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自周子秦的額頭滴落,他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以顫抖的聲音叫她:“崇古……”
她洗淨了自己的雙手,側過頭看他。
他顫聲說:“逃吧……我們逃吧……”
黃梓瑕垂下眼,看著自己手上殘存的水珠,想著滴翠給他們留下的那一個“逃”字。到了此時此刻,終究,連周子秦這樣大大咧咧的人也知道,麵對如此可怕的力量,唯一的出路,隻有逃離而已。
但她閉上眼,緩緩的,艱難地搖了搖頭。
“子秦,多謝你。但我若逃了,夔王怎麽辦?躲在陰暗角落苟活於世,那不是我要的人生。”
在至親死亡,她被誣為兇手的時候,她寧願北上長安,拚死尋求一線微渺希望,也不肯接受這樣的人生。
而現在,她也是一樣的選擇。
“我要的,是和我摯愛的人在日光下生活,我們攜手而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如果不能有這樣的人生,那麽……就算我死了,又有何足惜?”
周子秦看著她蒼白麵容上如此堅定的神情,一時之間,隻覺胸口激盪。他說不出話來,隻能用力地點一點頭。
她也是情緒激動,許久說不出話來,隻靜靜地看了他一眼,到裏麵換迴了自己的衣服,又將解下的那件紫貂鬥篷披上,準備離開。
他送她走到庭前,看她穿過重門而去。外麵的寒風唿嘯,她裹緊了身上的鬥篷。即使披著這麽厚重的貂裘,她的身材依然修長纖細,在此時的風中,恍如一枝易折的紫菀,卻始終在凜冽風煙之中搖曳盛綻,不曾畏懼。
他呆呆看著她的背影,忽然在心裏明白過來,她是黃梓瑕,她不是楊崇古。
她是一個少女,她是肌骨亭勻、麵容姣好,從發梢到指尖,全都柔美可愛的女子,黃梓瑕。
他已經永遠沒有那個可以稱兄道弟的小宦官楊崇古了。
不知是遺憾,還是歡喜。
第262章波譎雲詭(1)
黃梓瑕迴到永昌坊王宅中。天氣嚴寒,宅中人都呆在室內,顯得冷清無比。
她一個人經過遊廊,斜陽從柱子外照進,她穿過柱子的陰影,出現在日光之下,很快下一步又被柱子的影子掩蓋。她茫然無覺地往前走著,在乍明乍暗的光線之中,不知自己該前往何處,又不知自己可以做什麽。
毫無頭緒,毫無方法。在煎熬中,她自己也不知如何捱過一個個日子。
直到某天入暮時傳來的笙簫管笛聲,讓她忽然驚覺,原來已經到上元節了。唐朝上元休沐三天,今日正是十四。
黃梓瑕也是徘徊無緒,便走出了王府,往永嘉坊之外而去。
滿街都是絢爛花燈,如同一長串的明珠連綴在夜色之中。提燈賞玩的人群熱熱鬧鬧地嬉戲歡笑,猜著各家門前的燈謎,也提起自己的燈,讓別人猜這上麵的謎題。
有簡單的謎題,也有極難的,許多人站在那裏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黃梓瑕一步步走過,眼睛在燈上滑過,未曾有絲毫停滯。
忽然聽得有人在她身後問:“取杜甫詩雲,人生七十古來稀。打一成語,捲簾格。”
黃梓瑕聽到這熟悉的聲音,隻覺得心跳驟然一停。這元宵的喧囂忽然之間也似退卻了老遠。
她緩緩迴過頭,看見滿街如晝的燈光之下,站在她身後含笑望著她的王蘊。
他依然是一身清和溫柔的模樣,笑吟吟地低頭看著她,詢問地“嗯?”了一聲。
黃梓瑕望著他,慢慢地說:“少年老成。”
“對!就是這個。”王蘊恍然大悟道,“剛剛看見一戶人家的燈謎是這個,我一路思索未解,沒想到你一下子猜出來了。”
黃梓瑕見他言笑晏晏,一時語塞,不知他是否已經與王宗實碰過頭,講過那件事情。
而他含笑看著她,說道:“你看,我剛剛正要去尋你,就遇見你往這邊來了,你看,這是否就是心有靈犀?”
