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梓瑕說道:“本來是可以這樣猜測,但是,那天剛好下了一場薄雪。我與王爺當時是最早到達的之一。但當時我就已經查看過欄杆,那上麵的雪原封不動,均勻無比,絕沒有發現懸掛過軟兜的痕跡。”


    “那……搭在外麵的架子呢?”


    “後來我們也下樓去查看了,在鄂王跳下的地方,牆上空無一物,粘在牆上的雪末十分均勻,沒有被任何東西碰過。”


    “好吧,那我再想想……”周子秦喪氣地說著,又看向黃梓瑕,“其他的,崇古還有什麽發現嗎?”


    黃梓瑕搖了搖頭,說:“或許可以追查一下那個送同心結和匕首的人,但是既然是冒充的,很有可能是化妝的,恐怕也不容易查到。”


    “要不,我們順著那個盒子去查一查?”周子秦想了想說,“我記得在那個盒子的角落裏,似乎看見過‘梁’字,應該是梁記木作鋪製作的。”


    黃梓瑕點頭:“可以去問問。”


    周子秦見自己的意見得到她的肯定,頓時興奮了起來,跳起來就說:“那還等什麽?趕緊走啊。”


    黃梓瑕“嗯”了一聲,站起來跟著他要走,但情不自禁地又迴頭看了李舒白一眼。


    李舒白望著她,將手中的茶盞放到桌上,說:“稍等片刻。”


    黃梓瑕與周子秦便坐在那裏,一盞茶還未喝完,李舒白已經返迴了,換了一件珠灰色繡暗紫鏡花紋的瑞錦圓領服,以求不太顯眼。


    他們三人前往梁記木作鋪。年關將近,東市人頭攢動,梁記木作鋪門前也是一片熱鬧景象。雖然這裏東西價格較別的店都要昂貴一些,但東市本就接近達官貴人所居處,又兼東西製作精美,許多平民人家也都趁年節時來買一個妝檯粉盒之類的,所以門口人極多,真是客似雲來。


    他們走到店中,看到櫃檯上陳設的那種盒子,大小形狀正與鄂王府中的那個相同。周子秦便問:“掌櫃的,最近有什麽人來買這種盒子啊?”


    掌櫃的給他一個“白癡”的眼神,說:“今日至今已經賣出了五十多個,你問啥時候的啊?”


    周子秦頓時無力地趴在了櫃檯上。喃喃地念叨著:“五十多個……”


    李舒白拍了拍他的背,示意他起來,然後說:“掌櫃的,我之前在你們這邊買過一個九宮格木盒,是霍師傅做的。如今還想再定做一個,不知那位師傅在嗎??”


    掌櫃搖頭:“霍師傅去世都快四年了。不過,他的徒弟如今在我們這邊,繼承了師傅的手藝,相當不錯,應該能做一個差不多的,你要嗎?”


    “請帶我們去見他,我與他商議一下盒子上刻的字。”


    “哦,請。”掌櫃的立即叫了個小夥計來,那眉飛色舞的模樣,讓黃梓瑕和周子秦大致猜到了,那個盒子應該能讓他賺很多錢。


    梁記木作鋪店麵在東市,東西卻是在城南的一個院子中製作的。李舒白上次已經來過一次,這次跟著小夥計過來,也是輕車熟路,直接便往院子東首一個小房間走去。


    說是徒弟,其實也已經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了,正無精打采地埋頭刨木頭。


    夥計敲了敲敞開的門,說:“孫師傅,有人找你做九宮格木盒。”


    那孫師傅頓時精神一振,臉上也笑開了花:“哦喲,好久沒有客人做這種盒子啦,是三位要做?”


    李舒白說道:“對,做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九宮格密盒。”


    孫師傅頓時樂得眼睛都隻剩了一條縫:“九九八十一格?那價格可不低啊,一格一百錢,加上密盒機構,共需……十貫。”


    李舒白點頭,說:“沒問題,什麽時候可以過來設密言?”


    第249章同心絲結(3)


    見他這麽幹脆,孫師傅立即大獻殷勤,馬上起身到後麵櫃子中抱出一個九宮盒,說:“我這邊就有一個,師傅去世之後,我抽空按照他說的法子做的,半年多才完工呢。隻是這東西價格昂貴,又隻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被人拿鋸子或者斧子一劈就完了,所以做好後也沒有客人上門……哈哈,隻有客官您這樣的雅人才懂得欣賞啊。”


    李舒白唇角略微一彎,說道:“沒什麽,我也隻是看看究竟有沒有人會對這東西有興趣。”


    那九宮盒已經弄好了所有框架,隻有上麵鑲嵌字體的洞眼還是空著的,等待著那八十一個字嵌上去。


    周子秦沒見過九宮盒,便低聲問黃梓瑕:“這是什麽東西?怎麽用的?”


    孫師傅聽到了,便大聲說道:“這可是我師父當年的絕技啊!我師父有二絕,一個是蓮花盒,一個就是這個九宮盒。客官你看啊,這九宮盒的上麵有九九八十一個小指甲大的空格,每個空格下有洞眼。這八十一個空格搭配八十個木格子,格子底下有長短不一的小銅棍。隻有這八十根銅棍的長短與原先設定的一樣,才能打開這個盒子,也就是說,這是個八十字的密鎖盒。”


    周子秦目瞪口呆:“八十個字……那放字也得費不少勁兒啊!”


    “沒事,八十一個空格子,八十個木格子,所以這些開鎖的木格子是可以在空格中順著軌道移動的,隻要隨手亂推幾次便可以徹底打亂了次序,鎖起來是很方便的,當然打開就有點難。”


    “可要記住八十個字的次序,也很難吧?”周子秦問。


    “所以,一般來說,大家都是設個九格、十二格,頂多三十六格的,八十一格的話,除非是一段自己背熟的典籍中的話,或者幹脆設一幅畫,到時候拚圖,不然可真夠嗆的。”他說著,笑問李舒白,“客官要設什麽?”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簪中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側側輕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側側輕寒並收藏簪中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