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方麵來說,莒姬確是一個很聰明的女人,當年她能夠如何取悅於楚威王,如今便能夠如何與自己的兒女保持好的感情,隻要她願意、她有心去做的話。
雖然羋月住在高唐台,羋戎住於泮宮,但羋戎總會借著休假之日來離宮,母子感情始終極好。而羋月若是知道羋戎會來,也必會趕來相會。
羋戎單純,又兼一出生便抱到莒姬身邊來撫養,雖然知道自己另有生母,但與莒姬的感情卻是如同親生母子一般。且向氏出事時,他還在半懂不懂的時候,略記事一點後,對向氏更是印象極淡。他亦是知道自楚威王去世之事,莒姬處境艱難,每每相見,總是極懂事極孝順的,更是令莒姬感覺貼心。對這個兒子,莒姬自是傾出全心去寵愛與管教,不管要疼要罰,實無其他顧忌。
羋月卻是不太一樣,這個女兒比羋戎大,所以更有自己的想法,不太受她的影響。且太過聰明也太過有自己的想法,又因曾被楚威王所寵過,甚為不馴。更兼向氏之死,讓她們母女之間,產生了隔閡/雖然兩人在這深宮之中畢竟也是相依為命,不可分割,最終這種隔閡也已經被化解。但是對於羋月這個孩子,莒姬卻是一直小心翼翼地維持著一定的距離,這樣聰明又有主見的孩子,若是對她也如對羋戎一般的關心衣食施這等小恩小惠,隻怕不入她的心。這個孩子又過於懂事,許多事竟是她連管教也不好下手,若是過於幹涉,隻會母女離心;若是全不幹涉,則更見冷淡。
這些年來莒姬亦是為了這個女兒而煞費苦心,不得不一次次調整自己對羋月的態度,直到如今在一般的事務上,完全把她當作成年人一般對待,並不似象對待羋戎一般的如同孩子一般相待。
母女二人,俱是極聰明的人,這些年來所養成的默契,已經讓羋月知道,不可能再從莒姬處得到任何的幫助。莒姬不是楚威王,由著她當年耍賴打滾,便能依了她,且如今她也做不出來這樣的行為。
但奇怪的是,羋戎在莒姬麵前,卻是可以毫無負擔地耍賴打滾,雖然多半是要被製止教訓的,但卻也有一小半機會,能夠耍賴成功,讓莒姬無奈讓步的。羋月冷眼旁觀,雖然有一些是莒姬故意引羋戎耍賴的,但有一些卻也的確是莒姬一開始沒打算讓步,但最終還是讓步了的。
羋月卻知道自己與莒姬之間,已不可能象羋戎與莒姬一般毫無思慮與顧忌,想要就要,想鬧就能鬧到。但這樣也好,至少對於她來說,知道太多並不是一件好事,羋戎能夠少一些心事幸福地長大,這對他更好一些。
她心中轉過各種思緒,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把魏美人之事徹底放下,這一日便到了當日與魏美人相約的十日之後,羋月在自己的房間猶豫再三,有心迴避,但還是去了相約之處。
卻見魏美人已經等了許久,見了她來了,驚喜地迎上來道:「阿姊,你終於來了——」
羋月見到她這樣,本欲來一會便走,此時心中一軟,便道:「魏妹妹,你來多久了?」
魏美人忙笑道:「不久不久,此處風景甚好,我多看一會兒也沒關係。」
羋月來的時候本已經遲了兩刻,看著魏美人的神色,似乎她比約定時間來得更早,此時她卻半點也沒有埋怨羋月之意,羋月暗慚,道:「妹妹,你近日可是在雲夢台,與鄭袖夫人同住?」
魏美人瞪大了漂亮的雙眼,道:「阿姊你也知道了,是啊,我如今與鄭袖阿姊同住呢,她待我當真極好。」
羋月看著她單純的神情,心情複雜,問道:「她當真待你極好?」
魏美人忙點頭,笑容燦爛道:「是啊,你知道我家裏沒有阿姊,從小就希望有個阿姊來疼我。沒想到到了楚國,居然遇上了兩個待我好的阿姊。」
