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駟將帛書扔給樗裏疾:「你自己看。」又問羋月:「那蘇秦何在?」
羋月猶豫搖頭:「妾不知,應該是……還在四方館吧。」
秦王駟轉向繆監吩咐:「速去將此人帶來。」
此時蘇秦正站在館舍門口,猶豫著要不要今日再去一趟宮門問訊。天氣已經轉冷,他的箱籠已經見底,值錢的東西典賣已盡,連館舍的錢也欠了許多。
來來去去猶豫了甚久,他想了想,還是一頓足,轉頭向外欲行。卻見外麵一行人進來,領頭一人進了門,便問:「可有一位來自東周國的蘇秦蘇子?」
蘇秦還未迴過神來,那館舍的侍者已經應道:「有的,有的。」侍者一抬眼,見蘇秦就站在門口,忙叫住他道:「蘇子,蘇子,有人尋你。」
蘇秦愕然。一個宦人忙上前,向他行了一禮,道:「您可是日前給大王上策論的蘇子?」
蘇秦下意識地點頭。點了兩下頭,他忽然明白過來,顫聲道:「大王……大王看到我的『策論』了?」
繆乙見館舍門口人多,不便說明,隻壓低了聲音問道:「策論裏,還夾著一張帛書,可是?」
蘇秦連忙點頭:「正是,正是!」
繆乙忙拱手道:「恭喜蘇子,大王有請。」說著便要將他請上馬車。
蘇秦一喜,正要上車,卻忽然想起一事來,忙道:「且請稍候,容我迴房去取一件信物來。」這件信物他一直不敢隨身攜帶,生怕不小心失落,那就無法交代了。
繆乙雖然詫異,卻也是恭敬相候。
蘇秦忙狂奔迴房,取了那件信物來,匆匆隨著繆乙上車進宮。
自宮門下車,他便隨著繆乙一路進宮,走了許久,才走到宣室殿。他雖然目不斜視,低頭行路,但這一重重複道迴廊的地麵都著朱紅之色,兩邊壁畫精美異常,又有高台層疊,一步步拾級而上,如入天宮,實是王家氣象,令人不禁拜服。
進了正殿,地麵上鋪了茵褥地衣,殿內四隻金燦燦的銅鼎已經點燃,秋風已起,此處卻暖如春日。
蘇秦上前,行禮如儀:「外臣蘇秦,參見秦王。」
秦王駟冷眼看去,這蘇秦麵相忠厚,外頭披的一襲裘衣似乎還能看得過去,但衣領袖口卻隱約露出裏麵的舊衣來。他大約自己也知道這點,所以舉止之間極力想遮掩裏麵的舊衣,顯得有些拘謹。明明殿內甚暖,已經無法穿著裘衣,但他似乎不敢脫下這件裘衣,所以額頭見汗,顯得更加緊張。
秦王駟暗自頷首。這人相貌,倒似個摯誠君子,難怪孟嬴要將書信託付與他。但秦王駟素日喜歡的臣子,卻是如公孫衍這般驕傲之至,又或者如張儀這般狂放不羈的人。他向來認為,大爭之世,隻有足夠自信的人,才能有掌控事物的能力。似蘇秦這樣看上去過於老實的,實不是他所欣賞的人才。他本想若是此人有才,可以將他留為己用,看到蘇秦,卻又打消了念頭。
見蘇秦入席,兩人相對而坐,秦王駟便示意幾案上擺著的帛書道:「此物你從何得來?為何要混入策論之中?」
蘇秦定了定心神,壯著膽子道:「大王如此發問,想必是知道此書信為何人所寫了?」
秦王駟點頭道:「單憑一封書信,或為偽造,隻怕是說明不了什麽吧。」
蘇秦從袖中取出一塊玉璧呈上去:「大王認得此玉璧否?」
秦王駟接過玉璧,便知是孟嬴之物,這是她十五歲生日的時候他親手所賜,不由得嘆道:「果然是孟嬴所有。先生可否將經過相告?」
蘇秦長嘆一聲:「此事說來話長。我自東周國離家,欲入秦邦,途經韓國,投宿於驛館之內……」
當日,他正在驛館休息,卻有一個侍女進來,問他:「敢問這位先生,可是要往秦國去?」
