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簪子在最中間的內殿東閣畫了個圓圈,顯示這是重重守衛的最中間:“在她失蹤之後,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麽眼看著王若走進閣內,她卻在轉瞬之間就消失,到底她是如何才能避過所有人的目光,瞞天過海消失的?”


    堂上一片寂靜,就算是早已知曉內情的李舒白,也不由得全神貫注,聽她破解這個此案最核心的詭計。


    “然而其實我們一直被誤導了。就算設想一萬個可能,也根本無法得知她究竟如何在雍淳殿消失。直到我在西市街頭受到一個戲法藝人的啟發,才發現這個失蹤案的真相——並不是王若神秘地在雍淳殿東閣消失,而是一開始,王若根本就未曾進入過東閣!”


    王麟冷冷道:“可老夫卻聽說,包括夔王與你,還有當時把守在殿內的幾十名護衛,全都是眼看著王若進入內殿東閣的,她明明在當場眾多人的注視下走進了閣內,你現在又說她並未進入,難道說,當時所有人都出現了幻覺?”


    “並非幻覺。因為王尚書您不知是否注意到,雍淳殿自內庫改成居所之後,為了改換那種古板的四方造型,特意在內外殿的間隔,也就是中庭靠近內殿的地方,陳設了一座假山?”


    “但這座假山十分矮小,隻有一兩個地方的石頭高於人頭,難道這也能動什麽手腳?”


    “隻要一個地方能遮住人頭就行了。”黃梓瑕十分冷靜地說道,“其實,這個戲法隻需要一瞬間,就可以成功——因為王蘊大人對現場的侍衛們的分派,所以假山的後麵並沒有人。唯一能看見假山後的,站在東閣窗外的那兩名侍衛,也被勒令全程麵朝窗戶,緊盯出入口。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眾人看著王若迴到東閣,其實隻是看著她的背影一路行去而已。”


    “所有人看見她的背影,還不夠嗎?”


    “當然不夠。因為,那片刻之間完成的所謂失蹤,隻需要一剎那。”黃梓瑕的簪子指向假山,“內外殿之間,是一座十分低矮的假山,中間有一條青磚地蜿蜒而過。這裏,就是最高點,堪堪遮過身高五尺七寸的王若。所以,隻需要一個穿著與王若同樣衣服、梳著同樣髮髻、戴著同樣首飾的女子事先躲在假山後,在王若走到最高那塊假山石的一瞬間,王若彎腰蹲下,而她直起身子,走出假山,剎那之間,移形換影,在我們注視下走向內殿東閣的王若,此時就已經變成了另一個人!”


    黃梓瑕迴頭,看著伏在地上瑟瑟發抖的閑雲與冉雲,緩緩地說,“當時陪著王若過來見夔王爺的,是冉雲,所以在假山後假扮王若的那個人,自然就是閑雲了。”


    “荒謬!”王麟冷笑道,“楊公公好厲害的猜測,看到街邊一個戲法,就能這樣被你轉嫁到案件上。而且,公公連王若與閑雲的身高相差半個頭都不在意?王若身材比常人修長許多,難道從假山後出來的王若,背影一下子矮了半頭,也沒有人會注意到?”


    “要改變身高並不難,尤其對於女子來說。坊間賣的登雲履,下麵墊的木底最高的足有五六寸,讓閑雲高上半個頭並不是難事。而閑雲在進殿時,我注意到她的腳在門檻上掛了一下,這自然是因為穿不慣那樣的鞋子。而另一個更有力的證據是,閑雲在進殿之後不久便出來了,帶著食盒去了殿後角落的小膳房。我估計,在那裏她應當是燒掉了自己喬裝的衣服和鞋子。可惜她經驗不足,又太過慌張,讓我們在灶台中翻找出了一片狀似馬蹄的半焦木頭,那正是登雲履鞋底的殘跟,留下了證據!”


    李舒白見王麟一時無言,便開口問:“那麽,在事後大家馬上就開始搜尋整個雍淳殿,王若又去了哪裏?”


    “很簡單,她在假山後穿上塞在假山洞中的、事先備好放在那裏的宮女或宦官的衣服,在眾人去假山尋找她那支葉脈凝露簪時,假裝是幫找的宮人,離開了假山。”


    “荒謬,難道沒有人對殿中出現一個長得與王若一模一樣的人起疑?”王麟又喝道。


    “並沒有人會注意到她。因為皇後身邊的女官長齡很快就出現了,還帶著一隊宮女和宦官。她留下了幾個人在殿中幫忙尋找,又帶著幾個人去通報皇後——而跟著她離開的人當中,就有王若。在出了混亂的雍淳殿之後,王若自然就如飛鳥投林,魚遊大海,再也尋不到蹤跡了。而之後,雍淳殿的防衛撤去,如今隻剩幾個老宦官宮女看守著,隻要有一個在宮中有耳目有幫手的人指使,屍體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宮中,出現在東閣內,絕無難事。”


    眾人都默然,燕集堂上一時陷入死寂。


    皇帝思索著黃梓瑕的話,似乎的目光看向皇後,而王皇後的眼睛低垂,望著自己白裙上的銀色紋飾,緩緩地問:“聽楊公公的意思,似乎是對幕後指使者已經瞭然?”


    “奴婢鬥膽,奴婢……本不願這樣想。但此案的種種手法,除了那人之外,再無其他人能有辦法做到。”黃梓瑕抬頭看她,目光澄澈,毫無畏懼,“縱然我會因此得罪我無法想像的強大勢力,我也要將自己所發現的真相,從頭至尾說出來。”


    堂上眾人都是神情變換不動,唯有皇帝依然神情溫和,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你先說說,王若失蹤這樁謎案,幕後的指使者,終究是誰?”


    “其實從種種跡象看來,我們已經不難知道。第一,此人能在事先決定作案地點,將王若移到雍淳殿;第二,此人在事先能指使長齡、長慶等宮中的大宮女、大宦官;第三,在案發之後,又能讓延齡帶走王若;第四,在錦奴死亡之後,能輕易將她的屍體移入雍淳殿。”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簪中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側側輕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側側輕寒並收藏簪中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