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被他拋灑在興唐寺的香爐中的,那些信紙的碎片,在火中褪盡了顏色,隻剩下一片黑灰。
她閉上眼,如同囈語般,輕聲說:“願逐月華流照君。”
晚霞如錦,鋪設在長安城之上。黃梓瑕抬頭西望,天空低得仿佛觸手可及。
最絢爛的霞光之後,又是一日即將過去了。
黃梓瑕迴到夔王府,在自己的房間裏坐下,將頭上的簪子取下,在床上無意識地畫著,將所有線索整合了一遍。
確定一切都無誤之後,她將簪子插迴銀簪之類,坐在床上想了一想,終於發現了自己那種不對勁的感覺從何而來了——
李舒白,沒有召喚她。
往常,她迴府時,總是有人對她說,王爺讓你去一趟。
然而現在,在她取得了這麽重大的進展時,卻不知道向誰稟報案件的情況了。
她嘆了一口氣,躺倒在床上,怔怔地把公主府旁邊巷子中發生的事情又在腦中過了一遍。
禹宣說,看到她手中拿著一包砒霜,帶著奇異的神情。
絕不可能——在她的記憶中,自己買了砒霜迴來後,還沒來得及與他進行那個賭注,便聽聞龍州發生滅門案件,於是她奔赴龍州前去調查,經過走訪後發現,是女兒因父母拆散她與情郎,於是在家中食物下了毒藥,連同她自己,全家共赴黃泉。她在感懷嘆息中寫下給他的信,並在兩日後迴到益州。因疲憊奔波,迴家已是黃昏,她吃了飯就睡下了,當夜睡得很死,連夢都沒有。第二日一早,禹宣過來時,她剛剛起床,他問了她那封信上所寫的事情,見她並無異樣,才如常地和她一起去後院看梅花,之後,便因她祖母與叔父到來,告辭離開了。
當時,她連放著砒霜的櫃子都沒打開過,怎麽可能會拿著那包砒霜看呢?
是他的記憶出錯了,還是自己的記憶出錯了。
是他在說謊嗎?可他的表情,絕非作偽,而且,當著自己的麵撒謊,又有什麽意義?
黃梓瑕覺得疲憊至極,不由自主地向後仰躺在床上,怔怔地望著頭頂發呆。
“一動不動,在想什麽?”有聲音在旁邊響起。
她恍惚如身在幻境,下意識地喃喃說道:“禹宣……”
這兩字出口,她忽然覺得頭皮發麻,背後立即有薄汗滲了出來。
她迅速翻身坐起來,看向站在門口的李舒白。
夕陽的斜暉已經暗淡,天色即將變黑,慘澹的霞光將他的輪廓微微渲染出來,卻並不分明,更照不出他此時麵容上的表情。
第110章百年之嘆(3)
她急忙站起來,向他走去:“我在想他跟我說過的話。”
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這麽急於向他解釋,但李舒白的臉上卻並無任何情緒波動,他在斜暉之下注視著她,淡淡地“哦”了一聲。
黃梓瑕覺得簡直太不公平了,為什麽站在屋內的她被外麵照進來的夕光映得一清二楚,而站在逆光中的他,卻讓她怎麽努力都看不清具體的神情,更看不清深埋在他眼中的那些東西。
他沒有理會她,逕自轉身向外走去。
黃梓瑕忐忑不安地跟著他走到枕流榭,一路上他隻是沉默不語,讓她更加壓力巨大。
直等到了枕流榭內,黃梓瑕才鼓起勇氣,說:“王爺要是找我有事,讓景毓他們叫我一聲就可以……”
他卻沒有迴答,隻問:“你去見王皇後了,她如何反應?”
“皇後應該會命人去召見郭淑妃吧,畢竟現在時機很好。”
“嗯,皇上為了同昌公主濫殺無辜,今日在朝中也頗有幾位大臣進言,但反而被遷怒貶責,宮中太妃也已為此而不安。然而誰能怪責聖上呢?便隻能指責郭淑妃了。”
在此時此刻,王皇後迴宮製約郭淑妃,是朝廷和後宮一致所向,甚至連京城平民也私下議論期盼。
“或許是連上天也在幫助王皇後吧,在她最需要的時候,郭淑妃最為倚仗的同昌公主死了,還因此鬧得朝野不寧。”黃梓瑕低聲說道。
李舒白搖頭,說:“不,王皇後能走到今天,絕非僥倖。她身後所站著的人,才是不可忽視的。”
黃梓瑕問:“王家?”
“也算,也不算。”李舒白將目光投向案頭的琉璃瓶中,看著那條安靜沉底的小魚,緩緩地說,“遊離於王家之外的那個王家人,才是真正左右這個朝廷的幕後那一雙手。”
黃梓瑕的眼前,忽然閃過那個站在太極宮的殿閣之上,遠遠打量著她的男人。
紫袍玉帶,眼神如同毒蛇的男人。
他將她的手按在魚缸之中,讓阿伽什涅吞噬她手上凝固的血。
她忽然在一瞬間明白了過來,喃喃地說:“王宗實。”
李舒白沒說什麽,隻是唇角微微扯了一下,說:“若不是托賴王宗實之力,我如何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如何能坐到如今這個位置?”
