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滾”字。
她向來是個很堅定的人,一直敲門到中午,但她沒想到屋子裏那個人比她還要堅定,估計是用什麽東西堵住了耳朵,就算她仍舊在敲,也死活不肯再開。
她沒有辦法,一想到小胖子要告她就覺得心累,於是折迴了那家店鋪。
這時排隊的客人基本已經走光了,鋪子外麵一下子顯得冷清了起來,小窗仍舊開著,掌櫃坐在裏邊百無聊賴地嗑瓜子,看見她來了,招唿道:“咦,小姑娘又迴來啦?”
掌櫃在這家鋪子裏也呆了好幾年了,八百年見不著女顧客,自然對這個清秀漂亮的小姑娘印象深刻。穀慈衝他笑笑,湊過去小聲道:“掌櫃的,有人願意出三千兩,你能拜托那位師傅再雕一個金輪王麽?”
掌櫃聽罷忽然笑了起來,覺得這姑娘一看就是個外行,壓根不懂規矩,“這東西要是想買就能買到,可就沒這麽有收藏價值啦,你看看哪家鋪子能像我們一樣,幾百號人同時來搶的?”
確實沒有;但穀慈無法理解這種有錢不賺的行為。
“可這是三千兩啊。”她從小到大都沒看到過那麽多銀子啊。
“三千兩算什麽?”掌櫃也靠了過來,小胡子翹了翹,“你知道前段時間商行出了一件老頭子三十年前雕的長臂大俠麽,天底下找不出第二個來,叫價叫到了三萬兩都不止!”
穀慈扶額:“……”
她琢磨著再雕一個是行不通的了,而且那位神出鬼沒的沈公子也不肯再開門,小胖子肯定又要哭了,哭完就要去告她了,然後該哭的就是她了。
她站在鋪子前麵搓了搓臉,本以為這次能小賺一筆,結果一文錢沒賺到還要麵臨被告的危險,於是就這麽心事重重地去了衙門。
穀慈平時基本是在收發房裏呆著,偶爾還會幫忙打打雜,管一些亂七八糟的事。她從師爺那裏接過今天要謄的東西,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師爺看她眼睛周圍暗淡的一圈,關切地問:“昨晚沒睡好麽?”
“打工去了。”她微笑著迴答,但沒說是去做什麽了。
師爺道:“那今天早點迴去休息休息。”
穀慈剛來衙門沒多久,但和這裏的人關係都不錯,謝過師爺後便迴了屋子抄書。一宿沒休息,她著實困得要命,不知過了多久,聽外麵的捕快都在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什麽。
衙門裏一般是不會這麽熱鬧的,突然熱鬧起來說明發生了什麽事,而聽外麵人的語氣並不是喜事,所以大約是發生了案子。
穀慈走出屋子吹吹風,剛活動一下雙臂,便看見幾名捕快抬著個人進來,擔架上蓋著白布,看不見樣子,應該是屍體。
濯城是大地方,發生命案不奇怪,但奇怪的是這些捕快的神色一個比一個凝重,正巧這時師爺走了過來,她便問:“薑師爺,發生什麽案子了麽?”
“嗯……”師爺目光一沉,“是邢家出事了。”
“……邢家?”穀慈睜大了眸子。
如果沒有記錯,邢家可算是濯城首富了,難怪如此興師動眾。
薑師爺深深歎了口氣,愁眉苦臉道:“看來又得去請沈先生來了啊……”
衙門裏沒有姓“沈”的,所以穀慈也不知道這個“沈先生”指的是誰,但師爺的口氣聽起來飽經滄桑,說明此人不是善類。
她迴屋後繼續幹活,全部寫完之後交給師爺,想離開衙門的時候卻被知府叫去了二堂,看見一幹人正在商討著什麽,一瞧她來了,臉色頃刻變了,規規矩矩地退到一旁。
有點……不尋常。
穀慈矮身行禮道:“見過厲大人。”
厲知府是個五十來歲的胖老頭,逢人便笑,和藹可親,搓著手在她身邊轉了一圈,笑眯眯地問:“穀姑娘來衙門也有不少時日了吧?”
穀慈與他見麵的機會不多,通常是與師爺打交道,莫名覺出這笑容有那麽些詭異,“迴大人,我才……剛來一個月。”
厲知府依舊笑容滿麵:“一個月也很長了嘛。”
穀慈低頭想了想。
“大人,我能問問……是我近來活兒幹得不好麽?”
“不不不,怎麽會。”厲知府連忙搖手,“老夫你覺得你來了衙門這麽久,應該給你升個職。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銀子?”
穀慈如實答道:“三兩。”
“我給你這個數。”
厲知府伸出五根手指。
“……五兩?”
“五十兩!”
