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立刻反問道:「與太子無關……大王莫不是要對王後行事?」
楚王商哼了一聲,沒有迴答。
昭陽嘆息道:「列國諸侯,因戀美色,而厭元妃年老色衰,另興廢立,原也不止一個兩個,臣隻道大王是個明白人,卻不想也是守不住這條線啊!」
楚王商看了昭陽一眼,明知道他是激將,卻也忍不住道:「非是寡人厭舊,乃王後不仁……」
昭陽眉一挑道:「是越美人之事……」
兩人四目交會,彼此明白,不過一個媵妾,便是處置了又能如何,不過是叫楚王商厭了王後,但卻不至於會因此而要興廢後之舉。
楚王商搖頭道:「非也,前日九公主金丸彈雀,誤衝撞了王後,王後竟是殺性大發,甚至在寡人麵前也是出言不遜……」
昭陽默然,楚王商提到的卻是任何一個男人都不能忍受的事:子嗣。
身為男人,他能夠明白楚王商的震怒,但在宗法上,又不至於到了非要廢後的程度,隻輕嘆一聲道:「大王當真要廢後?」
楚王商反問道:「以令尹之意呢?」
昭陽卻道:「廢後甚易,然則太子仍在,他日太子繼位,王後怕是仍要迴到宮中。到時候王後心懷怨恨,隻怕是……」
他沒有說下去,但楚王商卻已經明白,到時候王後含恨而來,隻怕心存報復,手段更為酷烈。
楚王商嘴角一絲冷笑道:「難道寡人當真就奈何她不得?」
昭陽看著楚王商的冷笑,嘆息,他能夠從這一絲笑容中看出楚王商的意思來,卻是搖頭道:「不妥,不妥。」
楚王商反問道:「令尹知道寡人的意思?」
昭陽卻是搖頭,他明白楚王商的意思,大不了自己死的時候讓王後從殉便是,一了百了。他卻不得不指出此舉的不可行道:「奉父是孝,奉母亦是孝。」
楚王商語塞,新君奉遺命讓王後從殉是孝,違遺命保母亦是孝道,於禮法上,隻怕也是指責他不得。
昭陽又道:「從來母子相係,大王若要保太子,便不能對王後太過。更何況,王後便是不慈,然未有明罪,如若處置太過,則非王後不慈,乃大王寡恩了。」
楚王商忽然勃然大怒道:「說什麽母子相係,與其要寡人投鼠忌器,寡人不如連這『器』也一併毀卻了。」
昭陽一驚,趨前兩步,急道:「大王,太子無過!」
楚王商卻冷笑道:「愚即是過,庸即是過。異日他若不能節製其母,豈不毀我宗室。」
昭陽上前拱手道:「但有老臣在,斷不敢教此事發生。」
楚王商手指輕輕敲著幾案,卻看向昭陽道:「令尹既如此言,想必有萬全之策了?」
這樣的眼光太過熟,昭陽忽然靈光一閃,卻忽然已經明白了關節所在,無言苦笑道:「大王你又給老臣下套了。」
楚王商這種眼神,他真是熟悉得刻骨銘心,多少年來,但凡是楚王商有了為難之事,要他出頭或者要他出主意,便是這般眼神。
此時他恍悟楚王商前頭說廢說殺,不過是個引子,想藉此讓自己站出來,為他的後宮妃嬪子嗣具保而已。
想到這裏,昭陽不禁有老淚縱橫之感,他這一輩子,就是被他的君王坑害和背黑鍋的一輩子啊。
想到這些,他隻得上前,肅然一禮,大聲道:「大王,王後乃是元後,太子冊立多年,臣請大王三思。大王若固執已見,臣不敢奉詔。」
他的眼角看到跪坐在角落裏的史官,這時候開始奮筆疾書了。
這場戲,演的是王後失德,致使君王震怒,欲廢王後,危及太子,有忠臣泣血上書,力保元後儲君。
他的聲音略大了些,外頭便開始有細碎的腳步聲疾奔而去。
接下來,就是第二場戲的轉折了。
楚王商咳嗽一聲,高聲道:「那依令尹之見,莫非要等到寡人歸天之後,王後大肆殺伐,那時候令尹才會奉詔?隻可惜那時候寡人已經不在,也無詔可奉了。」
昭陽鄭重地道:「帝王血胤,豈容戕害。大王但請放心,老臣今日能在這裏保得住王後和太子,異日就能保得住大王所有的兒女不受戕害。」
楚王商冷冷地道:「從來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寡人能聽得進令尹的忠言,可是到了那一天,何人能夠擋得住一個發瘋的女人?」
昭陽肅容道:「有國法在,有宗廟在,有我羋姓一脈所有的宗族封臣在,有文武百官在,規矩就不會亂。大王,這些年來王後雖然有些驕橫,行事卻不曾真的太越過規矩。她心裏比誰都清楚,什麽事能做,什麽事做不得。若當真王後亂了宗法,老臣身為宗伯,自會開宗廟,請祖宗家法,幽王後於桐宮。」
史官埋頭疾書中。
楚王商看了昭陽一眼,冷笑道:「到時候,隻怕是令尹未必有此能力了。」
昭陽肅然道:「老臣知道大王說的是太子。大王,太子也是一個男人,男人總想自己作主的。他身為太子,隻能依附於王後,共同進退。有朝一日他成了君王,自然就有身為君王的考量了,保全宗室血胤,亦是身為王者之職責。更何況臣認為事情遠到不了這一步,到那時如果太子登基,王後的所思所想,自然也要以太子為主,豈會為私怨而害自毀?」