她垂下頭,避開他的眼睛也避開他的話題,隻問:“這麽快就迴京了?”
“嗯,我想到你獨自在京中過年,恐怕會孤單無趣,所以等祭祀結束後便立即趕迴了。”他在橘色溫暖的燈光下凝視著她,輕聲說,“你好像瘦了,最近操心的事情很多吧?”
黃梓瑕點頭道:“是……鄂王的事,想必你也有所耳聞了吧?”
“在迴京的路上,一路都是各色人群在議論此事,想不聽到也難。”他與她一起往家中走去,皺眉道,“怎麽可能?夔王絕不可能犯下這種事。”
“是啊,此事詭異之處,難以言喻。”黃梓瑕想著種種令她無法解釋的非常之處,皺眉嘆道。
王蘊側過臉看她,輕聲問:“我聽王公公說,你當時就在近旁——那麽,以你看來,確實是夔王殺了鄂王嗎?”
黃梓瑕搖頭,堅定地說:“夔王怎麽會做出此事。”
“是啊,此事果然詭異非常。夔王與鄂王感情最好的,可為何鄂王會當眾說他要傾覆天下,穢亂朝綱;而夔王又為何要殺死鄂王,真是令人難以捉摸。”王蘊見她神情堅決,毫不遲疑,便又問:“你了解此事嗎?”
黃梓瑕沉默片刻,才說:“我相信此間必有內幕。”
“我也是,我不信夔王會殺鄂王。就算會殺……他應該有千萬種方法,令所有人都無法覺察。”他說著,低頭凝視她,輕聲說,“隻是此案如今更加撲朔迷離,你要追查此案的話,又要更加辛苦了。”
</br>
她洗淨了自己的雙手,側過頭看他。
他顫聲說:“逃吧……我們逃吧……”
黃梓瑕垂下眼,看著自己手上殘存的水珠,想著滴翠給他們留下的那一個“逃”字。到了此時此刻,終究,連周子秦這樣大大咧咧的人也知道,麵對如此可怕的力量,唯一的出路,隻有逃離而已。
但她閉上眼,緩緩的,艱難地搖了搖頭。
“子秦,多謝你。但我若逃了,夔王怎麽辦?躲在陰暗角落苟活於世,那不是我要的人生。”
在至親死亡,她被誣為兇手的時候,她寧願北上長安,拚死尋求一線微渺希望,也不肯接受這樣的人生。
而現在,她也是一樣的選擇。
“我要的,是和我摯愛的人在日光下生活,我們攜手而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如果不能有這樣的人生,那麽……就算我死了,又有何足惜?”
