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梓瑕看看天色,說:“還早呢,晚宴該剛剛開始,我看不到半夜是完結不了的。”
“那也得趕緊去等著,萬一王爺要人伺候呢?”
黃梓瑕頂風冒雪,一路向著大明宮而去。幸好永嘉坊離大明宮不遠,馬車行了不久,便看見了大明宮高大的宮牆。
今日的晚宴果然如皇帝之前所說的,設在棲鳳閣,而翔鸞閣那邊,則陳設著女樂歌舞。黃梓瑕在望仙門前下了馬車,零星的雪已經停了。她慶幸著,在提著紅紗宮燈的宦官帶領下,過了龍首渠,進昭訓門,過東朝堂,沿著漫長的龍尾道,一步步登上高達五丈的棲鳳閣。
含元殿宏偉壯麗,坐落於正中。東西衍生而出的棲鳳、翔鸞兩閣如鳳凰垂翼,拱衛朝堂。含元殿與雙闕經過重修之後,在通明的燈火之中美輪美奐,如神仙宮闕。
黃梓瑕解了外麵狐裘,從偏門進入棲鳳閣,望見皇帝之下,設的就是夔王席位。她貼著牆不動聲色地行去,殿上所有人都正看著翔鸞閣的歌舞,無人察覺。唯有她在李舒白身後輕輕坐下時,李舒白迴頭看向她,微微皺了一下眉,輕聲問:“不是讓你多穿點嗎?”
她接過宮女手中的酒壺,跪在旁邊替他斟酒,低聲說:“穿啦,閣內暖和,剛剛脫掉的。”
他接過酒杯,不動聲色地以自己的手背碰了一下她的手背,覺得不是特別冰涼,才點了一下頭。
黃梓瑕起身侍立在他身後,和眾人一起看著對麵歌舞。
對麵的翔鸞閣,在零星的雪中,百步之外遙遙相望。燈火通明,殿閣飛拱,歌女的聲音在這個距離聽來恰到好處,柔曼飄渺。殿內千枝燈燭,照亮了金碧輝煌的壁飾和牆上鑲嵌的珍寶。在如同仙宮的樓闕之中,仙樂飄飄之際,翔鸞閣所有門窗已被卸下,百名舞伎在通透的閣內聯袂起舞,如長安一夜春風,催得牡丹盛放,灼眼招展,盛世繁花。
黃梓瑕漫不經心地看著,覺得雖然種種架勢做足,卻沒有蘭黛編排的霓裳羽衣舞好看。她的目光在大殿內轉了一圈,皇帝之下,就是夔王,對麵首座是鄂王李潤與昭王李汭,他們也正轉頭看外麵。
她的目光落在李潤的身上,微微詫異。他與李舒白、李汭一樣都穿著紫色錦袍,那顏色在燈下卻似乎顯得比他人要暗沉一些。但那錦衣顏色,又確乎應該是一樣的。
她又將目光落在昭王李汭身上,才發現李汭穿的是素紗中單,而鄂王李潤裏麵是玄色中單,自衣領和袖口微露,襯得那一身紫色就不太鮮明,連同眉心那顆硃砂痣也顯得暗淡。
她的目光又落在李舒白身上,見他也是素紗中單,一樣的服製,穿在他身上便如初雪映澄霞,滿堂冠蓋雲集,都不如他。
她不由自主地露出一絲微笑,將目光又轉向前麵的歌舞。雪已經徹底停了,對麵的歌舞也已經到了最後,急弦繁管,裙裾飛旋,連閣中所有的燈燭都仿佛被旋舞的氣流引動,一朵朵燭芯向著旁邊偏去。
擊節聲中,歌舞停歇。所有教坊舞伎盈盈下拜,燈燭一盞一盞熄滅,餘光中隻見舞伎、歌女、樂人們依次魚貫退出,對麵隻剩下了三兩盞宮燈,懸掛在簷下。
棲鳳閣內門窗一扇扇閉攏,不一會兒,燈火與熏爐的熱氣使得裏麵溫暖如春。暖氣與酒意讓皇親國戚與朝中大員們興奮不已,個個舉杯向皇帝賀壽,殿內融融泄泄,君臣和樂。
黃梓瑕在李舒白的身後,置身事外地望著麵前這些人。雖然沒用晚膳,不過下午和周子秦足吃了有三頓茶點,倒是一點都不餓,隻等著宴席散場,好及早迴去。她的目光掃過閣內眾人,發現酒過三巡之後基本都有了醉意,唯有鄂王李潤,神思恍惚,在酬酢之餘常有發呆,神情頗不對勁。
李舒白也察覺了他的異常,便舉杯向他致意。李潤看見了,也隨手舉杯向他還禮,但目光虛浮,那一杯酒喝得甚為艱難。
在一片喧鬧聲中,黃梓瑕隱隱聽見外麵傳來二刻報時聲。李潤喝完了手中那一杯酒,站起來緩緩向外走去。
鄂王府的人也過來了,正站在他的身後,趕緊上前要跟著他。他卻抬手示意不必跟著,一個人向著門口走去。黃梓瑕料想他該是去更衣,便將目光收迴,依然關注著李舒白。
李舒白酒量不錯,雖然除了皇帝之外就是他喝得最多,卻至今渾若無事。皇帝已經有些醺醉,眼皮都有點耷拉下來,卻十分興奮地朝李舒白招手,示意他過去說話:“四弟,聽說七十二浮屠的事情,已經解決了?”
