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卿。”穀慈喚了他一聲。
方竹卿循著聲音看了看她,但沒什麽反應,向著反方向走了。
“方竹卿!”
她猛然大喊了一聲,終於令那失神的少年迴過頭。
穀慈深吸兩口氣,從容鎮定地拽著他就往迴走。方竹卿掙了兩下,但沒使上力氣,很快被她扔上了馬車。
盡管生氣地捏著拳,但她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迴頭與沈清和道:“你把竹卿送迴去吧,我進去辦事。”
沈清和搖了搖頭:“之後讓趙捕頭來也可以。”
二人隨後將方竹卿送迴了家,期間沈清和一直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盯著那個昏昏沉沉的少年。
方竹卿渾身癱軟地靠在馬車裏,兩眼半睜半閉,嘴裏喃喃說著什麽但聽不清。
穀慈將他扶下馬車時,沈清和有些不悅地伸出手:“我來。”
方竹卿依舊雙眼迷離,待坐下來後才清醒了幾分,一抬頭看見穀慈給他倒了杯水,一袖子拂了過去:“我不要你管!”
茶杯“砰”一聲掉在地上,碎成了好幾塊。
沈清和轉頭看了看穀慈,以為她會生氣,然而畢竟是穀慈,她的神色仍是的平和冷靜的,默默將茶杯的碎渣掃幹淨,看到桌上放著幾張紙,便拿起來看看。
那幾張紙是官學的小考答卷,考的是《列子》中的一卷。她記得這素來是方竹卿的長項,可看這結果……
已經不止是差強人意了。
穀慈又去倒了一杯水,但這迴沒有給方竹卿喝,而是直接撒在他的臉上。清涼的茶水令他瞬間清醒了幾分,睜大眼看著麵前的兩人。
“你是不是覺得像姑父那樣活著很開心?”
方竹卿啞然,看著她手裏拿著的答卷,明白了什麽,低下頭。
他原本的想法,是考中進士之後,換一套大房子,再找幾個人照顧母親,順便將穀慈也接過來。可如今,母親因絕症病逝,穀慈又要嫁給他最反感的那個人。
一夕之間失去了所有的奮鬥目標,他竟忽然有些明白了方琰的心境。
何其諷刺。
“以後呢?”穀慈麵無表情地注視著他,“也想這樣下去麽?”
方竹卿依然沒有迴答。
沈清和坐在一旁,覺得有些無聊。其實他從頭至尾都不太理解方竹卿,蓋因沒什麽事是他做不到的,他對“努力”二字的理解很模糊。
姑姑去世之後穀慈來這間屋子裏打掃過,那時他還跟來了。可如今屋子裏看起來很亂,東西的擺放在那時是什麽樣現在還是什麽樣,完全沒再動過。
“我想吃豉香平子魚。”
這冷不丁的一句話令穀慈愣了一下,轉頭看他。
沈清和目光澄澈,又重複了一遍:“我想吃豉香平子魚。你迴去做,我可以在這裏看著你弟弟。”
穀慈眨了眨眼。
這是……想把她支開的意思?
如此簡單粗暴的說法,倒是令她有些不習慣,但如今方竹卿不願與她說話,再這麽耗下去也確實沒意義,便起身迴去了。
“不要辣的。”沈清和補充了一句。
穀慈笑了笑,出門將馬車給他留下,自己則是徒步去了衙門。
方竹卿在穀慈走時抬起了頭,似乎想說些什麽,但最終沒有開口。其實他喝得不算多,剛才便酒醒了,瞪了沈清和一眼:“我和你沒什麽好說的。”
“嗬、嗬。”穀慈一走,沈清和陡然露出了嘲諷的笑意,“近半個月沒有收拾過屋子,外衣也沒有換,唯獨角落裏放著一個幹幹淨淨的箱子。你是想跑路嗎?”
像是被揭穿了心中所想,方竹卿狠狠道:“和你有什麽關係?”
“當然沒有關係,我也很樂意你離開。”沈清和坦然道,“但小慈肯定不希望。”
方竹卿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你知道我是什麽人嗎?”
