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樂郡主佇立在街上望著他上車,直到他的車馬去了許久,才在侍女們的勸解下迴身上車。
黃梓瑕從車簾縫隙中看著兩輛馬車背道而馳,忍不住看向李舒白。
李舒白淡淡地問:“覺得我不應該給她太多希望,應該要狠絕一點,讓她死心?”
黃梓瑕沒說話,不過臉上的表情十分明顯。
“以前,在先皇去世的時候,隻有她曾握著我的手安慰過我。”他靠在背後錦墊上,神情淡淡的,一如剛剛水墨般的疏離平和,“她是個不錯的女子,隻是不太聰明。”
“所以你耽誤了一個不錯的女子,現在令她在京中聲名不堪。”
他瞄了她一眼,一路上都在沉默。懸掛在車壁上的琉璃瓶中,清水隨著馬車的顛簸微微晃動,裏麵的小紅魚卻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狀況,靜靜趴在瓶底,波瀾不驚。
許久,她才聽到李舒白的聲音,問:“你知道她天生不足之症,活不到二十歲嗎?”
黃梓瑕愕然看著他,他卻隻望著那條小紅魚,說:“當年若不是馬元鷙扶立皇太叔宣宗皇帝,益王應該已經是天下之主。所以作為曾經的皇位繼承人,這一脈天生便是該斷絕的。如今益王死了,岐樂的兄弟都死了,隻剩下她一個孑然一身——不然,你以為我父皇去世的時候,她為什麽敢握我的手?”
黃梓瑕默然無語,想著這個成為京中笑話的性格惡劣的少女,想著她蘋果花般的臉頰和杏子般的眼。許久,她才輕聲問:“岐樂郡主自己知道麽?”
“我想她應該知道自己情況不好,但是還不知道會那麽快。”李舒白徐徐閉上眼睛,說,“就讓她再囂張任性地幻想幾日又如何,以後就算她要煩我,也沒機會了。”
第27章秋露行霜(3)
馬車經過長安寬闊的大街,在鄂王府門口停下。
黃梓瑕剛剛隨著李舒白跳下馬車,抬頭見鄂王李潤已經站在門口了。他依然是那副清秀脫俗的模樣,麵容上帶著三分笑意,一身清貴溫柔。本來略顯單薄的五官,在額頭那顆硃砂痣的映襯下,頓時瑞彩生輝,變成了不折不扣的美少年。
他含笑對著黃梓瑕點頭,上來迎接李舒白:“四哥,今日你不是與迴紇的海青王在大明宮議事嗎?怎麽有空到我這邊?”
“沒什麽大事,隻是例行公事而已。不過他送了我一串金紫檀的佛珠,想來你會喜歡,就送過來轉贈給你。”
“四哥,你最知我心了!”李潤歡喜地捧過,用指尖一顆顆撫摸過,又說,“四哥進來坐坐吧,我最近得了一塊天錫茶餅,是今年新出的茶,待會兒煮茶共飲。”
紅泥小火爐,細細長鬆枝。花廳四麵門窗敞開,窗外引了一眼小泉,堆砌幾塊雪白山石,栽種著大片短鬆,有一種精雕細琢的詩意。
黃梓瑕端茶啜了一口,抬眼看花廳的壁上,懸掛著王維的兩句詩。一句是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一句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李舒白品著茶,說:“有鬆,有泉,有石,又有圓窗如月,真如走入摩詰詩意中。”
黃梓瑕立刻就明白他想借題發揮什麽,低聲湊上一句:“若再有個琴,就是十成詩意了。”
“崇古說的是,剛好我這邊有個現成的琴師。”李潤笑著點頭,立即吩咐人把陳念娘請來。不一會兒,陳念娘就抱著琴過來了,行禮時看見黃梓瑕,臉上頓時露出歡喜神情,朝她微微點頭:“楊公公。”
黃梓瑕不自覺地動了一下自己縮在袖子內的右手,那裏袖袋中,有一點被白布包好的硬硬的小東西。她心中微微怵動,看著陳念娘心想,這是刻著你名字的玉,馮憶娘到死也沒讓它離開自己身呢。
她心中微涼,但麵上還是含笑,對她說:“陳娘,戶部還沒查到你師姐的消息,看來還要再等等呢。”
陳念娘點頭,她麵容憔悴了一些,不過琴藝依然令人叫絕,一曲萬壑鳴,鬆間泉上泠泠響徹,令人忘俗。
李舒白讚嘆道:“教坊中諸多琴師,沒有一個比得上陳琴師。”
李潤微笑道:“正是,如今陳琴師該是國手了。”
李舒白漫不經心地說:“崇古,我記得上次你聆聽了陳琴師妙奏之後,曾多次神往,還私下向其他人學琴,今日有機會,還不趕緊跟陳琴師請教?”
