蘇秦頭也不迴,傲然道:「蘇秦已經燒了為秦王所獻的策論,就此辭別鹹陽,不會再迴來了。」
孟嬴猶癡癡地抱著黑貂裘,望著蘇秦遠去的背影,羋月急忙推了推她,催道:「公主,你為何不留下蘇子?」
孟嬴癡癡地道:「先生不願意留下,我當尊重他的意願。」
大篷車還停在原處,蘇秦走到車前,拱手道:「請各位讓一讓,容我找個位子。」
車上諸人,都隻不過是普通商販、市井鄙人,哪裏見過這種陣仗?此時已經知道蘇秦的不凡,肅然起敬,一聽這話,立刻閃身讓出一個最中間的位子給他。
蘇秦不以為意,拎著自己的竹箱坐下,敲了敲那車壁道:「馭者,可以走了嗎?」
這大篷車的馭者如夢初醒,他看了看那些奇怪的貴人,見她們沒有反應,隻得揮鞭開車。原本他們周圍的那些黑衣鐵騎困住車子,不讓他們走,此刻見到馬車起行,卻肅然讓開一條道路。
馬車揚塵遠去,漸至不見。孟嬴抱著黑貂裘,一動不動,眼淚在臉上凝結成冰。
羋月一頓足,拉起孟嬴道:「快些迴宮,去稟報大王吧。」
當下兩人急忙迴宮,羋月便立即去見了秦王駟,將蘇秦之計說了。秦王駟大驚:「什麽,蘇秦竟有此計?」
羋月道:「是,大王以為可行否?」
秦王駟拍案叫絕:「絕世妙計。此人才智,不下於張儀!」
羋月道:「蘇秦此人,急智辯才,不及張儀,可深謀遠慮,精通人性的弱點,這方麵又勝於張儀。」
秦王駟亦點頭,當下便傳令道:「來人,速速追迴蘇秦。」繆監應了一聲,正要往外而去,羋月卻想到一事,拉住了秦王駟的手,道:「大王,且慢。」
</br>
蘇秦腦海中此時千萬個主意閃過,他張口欲言,可看了看周圍情況,忽然又灰了心,長嘆一聲:「罷了。」
羋月察言觀色,上前一步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蘇秦卻不識她,問道:「這位夫人是……」
孟嬴道:「這是羋八子,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羋月道:「蘇子有所不知,當日蘇子的策論,是我發現的,我與孟嬴亦是有舊。如今她痛失嬌兒,難以支撐,先生若有高見,還請賜教。」
蘇秦微一沉吟,欲待不言,看了一眼孟嬴,心又軟了,嘆道:「若是由我來說,此事並不難辦。」
羋月眼睛一亮:「先生有辦法?何不一起入宮,麵見大王。」
蘇秦卻冷笑一聲,道:「不了,我十上策論,大王不屑一見,我又何必再自討沒趣?我隨口一說,你們願不願意採用,悉聽尊便。」
孟嬴凝視著蘇秦,眼神中有無限信賴:「先生請說。」
蘇秦深深地凝視著孟嬴,充滿了留戀和不舍,良久才終於放棄地收迴目光,嘆息道:「罷了,你畢竟是燕易王的王後,終究是要迴到你的位置。」
蘇秦放開孟嬴,走開兩步,負手向天,沉默片刻道:「燕國君臣易位,逆天違人,不但國內動盪,更會引起諸侯不安。趙侯扣押了公子職,必是為了等待燕國內亂,他好乘機以擁立公子職為藉口,入侵燕國。但趙國軍隊現在拖在函穀關,他不能兩麵作戰。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先挑起燕國的戰亂,再以此迫使趙國和秦國聯手,共同擁立公子職為燕王。如此,函穀關之圍可解,易王後歸燕可行。」
