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姝扭著羋月道:「休說他話,你倒快出主意啊!」
羋月又看了一眼羋茵,笑道:「阿姊不是說,他是太子的伴讀嗎?這件事,不如讓太子出麵,如何?」
羋姝撫掌道:「甚是甚是,我還可讓太子出麵提這個建議,讓太子出麵說這個人選。」
說著,她便站起來,要去尋太子橫。
羋月又勸道:「阿姊且慢。」
羋姝站住,問道:「怎麽?」
羋月道:「阿姊何必親自去找太子,隻消與王後說一聲就行,王後一向善解人意,她一定能夠幫你辦妥這件事。」
羋姝眼睛一亮道:「果然我知道找你出主意最好不過了,我現在就去找王後——」
羋姝說著便要衝出去,羋月忙勸住她道:「阿姊,如今天已經黑了,不如明日再尋王後去。」
勸好了羋姝,兩人方告辭而出,換了絲履,一路皆是默默無語,直走到迴廊分手處,羋茵方複雜地看了一眼羋月道:「九妹妹果真是聰明能幹,這不消半天,便已經替姝妹想出了主意!」
羋月微笑道:「怎麽比得上茵姊您深謀遠慮,想得長遠呢!」
羋茵扯了扯嘴角,扭頭而去。
見羋茵走遠了,羋月的臉方沉了下來。羋茵今日挑唆羋姝去追求黃歇,必有圖謀。羋月慮的卻是,羋茵自己圖謀失敗,倒也罷了,但很顯然如今她三人一同居住,若是當真發生了什麽事,就怕會連累到自己身上。
她長嘆一聲,抬頭看著廊外月色,如今正是最關鍵的時候。她在這禁中熬了三年,忍了三年,就是希望能夠逃脫這個禁宮。
如今,羋戎未封,她未嫁,這兩件事,萬不能行差踏錯,否則就將影響她們姐弟這一生。
次日一早,羋姝便急急起身,要往南後所居的漸台行去,甚至連羋茵和羋月也不曾叫上。
南後本寵冠後宮,無奈年歲漸長,一次難產後身體又開始日漸衰弱,夫人鄭袖便成了楚王槐的新寵。而南後這些年來,甚至不得已要將部分宮務交於夫人鄭袖代勞。
鄭袖夫人亦生一子公子蘭,這幾年也漸漸長大,甚得楚王槐鍾愛。鄭袖於是在楚王槐麵前不斷進讒,使得太子橫漸被疏遠。
鄭袖的野心,真是楚宮皆知。但南後雖然一直在生病,卻一直拖著,且經常會弄出一些事情,教楚王槐記起當日恩愛,這些年竟成了相持不下的狀態。
這日見羋姝急急而來,說了這些話,南後便沉默了。
羋姝等了好一會兒,但見南後隻是不住低咳,心中有些急燥:「嫂嫂,您倒說說話啊,此事可行否?」
南後見羋姝著急,麵露為難之色,好一會兒才笑道:「妹妹要做什麽事,哪有不行的。迴頭我就安排去,必讓妹妹滿意。」
若是個機靈的,隻怕要問一問南後是否有隱情,羋姝卻從來是個嬌縱的,她才不管人家為不為難,隻要結果便是,一聽就大喜道:「多謝嫂嫂,我就知道嫂嫂待我最好了。」
南後見了她如此活潑,也笑了笑道:「妹妹近日可是在學琴,我聽說女師誇獎妹妹極有天賦呢!」
羋姝聽了頓時有些得意,又有些害羞地謙辭道:「我才剛學呢,嫂嫂誇獎了。」
南後道:「正好我這裏有一具舊琴,妹妹若不嫌棄,就贈與妹妹練手。」這邊便吩咐心腹侍女道:「采芹,你去把我的琴拿來。」
羋姝也不以為意,楚宮之中,什麽好東西沒有。直到采芹小心翼翼地捧了一具古琴上來,遞與羋姝,羋姝見上麵鎦著兩個小字,細辨了一下,這才驚道:「『繞樑』,嫂嫂,這是繞樑琴?」