方竹卿像看瘋子一樣看著他。
沈清和唇角微揚,瀟灑高雅的臉上是難言的得意,緩緩開口:“在比你小一歲時,我已是進士第一,隨後擔任大理寺少卿,四年前一共落案三百四十一樁,其中有八十七樁是二十年內未破的懸案。”
方竹卿目瞪口呆,感受到了濃濃的挑釁意味。
沈清和起身,身姿翩翩,顏如璧玉:“作為蠢人裏的一員,你想要與我爭,實在是太不自量力了。”
方竹卿冷笑了一聲:“你說了這麽多就是想要顯擺嗎?”
“是的。”
沈清和毫不避諱地點頭,低頭俯視著他,一襲白衣顯得氣質不凡,仿佛謫仙傲立:“連考個進士都需要準備這麽久的人,我很好奇你是哪裏來的自信。”
***
穀慈去衙門的路上還是有些不放心。
對於方竹卿的事,與其說是生氣,更多的是無奈。這個弟弟從小就是靦腆而隨和的,可惜在這個年紀就遭遇了如此大的變故,一時無法適應也正常。
她突然想到沈清和。
當年他被沈家人從唐府帶走的時候,還在牙牙學語,此後直到六歲都在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那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以及敏銳到不能再敏銳的觀察能力,遠不止是因為頭腦聰明罷了。
穀慈到達衙門時,二堂裏似乎來了不少人,隱約聽見裏麵有哭聲。趙翔出來時看見她,忙不迭向她揮手:“小慈姑娘,我剛想去找你。沈先生來了沒有?”
穀慈搖搖頭,“發生什麽事了?”
趙翔的臉色沉了幾分,“有人來報案了。他們的女兒昨日失蹤了,如今還沒有消息。”
穀慈震驚道:“在哪裏失蹤的?”
“那對夫婦說她昨天和平時一樣上街買菜,結果卻沒有迴來。”
她又問了一些細節,隨後風風火火趕迴家找沈清和。
沈清和家的門沒鎖,但不在小廳。穀慈繞了一圈在書房裏找到了他,正在拿著一塊布擦拭幾個木雕,十分小心寶貝的樣子。
他看著她進屋:“豉香平子魚做好了嗎?”
“出事了!”穀慈焦急道,“第五個人……失蹤了。”
沈清和神色一凜,放下手裏的東西往外走,路上讓她講述細節。
失蹤的第五人叫張元香,年方二八,父親在一家裁縫鋪當管事,與先前的幾戶人家一樣,家裏是小戶但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根據鄰居的描述,張元香姿色尚可,但因平時愛美又會打扮,不乏追求者。
近來調查死者的情況,這些形容在穀慈聽來都太過相似,相似到有什麽就要脫口而出。她先前猜測過死者是被綁在麻袋裏帶走的,可她們身上沒有一點掙紮的痕跡。
“她們會不會是被人迷暈再帶走的?”
“這第五人尚不清楚,但除羅琴之外,前三人從家到目的地的路上,並不存在無人的小巷。”沈清和攤開手,“我不認為在大街上把人迷暈再帶走會是這麽容易的事。”
穀慈沉思片刻,忽然想到了什麽,“所以……”
“她們是自願走的。”沈清和鎮定道,“這是唯一的可能。”
穀慈有些難以想象,但的確如他所言,他們去拜訪這些家屬時,並未經過什麽偏僻的地方。除非——死者自己改變了路線。
結合朱氏先前說的,關於錢亦荷有所隱瞞的事,這個解釋看似荒謬,卻是最合情合理的。
可是,什麽樣的理由,會讓她們偏離原本的路線,去到危險的地方呢?
去衙門之前,沈清和按照穀慈說的地點,將張元香的路線走了一遍。不出意外,經過的都是鬧市街,如果直來直去,不存在出事的可能。
穀慈的目光突然一亮,“會不會是……私會情郎?”
沈清和凝了凝眉,“你是想說,有一個情郎,能與她們五個人都有關係;還是想說,有一個人,能確切地知曉她們每一個私會的地點?”
穀慈被他問住了,聳聳肩不說話。
沈清和補充道:“當然,除非這個人是我。”
穀慈有些震驚:他何時這麽不要臉了。
“如果你要去私會情郎的話,我一定會知道是哪裏的。”
她陡然間一僵,看著他一本正經的表情,沒好氣地抽在他肩上:“想什麽呢!”