蘇秦詫異:「姑娘如何得知?」
那侍女便道:「我曾托這裏的侍者,若有人往秦國去,就告訴我們一聲。」見蘇秦疑惑,又解釋道:「我家主人有一封家書,想托人帶到秦國,我已經托此驛館的侍者留心數月了。幸而今日遇上先生,不知先生可否幫忙?」
蘇秦也不及思索,隻說:「君子有成人之美,區區家書,舉手之勞。但不知書信何在?」
那侍女又道:「我家主人慾當麵奉上書信,先生可否隨我一行?」
這日,天已黃昏,落日西斜,蘇秦也不知是何故,便答應了下來。他跟著那侍女,在韓國都城新鄭的街頭拐了許多彎,才轉到一條冷僻的小巷內。卻見那侍女隔著牆頭,學了兩聲鳥叫,聽到裏麵也傳來幾聲鳥叫,這才轉身,搬了幾塊石頭壘起,對一臉詫異的蘇秦道:「先生,我家主人為人所禁,請先生隔牆相見。」
蘇秦雖然疑惑,但還是踩著石頭上去了。結果,他看到院子裏有個素衣婦人向他行禮,自稱秦王之女、燕王之後。他知道,故去的燕王諡號為易,當下便稱:「原來是易王後,在下失禮。」
素衣女子道:「我母子如今身為人質,說什麽王後公主,實是不堪。」
蘇秦不解:「身為秦公主、燕王後,如何竟會淪落至韓國,甚至……為人所禁?」
那女子便道:「實不相瞞,自先王駕崩,太子噲繼位,國事全操持於相國子之之手。子之野心勃勃,有心圖謀燕王之位,又忌憚我母子的存在,所以將我兒公子職送到韓國為人質。我兒年紀尚小,我不得不隨我兒入韓,卻被子之派來的人幽禁於此。如今聽聞燕王噲欲將王位讓於子之,而子之又與魏國合謀,五國聯兵圍攻秦國。倘若子之成功,我母子必為其所害。子之害我母子,禍亂我國,求仁人君子相助,代我送信給我父秦王。若能救我母子脫離大難,大恩大德,感激不盡,必將重謝。」
</br>
羋月猶豫搖頭:「妾不知,應該是……還在四方館吧。」
秦王駟轉向繆監吩咐:「速去將此人帶來。」
此時蘇秦正站在館舍門口,猶豫著要不要今日再去一趟宮門問訊。天氣已經轉冷,他的箱籠已經見底,值錢的東西典賣已盡,連館舍的錢也欠了許多。
來來去去猶豫了甚久,他想了想,還是一頓足,轉頭向外欲行。卻見外麵一行人進來,領頭一人進了門,便問:「可有一位來自東周國的蘇秦蘇子?」
蘇秦還未迴過神來,那館舍的侍者已經應道:「有的,有的。」侍者一抬眼,見蘇秦就站在門口,忙叫住他道:「蘇子,蘇子,有人尋你。」
蘇秦愕然。一個宦人忙上前,向他行了一禮,道:「您可是日前給大王上策論的蘇子?」
蘇秦下意識地點頭。點了兩下頭,他忽然明白過來,顫聲道:「大王……大王看到我的『策論』了?」
繆乙見館舍門口人多,不便說明,隻壓低了聲音問道:「策論裏,還夾著一張帛書,可是?」
蘇秦連忙點頭:「正是,正是!」
繆乙忙拱手道:「恭喜蘇子,大王有請。」說著便要將他請上馬車。
蘇秦一喜,正要上車,卻忽然想起一事來,忙道:「且請稍候,容我迴房去取一件信物來。」這件信物他一直不敢隨身攜帶,生怕不小心失落,那就無法交代了。
繆乙雖然詫異,卻也是恭敬相候。
蘇秦忙狂奔迴房,取了那件信物來,匆匆隨著繆乙上車進宮。
自宮門下車,他便隨著繆乙一路進宮,走了許久,才走到宣室殿。他雖然目不斜視,低頭行路,但這一重重複道迴廊的地麵都著朱紅之色,兩邊壁畫精美異常,又有高台層疊,一步步拾級而上,如入天宮,實是王家氣象,令人不禁拜服。
進了正殿,地麵上鋪了茵褥地衣,殿內四隻金燦燦的銅鼎已經點燃,秋風已起,此處卻暖如春日。