楚王商長嘆一聲,用力按住太陽穴,表情隱忍。
</br>
楚王商哼了一聲,沒有迴答。
昭陽嘆息道:「列國諸侯,因戀美色,而厭元妃年老色衰,另興廢立,原也不止一個兩個,臣隻道大王是個明白人,卻不想也是守不住這條線啊!」
楚王商看了昭陽一眼,明知道他是激將,卻也忍不住道:「非是寡人厭舊,乃王後不仁……」
昭陽眉一挑道:「是越美人之事……」
兩人四目交會,彼此明白,不過一個媵妾,便是處置了又能如何,不過是叫楚王商厭了王後,但卻不至於會因此而要興廢後之舉。
楚王商搖頭道:「非也,前日九公主金丸彈雀,誤衝撞了王後,王後竟是殺性大發,甚至在寡人麵前也是出言不遜……」
昭陽默然,楚王商提到的卻是任何一個男人都不能忍受的事:子嗣。
身為男人,他能夠明白楚王商的震怒,但在宗法上,又不至於到了非要廢後的程度,隻輕嘆一聲道:「大王當真要廢後?」
楚王商反問道:「以令尹之意呢?」
昭陽卻道:「廢後甚易,然則太子仍在,他日太子繼位,王後怕是仍要迴到宮中。到時候王後心懷怨恨,隻怕是……」
他沒有說下去,但楚王商卻已經明白,到時候王後含恨而來,隻怕心存報復,手段更為酷烈。
楚王商嘴角一絲冷笑道:「難道寡人當真就奈何她不得?」
昭陽看著楚王商的冷笑,嘆息,他能夠從這一絲笑容中看出楚王商的意思來,卻是搖頭道:「不妥,不妥。」
楚王商反問道:「令尹知道寡人的意思?」
昭陽卻是搖頭,他明白楚王商的意思,大不了自己死的時候讓王後從殉便是,一了百了。他卻不得不指出此舉的不可行道:「奉父是孝,奉母亦是孝。」
楚王商語塞,新君奉遺命讓王後從殉是孝,違遺命保母亦是孝道,於禮法上,隻怕也是指責他不得。
昭陽又道:「從來母子相係,大王若要保太子,便不能對王後太過。更何況,王後便是不慈,然未有明罪,如若處置太過,則非王後不慈,乃大王寡恩了。」
楚王商忽然勃然大怒道:「說什麽母子相係,與其要寡人投鼠忌器,寡人不如連這『器』也一併毀卻了。」
昭陽一驚,趨前兩步,急道:「大王,太子無過!」
楚王商卻冷笑道:「愚即是過,庸即是過。異日他若不能節製其母,豈不毀我宗室。」
昭陽上前拱手道:「但有老臣在,斷不敢教此事發生。」
楚王商手指輕輕敲著幾案,卻看向昭陽道:「令尹既如此言,想必有萬全之策了?」
這樣的眼光太過熟,昭陽忽然靈光一閃,卻忽然已經明白了關節所在,無言苦笑道:「大王你又給老臣下套了。」
楚王商這種眼神,他真是熟悉得刻骨銘心,多少年來,但凡是楚王商有了為難之事,要他出頭或者要他出主意,便是這般眼神。
此時他恍悟楚王商前頭說廢說殺,不過是個引子,想藉此讓自己站出來,為他的後宮妃嬪子嗣具保而已。
想到這裏,昭陽不禁有老淚縱橫之感,他這一輩子,就是被他的君王坑害和背黑鍋的一輩子啊。
想到這些,他隻得上前,肅然一禮,大聲道:「大王,王後乃是元後,太子冊立多年,臣請大王三思。大王若固執已見,臣不敢奉詔。」
他的眼角看到跪坐在角落裏的史官,這時候開始奮筆疾書了。
這場戲,演的是王後失德,致使君王震怒,欲廢王後,危及太子,有忠臣泣血上書,力保元後儲君。
他的聲音略大了些,外頭便開始有細碎的腳步聲疾奔而去。
接下來,就是第二場戲的轉折了。
楚王商咳嗽一聲,高聲道:「那依令尹之見,莫非要等到寡人歸天之後,王後大肆殺伐,那時候令尹才會奉詔?隻可惜那時候寡人已經不在,也無詔可奉了。」
昭陽鄭重地道:「帝王血胤,豈容戕害。大王但請放心,老臣今日能在這裏保得住王後和太子,異日就能保得住大王所有的兒女不受戕害。」
楚王商冷冷地道:「從來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寡人能聽得進令尹的忠言,可是到了那一天,何人能夠擋得住一個發瘋的女人?」
昭陽肅容道:「有國法在,有宗廟在,有我羋姓一脈所有的宗族封臣在,有文武百官在,規矩就不會亂。大王,這些年來王後雖然有些驕橫,行事卻不曾真的太越過規矩。她心裏比誰都清楚,什麽事能做,什麽事做不得。若當真王後亂了宗法,老臣身為宗伯,自會開宗廟,請祖宗家法,幽王後於桐宮。」
史官埋頭疾書中。
楚王商看了昭陽一眼,冷笑道:「到時候,隻怕是令尹未必有此能力了。」
昭陽肅然道:「老臣知道大王說的是太子。大王,太子也是一個男人,男人總想自己作主的。他身為太子,隻能依附於王後,共同進退。有朝一日他成了君王,自然就有身為君王的考量了,保全宗室血胤,亦是身為王者之職責。更何況臣認為事情遠到不了這一步,到那時如果太子登基,王後的所思所想,自然也要以太子為主,豈會為私怨而害自毀?」
楚王商長嘆一聲,用力按住太陽穴,表情隱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