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嘆了一口氣:「妾身剛才是在想,公孫衍居然能夠在關卡森嚴的情況下離秦入魏,真不知道魏國的細作可怕到何等程度,令人細思恐極。」說到這裏,看著秦王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妾身知道,這是杞人憂天了。」
秦王駟見她如此,摟過她溫言安慰道:「你且放心,細作之事,不過是潛伏暗處接應,影響不了大局。」
羋月欲言又止:「妾身不是擔心自己……」
秦王駟詫異:「那你在擔心什麽?」
羋月嘆道:「當日妾與王後入秦之時,王後在上庸城中了藥物之毒,下毒之妙,實是少有的高明,至今想來,猶覺心悸。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說到這裏,她欲言又止長嘆一聲,「妾身昨日去見王後,看到公子盪尚在繈褓之中,天真無知,不知怎的,就起了憂心。」見秦王駟的臉沉了下去,羋月頓時不安起來,「大王,妾身說錯了什麽話嗎?」
秦王駟強笑了一笑,撫了撫她的頭,道:「無妨,你沒有說錯,你說得很對。」
羋月鬆了一口氣,她知道,自己的意思,已經傳達到秦王駟的耳中。隻有讓秦王駟也開始憂心公子盪年紀幼小恐遭不測,才會讓他對所有年長的公子產生警惕,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公子分封出去。
名分早定,就能夠成功地消弭許多人心的欲望。
而隻要諸公子分封出去,公子盪不是太子,也是太子了。
秦王的太子,隻能是羋姝的兒子,這是確定無疑的,否則任何其他人的兒子當上太子,對於諸羋來說,都是滅頂之災。而此時亦是最好的時機,正是秦王駟對魏氏諸姬感觀最壞的時候,等這段時間過去了,也許舊時的情誼又會慢慢恢復。
公子盪被立為太子,下一輪的爭寵,就會在諸羋身上發生。羋姝有王後之位,有太子,心裏安定,她也會將四個媵女一一提拔到一定的位子上,在後宮形成諸羋的勢力。諸羋爭寵開始以後,羋月就安全了。
然而,次日薜荔告訴她,昨日秦王駟去椒房殿,提起有意分封諸公子之事,不料王後羋姝大發脾氣,表示反對。
羋月聽到這個消息,從齒縫中冷冷地說出兩個字來:「愚蠢。」
是的,她都能夠想像得到羋姝此刻的心理,她認為自己受了那麽大的委屈,還沒有出夠氣。她受楚威後的影響太深,認為一個王後的權威,應該是讓所有的姬妾跪倒在她的麵前,戰戰兢兢地等著她的吩咐、她的處置、她的發落。
她 是對楚威後的手段不以為然,她認為她處置姬妾會比楚威後更仁慈,然而她們的思維方式,卻是一模一樣的,而這,卻是所有強勢的君王所最不喜歡的。
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在此時此刻,遠逐分封公子華,足以讓魏夫人完全失去重新翻身的籌碼,可她非要當麵鑼對麵鼓地宣示自己要報復要出氣,這是自棄優勢。魏夫人雖然暫時失勢,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羋姝的智力並不足以做魏夫人的對手,若是當真撕破臉,以魏夫人的手段,恐怕會有無窮的後患。
說,還是不說?
