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哈哈一笑,向羋月一伸手道:「拿來。」
羋月道:「什麽?」
張儀道:「詔書,令符。」
羋月微笑道:「這個,你見了大王,自然會有。」
張儀道:「哦,大王沒有讓你帶來嗎?」
羋月道:「若是我帶過來,張子如何對著我提條件?」她俏皮地引用了張儀昔日的話,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張儀大笑道:「季羋,你出師了啊!」
羋月亦是一笑,站起身,翩然離去。
當下,張儀便叫了童僕來,沐浴更衣,直入宣室殿:「臣張儀求見大王。」
秦王駟才得羋月迴報,便見張儀已經來了,心中甚喜,忙請了張儀進來,拱手道:「此番五國兵臨函穀關,有賴張子前去遊說分化,解我大秦之困局。」
張儀拱手道:「張儀義不容辭。」
秦王駟有些躊躇,想到自己畢竟令張儀受了委屈,想說些安撫的話,卻不知道如何開口,當下又道:「張子還有何要求,寡人當盡力為你辦到。」
張儀朗聲一笑:「確是想求大王一事。」
秦王駟道:「何事?」
張儀負手而立,默然片刻,言道:「臣一生自負,卻三番兩次,因和氏璧一件死物而差點斷送性命。此番公孫衍以假和氏璧相誘,固然是為了陷害微臣,但臣料定,他也是想以假引真,和氏璧也許真的在秦國境內。臣請求大王,若是找到那和氏璧,請交予微臣,將其砸碎,以泄此恨。」
秦王駟沉吟片刻,旋而應諾:「玉璧易得,國士難求。和氏璧雖為楚國之寶,但你張儀卻是我秦國之寶。寡人答應你,若和氏璧當真落在寡人手中,寡人當賜予你張儀,任你處置。」
張儀長揖:「士為知己者死,張儀當為我王效命。」
張儀的要求很快傳入了羋月耳中,張儀走出來的時候,便在迴廊之中被羋月攔下。
「聽說,張子向大王提的要求是,要親手砸碎和氏璧?」羋月單刀直入。
張儀似笑非笑:「和氏璧是我所恨,卻是季羋心愛之物。大王允我若和氏璧到手,便任我處置。季羋是不忍見寶璧毀滅,因而相勸的吧。」
羋月也笑了:「我在張子麵前賣弄聰明,實是可笑了。」
張儀拱手笑道:「不敢,不敢,我是從來不敢小看季羋的。但我深恨和氏璧,亦非三言兩語便能改變心意。不過,世事難料,季羋一向很有說服力,也許和氏璧到手之日,您有辦法能讓我改變主意呢!」
羋月道:「張子這話,實是激起我無限好勝之心。想來為了保全和氏璧,我是必要想盡所有辦法了。」
張儀微笑:「張儀期待季羋能夠給我足夠的驚喜。」
羋月道:「如此,我可真要絞盡腦汁了。」
張儀道:「季羋可要我推薦一人相助?」
羋月道:「何人?」
張儀道:「此次能夠抓獲公孫衍派來的奸細中行期,全賴一人出力。」
羋月道:「能得張子推薦,必非凡人,不知是誰?」
張儀道:「庸芮公子。」
羋月一怔:「是他?」
張儀道:「庸公子大才,當於朝中效命,隻留在上庸邊城,實是可惜。」
羋月輕嘆,卻有些猶豫:「是啊,大王也早有重用庸芮之意,隻可惜庸夫人……」
張儀道:「此一時,彼一時。庸夫人不願意庸家涉足鹹陽權力之爭,讓庸家遠居上庸避開是非。但如今秦國強勢,必會擴張。楚國餘勢未盡,也有圖謀擴張之意。上庸處於邊境,秦楚開戰則首當其衝,反失庸夫人保全庸家之意。況我與庸芮相交,與其深談數次,知其才幹在於內政,而非守城。若季羋能夠說服庸夫人答應讓庸公子入朝,則秦國得其才,對於季羋你來說……」他說到這裏,頓了一頓。
羋月道:「怎麽?」
張儀道:「季羋如今既得君王之寵,又有公子稷為倚,縱無爭心,已處爭場。此番死裏逃生,難道還沒有想明白嗎?」
羋月心頭如受巨撞,忽然間有些慌神。隨著諸公子的降生和長大,後宮女人們的相爭,已經從爭君王的寵愛,轉到爭兒子的權力地位上來。而這一切,將會比爭奪君王的寵愛更血腥,更不擇手段。她可以逃開女人們的相爭,可是,她如今有了兒子,不能不為兒子考慮。她看了張儀一眼,有些心動,不禁斂袖一禮:「敢問張子計將安出?」
張儀道:「季羋既然已經想到,豈能不為將來計,留下自保的力量?季羋若能留下庸公子,便可得到一支秦國舊族的力量支持,豈不甚好?」
羋月雖然有了引外援自保的念頭,但被張儀的話說到這樣直白的境地,還是有些難堪,不由得駁道:「張子,我與庸公子朋友論交,朋友之間,豈能這般功利?」
張儀卻嗬嗬一笑,道:「朋友有互惠之意,豈是功利?難道這件事,對庸家沒有好處嗎?庸家遠離都城已久,難道不需要在宮中有倚仗對象嗎?庸夫人遠居西郊,看似尊貴,實則脆弱。季羋與庸氏結盟,互為援助,就如你我互相援助,有何不可?」
羋月怔住,張儀卻施施然走了。
張儀走了很久,羋月仍然在那兒呆呆地想著,直到女蘿上來,提醒她道:「季羋,走廊風大,咱們迴去吧。」
