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她隻是想為黃歇報仇;當時,她並沒有想過更遠乃至於一生一世的事情。而如今,她已經知道憑個人的力量,哪怕找到了證據,也不能為黃歇報仇,這一切操縱在秦王的手中,而秦王隻要還想庇護魏夫人,她就無法報仇。


    那 麽,再繼續待下去,還有什麽意義呢? 她想,不如離開吧。


    她逃離了楚宮,不是為了陷入另一個後宮的。想起向氏臨死前的囑託,想起她的含恨而死……不,她絕對不能讓自己再走向和母親一樣的命運。


    她必須離開。


    想到這兒,她站了起來。她想,她要尋求一個人的幫助。


    這個人,就是張儀。


    此時張儀的府第,又換了一個,因為,他又升官了。


    羋月打量著張儀的新居處。此時的張儀居室整潔,整個人也再不是當日那種科頭跣足、鑽在竹簡裏爬不出來的樣子了。


    如今他身邊日日有美姬侍候,自然不會如此不修邊幅。


    羋月見了麵便戲謔道:「恭喜張子! 好些日子不見,張子又是得了誰的饋贈? 如今起居舉止,都更上層樓了。」


    張儀笑了笑,揮退侍人,單刀直入問道:「季羋尋我,想必有事?」


    羋月笑了笑,道:「你猜!」


    張儀道:「我猜猜看。王後懷孕,必要安排媵侍,季羋不是想進一步,那就是想退一步了。」


    羋月點頭道:「不錯,我想出宮。」


    張儀道:「為何要出宮?」


    羋月坐下來道:「我離開楚國,原是為了逃出泥潭,結果卻陷入了另一團泥潭。後宮的觸蠻之爭,看似可笑,可落入局中,照樣也是非死即傷。如今阿姊已經懷孕,孟昭氏作為媵女已經被派去服侍大王。你說得對,我以前說我入宮卻不服侍大王是掩耳盜鈴,既為媵女,有些事隻怕輪到頭上就身不由己了,還不如及早逃開。」


    張儀微微點頭,道:「難得你有如此清醒的認識。」一伸手,從旁邊的櫃中取下一個木匣,遞給羋月道:「你的東西,我早就備下了。這裏有三份地契,一份在秦都鹹陽,一份在魏都大梁,最後一份在齊都臨淄。你選定一個地方,等你出宮以後,我再贈你奴僕百名、一千金備用,如何?」


    羋月一怔,她沒有想到,張儀早就想得這麽周全,這麽慷慨。她並不推辭,她欠張儀的,張儀欠她的,並不需要計算得太清楚,有些事,彼此心裏知道就行。當下接過木匣打開,取了一份地契,道:「多謝張子。」


    張儀問:「你定於何處?」


    羋月道:「魏都大梁。」


    張儀一怔,擊案大笑:「善。」秦有羋姝,齊有羋姮,楚有威後,她既然要避開這些人,自然就不可長居這些地方。當她離開宮廷的時候,魏人便不會再成為她的敵人,魏都大梁,反而成為她最好的棲居之地。何況從大梁到周都洛陽亦是極近,在洛陽觀察天下,則是更好的選擇。


    羋月微笑:「張子如此慷慨,可是哪裏發財了?」


    張儀道:「你也猜猜看?」


    羋月道:「猜不出來。」


    張儀道:「往我們都熟悉的地方猜。」


    羋月吃驚地道:「楚國? 你又迴郢都去了? 那兒你可是滿地仇人啊,不是得罪了這個,就是騙了那個。」


    張儀道:「哎,當初我張儀是無名遊士,自然不敢再入郢都。可我如今是秦國使臣,就算迴去,他們也得將我奉若上賓啊。」


    羋月道:「你去做什麽了?」


    張儀道:「勸楚國與齊國斷交,與秦國結盟啊。」


    羋月吃驚道:「大王能同意?」楚王槐可不是這麽容易聽從別人的人,況且齊楚聯盟已久,又是聯姻。縱然秦人娶了羋姝,但終究不如羋姮在齊國更久,更有手腕左右齊政啊。


    張儀道:「自然,我說大秦會送他商於之地六百裏,他當場就答應了,還怕與齊國斷交得不痛快,派了勇士去辱罵齊君。」


    羋月撫額道:「那六百裏地呢?」


    張儀道:「大王給了我一塊封地,我給它取了個地名叫六百裏。」


    羋月道:「那塊地有多大?」


    張儀笑眯眯地伸出手來比畫道:「六裏。」


    羋月扶著頭覺得不能支持了:「大王肯定會發瘋的。」


    張儀得意地道:「不怕他發瘋,就怕他不發瘋。他要發瘋,就會亂來,他要亂來,就會死得更慘。」


    羋月忍不住問:「張儀,你為何要這麽做?」


    張儀表情忽然凝住,長嘆一聲道:「為什麽?」他忽然伸手打開一張大的羊皮卷,那是一張列國的地圖,道:「季羋,你來看。」羋月探頭,看著地圖,張儀道:「你看到沒有,這地圖上的國家,在周天子時代,曾經有三千諸侯。自平王東遷以後,大國併吞小國,封臣瓜分大國,甚至臣下奪國篡位。到三家分晉之時,隻剩得二十餘家諸侯,勢力最強者,為秦楚韓趙魏燕齊七家。此後這國與國之間的形勢,看似疆域時時在變,但大國對峙之勢卻僵持不變,已經一百餘年。」


    羋月看著地圖半晌,才說道:「那現在是不是又到了變的時候?」


    張儀擊案道:「不錯。周天子之製,是維持封建之製不變,而在當今之世已經完全不合時宜,所以列國紛紛變法。其中李悝於魏國變法,吳起於楚國變法,申不害於韓國變法,鄒忌於齊國變法。你可知這些變法,結果如何?」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羋月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勝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勝男並收藏羋月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