蘇秦上前,行禮如儀:「外臣蘇秦,參見秦王。」
秦王駟冷眼看去,這蘇秦麵相忠厚,外頭披的一襲裘衣似乎還能看得過去,但衣領袖口卻隱約露出裏麵的舊衣來。他大約自己也知道這點,所以舉止之間極力想遮掩裏麵的舊衣,顯得有些拘謹。明明殿內甚暖,已經無法穿著裘衣,但他似乎不敢脫下這件裘衣,所以額頭見汗,顯得更加緊張。
秦王駟暗自頷首。這人相貌,倒似個摯誠君子,難怪孟嬴要將書信託付與他。但秦王駟素日喜歡的臣子,卻是如公孫衍這般驕傲之至,又或者如張儀這般狂放不羈的人。他向來認為,大爭之世,隻有足夠自信的人,才能有掌控事物的能力。似蘇秦這樣看上去過於老實的,實不是他所欣賞的人才。他本想若是此人有才,可以將他留為己用,看到蘇秦,卻又打消了念頭。
見蘇秦入席,兩人相對而坐,秦王駟便示意幾案上擺著的帛書道:「此物你從何得來?為何要混入策論之中?」
蘇秦定了定心神,壯著膽子道:「大王如此發問,想必是知道此書信為何人所寫了?」
秦王駟點頭道:「單憑一封書信,或為偽造,隻怕是說明不了什麽吧。」
蘇秦從袖中取出一塊玉璧呈上去:「大王認得此玉璧否?」
秦王駟接過玉璧,便知是孟嬴之物,這是她十五歲生日的時候他親手所賜,不由得嘆道:「果然是孟嬴所有。先生可否將經過相告?」
蘇秦長嘆一聲:「此事說來話長。我自東周國離家,欲入秦邦,途經韓國,投宿於驛館之內……」
當日,他正在驛館休息,卻有一個侍女進來,問他:「敢問這位先生,可是要往秦國去?」
蘇秦詫異:「姑娘如何得知?」
那侍女便道:「我曾托這裏的侍者,若有人往秦國去,就告訴我們一聲。」見蘇秦疑惑,又解釋道:「我家主人有一封家書,想托人帶到秦國,我已經托此驛館的侍者留心數月了。幸而今日遇上先生,不知先生可否幫忙?」
蘇秦也不及思索,隻說:「君子有成人之美,區區家書,舉手之勞。但不知書信何在?」
那侍女又道:「我家主人慾當麵奉上書信,先生可否隨我一行?」
這日,天已黃昏,落日西斜,蘇秦也不知是何故,便答應了下來。他跟著那侍女,在韓國都城新鄭的街頭拐了許多彎,才轉到一條冷僻的小巷內。卻見那侍女隔著牆頭,學了兩聲鳥叫,聽到裏麵也傳來幾聲鳥叫,這才轉身,搬了幾塊石頭壘起,對一臉詫異的蘇秦道:「先生,我家主人為人所禁,請先生隔牆相見。」
蘇秦雖然疑惑,但還是踩著石頭上去了。結果,他看到院子裏有個素衣婦人向他行禮,自稱秦王之女、燕王之後。他知道,故去的燕王諡號為易,當下便稱:「原來是易王後,在下失禮。」
素衣女子道:「我母子如今身為人質,說什麽王後公主,實是不堪。」
蘇秦不解:「身為秦公主、燕王後,如何竟會淪落至韓國,甚至……為人所禁?」
那女子便道:「實不相瞞,自先王駕崩,太子噲繼位,國事全操持於相國子之之手。子之野心勃勃,有心圖謀燕王之位,又忌憚我母子的存在,所以將我兒公子職送到韓國為人質。我兒年紀尚小,我不得不隨我兒入韓,卻被子之派來的人幽禁於此。如今聽聞燕王噲欲將王位讓於子之,而子之又與魏國合謀,五國聯兵圍攻秦國。倘若子之成功,我母子必為其所害。子之害我母子,禍亂我國,求仁人君子相助,代我送信給我父秦王。若能救我母子脫離大難,大恩大德,感激不盡,必將重謝。」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