</br>
羋月道:「什麽?」
張儀道:「詔書,令符。」
羋月微笑道:「這個,你見了大王,自然會有。」
張儀道:「哦,大王沒有讓你帶來嗎?」
羋月道:「若是我帶過來,張子如何對著我提條件?」她俏皮地引用了張儀昔日的話,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張儀大笑道:「季羋,你出師了啊!」
羋月亦是一笑,站起身,翩然離去。
當下,張儀便叫了童僕來,沐浴更衣,直入宣室殿:「臣張儀求見大王。」
秦王駟才得羋月迴報,便見張儀已經來了,心中甚喜,忙請了張儀進來,拱手道:「此番五國兵臨函穀關,有賴張子前去遊說分化,解我大秦之困局。」
張儀拱手道:「張儀義不容辭。」
秦王駟有些躊躇,想到自己畢竟令張儀受了委屈,想說些安撫的話,卻不知道如何開口,當下又道:「張子還有何要求,寡人當盡力為你辦到。」
張儀朗聲一笑:「確是想求大王一事。」
秦王駟道:「何事?」
張儀負手而立,默然片刻,言道:「臣一生自負,卻三番兩次,因和氏璧一件死物而差點斷送性命。此番公孫衍以假和氏璧相誘,固然是為了陷害微臣,但臣料定,他也是想以假引真,和氏璧也許真的在秦國境內。臣請求大王,若是找到那和氏璧,請交予微臣,將其砸碎,以泄此恨。」
秦王駟沉吟片刻,旋而應諾:「玉璧易得,國士難求。和氏璧雖為楚國之寶,但你張儀卻是我秦國之寶。寡人答應你,若和氏璧當真落在寡人手中,寡人當賜予你張儀,任你處置。」
張儀長揖:「士為知己者死,張儀當為我王效命。」
張儀的要求很快傳入了羋月耳中,張儀走出來的時候,便在迴廊之中被羋月攔下。
「聽說,張子向大王提的要求是,要親手砸碎和氏璧?」羋月單刀直入。
張儀似笑非笑:「和氏璧是我所恨,卻是季羋心愛之物。大王允我若和氏璧到手,便任我處置。季羋是不忍見寶璧毀滅,因而相勸的吧。」
羋月也笑了:「我在張子麵前賣弄聰明,實是可笑了。」
張儀拱手笑道:「不敢,不敢,我是從來不敢小看季羋的。但我深恨和氏璧,亦非三言兩語便能改變心意。不過,世事難料,季羋一向很有說服力,也許和氏璧到手之日,您有辦法能讓我改變主意呢!」
羋月道:「張子這話,實是激起我無限好勝之心。想來為了保全和氏璧,我是必要想盡所有辦法了。」
張儀微笑:「張儀期待季羋能夠給我足夠的驚喜。」
羋月道:「如此,我可真要絞盡腦汁了。」
張儀道:「季羋可要我推薦一人相助?」
羋月道:「何人?」
張儀道:「此次能夠抓獲公孫衍派來的奸細中行期,全賴一人出力。」
羋月道:「能得張子推薦,必非凡人,不知是誰?」
張儀道:「庸芮公子。」
羋月一怔:「是他?」
張儀道:「庸公子大才,當於朝中效命,隻留在上庸邊城,實是可惜。」
羋月輕嘆,卻有些猶豫:「是啊,大王也早有重用庸芮之意,隻可惜庸夫人……」
張儀道:「此一時,彼一時。庸夫人不願意庸家涉足鹹陽權力之爭,讓庸家遠居上庸避開是非。但如今秦國強勢,必會擴張。楚國餘勢未盡,也有圖謀擴張之意。上庸處於邊境,秦楚開戰則首當其衝,反失庸夫人保全庸家之意。況我與庸芮相交,與其深談數次,知其才幹在於內政,而非守城。若季羋能夠說服庸夫人答應讓庸公子入朝,則秦國得其才,對於季羋你來說……」他說到這裏,頓了一頓。
羋月道:「怎麽?」
張儀道:「季羋如今既得君王之寵,又有公子稷為倚,縱無爭心,已處爭場。此番死裏逃生,難道還沒有想明白嗎?」
羋月心頭如受巨撞,忽然間有些慌神。隨著諸公子的降生和長大,後宮女人們的相爭,已經從爭君王的寵愛,轉到爭兒子的權力地位上來。而這一切,將會比爭奪君王的寵愛更血腥,更不擇手段。她可以逃開女人們的相爭,可是,她如今有了兒子,不能不為兒子考慮。她看了張儀一眼,有些心動,不禁斂袖一禮:「敢問張子計將安出?」
張儀道:「季羋既然已經想到,豈能不為將來計,留下自保的力量?季羋若能留下庸公子,便可得到一支秦國舊族的力量支持,豈不甚好?」
羋月雖然有了引外援自保的念頭,但被張儀的話說到這樣直白的境地,還是有些難堪,不由得駁道:「張子,我與庸公子朋友論交,朋友之間,豈能這般功利?」
張儀卻嗬嗬一笑,道:「朋友有互惠之意,豈是功利?難道這件事,對庸家沒有好處嗎?庸家遠離都城已久,難道不需要在宮中有倚仗對象嗎?庸夫人遠居西郊,看似尊貴,實則脆弱。季羋與庸氏結盟,互為援助,就如你我互相援助,有何不可?」
羋月怔住,張儀卻施施然走了。
張儀走了很久,羋月仍然在那兒呆呆地想著,直到女蘿上來,提醒她道:「季羋,走廊風大,咱們迴去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