“是,昨日已經全部商議妥當,各州縣富商大賈競相爭奪,搶著修建迎佛骨的浮屠,工部現場競價十分熱鬧。”
“不錯,四弟啊,朝廷中就要有你這樣的人才!”皇帝拍著他的手臂,讚賞完之後,又沉下臉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啊?這七十二座浮屠,七十二件大功德,被你這麽一弄,就不是朕的了,這就算在那些建塔的商賈身上了!是朕要迎佛骨進京,怎麽這功德,就分給他們了?”
“陛下,您醉了。”李舒白不動聲色地說道,“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佛骨迎來也是藏於宮中的佛堂,供陛下日夜禮拜。陛下澤被萬民,天下人的功德便是陛下的功德,縱有些許指間遺沙,總為蒼生聚沙成朝堂之塔,何來分功德之說?”
皇帝點著頭,迴味著他所說的話,露出一絲笑意,說:“四弟說得對啊,這天下,是朕的天下,萬民螻蟻,總不過是為朕奔走,何足掛齒……”
</br>
“那也得趕緊去等著,萬一王爺要人伺候呢?”
黃梓瑕頂風冒雪,一路向著大明宮而去。幸好永嘉坊離大明宮不遠,馬車行了不久,便看見了大明宮高大的宮牆。
今日的晚宴果然如皇帝之前所說的,設在棲鳳閣,而翔鸞閣那邊,則陳設著女樂歌舞。黃梓瑕在望仙門前下了馬車,零星的雪已經停了。她慶幸著,在提著紅紗宮燈的宦官帶領下,過了龍首渠,進昭訓門,過東朝堂,沿著漫長的龍尾道,一步步登上高達五丈的棲鳳閣。
含元殿宏偉壯麗,坐落於正中。東西衍生而出的棲鳳、翔鸞兩閣如鳳凰垂翼,拱衛朝堂。含元殿與雙闕經過重修之後,在通明的燈火之中美輪美奐,如神仙宮闕。
黃梓瑕解了外麵狐裘,從偏門進入棲鳳閣,望見皇帝之下,設的就是夔王席位。她貼著牆不動聲色地行去,殿上所有人都正看著翔鸞閣的歌舞,無人察覺。唯有她在李舒白身後輕輕坐下時,李舒白迴頭看向她,微微皺了一下眉,輕聲問:“不是讓你多穿點嗎?”