南後蒼白的臉上微露笑意道:「我就曉得妹妹是識琴之人,這琴與妹妹,也不枉了。」
所謂「繞樑」之琴,傳說為韓娥所有,她途經齊國時斷了錢糧,隻得彈琴賣唱,結果餘音裊裊,繞樑三日而不絕。自此繞樑琴便成為傳說。羋姝倒不想竟能見到此琴,喜不自勝,道:「嫂嫂這琴從何而來?」
南後道:「韓娥死後,此琴落入宋國大夫華元的手中,為解大楚兵困宋國之危,華元就把此琴獻與先莊王。傳說先莊王得此琴後,愛不釋手,因撫琴而七日不朝,夫人樊姬相勸,這才將此琴封於庫中。當年我初嫁之時,因喜歡撫琴,大王陪我到平府去尋琴,方見此物。又得了父王的恩準,這才將此琴賜於我。」
羋姝輕試了幾個音。這琴封存了多年,外表雖然有損,木質卻是不變,一彈便能引發清越的空腔共鳴之聲,卻是極為難得。當年南後初用,換上絲弦一彈,便驚為仙音。這些年又是常常彈奏,將音色融煉得更加圓熟明亮,吟揉綽注間仿佛自帶塤笛伴奏,因此羋姝稍一試便愛不釋手,這邊還要客氣兩句道:「既是王兄送與嫂嫂的,我如何能要!」
南後笑道:「我病了許久,這琴也空置了許久。父王既許此琴出庫,也是不忍良琴蒙塵。如果我讓此琴空置,也是罪過,能為此琴尋一個更合適的主人,才不枉我與它相伴一場。我們都是自家人,還請妹妹不要再推辭才是!」
羋姝高興地坐正,輕撫了一曲古樂《承雲》,相傳這是周穆王所奏之曲,她因初學,便來試手。這一彈奏,越發覺得此琴實不枉楚莊王七日罷朝的傳聞,素日她用的也是極有名的琴,同樣的手式,彈出的音色迴響之淳厚,餘味之清遠,竟遠不如此琴。
</br>
羋月又看了一眼羋茵,笑道:「阿姊不是說,他是太子的伴讀嗎?這件事,不如讓太子出麵,如何?」
羋姝撫掌道:「甚是甚是,我還可讓太子出麵提這個建議,讓太子出麵說這個人選。」
說著,她便站起來,要去尋太子橫。
羋月又勸道:「阿姊且慢。」
羋姝站住,問道:「怎麽?」
羋月道:「阿姊何必親自去找太子,隻消與王後說一聲就行,王後一向善解人意,她一定能夠幫你辦妥這件事。」
羋姝眼睛一亮道:「果然我知道找你出主意最好不過了,我現在就去找王後——」
羋姝說著便要衝出去,羋月忙勸住她道:「阿姊,如今天已經黑了,不如明日再尋王後去。」
勸好了羋姝,兩人方告辭而出,換了絲履,一路皆是默默無語,直走到迴廊分手處,羋茵方複雜地看了一眼羋月道:「九妹妹果真是聰明能幹,這不消半天,便已經替姝妹想出了主意!」
羋月微笑道:「怎麽比得上茵姊您深謀遠慮,想得長遠呢!」
羋茵扯了扯嘴角,扭頭而去。
見羋茵走遠了,羋月的臉方沉了下來。羋茵今日挑唆羋姝去追求黃歇,必有圖謀。羋月慮的卻是,羋茵自己圖謀失敗,倒也罷了,但很顯然如今她三人一同居住,若是當真發生了什麽事,就怕會連累到自己身上。
她長嘆一聲,抬頭看著廊外月色,如今正是最關鍵的時候。她在這禁中熬了三年,忍了三年,就是希望能夠逃脫這個禁宮。
如今,羋戎未封,她未嫁,這兩件事,萬不能行差踏錯,否則就將影響她們姐弟這一生。
次日一早,羋姝便急急起身,要往南後所居的漸台行去,甚至連羋茵和羋月也不曾叫上。