黃梓瑕對他這種麵不改色隨口扯謊的本事佩服極了,趕緊借著杆子向上爬,幫著陳念娘把琴裝迴琴囊中,又替她抱著迴到琴室。李潤對陳念娘待若上賓,她所居住的小院在王府東隅,庭中盡是翠竹,舒朗幽靜。
陳念娘坐下調了幾個音,說道:“學琴是一輩子的苦工,我看小公公日常事忙,要盡心學琴恐怕很難。若你隻是一時興起,那麽就學幾曲易上手的曲子也就夠了。宮商角徵羽和幾種手勢,指勢你都學過嗎?”
黃梓瑕趕忙請教,陳念娘一一教了她,眼看日頭近午,王府的人給她們送了午膳過來。
黃梓瑕見陳念娘吃得很少,便說:“陳娘,看你最近瘦得厲害,還請不要憂思過重,先保重身體。我想馮娘肯定也不想看到你如今憔悴成這樣。”
陳念娘抬頭看她,勉強笑了一笑,說:“多謝小公公,然而我現在日夜不得安生,每晚閉上眼就是憶娘的麵容,你或許不知這種感覺。十數年來我與她相依為命,如今留得我一個人,真不知道如何過下去了。”
</br>
黃梓瑕從車簾縫隙中看著兩輛馬車背道而馳,忍不住看向李舒白。
李舒白淡淡地問:“覺得我不應該給她太多希望,應該要狠絕一點,讓她死心?”
黃梓瑕沒說話,不過臉上的表情十分明顯。
“以前,在先皇去世的時候,隻有她曾握著我的手安慰過我。”他靠在背後錦墊上,神情淡淡的,一如剛剛水墨般的疏離平和,“她是個不錯的女子,隻是不太聰明。”
“所以你耽誤了一個不錯的女子,現在令她在京中聲名不堪。”
他瞄了她一眼,一路上都在沉默。懸掛在車壁上的琉璃瓶中,清水隨著馬車的顛簸微微晃動,裏麵的小紅魚卻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狀況,靜靜趴在瓶底,波瀾不驚。
許久,她才聽到李舒白的聲音,問:“你知道她天生不足之症,活不到二十歲嗎?”
黃梓瑕愕然看著他,他卻隻望著那條小紅魚,說:“當年若不是馬元鷙扶立皇太叔宣宗皇帝,益王應該已經是天下之主。所以作為曾經的皇位繼承人,這一脈天生便是該斷絕的。如今益王死了,岐樂的兄弟都死了,隻剩下她一個孑然一身——不然,你以為我父皇去世的時候,她為什麽敢握我的手?”
黃梓瑕默然無語,想著這個成為京中笑話的性格惡劣的少女,想著她蘋果花般的臉頰和杏子般的眼。許久,她才輕聲問:“岐樂郡主自己知道麽?”
