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駟也笑了:「四方館中策士,關心各家理念、天下政局,與人相交,交的是這個人本身的思想行為,至於你的身份是什麽,卻是無人在意的。」
羋月被一語觸動心事,輕嘆:「與人相交,交的是這個人本身的思想行為,至於你的身份是什麽,卻是無人在意的…… 若是天下人都這樣,就好了。」
秦王駟笑而不答,轉而問:「喜歡這裏嗎?」
羋月的眼睛亮了起來:「喜歡。」
秦王駟指了指前廳:「可聽出什麽來了?」
羋月低頭仔細地想了想,無奈地搖頭:「仿佛各家說得都有道理,卻都未必能夠壓倒別人。」
秦王駟抬頭,雙目望向天際:「百家爭鳴,已經數百年,若說誰能夠說服誰,誰能夠壓倒誰,那是笑話。」
羋月不解地問:「那他們為什麽還要爭呢?」
秦王駟道:「爭鳴,是為了發出聲音來。一個時代隻有發出各種聲音來,才會有進步。原來這個世間,隻有周禮,隻有一種聲音,四方沉寂。我大秦在他們眼中,也不過是牧馬的邊鄙野人。周天子的威望倒塌下去以後,才有列國的崛起,有我大秦的崛起,有各方人才投奔,有這四方館中百家爭鳴,激盪文字,人才輩出。」
羋月想說什麽,張了張口,卻沒說出來。秦王駟看出她的心思,鼓勵道:
「說吧!」
羋月囁嚅道:「妾身看《商君書》,商君斥其他學說為『賊』。大秦用的是商君之法……」見秦王駟哈哈大笑起來,羋月有些羞愧地低頭。
秦王駟的笑容漸漸收起,看著羋月道:「殺其人,不廢其法;尊其法,不廢他法。王者之道,在於駕馭策士和學說,而非為策士和學說所駕馭。」
羋月心頭一震,看著秦王駟。他的話,猶如一扇門向她打開,她隻覺得五髒六腑都似已經僵住,自己的思考,又似重新被他洗刷過。
但聽得秦王駟繼續道:「任何一種學說都在盡力排斥他人,但是隻有最聰明的人,才會吸取別家學說提升自己。所以經過百年來的排斥以後,各家學說已經懂得,為了說服別人,更要不斷提升自己學說的內涵。而君王,擇一家為主,數家為輔,內佐王政,外擴疆域……」
觀其言行,羋月已經明白,這四方館的設立是為了什麽;而他以君王之身,不是坐等下麵的臣子推薦,而是親自來到四方館中結交策士甚至下注博弈,又是為了什麽。學說不怕爭辯,因為學說是在爭辯中進步的,而聆聽爭辯,則可以從中學習到如何辨別一種學說的優劣。
羋月沉默良久,忽然鼓足了勇氣問:「大王,我還可以再來嗎?」
秦王駟笑了:「帶你來,難道隻是為了讓你看一眼,然後迴去牽腸掛肚的嗎? 你自然是可以來的。每月逢十之日,這裏都會有大辯論,你若喜歡,以後可以自己憑令符過來,也可以……」他停頓了一下,「下注!」
羋月驚喜地道:「真的?」
秦王駟道:「君無戲言。」
羋月看著秦王駟,眼中充滿了崇敬和感激,忽然有些哽咽:「大王……」
秦王駟不解地問:「為何哭了?」
羋月抹著眼睛:「臣妾是高興得哭了!」
秦王駟有些不解:「高興到要哭?」
羋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王給我的,是我連做夢都不曾有過的自由和快樂。」
秦王駟笑著搖頭:「這點事就滿足了? 寡人不是說過嗎,從此以後就隻管從心而活,自在而行。」
羋月笑了,笑得如春花燦爛,秦王駟自認識她以來,卻是第一次看到她如此燦爛而毫無保留的笑容,不禁有些失神。
羋月一轉頭,卻見繆監自前廳匆匆而來,有些詫異,當下壓低了聲音道:
「大王,大監來了。」
秦王駟一扭頭,看到繆監的神情竟有些驚惶。他知道繆監素來鎮定,有這樣的表情,必是出了大事,當下臉色一變,轉身迎上,低聲問:「何事?」
羋月但見繆監在秦王駟耳邊悄悄說了句話,秦王駟臉色大變,低聲道:
「什麽? 不必顧忌,衝進去,看個究竟。」說著,就要匆匆出去,羋月亦是連忙跟上。
那 寒泉子剛下完注迴來,見秦王駟就要走,詫異地道:「咦,樗裏子,你來找公孫驂什麽事啊? 公孫驂,賭注就要開了,你不再等一會兒嗎?」
卻見秦王駟臉色鐵青,強抑脾氣:「沒什麽,家中忽然有事,我先走了。」
見三人匆匆離去,寒泉子正自詫異,卻聽得此時前堂譁然喧鬧:「唐姑梁贏了,唐姑梁贏了。」寒泉子一聽大喜,眉開眼笑:「如此,我今日贏了!」當下忙趕到前殿去,便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了。
秦王駟匆匆迴宮,卻是因為秦國出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
大良造公孫衍上表辭官,出走魏國。
表麵上看來,這隻是大良造與秦王理念不合,因此負氣而走,然則此事,卻是經歷了一番謀算已久、驚心動魄的國與國之間的暗戰。
綜合各方麵得到的訊息,公孫衍出走,是魏國君臣策劃已久的事,而具體的執行之人,就是魏公子卬。
一年多前,楚女入秦為後之時,魏卬已經在遊說公孫衍了。當時公孫衍仍然有些猶豫不決,但當他征魏主張受到阻止,對義渠用兵的建議又不被採納,再加上張儀憑一張巧舌屢次在朝堂上與他相爭,他本以為張儀不足為敵,可是,在秦王駟立張儀為相邦,將大良造的權力三分之後,他在這大良造的位置上,已經不能再安坐了。
</br>
羋月被一語觸動心事,輕嘆:「與人相交,交的是這個人本身的思想行為,至於你的身份是什麽,卻是無人在意的…… 若是天下人都這樣,就好了。」
秦王駟笑而不答,轉而問:「喜歡這裏嗎?」
羋月的眼睛亮了起來:「喜歡。」
秦王駟指了指前廳:「可聽出什麽來了?」
羋月低頭仔細地想了想,無奈地搖頭:「仿佛各家說得都有道理,卻都未必能夠壓倒別人。」
秦王駟抬頭,雙目望向天際:「百家爭鳴,已經數百年,若說誰能夠說服誰,誰能夠壓倒誰,那是笑話。」
羋月不解地問:「那他們為什麽還要爭呢?」
秦王駟道:「爭鳴,是為了發出聲音來。一個時代隻有發出各種聲音來,才會有進步。原來這個世間,隻有周禮,隻有一種聲音,四方沉寂。我大秦在他們眼中,也不過是牧馬的邊鄙野人。周天子的威望倒塌下去以後,才有列國的崛起,有我大秦的崛起,有各方人才投奔,有這四方館中百家爭鳴,激盪文字,人才輩出。」
羋月想說什麽,張了張口,卻沒說出來。秦王駟看出她的心思,鼓勵道:
「說吧!」
羋月囁嚅道:「妾身看《商君書》,商君斥其他學說為『賊』。大秦用的是商君之法……」見秦王駟哈哈大笑起來,羋月有些羞愧地低頭。
秦王駟的笑容漸漸收起,看著羋月道:「殺其人,不廢其法;尊其法,不廢他法。王者之道,在於駕馭策士和學說,而非為策士和學說所駕馭。」
羋月心頭一震,看著秦王駟。他的話,猶如一扇門向她打開,她隻覺得五髒六腑都似已經僵住,自己的思考,又似重新被他洗刷過。