有時候對於一個剛愎自用的人,去指正她的錯誤,就等於得罪她。而不說,則又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她用她的愚蠢,將自己這一撥人的命運拉進泥坑裏。
羋 月頓了頓足,暗嘆一聲,不管她多麽不情願,然而她們既然一起從楚國來到秦國,命運便已經綁在了一起,同榮共辱,若是羋姝真的出了什麽事,她們這些媵女,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羋月走進椒房殿的時候,羋姝正拿著撥浪鼓逗著嬰兒:「盪,與母親笑一個,笑一個!」
嬰兒卻是有些暴躁,被羋姝逗得已經有些想哭了,再一逗,頓時哇哇大哭。
正 在此時羋月進來,剛想說話,卻聽得嬰兒忽然大哭,但見羋姝手忙腳亂地哄著嬰兒:「我兒不哭,不哭……」
玳瑁見狀忙接過嬰兒,哄了好一會兒,才止住哭聲。
羋姝轉過頭來慍怒地道:「妹妹,這等慌張,有什麽要緊的事,險些驚了我兒?」
羋月見她遷怒,隻得賠不是道:「是我魯莽了,阿姊勿怪。」
羋姝神情稍霽,方問:「何事?」
羋月問:「聽說大王有意分封諸公子,卻被阿姊阻止,可有此事?」
羋姝點頭:「的確有此事,」說到這裏,麵容也有些扭曲了,「哼,也不曉得是誰給大王出的主意,想讓魏氏那個賤人藉此機會逃脫問罪嗎? 還想讓她兒子受封,想也別想! 她既有罪,她的兒子也休想得意。」
羋月頓足:「阿姊,你真是壞我大事。」
羋姝詫異:「怎麽,這是你的建議不成?」
羋月道:「阿姊不是說,要我想辦法勸大王立公子盪為太子嗎? 可是以大王的脾氣,就算是要將天下傳給嫡子,也是要再三觀察、細心培養以後才會確定。所以立太子之事,三五年之內都未必有結果。我知道阿姊擔心年長的公子會影響到公子盪的地位,所以才建議大王將其分封出去,如此既可以早定名分,讓他們失去爭位的倚仗,也不會有朝臣支持他們,更讓後宮的妃子們死心,少起風波。阿姊何以為一時意氣,壞了大局?」
羋姝聽了,先是一喜,轉而想到自己剛剛阻止了此事,她卻是不肯認錯之人,便駁道:「既然後宮的妃子們有不軌之心,諸公子將來會生事,那我為何不能將他們控製在手心中? 放他們出去,太便宜他們了。妹妹,你畢竟出身不一樣,我身為王後,除了要讓人懷德,更要讓人畏威。魏氏賤人想要我的命,她的兒子還想這麽早就受封,沒這麽容易。我要拿她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br>
秦王駟見她如此,摟過她溫言安慰道:「你且放心,細作之事,不過是潛伏暗處接應,影響不了大局。」
羋月欲言又止:「妾身不是擔心自己……」
秦王駟詫異:「那你在擔心什麽?」
羋月嘆道:「當日妾與王後入秦之時,王後在上庸城中了藥物之毒,下毒之妙,實是少有的高明,至今想來,猶覺心悸。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說到這裏,她欲言又止長嘆一聲,「妾身昨日去見王後,看到公子盪尚在繈褓之中,天真無知,不知怎的,就起了憂心。」見秦王駟的臉沉了下去,羋月頓時不安起來,「大王,妾身說錯了什麽話嗎?」
秦王駟強笑了一笑,撫了撫她的頭,道:「無妨,你沒有說錯,你說得很對。」
羋月鬆了一口氣,她知道,自己的意思,已經傳達到秦王駟的耳中。隻有讓秦王駟也開始憂心公子盪年紀幼小恐遭不測,才會讓他對所有年長的公子產生警惕,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公子分封出去。
名分早定,就能夠成功地消弭許多人心的欲望。
而隻要諸公子分封出去,公子盪不是太子,也是太子了。
秦王的太子,隻能是羋姝的兒子,這是確定無疑的,否則任何其他人的兒子當上太子,對於諸羋來說,都是滅頂之災。而此時亦是最好的時機,正是秦王駟對魏氏諸姬感觀最壞的時候,等這段時間過去了,也許舊時的情誼又會慢慢恢復。
公子盪被立為太子,下一輪的爭寵,就會在諸羋身上發生。羋姝有王後之位,有太子,心裏安定,她也會將四個媵女一一提拔到一定的位子上,在後宮形成諸羋的勢力。諸羋爭寵開始以後,羋月就安全了。
然而,次日薜荔告訴她,昨日秦王駟去椒房殿,提起有意分封諸公子之事,不料王後羋姝大發脾氣,表示反對。
羋月聽到這個消息,從齒縫中冷冷地說出兩個字來:「愚蠢。」
是的,她都能夠想像得到羋姝此刻的心理,她認為自己受了那麽大的委屈,還沒有出夠氣。她受楚威後的影響太深,認為一個王後的權威,應該是讓所有的姬妾跪倒在她的麵前,戰戰兢兢地等著她的吩咐、她的處置、她的發落。
她 是對楚威後的手段不以為然,她認為她處置姬妾會比楚威後更仁慈,然而她們的思維方式,卻是一模一樣的,而這,卻是所有強勢的君王所最不喜歡的。
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在此時此刻,遠逐分封公子華,足以讓魏夫人完全失去重新翻身的籌碼,可她非要當麵鑼對麵鼓地宣示自己要報復要出氣,這是自棄優勢。魏夫人雖然暫時失勢,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羋姝的智力並不足以做魏夫人的對手,若是當真撕破臉,以魏夫人的手段,恐怕會有無窮的後患。
說,還是不說?