她說著便快步走了,頭也不迴地扔下他一人。
沈清和有些委屈,不知她為何生氣。
這句話並不存在錯誤,他可以通過觀察一個人輕易判斷出對方的去處,尤其當這個人是穀慈的時候,甚至連思考都不需要。
他又仔仔細細想了一遍,明明就是實話,於是更加委屈了,到了衙門之後看見穀慈在與一個捕快說話,看都沒看他一眼。
此刻,張元香地父母仍在二堂敘說著女兒失蹤的事,母親李氏含著淚問師爺是怎麽迴事,但薑師爺不好開口。
連續不見了這麽多妙齡少女,李氏雖不清楚究竟怎麽迴事,但也大概能猜到女兒兇多吉少,說著說著便抱頭痛哭。
沈清和走到她麵前,問了在錢家時同樣的問題:“令千金隨身的東西中,有沒有你沒見過的東西?”
李氏抬頭看了看他,不明所以地搖頭,“大人為何這麽問?”
沈清和沒有迴答,“有嗎?”
一旁的捕快們也不是很理解,紛紛注視著他們。李氏又想了一會兒,還是搖頭:“先前……沒有在意,我可以迴家看看。”
趙翔將他們送出去時,想問問沈清和這麽問的用意,但一迴頭便不見了他的身影。
與平時一樣,穀慈將張家人的筆錄送到二堂,正要出來時有人在門口擋住了她,挺拔而修長的身形在黃昏中像被染上一層金輝,骨節分明的手輕輕扣在門上。
她一抬頭,果不其然是沈清和。
穀慈像沒看見他似的往外走,他終於開口:“雖然我不知道你為什麽不高興,但我可以向你道歉。”
她迴頭看看他:雖然一臉委屈,但看表情顯然沒認識到錯在哪裏。
“私會情郎。”她壓低了聲音,像是覺得好笑,“你說如果我私會情郎,你會知道是在哪裏。”
沈清和正要點頭,看見她臉上咬牙切齒的笑容,立即不敢了。
“是在哪裏?”
沈清和注視著她明媚動人的臉龐,小心翼翼地答道:“我告訴你的話……你就會換地點了。”
方竹卿循著聲音看了看她,但沒什麽反應,向著反方向走了。
“方竹卿!”
她猛然大喊了一聲,終於令那失神的少年迴過頭。
穀慈深吸兩口氣,從容鎮定地拽著他就往迴走。方竹卿掙了兩下,但沒使上力氣,很快被她扔上了馬車。
盡管生氣地捏著拳,但她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迴頭與沈清和道:“你把竹卿送迴去吧,我進去辦事。”
沈清和搖了搖頭:“之後讓趙捕頭來也可以。”
二人隨後將方竹卿送迴了家,期間沈清和一直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盯著那個昏昏沉沉的少年。
方竹卿渾身癱軟地靠在馬車裏,兩眼半睜半閉,嘴裏喃喃說著什麽但聽不清。
穀慈將他扶下馬車時,沈清和有些不悅地伸出手:“我來。”
方竹卿依舊雙眼迷離,待坐下來後才清醒了幾分,一抬頭看見穀慈給他倒了杯水,一袖子拂了過去:“我不要你管!”
茶杯“砰”一聲掉在地上,碎成了好幾塊。
沈清和轉頭看了看穀慈,以為她會生氣,然而畢竟是穀慈,她的神色仍是的平和冷靜的,默默將茶杯的碎渣掃幹淨,看到桌上放著幾張紙,便拿起來看看。
那幾張紙是官學的小考答卷,考的是《列子》中的一卷。她記得這素來是方竹卿的長項,可看這結果……
已經不止是差強人意了。
穀慈又去倒了一杯水,但這迴沒有給方竹卿喝,而是直接撒在他的臉上。清涼的茶水令他瞬間清醒了幾分,睜大眼看著麵前的兩人。
“你是不是覺得像姑父那樣活著很開心?”
方竹卿啞然,看著她手裏拿著的答卷,明白了什麽,低下頭。
他原本的想法,是考中進士之後,換一套大房子,再找幾個人照顧母親,順便將穀慈也接過來。可如今,母親因絕症病逝,穀慈又要嫁給他最反感的那個人。
一夕之間失去了所有的奮鬥目標,他竟忽然有些明白了方琰的心境。
何其諷刺。
“以後呢?”穀慈麵無表情地注視著他,“也想這樣下去麽?”