但聽得秦王駟繼續道:「任何一種學說都在盡力排斥他人,但是隻有最聰明的人,才會吸取別家學說提升自己。所以經過百年來的排斥以後,各家學說已經懂得,為了說服別人,更要不斷提升自己學說的內涵。而君王,擇一家為主,數家為輔,內佐王政,外擴疆域……」
觀其言行,羋月已經明白,這四方館的設立是為了什麽;而他以君王之身,不是坐等下麵的臣子推薦,而是親自來到四方館中結交策士甚至下注博弈,又是為了什麽。學說不怕爭辯,因為學說是在爭辯中進步的,而聆聽爭辯,則可以從中學習到如何辨別一種學說的優劣。
羋月沉默良久,忽然鼓足了勇氣問:「大王,我還可以再來嗎?」
秦王駟笑了:「帶你來,難道隻是為了讓你看一眼,然後迴去牽腸掛肚的嗎? 你自然是可以來的。每月逢十之日,這裏都會有大辯論,你若喜歡,以後可以自己憑令符過來,也可以……」他停頓了一下,「下注!」
羋月驚喜地道:「真的?」
秦王駟道:「君無戲言。」
羋月看著秦王駟,眼中充滿了崇敬和感激,忽然有些哽咽:「大王……」
秦王駟不解地問:「為何哭了?」
羋月抹著眼睛:「臣妾是高興得哭了!」
秦王駟有些不解:「高興到要哭?」
羋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王給我的,是我連做夢都不曾有過的自由和快樂。」
秦王駟笑著搖頭:「這點事就滿足了? 寡人不是說過嗎,從此以後就隻管從心而活,自在而行。」
羋月笑了,笑得如春花燦爛,秦王駟自認識她以來,卻是第一次看到她如此燦爛而毫無保留的笑容,不禁有些失神。
羋月一轉頭,卻見繆監自前廳匆匆而來,有些詫異,當下壓低了聲音道:
「大王,大監來了。」
秦王駟一扭頭,看到繆監的神情竟有些驚惶。他知道繆監素來鎮定,有這樣的表情,必是出了大事,當下臉色一變,轉身迎上,低聲問:「何事?」
羋月但見繆監在秦王駟耳邊悄悄說了句話,秦王駟臉色大變,低聲道:
「什麽? 不必顧忌,衝進去,看個究竟。」說著,就要匆匆出去,羋月亦是連忙跟上。
那 寒泉子剛下完注迴來,見秦王駟就要走,詫異地道:「咦,樗裏子,你來找公孫驂什麽事啊? 公孫驂,賭注就要開了,你不再等一會兒嗎?」
卻見秦王駟臉色鐵青,強抑脾氣:「沒什麽,家中忽然有事,我先走了。」
見三人匆匆離去,寒泉子正自詫異,卻聽得此時前堂譁然喧鬧:「唐姑梁贏了,唐姑梁贏了。」寒泉子一聽大喜,眉開眼笑:「如此,我今日贏了!」當下忙趕到前殿去,便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了。
秦王駟匆匆迴宮,卻是因為秦國出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
大良造公孫衍上表辭官,出走魏國。
表麵上看來,這隻是大良造與秦王理念不合,因此負氣而走,然則此事,卻是經歷了一番謀算已久、驚心動魄的國與國之間的暗戰。
綜合各方麵得到的訊息,公孫衍出走,是魏國君臣策劃已久的事,而具體的執行之人,就是魏公子卬。
一年多前,楚女入秦為後之時,魏卬已經在遊說公孫衍了。當時公孫衍仍然有些猶豫不決,但當他征魏主張受到阻止,對義渠用兵的建議又不被採納,再加上張儀憑一張巧舌屢次在朝堂上與他相爭,他本以為張儀不足為敵,可是,在秦王駟立張儀為相邦,將大良造的權力三分之後,他在這大良造的位置上,已經不能再安坐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