穀慈一聽便震驚了,甚至以為自己困得糊塗了。她需要錢是不假,但從剛才開始,衙門裏這幾個捕快包括知府在內,都是一臉神叨叨的表情。
“大人要……升我做什麽?”
厲知府眯眼笑道:“很簡單,就是老夫手上有幾樁棘手的案子,要你幫忙和一個人打打交道。”
穀慈半信半疑道:“……什麽人?”
“當然是一位響當當的大人物了。”厲知府一本正經道,“先前是李捕頭和他打交道的。”
穀慈想了一會兒,“那……李捕頭呢?”
“他中風了啊。”
她震驚了。如果沒記錯,衙門的李捕頭隻有不到四十歲。
見她露出驚恐的表情,厲知府連忙道:“這個你不用擔心,他當然不是因為幹這個活才中風的。”
他的臉上寫滿了“當然是騙你的”幾個字。
穀慈歎了口氣,看了看一旁幾個眼神微妙的捕快。厲知府一臉無辜道:“我們幾個商討了一下,覺得你口才好又能幹,最適合與人打交道不過了。”
她默默點了兩下頭。
若是在別的地方聽到這件事,她肯定會以為別人是要把她給賣了,但如今她是在衙門裏,而且這麽匪夷所思的事,還是知府告訴她的。
可疑歸可疑,能升十倍工錢的機會可不多。她沉默了一會兒,問:“厲大人所謂的‘打交道’……可有什麽含義?”
“就是字麵意思。”厲知府一本正經道,“你和他說話,把他帶到衙門來,末了再把他送迴去,就沒了。”
“沒了?”
“沒了。”
“好。”
也許是沒想到她會答應得這麽快,厲知府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趕緊讓人把地址寫給她,又讓師爺去準備升她的月錢。
穀慈離開衙門的時候還有點迷糊,今早險些丟了飯碗,下午的工錢又被升了十倍有餘,像做夢一樣,以至於厲知府後來和她交代的事也隻聽了個大概,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句話:
保重。
從這一幹人的反應就可以看出,如此簡單的活計能拿五十兩月錢,代表她要打交道的人絕非善類。然而她的優點不多,唯獨耐心奇好,對跟錢有關的事耐心就更好,隻是打交道的話……肯定不是難事。
穀慈就這麽拿著住址離開了衙門,出去後買了個包子當午飯,叼著包子將字條拿出來一看,突然愣了一下。
這上麵寫的屋子就在她家對麵,門對門。
***
穀慈的家是在老城的一座寬敞大院裏,環境不錯,安靜舒適,裏麵有兩戶人家門對門,院子共用,她之前在裏麵種了一些花草,偶爾去澆澆水。
對門那家的兒子上個月中了進士,隨後一家人都搬走了,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是空置,她還真沒聽說有人搬了過來。
但當她迴到家之後才意識到,的確有人搬過來了。
大院的正中間被畫了一條線,從門口一直延伸到最裏端,畫得尤其用勁,筆直到像是拿一把巨尺量出來的,將院子準確無誤地分成了兩半。
但這不算什麽,真正讓她無法理解的,是鄰居家的門上不知什麽時候貼了一道符,上麵寫著四個大字:蠢人退散。
真……有品位。
穀慈敲了敲鄰居的門,卻沒有得到迴應,她又站了一會兒,還是沒人來開門。畢竟已經是下午,她有些撐不住了,便迴屋睡覺去了,準備晚上再來看看。
晚間,微風帶著清寒,花香淡淡,穀慈睡得很沉,忽然被外麵一聲巨響震醒,一聽是從對門傳出來的,連忙穿好衣服跑了出去。
她以為出了什麽大事,一邊敲門一邊喊道:“沈先生,發生什麽事了麽?”
沒有人迴應,隻有什麽重物掉地的聲音。
穀慈緊張地等了一會兒,覺得實在不行便用力推了一下門,竟然……一下子就推開了。
果然是出事了。
來不及驚訝,她立即跑了進去。鄰居家屋子的構造與她家差不多,寬敞的前院後是兩道穿廊,典雅的小亭旁是一汪池水。
穀慈向著聲源處跑了過去,結果剛進院子便瞧見一個黑影站在不遠處,高高瘦瘦的樣子,看起來有些可怕。
她將提燈舉了上去,依稀看見是個男子,披著頭發,蓬頭垢麵,身上還帶著焦味,連眼睛都看不太清楚。若是她膽子小點,估計早就拔腿跑了。
她覺得這個人長的有點眼熟。
“你……沒事吧?”穀慈試探地出聲,“你是沈先生吧?發生了什麽事?”
對方沒有迴答她,依舊像個石柱似的杵在那裏,緩慢地伸出了三個手指:“三個問題。”
“……啊?”