南後本寵冠後宮,無奈年歲漸長,一次難產後身體又開始日漸衰弱,夫人鄭袖便成了楚王槐的新寵。而南後這些年來,甚至不得已要將部分宮務交於夫人鄭袖代勞。
鄭袖夫人亦生一子公子蘭,這幾年也漸漸長大,甚得楚王槐鍾愛。鄭袖於是在楚王槐麵前不斷進讒,使得太子橫漸被疏遠。
鄭袖的野心,真是楚宮皆知。但南後雖然一直在生病,卻一直拖著,且經常會弄出一些事情,教楚王槐記起當日恩愛,這些年竟成了相持不下的狀態。
這日見羋姝急急而來,說了這些話,南後便沉默了。
羋姝等了好一會兒,但見南後隻是不住低咳,心中有些急燥:「嫂嫂,您倒說說話啊,此事可行否?」
南後見羋姝著急,麵露為難之色,好一會兒才笑道:「妹妹要做什麽事,哪有不行的。迴頭我就安排去,必讓妹妹滿意。」
若是個機靈的,隻怕要問一問南後是否有隱情,羋姝卻從來是個嬌縱的,她才不管人家為不為難,隻要結果便是,一聽就大喜道:「多謝嫂嫂,我就知道嫂嫂待我最好了。」
南後見了她如此活潑,也笑了笑道:「妹妹近日可是在學琴,我聽說女師誇獎妹妹極有天賦呢!」
羋姝聽了頓時有些得意,又有些害羞地謙辭道:「我才剛學呢,嫂嫂誇獎了。」
南後道:「正好我這裏有一具舊琴,妹妹若不嫌棄,就贈與妹妹練手。」這邊便吩咐心腹侍女道:「采芹,你去把我的琴拿來。」
羋姝也不以為意,楚宮之中,什麽好東西沒有。直到采芹小心翼翼地捧了一具古琴上來,遞與羋姝,羋姝見上麵鎦著兩個小字,細辨了一下,這才驚道:「『繞樑』,嫂嫂,這是繞樑琴?」
南後蒼白的臉上微露笑意道:「我就曉得妹妹是識琴之人,這琴與妹妹,也不枉了。」
所謂「繞樑」之琴,傳說為韓娥所有,她途經齊國時斷了錢糧,隻得彈琴賣唱,結果餘音裊裊,繞樑三日而不絕。自此繞樑琴便成為傳說。羋姝倒不想竟能見到此琴,喜不自勝,道:「嫂嫂這琴從何而來?」
南後道:「韓娥死後,此琴落入宋國大夫華元的手中,為解大楚兵困宋國之危,華元就把此琴獻與先莊王。傳說先莊王得此琴後,愛不釋手,因撫琴而七日不朝,夫人樊姬相勸,這才將此琴封於庫中。當年我初嫁之時,因喜歡撫琴,大王陪我到平府去尋琴,方見此物。又得了父王的恩準,這才將此琴賜於我。」
羋姝輕試了幾個音。這琴封存了多年,外表雖然有損,木質卻是不變,一彈便能引發清越的空腔共鳴之聲,卻是極為難得。當年南後初用,換上絲弦一彈,便驚為仙音。這些年又是常常彈奏,將音色融煉得更加圓熟明亮,吟揉綽注間仿佛自帶塤笛伴奏,因此羋姝稍一試便愛不釋手,這邊還要客氣兩句道:「既是王兄送與嫂嫂的,我如何能要!」
南後笑道:「我病了許久,這琴也空置了許久。父王既許此琴出庫,也是不忍良琴蒙塵。如果我讓此琴空置,也是罪過,能為此琴尋一個更合適的主人,才不枉我與它相伴一場。我們都是自家人,還請妹妹不要再推辭才是!」
羋姝高興地坐正,輕撫了一曲古樂《承雲》,相傳這是周穆王所奏之曲,她因初學,便來試手。這一彈奏,越發覺得此琴實不枉楚莊王七日罷朝的傳聞,素日她用的也是極有名的琴,同樣的手式,彈出的音色迴響之淳厚,餘味之清遠,竟遠不如此琴。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