“我想她應該知道自己情況不好,但是還不知道會那麽快。”李舒白徐徐閉上眼睛,說,“就讓她再囂張任性地幻想幾日又如何,以後就算她要煩我,也沒機會了。”
第27章秋露行霜(3)
馬車經過長安寬闊的大街,在鄂王府門口停下。
黃梓瑕剛剛隨著李舒白跳下馬車,抬頭見鄂王李潤已經站在門口了。他依然是那副清秀脫俗的模樣,麵容上帶著三分笑意,一身清貴溫柔。本來略顯單薄的五官,在額頭那顆硃砂痣的映襯下,頓時瑞彩生輝,變成了不折不扣的美少年。
他含笑對著黃梓瑕點頭,上來迎接李舒白:“四哥,今日你不是與迴紇的海青王在大明宮議事嗎?怎麽有空到我這邊?”
“沒什麽大事,隻是例行公事而已。不過他送了我一串金紫檀的佛珠,想來你會喜歡,就送過來轉贈給你。”
“四哥,你最知我心了!”李潤歡喜地捧過,用指尖一顆顆撫摸過,又說,“四哥進來坐坐吧,我最近得了一塊天錫茶餅,是今年新出的茶,待會兒煮茶共飲。”
紅泥小火爐,細細長鬆枝。花廳四麵門窗敞開,窗外引了一眼小泉,堆砌幾塊雪白山石,栽種著大片短鬆,有一種精雕細琢的詩意。
黃梓瑕端茶啜了一口,抬眼看花廳的壁上,懸掛著王維的兩句詩。一句是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一句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李舒白品著茶,說:“有鬆,有泉,有石,又有圓窗如月,真如走入摩詰詩意中。”
黃梓瑕立刻就明白他想借題發揮什麽,低聲湊上一句:“若再有個琴,就是十成詩意了。”
“崇古說的是,剛好我這邊有個現成的琴師。”李潤笑著點頭,立即吩咐人把陳念娘請來。不一會兒,陳念娘就抱著琴過來了,行禮時看見黃梓瑕,臉上頓時露出歡喜神情,朝她微微點頭:“楊公公。”
黃梓瑕不自覺地動了一下自己縮在袖子內的右手,那裏袖袋中,有一點被白布包好的硬硬的小東西。她心中微微怵動,看著陳念娘心想,這是刻著你名字的玉,馮憶娘到死也沒讓它離開自己身呢。
她心中微涼,但麵上還是含笑,對她說:“陳娘,戶部還沒查到你師姐的消息,看來還要再等等呢。”
陳念娘點頭,她麵容憔悴了一些,不過琴藝依然令人叫絕,一曲萬壑鳴,鬆間泉上泠泠響徹,令人忘俗。
李舒白讚嘆道:“教坊中諸多琴師,沒有一個比得上陳琴師。”
李潤微笑道:“正是,如今陳琴師該是國手了。”
李舒白漫不經心地說:“崇古,我記得上次你聆聽了陳琴師妙奏之後,曾多次神往,還私下向其他人學琴,今日有機會,還不趕緊跟陳琴師請教?”
黃梓瑕對他這種麵不改色隨口扯謊的本事佩服極了,趕緊借著杆子向上爬,幫著陳念娘把琴裝迴琴囊中,又替她抱著迴到琴室。李潤對陳念娘待若上賓,她所居住的小院在王府東隅,庭中盡是翠竹,舒朗幽靜。
陳念娘坐下調了幾個音,說道:“學琴是一輩子的苦工,我看小公公日常事忙,要盡心學琴恐怕很難。若你隻是一時興起,那麽就學幾曲易上手的曲子也就夠了。宮商角徵羽和幾種手勢,指勢你都學過嗎?”
黃梓瑕趕忙請教,陳念娘一一教了她,眼看日頭近午,王府的人給她們送了午膳過來。
黃梓瑕見陳念娘吃得很少,便說:“陳娘,看你最近瘦得厲害,還請不要憂思過重,先保重身體。我想馮娘肯定也不想看到你如今憔悴成這樣。”
陳念娘抬頭看她,勉強笑了一笑,說:“多謝小公公,然而我現在日夜不得安生,每晚閉上眼就是憶娘的麵容,你或許不知這種感覺。十數年來我與她相依為命,如今留得我一個人,真不知道如何過下去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