黃梓瑕默然。
十年前,先皇去世,王宗實任左神策護軍中尉,他斬殺了意圖謀反的王歸長、馬公儒、王居方等人,親率儀仗迎接皇帝進宮,是當今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然則,皇帝在登上皇位後才知道,這個位置有多難坐。
本朝近百年來,朝政多為宦官把持,朝臣死於其手不計其數,甚至皇帝也為宦官所殺。先皇裝傻充愣,韜光隱晦多年,終於擊殺了當初扶持他上位的馬元贄,可如今的皇帝,卻絕騙不過早已有了防備的王宗實,也根本無力抗衡。
</br>
她閉上眼,如同囈語般,輕聲說:“願逐月華流照君。”
晚霞如錦,鋪設在長安城之上。黃梓瑕抬頭西望,天空低得仿佛觸手可及。
最絢爛的霞光之後,又是一日即將過去了。
黃梓瑕迴到夔王府,在自己的房間裏坐下,將頭上的簪子取下,在床上無意識地畫著,將所有線索整合了一遍。
確定一切都無誤之後,她將簪子插迴銀簪之類,坐在床上想了一想,終於發現了自己那種不對勁的感覺從何而來了——
李舒白,沒有召喚她。
往常,她迴府時,總是有人對她說,王爺讓你去一趟。
然而現在,在她取得了這麽重大的進展時,卻不知道向誰稟報案件的情況了。
她嘆了一口氣,躺倒在床上,怔怔地把公主府旁邊巷子中發生的事情又在腦中過了一遍。
禹宣說,看到她手中拿著一包砒霜,帶著奇異的神情。
絕不可能——在她的記憶中,自己買了砒霜迴來後,還沒來得及與他進行那個賭注,便聽聞龍州發生滅門案件,於是她奔赴龍州前去調查,經過走訪後發現,是女兒因父母拆散她與情郎,於是在家中食物下了毒藥,連同她自己,全家共赴黃泉。她在感懷嘆息中寫下給他的信,並在兩日後迴到益州。因疲憊奔波,迴家已是黃昏,她吃了飯就睡下了,當夜睡得很死,連夢都沒有。第二日一早,禹宣過來時,她剛剛起床,他問了她那封信上所寫的事情,見她並無異樣,才如常地和她一起去後院看梅花,之後,便因她祖母與叔父到來,告辭離開了。
當時,她連放著砒霜的櫃子都沒打開過,怎麽可能會拿著那包砒霜看呢?
是他的記憶出錯了,還是自己的記憶出錯了。
是他在說謊嗎?可他的表情,絕非作偽,而且,當著自己的麵撒謊,又有什麽意義?
黃梓瑕覺得疲憊至極,不由自主地向後仰躺在床上,怔怔地望著頭頂發呆。
“一動不動,在想什麽?”有聲音在旁邊響起。
她恍惚如身在幻境,下意識地喃喃說道:“禹宣……”
這兩字出口,她忽然覺得頭皮發麻,背後立即有薄汗滲了出來。
她迅速翻身坐起來,看向站在門口的李舒白。
夕陽的斜暉已經暗淡,天色即將變黑,慘澹的霞光將他的輪廓微微渲染出來,卻並不分明,更照不出他此時麵容上的表情。
第110章百年之嘆(3)
她急忙站起來,向他走去:“我在想他跟我說過的話。”
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這麽急於向他解釋,但李舒白的臉上卻並無任何情緒波動,他在斜暉之下注視著她,淡淡地“哦”了一聲。
黃梓瑕覺得簡直太不公平了,為什麽站在屋內的她被外麵照進來的夕光映得一清二楚,而站在逆光中的他,卻讓她怎麽努力都看不清具體的神情,更看不清深埋在他眼中的那些東西。
他沒有理會她,逕自轉身向外走去。
黃梓瑕忐忑不安地跟著他走到枕流榭,一路上他隻是沉默不語,讓她更加壓力巨大。
直等到了枕流榭內,黃梓瑕才鼓起勇氣,說:“王爺要是找我有事,讓景毓他們叫我一聲就可以……”
他卻沒有迴答,隻問:“你去見王皇後了,她如何反應?”
“皇後應該會命人去召見郭淑妃吧,畢竟現在時機很好。”
“嗯,皇上為了同昌公主濫殺無辜,今日在朝中也頗有幾位大臣進言,但反而被遷怒貶責,宮中太妃也已為此而不安。然而誰能怪責聖上呢?便隻能指責郭淑妃了。”
在此時此刻,王皇後迴宮製約郭淑妃,是朝廷和後宮一致所向,甚至連京城平民也私下議論期盼。
“或許是連上天也在幫助王皇後吧,在她最需要的時候,郭淑妃最為倚仗的同昌公主死了,還因此鬧得朝野不寧。”黃梓瑕低聲說道。
李舒白搖頭,說:“不,王皇後能走到今天,絕非僥倖。她身後所站著的人,才是不可忽視的。”
黃梓瑕問:“王家?”
“也算,也不算。”李舒白將目光投向案頭的琉璃瓶中,看著那條安靜沉底的小魚,緩緩地說,“遊離於王家之外的那個王家人,才是真正左右這個朝廷的幕後那一雙手。”
黃梓瑕的眼前,忽然閃過那個站在太極宮的殿閣之上,遠遠打量著她的男人。
紫袍玉帶,眼神如同毒蛇的男人。
他將她的手按在魚缸之中,讓阿伽什涅吞噬她手上凝固的血。
她忽然在一瞬間明白了過來,喃喃地說:“王宗實。”
李舒白沒說什麽,隻是唇角微微扯了一下,說:“若不是托賴王宗實之力,我如何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如何能坐到如今這個位置?”
黃梓瑕默然。
十年前,先皇去世,王宗實任左神策護軍中尉,他斬殺了意圖謀反的王歸長、馬公儒、王居方等人,親率儀仗迎接皇帝進宮,是當今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然則,皇帝在登上皇位後才知道,這個位置有多難坐。
本朝近百年來,朝政多為宦官把持,朝臣死於其手不計其數,甚至皇帝也為宦官所殺。先皇裝傻充愣,韜光隱晦多年,終於擊殺了當初扶持他上位的馬元贄,可如今的皇帝,卻絕騙不過早已有了防備的王宗實,也根本無力抗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