羋月問道:「她對你怎麽好了?」
魏美人臉一紅,有些扭捏地道:「她……很會照顧人,很體貼人,我吃的用的穿的,都是她張羅的,有時候我還沒說出口,她就會知道我想要什麽,都給我弄好了。我也是好一段時間以後,才知道原來我梳妝檯上的許多首飾,都是她自己私藏的,並不是大王賜給我的。她知道我想家,就派人捎來老家的棗子和乳酪;有一迴我在花園裏被蟲蟻咬了,她還不讓我抓撓,說是若是抓傷了皮,大王會不喜歡……阿姊,我在家中也是得父母寵愛,也是有侍女服侍,可是不管是父母還是侍女,都做不到鄭袖阿姊這麽溫柔關心,體貼入微,這輩子從來沒有人象鄭袖阿姊那樣對我這麽好過。而且,她不止是疼愛於我,還教我許多人情世故,教我如何討大王歡心,如何不要與旁人爭論是非,如何賞賜奴婢收羅人心……」
羋月聽著魏美人一樁樁一件件地道來,見著她臉上越來越過崇拜和信任的神情,一顆心隻不住的下沉,好一會兒,才道:「妹妹,你可知鄭袖夫人出身並不高貴,卻在短短幾年內成為大王最寵愛的妃子,離王後之位隻差一步。我想,她的得寵,也許就是大王在她身上感受到這種無微不至的體貼關懷和善解人意吧。可這體貼關懷,她給予大王,換來的是權柄風光。她給予了你,又能換來什麽?」
魏美人不想她竟如此說話,她生來貌美,人人都會忍不住讓著她嗬護她,她亦是習慣了旁人對她的好。自然,旁人對她排斥,對她隔離,她亦是見過的。旁人對她的好,她接受得自然而然,對她不好,她也不以為忤。唯其如此,她反而不曾領會到什麽叫「笑裏藏刀」,聽羋月這麽一說,心中反而委屈起來,難道她竟是不配別人對她好不成?當下反問:「若是這麽說,阿姊待我的好,也是要換來什麽了?阿姊,你何以妄測人心至此?枉我把你當成阿姊,有什麽心事亦是同你講,你卻為何不容得其他人待我好?」
</br>
雖然羋月住在高唐台,羋戎住於泮宮,但羋戎總會借著休假之日來離宮,母子感情始終極好。而羋月若是知道羋戎會來,也必會趕來相會。
羋戎單純,又兼一出生便抱到莒姬身邊來撫養,雖然知道自己另有生母,但與莒姬的感情卻是如同親生母子一般。且向氏出事時,他還在半懂不懂的時候,略記事一點後,對向氏更是印象極淡。他亦是知道自楚威王去世之事,莒姬處境艱難,每每相見,總是極懂事極孝順的,更是令莒姬感覺貼心。對這個兒子,莒姬自是傾出全心去寵愛與管教,不管要疼要罰,實無其他顧忌。
羋月卻是不太一樣,這個女兒比羋戎大,所以更有自己的想法,不太受她的影響。且太過聰明也太過有自己的想法,又因曾被楚威王所寵過,甚為不馴。更兼向氏之死,讓她們母女之間,產生了隔閡/雖然兩人在這深宮之中畢竟也是相依為命,不可分割,最終這種隔閡也已經被化解。但是對於羋月這個孩子,莒姬卻是一直小心翼翼地維持著一定的距離,這樣聰明又有主見的孩子,若是對她也如對羋戎一般的關心衣食施這等小恩小惠,隻怕不入她的心。這個孩子又過於懂事,許多事竟是她連管教也不好下手,若是過於幹涉,隻會母女離心;若是全不幹涉,則更見冷淡。
這些年來莒姬亦是為了這個女兒而煞費苦心,不得不一次次調整自己對羋月的態度,直到如今在一般的事務上,完全把她當作成年人一般對待,並不似象對待羋戎一般的如同孩子一般相待。
母女二人,俱是極聰明的人,這些年來所養成的默契,已經讓羋月知道,不可能再從莒姬處得到任何的幫助。莒姬不是楚威王,由著她當年耍賴打滾,便能依了她,且如今她也做不出來這樣的行為。