方竹卿依然沒有迴答。
沈清和坐在一旁,覺得有些無聊。其實他從頭至尾都不太理解方竹卿,蓋因沒什麽事是他做不到的,他對“努力”二字的理解很模糊。
姑姑去世之後穀慈來這間屋子裏打掃過,那時他還跟來了。可如今屋子裏看起來很亂,東西的擺放在那時是什麽樣現在還是什麽樣,完全沒再動過。
“我想吃豉香平子魚。”
這冷不丁的一句話令穀慈愣了一下,轉頭看他。
沈清和目光澄澈,又重複了一遍:“我想吃豉香平子魚。你迴去做,我可以在這裏看著你弟弟。”
穀慈眨了眨眼。
這是……想把她支開的意思?
如此簡單粗暴的說法,倒是令她有些不習慣,但如今方竹卿不願與她說話,再這麽耗下去也確實沒意義,便起身迴去了。
“不要辣的。”沈清和補充了一句。
穀慈笑了笑,出門將馬車給他留下,自己則是徒步去了衙門。
方竹卿在穀慈走時抬起了頭,似乎想說些什麽,但最終沒有開口。其實他喝得不算多,剛才便酒醒了,瞪了沈清和一眼:“我和你沒什麽好說的。”
“嗬、嗬。”穀慈一走,沈清和陡然露出了嘲諷的笑意,“近半個月沒有收拾過屋子,外衣也沒有換,唯獨角落裏放著一個幹幹淨淨的箱子。你是想跑路嗎?”
像是被揭穿了心中所想,方竹卿狠狠道:“和你有什麽關係?”
“當然沒有關係,我也很樂意你離開。”沈清和坦然道,“但小慈肯定不希望。”
方竹卿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你知道我是什麽人嗎?”
方竹卿像看瘋子一樣看著他。
沈清和唇角微揚,瀟灑高雅的臉上是難言的得意,緩緩開口:“在比你小一歲時,我已是進士第一,隨後擔任大理寺少卿,四年前一共落案三百四十一樁,其中有八十七樁是二十年內未破的懸案。”
方竹卿目瞪口呆,感受到了濃濃的挑釁意味。
沈清和起身,身姿翩翩,顏如璧玉:“作為蠢人裏的一員,你想要與我爭,實在是太不自量力了。”
方竹卿冷笑了一聲:“你說了這麽多就是想要顯擺嗎?”
“是的。”
沈清和毫不避諱地點頭,低頭俯視著他,一襲白衣顯得氣質不凡,仿佛謫仙傲立:“連考個進士都需要準備這麽久的人,我很好奇你是哪裏來的自信。”
***
穀慈去衙門的路上還是有些不放心。
對於方竹卿的事,與其說是生氣,更多的是無奈。這個弟弟從小就是靦腆而隨和的,可惜在這個年紀就遭遇了如此大的變故,一時無法適應也正常。
她突然想到沈清和。
當年他被沈家人從唐府帶走的時候,還在牙牙學語,此後直到六歲都在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那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以及敏銳到不能再敏銳的觀察能力,遠不止是因為頭腦聰明罷了。
穀慈到達衙門時,二堂裏似乎來了不少人,隱約聽見裏麵有哭聲。趙翔出來時看見她,忙不迭向她揮手:“小慈姑娘,我剛想去找你。沈先生來了沒有?”
穀慈搖搖頭,“發生什麽事了?”
趙翔的臉色沉了幾分,“有人來報案了。他們的女兒昨日失蹤了,如今還沒有消息。”
穀慈震驚道:“在哪裏失蹤的?”
“那對夫婦說她昨天和平時一樣上街買菜,結果卻沒有迴來。”
她又問了一些細節,隨後風風火火趕迴家找沈清和。
沈清和家的門沒鎖,但不在小廳。穀慈繞了一圈在書房裏找到了他,正在拿著一塊布擦拭幾個木雕,十分小心寶貝的樣子。
他看著她進屋:“豉香平子魚做好了嗎?”