周子秦看著她蒼白麵容上如此堅定的神情,一時之間,隻覺胸口激盪。他說不出話來,隻能用力地點一點頭。
她也是情緒激動,許久說不出話來,隻靜靜地看了他一眼,到裏麵換迴了自己的衣服,又將解下的那件紫貂鬥篷披上,準備離開。
他送她走到庭前,看她穿過重門而去。外麵的寒風唿嘯,她裹緊了身上的鬥篷。即使披著這麽厚重的貂裘,她的身材依然修長纖細,在此時的風中,恍如一枝易折的紫菀,卻始終在凜冽風煙之中搖曳盛綻,不曾畏懼。
他呆呆看著她的背影,忽然在心裏明白過來,她是黃梓瑕,她不是楊崇古。
她是一個少女,她是肌骨亭勻、麵容姣好,從發梢到指尖,全都柔美可愛的女子,黃梓瑕。
他已經永遠沒有那個可以稱兄道弟的小宦官楊崇古了。
不知是遺憾,還是歡喜。
第262章波譎雲詭(1)
黃梓瑕迴到永昌坊王宅中。天氣嚴寒,宅中人都呆在室內,顯得冷清無比。
她一個人經過遊廊,斜陽從柱子外照進,她穿過柱子的陰影,出現在日光之下,很快下一步又被柱子的影子掩蓋。她茫然無覺地往前走著,在乍明乍暗的光線之中,不知自己該前往何處,又不知自己可以做什麽。
毫無頭緒,毫無方法。在煎熬中,她自己也不知如何捱過一個個日子。
直到某天入暮時傳來的笙簫管笛聲,讓她忽然驚覺,原來已經到上元節了。唐朝上元休沐三天,今日正是十四。
黃梓瑕也是徘徊無緒,便走出了王府,往永嘉坊之外而去。
滿街都是絢爛花燈,如同一長串的明珠連綴在夜色之中。提燈賞玩的人群熱熱鬧鬧地嬉戲歡笑,猜著各家門前的燈謎,也提起自己的燈,讓別人猜這上麵的謎題。
有簡單的謎題,也有極難的,許多人站在那裏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黃梓瑕一步步走過,眼睛在燈上滑過,未曾有絲毫停滯。
忽然聽得有人在她身後問:“取杜甫詩雲,人生七十古來稀。打一成語,捲簾格。”
黃梓瑕聽到這熟悉的聲音,隻覺得心跳驟然一停。這元宵的喧囂忽然之間也似退卻了老遠。
她緩緩迴過頭,看見滿街如晝的燈光之下,站在她身後含笑望著她的王蘊。
他依然是一身清和溫柔的模樣,笑吟吟地低頭看著她,詢問地“嗯?”了一聲。
黃梓瑕望著他,慢慢地說:“少年老成。”
“對!就是這個。”王蘊恍然大悟道,“剛剛看見一戶人家的燈謎是這個,我一路思索未解,沒想到你一下子猜出來了。”
黃梓瑕見他言笑晏晏,一時語塞,不知他是否已經與王宗實碰過頭,講過那件事情。
而他含笑看著她,說道:“你看,我剛剛正要去尋你,就遇見你往這邊來了,你看,這是否就是心有靈犀?”
她垂下頭,避開他的眼睛也避開他的話題,隻問:“這麽快就迴京了?”
“嗯,我想到你獨自在京中過年,恐怕會孤單無趣,所以等祭祀結束後便立即趕迴了。”他在橘色溫暖的燈光下凝視著她,輕聲說,“你好像瘦了,最近操心的事情很多吧?”
黃梓瑕點頭道:“是……鄂王的事,想必你也有所耳聞了吧?”
“在迴京的路上,一路都是各色人群在議論此事,想不聽到也難。”他與她一起往家中走去,皺眉道,“怎麽可能?夔王絕不可能犯下這種事。”
“是啊,此事詭異之處,難以言喻。”黃梓瑕想著種種令她無法解釋的非常之處,皺眉嘆道。
王蘊側過臉看她,輕聲問:“我聽王公公說,你當時就在近旁——那麽,以你看來,確實是夔王殺了鄂王嗎?”
黃梓瑕搖頭,堅定地說:“夔王怎麽會做出此事。”
“是啊,此事果然詭異非常。夔王與鄂王感情最好的,可為何鄂王會當眾說他要傾覆天下,穢亂朝綱;而夔王又為何要殺死鄂王,真是令人難以捉摸。”王蘊見她神情堅決,毫不遲疑,便又問:“你了解此事嗎?”
黃梓瑕沉默片刻,才說:“我相信此間必有內幕。”
“我也是,我不信夔王會殺鄂王。就算會殺……他應該有千萬種方法,令所有人都無法覺察。”他說著,低頭凝視她,輕聲說,“隻是此案如今更加撲朔迷離,你要追查此案的話,又要更加辛苦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