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人生絕望的穀底,她努力忘記的舊世界,又出現在了她的麵前。
而她的第一個反應,並不是再遇故人的驚喜,而是恐懼。命運之神對她從來都是苛刻的,如果生活有了轉機,一定是向著更壞的方向而去。
她的命運,已經不能再壞了,那麽,她更不要把噩運帶給她的至親之人。
很多時候她在想,是不是一直有一雙眼睛在看著她,見不得她能過上好日子。是不是有人不放過她,要一直看著她受苦。如果有人隻是想看著她受苦受難受罪,那麽她就受著吧,是不是隻要她馴服地受著苦難,那麽那雙眼睛就會滿意,就不會把災難帶給她最愛的親人。
她看到了向壽,看到了弟弟的殷切目光,她幾番想認,卻不敢認,她怕這一認,那雙眼睛會認為她想逃脫,認為她不夠馴服,會不會給她以更重的處罰,或者更可怕,是給那些原本生活在安寧之中的至親之人以處罰。
她不能認,她迴避、她逃離,然而當聽到偃婆提到她的兒女的時候,那種揪心的感覺,讓她不能不詢問,不能不承認自己的身份。
「你告訴公主,我已經死了!」她又摸了摸席上的幼兒,燒得更重了,原來命運之神不止要她一個祭品,甚至要讓她的小兒也成為祭品嗎?她忍不住又將孩子緊緊地抱在懷中,那麽,就讓她們母子一同成為祭品吧。隻要那兩個孩子能夠安好,隻要那兩個孩子能夠安好,那是王的子嗣,一定要安好啊。就讓這個微賤的自己,和這個隻屬於微賤自己的孩子,一同成為祭品吧。
向壽見她如此,心中著急,道:「阿姊——」
偃婆老於世故,她也是自微賤出來,也是有自己的孩子,卻多少能夠猜到向氏的心態,卻隻摸了摸魏冉的額頭,急道:「向媵人,別的話休要再說,趕緊把孩子抱到醫者那兒去吧,我看著還是有救的。」
向氏猛然抬頭,眼中頓時有了希冀之光道:「你說,這孩子……」
偃婆截口道:「這當口就休要再磨蹭時間了,快抱去給醫者看病。」
向氏那一刻抑鬱到了極點,隻欲求死,可一聽說孩子還有救,便什麽心思也顧不得了,隻茫然聽從偃婆的指揮,被偃婆和向壽左右扶著,便出了草棚,在莒弓護持下,一路到了莒族所居之地,尋了一個醫者,看了病開了方子熬了湯,又送迴草棚。
向氏提心弔膽,唯恐魏甲迴來再生事端,偃婆卻安慰她道:「放心,莒弓必有安排。」
向氏並不明白莒弓的安排是什麽,莒弓卻是尋了幾個人,到那個地下賭場作手腳,引得那魏甲輸輸贏贏,幾日都不捨得離開。
這幾日為防鄰居起疑,便隻有偃婆陪著向氏,那小兒魏冉也是生命力強韌,隻吃了幾天湯藥,就漸漸轉好。
偃婆這才細細地將九公主偶聽消息,堅要尋訪生母,莒姬勸阻方才暫時消停,卻因此和莒姬母女生分,如今莒姬許下三月之約,若向氏不與小公主見麵,隻恐小公主思念生母,會因此惹禍之事,與向氏一一分剖明白。
向氏聽完,默然,良久方苦澀地道:「我如今這個樣子,如何能再見小公主,便是見了,日後……又如何安排?」
偃婆支吾道:「這……奴婢是奉夫人之命,將此事說與媵人,讓媵人去見公主,至於以後,尚要聽夫人安排。」
向氏低下頭,輕聲道:「那我便也聽夫人安排就是。」
第十三章 斷腸別
「找到了?」羋月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又驚又喜,直握住了莒姬的手,驚唿道。
莒姬看著羋月,心中憐惜,實不欲她知道生母遭遇,當她得知找到向氏的經過時,也是又驚又悔,隻道向氏出宮必不會太好,可卻萬萬沒有想到竟會悲慘至此,那一瞬間實是心頭痛極。她與向氏亦是從年少時就閨中相伴,隻是她經歷過了莒國滅亡,一路上戰爭洗劫,許多事向氏不知道,她作為莒國獻女卻是知道得更多,再在深宮這步步殺機過來,心腸早已經硬了許多。當日她為了自保,為了這一雙兒女,不敢去打聽向氏下落,如今再知道經過,不免心疚神明。
看著女兒,她定了定神,才點頭道:「是,找到了。」見羋月欣喜,她欲言又止,有心想先提醒羋月一下,但話到嘴邊,卻出說不出口,心中暗嘆罷了,反正隻是短短見上一麵,畢竟隻是孩子,有些事,大人知道就是了,何必讓這麽小的孩子,也直麵這麽殘忍的事呢,便想了想,道:「再過數日,便是秋獵之期,今年大公主要遠嫁齊國,你若能夠說動公主姝帶著你們參加秋獵,我便安排到時候讓你阿娘去西郊獵場與你相會,如何?」
羋月一怔道:「那戎呢?」
莒姬苦笑道:「你道你母親為何出宮,又為何毫無消息?」
羋月怔了一下,旋即明白,看了遠處豫章台方向,方道:「是她嗎?」
莒姬沒有迴答,她的不迴答,便是迴答了。
羋月也沉默了。
莒姬方道:「你年紀大些,懂得事情,有些話能夠藏得住。至於戎——我現在並不想讓他知道太多,讓他無憂無慮地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能夠獨擋一麵的時候,再讓他知道不遲。否則的話,如今除了讓他徒增煩惱,影響學業甚至泄露機密引來禍殃以外,又有何益呢?」