“出事了!”穀慈焦急道,“第五個人……失蹤了。”
沈清和神色一凜,放下手裏的東西往外走,路上讓她講述細節。
失蹤的第五人叫張元香,年方二八,父親在一家裁縫鋪當管事,與先前的幾戶人家一樣,家裏是小戶但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根據鄰居的描述,張元香姿色尚可,但因平時愛美又會打扮,不乏追求者。
近來調查死者的情況,這些形容在穀慈聽來都太過相似,相似到有什麽就要脫口而出。她先前猜測過死者是被綁在麻袋裏帶走的,可她們身上沒有一點掙紮的痕跡。
“她們會不會是被人迷暈再帶走的?”
“這第五人尚不清楚,但除羅琴之外,前三人從家到目的地的路上,並不存在無人的小巷。”沈清和攤開手,“我不認為在大街上把人迷暈再帶走會是這麽容易的事。”
穀慈沉思片刻,忽然想到了什麽,“所以……”
“她們是自願走的。”沈清和鎮定道,“這是唯一的可能。”
穀慈有些難以想象,但的確如他所言,他們去拜訪這些家屬時,並未經過什麽偏僻的地方。除非——死者自己改變了路線。
結合朱氏先前說的,關於錢亦荷有所隱瞞的事,這個解釋看似荒謬,卻是最合情合理的。
可是,什麽樣的理由,會讓她們偏離原本的路線,去到危險的地方呢?
去衙門之前,沈清和按照穀慈說的地點,將張元香的路線走了一遍。不出意外,經過的都是鬧市街,如果直來直去,不存在出事的可能。
穀慈的目光突然一亮,“會不會是……私會情郎?”
沈清和凝了凝眉,“你是想說,有一個情郎,能與她們五個人都有關係;還是想說,有一個人,能確切地知曉她們每一個私會的地點?”
穀慈被他問住了,聳聳肩不說話。
沈清和補充道:“當然,除非這個人是我。”
穀慈有些震驚:他何時這麽不要臉了。
“如果你要去私會情郎的話,我一定會知道是哪裏的。”
她陡然間一僵,看著他一本正經的表情,沒好氣地抽在他肩上:“想什麽呢!”
她說著便快步走了,頭也不迴地扔下他一人。
沈清和有些委屈,不知她為何生氣。
這句話並不存在錯誤,他可以通過觀察一個人輕易判斷出對方的去處,尤其當這個人是穀慈的時候,甚至連思考都不需要。
他又仔仔細細想了一遍,明明就是實話,於是更加委屈了,到了衙門之後看見穀慈在與一個捕快說話,看都沒看他一眼。
此刻,張元香地父母仍在二堂敘說著女兒失蹤的事,母親李氏含著淚問師爺是怎麽迴事,但薑師爺不好開口。
連續不見了這麽多妙齡少女,李氏雖不清楚究竟怎麽迴事,但也大概能猜到女兒兇多吉少,說著說著便抱頭痛哭。
沈清和走到她麵前,問了在錢家時同樣的問題:“令千金隨身的東西中,有沒有你沒見過的東西?”
李氏抬頭看了看他,不明所以地搖頭,“大人為何這麽問?”
沈清和沒有迴答,“有嗎?”
一旁的捕快們也不是很理解,紛紛注視著他們。李氏又想了一會兒,還是搖頭:“先前……沒有在意,我可以迴家看看。”
趙翔將他們送出去時,想問問沈清和這麽問的用意,但一迴頭便不見了他的身影。
與平時一樣,穀慈將張家人的筆錄送到二堂,正要出來時有人在門口擋住了她,挺拔而修長的身形在黃昏中像被染上一層金輝,骨節分明的手輕輕扣在門上。
她一抬頭,果不其然是沈清和。
穀慈像沒看見他似的往外走,他終於開口:“雖然我不知道你為什麽不高興,但我可以向你道歉。”
她迴頭看看他:雖然一臉委屈,但看表情顯然沒認識到錯在哪裏。
“私會情郎。”她壓低了聲音,像是覺得好笑,“你說如果我私會情郎,你會知道是在哪裏。”
沈清和正要點頭,看見她臉上咬牙切齒的笑容,立即不敢了。
“是在哪裏?”
沈清和注視著她明媚動人的臉龐,小心翼翼地答道:“我告訴你的話……你就會換地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