羋月這些日子以來,亦知秦王駟為此事所苦,孟嬴之子姬職,便是攻破趙、燕兩國的一件絕頂利器,隻是具體如何運用,卻商議數月猶未有最好的辦法。如今見蘇秦說出這話來,雖然並不新鮮,但已經極為難得,更難得的是,他意猶未盡,真正精要的內容,當在後麵。此時也顧不得避諱,她上前一步,急問:「如何才能挑起燕國內亂呢?」
蘇秦諷刺地一笑,將手一劃,指向東邊,道:「齊國。」
羋月與孟嬴對望一眼:「齊國?」
蘇秦壓抑已久,此時決意辭去,料得今生今世,未必再入秦邦,索性放開胸懷,指點江山,滔滔不絕:「趙國雖有燕王噲之弟公子職,但燕王噲的兒子太子平卻在齊國。燕王噲被子之所騙,願意讓位於子之,可太子平卻因此失去王位,豈有不恨之理?五國聯兵攻秦,齊國卻沒有加入,我猜他們就是在等這次機會。隻要派細作在太子平身邊挑起事端,則齊國必將提前捲入燕國之爭端。隻要燕國開始內亂,不管子之還是太子平都會被燕人所憎恨,到時候秦趙合兵入燕,乘機擁公子職繼位,不但可迫使齊國退兵,還可以挑撥魏韓楚三國跟秦趙聯手,乘人之危,去瓜分燕齊兩國的領土。如此一來,可轉化五國困秦之局成六國困燕之局,秦趙二國更是可以借鷸蚌相爭而成為最後的漁翁。而且各國製衡,趙國的胃口再大也得退讓三分。」
羋月擊掌叫絕:「妙,太妙了,先生真是當世奇才!」
蘇秦卻解下身上的黑貂裘,還給孟嬴:「此物我抵押給了店家,已不屬於我,所以我不會收的。易王後,您將迴燕國,執掌一國,你我萍水相逢,有緣一會,今日告別,各自東西。」
蘇秦朝著孟嬴長揖,昂首闊步,走向大篷車。
羋月急唿道:「先生如此高才,何不留下?」
蘇秦頭也不迴,傲然道:「蘇秦已經燒了為秦王所獻的策論,就此辭別鹹陽,不會再迴來了。」
孟嬴猶癡癡地抱著黑貂裘,望著蘇秦遠去的背影,羋月急忙推了推她,催道:「公主,你為何不留下蘇子?」
孟嬴癡癡地道:「先生不願意留下,我當尊重他的意願。」
大篷車還停在原處,蘇秦走到車前,拱手道:「請各位讓一讓,容我找個位子。」
車上諸人,都隻不過是普通商販、市井鄙人,哪裏見過這種陣仗?此時已經知道蘇秦的不凡,肅然起敬,一聽這話,立刻閃身讓出一個最中間的位子給他。
蘇秦不以為意,拎著自己的竹箱坐下,敲了敲那車壁道:「馭者,可以走了嗎?」
這大篷車的馭者如夢初醒,他看了看那些奇怪的貴人,見她們沒有反應,隻得揮鞭開車。原本他們周圍的那些黑衣鐵騎困住車子,不讓他們走,此刻見到馬車起行,卻肅然讓開一條道路。
馬車揚塵遠去,漸至不見。孟嬴抱著黑貂裘,一動不動,眼淚在臉上凝結成冰。
羋月一頓足,拉起孟嬴道:「快些迴宮,去稟報大王吧。」
當下兩人急忙迴宮,羋月便立即去見了秦王駟,將蘇秦之計說了。秦王駟大驚:「什麽,蘇秦竟有此計?」
羋月道:「是,大王以為可行否?」
秦王駟拍案叫絕:「絕世妙計。此人才智,不下於張儀!」
羋月道:「蘇秦此人,急智辯才,不及張儀,可深謀遠慮,精通人性的弱點,這方麵又勝於張儀。」
秦王駟亦點頭,當下便傳令道:「來人,速速追迴蘇秦。」繆監應了一聲,正要往外而去,羋月卻想到一事,拉住了秦王駟的手,道:「大王,且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