但奇怪的是,羋戎在莒姬麵前,卻是可以毫無負擔地耍賴打滾,雖然多半是要被製止教訓的,但卻也有一小半機會,能夠耍賴成功,讓莒姬無奈讓步的。羋月冷眼旁觀,雖然有一些是莒姬故意引羋戎耍賴的,但有一些卻也的確是莒姬一開始沒打算讓步,但最終還是讓步了的。
羋月卻知道自己與莒姬之間,已不可能象羋戎與莒姬一般毫無思慮與顧忌,想要就要,想鬧就能鬧到。但這樣也好,至少對於她來說,知道太多並不是一件好事,羋戎能夠少一些心事幸福地長大,這對他更好一些。
她心中轉過各種思緒,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把魏美人之事徹底放下,這一日便到了當日與魏美人相約的十日之後,羋月在自己的房間猶豫再三,有心迴避,但還是去了相約之處。
卻見魏美人已經等了許久,見了她來了,驚喜地迎上來道:「阿姊,你終於來了——」
羋月見到她這樣,本欲來一會便走,此時心中一軟,便道:「魏妹妹,你來多久了?」
魏美人忙笑道:「不久不久,此處風景甚好,我多看一會兒也沒關係。」
羋月來的時候本已經遲了兩刻,看著魏美人的神色,似乎她比約定時間來得更早,此時她卻半點也沒有埋怨羋月之意,羋月暗慚,道:「妹妹,你近日可是在雲夢台,與鄭袖夫人同住?」
魏美人瞪大了漂亮的雙眼,道:「阿姊你也知道了,是啊,我如今與鄭袖阿姊同住呢,她待我當真極好。」
羋月看著她單純的神情,心情複雜,問道:「她當真待你極好?」
魏美人忙點頭,笑容燦爛道:「是啊,你知道我家裏沒有阿姊,從小就希望有個阿姊來疼我。沒想到到了楚國,居然遇上了兩個待我好的阿姊。」
羋月問道:「她對你怎麽好了?」
魏美人臉一紅,有些扭捏地道:「她……很會照顧人,很體貼人,我吃的用的穿的,都是她張羅的,有時候我還沒說出口,她就會知道我想要什麽,都給我弄好了。我也是好一段時間以後,才知道原來我梳妝檯上的許多首飾,都是她自己私藏的,並不是大王賜給我的。她知道我想家,就派人捎來老家的棗子和乳酪;有一迴我在花園裏被蟲蟻咬了,她還不讓我抓撓,說是若是抓傷了皮,大王會不喜歡……阿姊,我在家中也是得父母寵愛,也是有侍女服侍,可是不管是父母還是侍女,都做不到鄭袖阿姊這麽溫柔關心,體貼入微,這輩子從來沒有人象鄭袖阿姊那樣對我這麽好過。而且,她不止是疼愛於我,還教我許多人情世故,教我如何討大王歡心,如何不要與旁人爭論是非,如何賞賜奴婢收羅人心……」
羋月聽著魏美人一樁樁一件件地道來,見著她臉上越來越過崇拜和信任的神情,一顆心隻不住的下沉,好一會兒,才道:「妹妹,你可知鄭袖夫人出身並不高貴,卻在短短幾年內成為大王最寵愛的妃子,離王後之位隻差一步。我想,她的得寵,也許就是大王在她身上感受到這種無微不至的體貼關懷和善解人意吧。可這體貼關懷,她給予大王,換來的是權柄風光。她給予了你,又能換來什麽?」
魏美人不想她竟如此說話,她生來貌美,人人都會忍不住讓著她嗬護她,她亦是習慣了旁人對她的好。自然,旁人對她排斥,對她隔離,她亦是見過的。旁人對她的好,她接受得自然而然,對她不好,她也不以為忤。唯其如此,她反而不曾領會到什麽叫「笑裏藏刀」,聽羋月這麽一說,心中反而委屈起來,難道她竟是不配別人對她好不成?當下反問:「若是這麽說,阿姊待我的好,也是要換來什麽了?阿姊,你何以妄測人心至此?枉我把你當成阿姊,有什麽心事亦是同你講,你卻為何不容得其他人待我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