有時候對於一個剛愎自用的人,去指正她的錯誤,就等於得罪她。而不說,則又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她用她的愚蠢,將自己這一撥人的命運拉進泥坑裏。
羋 月頓了頓足,暗嘆一聲,不管她多麽不情願,然而她們既然一起從楚國來到秦國,命運便已經綁在了一起,同榮共辱,若是羋姝真的出了什麽事,她們這些媵女,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羋月走進椒房殿的時候,羋姝正拿著撥浪鼓逗著嬰兒:「盪,與母親笑一個,笑一個!」
嬰兒卻是有些暴躁,被羋姝逗得已經有些想哭了,再一逗,頓時哇哇大哭。
正 在此時羋月進來,剛想說話,卻聽得嬰兒忽然大哭,但見羋姝手忙腳亂地哄著嬰兒:「我兒不哭,不哭……」
玳瑁見狀忙接過嬰兒,哄了好一會兒,才止住哭聲。
羋姝轉過頭來慍怒地道:「妹妹,這等慌張,有什麽要緊的事,險些驚了我兒?」
羋月見她遷怒,隻得賠不是道:「是我魯莽了,阿姊勿怪。」
羋姝神情稍霽,方問:「何事?」
羋月問:「聽說大王有意分封諸公子,卻被阿姊阻止,可有此事?」
羋姝點頭:「的確有此事,」說到這裏,麵容也有些扭曲了,「哼,也不曉得是誰給大王出的主意,想讓魏氏那個賤人藉此機會逃脫問罪嗎? 還想讓她兒子受封,想也別想! 她既有罪,她的兒子也休想得意。」
羋月頓足:「阿姊,你真是壞我大事。」
羋姝詫異:「怎麽,這是你的建議不成?」
羋月道:「阿姊不是說,要我想辦法勸大王立公子盪為太子嗎? 可是以大王的脾氣,就算是要將天下傳給嫡子,也是要再三觀察、細心培養以後才會確定。所以立太子之事,三五年之內都未必有結果。我知道阿姊擔心年長的公子會影響到公子盪的地位,所以才建議大王將其分封出去,如此既可以早定名分,讓他們失去爭位的倚仗,也不會有朝臣支持他們,更讓後宮的妃子們死心,少起風波。阿姊何以為一時意氣,壞了大局?」
羋姝聽了,先是一喜,轉而想到自己剛剛阻止了此事,她卻是不肯認錯之人,便駁道:「既然後宮的妃子們有不軌之心,諸公子將來會生事,那我為何不能將他們控製在手心中? 放他們出去,太便宜他們了。妹妹,你畢竟出身不一樣,我身為王後,除了要讓人懷德,更要讓人畏威。魏氏賤人想要我的命,她的兒子還想這麽早就受封,沒這麽容易。我要拿她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