羋月輕嘆一聲道:「就依母親。」
</br>
而她的第一個反應,並不是再遇故人的驚喜,而是恐懼。命運之神對她從來都是苛刻的,如果生活有了轉機,一定是向著更壞的方向而去。
她的命運,已經不能再壞了,那麽,她更不要把噩運帶給她的至親之人。
很多時候她在想,是不是一直有一雙眼睛在看著她,見不得她能過上好日子。是不是有人不放過她,要一直看著她受苦。如果有人隻是想看著她受苦受難受罪,那麽她就受著吧,是不是隻要她馴服地受著苦難,那麽那雙眼睛就會滿意,就不會把災難帶給她最愛的親人。
她看到了向壽,看到了弟弟的殷切目光,她幾番想認,卻不敢認,她怕這一認,那雙眼睛會認為她想逃脫,認為她不夠馴服,會不會給她以更重的處罰,或者更可怕,是給那些原本生活在安寧之中的至親之人以處罰。
她不能認,她迴避、她逃離,然而當聽到偃婆提到她的兒女的時候,那種揪心的感覺,讓她不能不詢問,不能不承認自己的身份。
「你告訴公主,我已經死了!」她又摸了摸席上的幼兒,燒得更重了,原來命運之神不止要她一個祭品,甚至要讓她的小兒也成為祭品嗎?她忍不住又將孩子緊緊地抱在懷中,那麽,就讓她們母子一同成為祭品吧。隻要那兩個孩子能夠安好,隻要那兩個孩子能夠安好,那是王的子嗣,一定要安好啊。就讓這個微賤的自己,和這個隻屬於微賤自己的孩子,一同成為祭品吧。
向壽見她如此,心中著急,道:「阿姊——」
偃婆老於世故,她也是自微賤出來,也是有自己的孩子,卻多少能夠猜到向氏的心態,卻隻摸了摸魏冉的額頭,急道:「向媵人,別的話休要再說,趕緊把孩子抱到醫者那兒去吧,我看著還是有救的。」
向氏猛然抬頭,眼中頓時有了希冀之光道:「你說,這孩子……」
偃婆截口道:「這當口就休要再磨蹭時間了,快抱去給醫者看病。」
向氏那一刻抑鬱到了極點,隻欲求死,可一聽說孩子還有救,便什麽心思也顧不得了,隻茫然聽從偃婆的指揮,被偃婆和向壽左右扶著,便出了草棚,在莒弓護持下,一路到了莒族所居之地,尋了一個醫者,看了病開了方子熬了湯,又送迴草棚。
向氏提心弔膽,唯恐魏甲迴來再生事端,偃婆卻安慰她道:「放心,莒弓必有安排。」
向氏並不明白莒弓的安排是什麽,莒弓卻是尋了幾個人,到那個地下賭場作手腳,引得那魏甲輸輸贏贏,幾日都不捨得離開。
這幾日為防鄰居起疑,便隻有偃婆陪著向氏,那小兒魏冉也是生命力強韌,隻吃了幾天湯藥,就漸漸轉好。
偃婆這才細細地將九公主偶聽消息,堅要尋訪生母,莒姬勸阻方才暫時消停,卻因此和莒姬母女生分,如今莒姬許下三月之約,若向氏不與小公主見麵,隻恐小公主思念生母,會因此惹禍之事,與向氏一一分剖明白。
向氏聽完,默然,良久方苦澀地道:「我如今這個樣子,如何能再見小公主,便是見了,日後……又如何安排?」
偃婆支吾道:「這……奴婢是奉夫人之命,將此事說與媵人,讓媵人去見公主,至於以後,尚要聽夫人安排。」
向氏低下頭,輕聲道:「那我便也聽夫人安排就是。」
第十三章 斷腸別
「找到了?」羋月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又驚又喜,直握住了莒姬的手,驚唿道。
莒姬看著羋月,心中憐惜,實不欲她知道生母遭遇,當她得知找到向氏的經過時,也是又驚又悔,隻道向氏出宮必不會太好,可卻萬萬沒有想到竟會悲慘至此,那一瞬間實是心頭痛極。她與向氏亦是從年少時就閨中相伴,隻是她經歷過了莒國滅亡,一路上戰爭洗劫,許多事向氏不知道,她作為莒國獻女卻是知道得更多,再在深宮這步步殺機過來,心腸早已經硬了許多。當日她為了自保,為了這一雙兒女,不敢去打聽向氏下落,如今再知道經過,不免心疚神明。
看著女兒,她定了定神,才點頭道:「是,找到了。」見羋月欣喜,她欲言又止,有心想先提醒羋月一下,但話到嘴邊,卻出說不出口,心中暗嘆罷了,反正隻是短短見上一麵,畢竟隻是孩子,有些事,大人知道就是了,何必讓這麽小的孩子,也直麵這麽殘忍的事呢,便想了想,道:「再過數日,便是秋獵之期,今年大公主要遠嫁齊國,你若能夠說動公主姝帶著你們參加秋獵,我便安排到時候讓你阿娘去西郊獵場與你相會,如何?」
羋月一怔道:「那戎呢?」
莒姬苦笑道:「你道你母親為何出宮,又為何毫無消息?」
羋月怔了一下,旋即明白,看了遠處豫章台方向,方道:「是她嗎?」
莒姬沒有迴答,她的不迴答,便是迴答了。
羋月也沉默了。
莒姬方道:「你年紀大些,懂得事情,有些話能夠藏得住。至於戎——我現在並不想讓他知道太多,讓他無憂無慮地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能夠獨擋一麵的時候,再讓他知道不遲。否則的話,如今除了讓他徒增煩惱,影響學業甚至泄露機密引來禍殃以外,又有何益呢?」
羋月輕嘆一聲道:「就依母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