她接過宮女手中的酒壺,跪在旁邊替他斟酒,低聲說:“穿啦,閣內暖和,剛剛脫掉的。”
他接過酒杯,不動聲色地以自己的手背碰了一下她的手背,覺得不是特別冰涼,才點了一下頭。
黃梓瑕起身侍立在他身後,和眾人一起看著對麵歌舞。
對麵的翔鸞閣,在零星的雪中,百步之外遙遙相望。燈火通明,殿閣飛拱,歌女的聲音在這個距離聽來恰到好處,柔曼飄渺。殿內千枝燈燭,照亮了金碧輝煌的壁飾和牆上鑲嵌的珍寶。在如同仙宮的樓闕之中,仙樂飄飄之際,翔鸞閣所有門窗已被卸下,百名舞伎在通透的閣內聯袂起舞,如長安一夜春風,催得牡丹盛放,灼眼招展,盛世繁花。
黃梓瑕漫不經心地看著,覺得雖然種種架勢做足,卻沒有蘭黛編排的霓裳羽衣舞好看。她的目光在大殿內轉了一圈,皇帝之下,就是夔王,對麵首座是鄂王李潤與昭王李汭,他們也正轉頭看外麵。
她的目光落在李潤的身上,微微詫異。他與李舒白、李汭一樣都穿著紫色錦袍,那顏色在燈下卻似乎顯得比他人要暗沉一些。但那錦衣顏色,又確乎應該是一樣的。
她又將目光落在昭王李汭身上,才發現李汭穿的是素紗中單,而鄂王李潤裏麵是玄色中單,自衣領和袖口微露,襯得那一身紫色就不太鮮明,連同眉心那顆硃砂痣也顯得暗淡。
她的目光又落在李舒白身上,見他也是素紗中單,一樣的服製,穿在他身上便如初雪映澄霞,滿堂冠蓋雲集,都不如他。
她不由自主地露出一絲微笑,將目光又轉向前麵的歌舞。雪已經徹底停了,對麵的歌舞也已經到了最後,急弦繁管,裙裾飛旋,連閣中所有的燈燭都仿佛被旋舞的氣流引動,一朵朵燭芯向著旁邊偏去。
擊節聲中,歌舞停歇。所有教坊舞伎盈盈下拜,燈燭一盞一盞熄滅,餘光中隻見舞伎、歌女、樂人們依次魚貫退出,對麵隻剩下了三兩盞宮燈,懸掛在簷下。
棲鳳閣內門窗一扇扇閉攏,不一會兒,燈火與熏爐的熱氣使得裏麵溫暖如春。暖氣與酒意讓皇親國戚與朝中大員們興奮不已,個個舉杯向皇帝賀壽,殿內融融泄泄,君臣和樂。
黃梓瑕在李舒白的身後,置身事外地望著麵前這些人。雖然沒用晚膳,不過下午和周子秦足吃了有三頓茶點,倒是一點都不餓,隻等著宴席散場,好及早迴去。她的目光掃過閣內眾人,發現酒過三巡之後基本都有了醉意,唯有鄂王李潤,神思恍惚,在酬酢之餘常有發呆,神情頗不對勁。
李舒白也察覺了他的異常,便舉杯向他致意。李潤看見了,也隨手舉杯向他還禮,但目光虛浮,那一杯酒喝得甚為艱難。
在一片喧鬧聲中,黃梓瑕隱隱聽見外麵傳來二刻報時聲。李潤喝完了手中那一杯酒,站起來緩緩向外走去。
鄂王府的人也過來了,正站在他的身後,趕緊上前要跟著他。他卻抬手示意不必跟著,一個人向著門口走去。黃梓瑕料想他該是去更衣,便將目光收迴,依然關注著李舒白。
李舒白酒量不錯,雖然除了皇帝之外就是他喝得最多,卻至今渾若無事。皇帝已經有些醺醉,眼皮都有點耷拉下來,卻十分興奮地朝李舒白招手,示意他過去說話:“四弟,聽說七十二浮屠的事情,已經解決了?”
“是,昨日已經全部商議妥當,各州縣富商大賈競相爭奪,搶著修建迎佛骨的浮屠,工部現場競價十分熱鬧。”
“不錯,四弟啊,朝廷中就要有你這樣的人才!”皇帝拍著他的手臂,讚賞完之後,又沉下臉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啊?這七十二座浮屠,七十二件大功德,被你這麽一弄,就不是朕的了,這就算在那些建塔的商賈身上了!是朕要迎佛骨進京,怎麽這功德,就分給他們了?”
“陛下,您醉了。”李舒白不動聲色地說道,“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佛骨迎來也是藏於宮中的佛堂,供陛下日夜禮拜。陛下澤被萬民,天下人的功德便是陛下的功德,縱有些許指間遺沙,總為蒼生聚沙成朝堂之塔,何來分功德之說?”
皇帝點著頭,迴味著他所說的話,露出一絲笑意,說:“四弟說得對啊,這天下,是朕的天下,萬民螻蟻,總不過是為朕奔走,何足掛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