“你問了我三個問題。”與這副狼狽樣貌截然不同的是,他的聲音略帶沙啞,但飽滿純粹,低沉好聽,是個年輕男子,“第一:我有事;第二:我就是;第三:有大事。”
“……”穀慈閉了閉眼,沒有理他,指了指他髒兮兮的衣服,“剛才是……怎麽迴事?”
男子聽罷才想起來什麽,忽然問:“你是誰?”
“我叫穀慈,我就住在你對麵。”她伸手指了指自家屋子,微笑甜美,“就在那裏,走幾步就到了,我白天就想來和你打招唿的。”
那男子低頭注視了她一會兒,因為髒亂的頭發遮住了眼睛,穀慈看不出他的情緒,隻是越來越感覺這個人眼熟了。
他緩慢地抬起了手,指向兩戶之間的大院。
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去,隻有一片漆黑。穀慈不知他想表達什麽,試探地問:“你在……找什麽東西麽?”
男子沒有迴答,嚴肅認真地指著大院正中那道長長的線,“你——”
“嗯?”
他一字一頓道:“你、越、線、了。”
她向來是個很堅定的人,一直敲門到中午,但她沒想到屋子裏那個人比她還要堅定,估計是用什麽東西堵住了耳朵,就算她仍舊在敲,也死活不肯再開。
她沒有辦法,一想到小胖子要告她就覺得心累,於是折迴了那家店鋪。
這時排隊的客人基本已經走光了,鋪子外麵一下子顯得冷清了起來,小窗仍舊開著,掌櫃坐在裏邊百無聊賴地嗑瓜子,看見她來了,招唿道:“咦,小姑娘又迴來啦?”
掌櫃在這家鋪子裏也呆了好幾年了,八百年見不著女顧客,自然對這個清秀漂亮的小姑娘印象深刻。穀慈衝他笑笑,湊過去小聲道:“掌櫃的,有人願意出三千兩,你能拜托那位師傅再雕一個金輪王麽?”
掌櫃聽罷忽然笑了起來,覺得這姑娘一看就是個外行,壓根不懂規矩,“這東西要是想買就能買到,可就沒這麽有收藏價值啦,你看看哪家鋪子能像我們一樣,幾百號人同時來搶的?”
確實沒有;但穀慈無法理解這種有錢不賺的行為。
“可這是三千兩啊。”她從小到大都沒看到過那麽多銀子啊。
“三千兩算什麽?”掌櫃也靠了過來,小胡子翹了翹,“你知道前段時間商行出了一件老頭子三十年前雕的長臂大俠麽,天底下找不出第二個來,叫價叫到了三萬兩都不止!”
穀慈扶額:“……”
她琢磨著再雕一個是行不通的了,而且那位神出鬼沒的沈公子也不肯再開門,小胖子肯定又要哭了,哭完就要去告她了,然後該哭的就是她了。
她站在鋪子前麵搓了搓臉,本以為這次能小賺一筆,結果一文錢沒賺到還要麵臨被告的危險,於是就這麽心事重重地去了衙門。
穀慈平時基本是在收發房裏呆著,偶爾還會幫忙打打雜,管一些亂七八糟的事。她從師爺那裏接過今天要謄的東西,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師爺看她眼睛周圍暗淡的一圈,關切地問:“昨晚沒睡好麽?”
“打工去了。”她微笑著迴答,但沒說是去做什麽了。
師爺道:“那今天早點迴去休息休息。”
穀慈剛來衙門沒多久,但和這裏的人關係都不錯,謝過師爺後便迴了屋子抄書。一宿沒休息,她著實困得要命,不知過了多久,聽外麵的捕快都在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什麽。
衙門裏一般是不會這麽熱鬧的,突然熱鬧起來說明發生了什麽事,而聽外麵人的語氣並不是喜事,所以大約是發生了案子。
穀慈走出屋子吹吹風,剛活動一下雙臂,便看見幾名捕快抬著個人進來,擔架上蓋著白布,看不見樣子,應該是屍體。
濯城是大地方,發生命案不奇怪,但奇怪的是這些捕快的神色一個比一個凝重,正巧這時師爺走了過來,她便問:“薑師爺,發生什麽案子了麽?”
“嗯……”師爺目光一沉,“是邢家出事了。”
“……邢家?”穀慈睜大了眸子。
如果沒有記錯,邢家可算是濯城首富了,難怪如此興師動眾。
薑師爺深深歎了口氣,愁眉苦臉道:“看來又得去請沈先生來了啊……”
衙門裏沒有姓“沈”的,所以穀慈也不知道這個“沈先生”指的是誰,但師爺的口氣聽起來飽經滄桑,說明此人不是善類。
她迴屋後繼續幹活,全部寫完之後交給師爺,想離開衙門的時候卻被知府叫去了二堂,看見一幹人正在商討著什麽,一瞧她來了,臉色頃刻變了,規規矩矩地退到一旁。
有點……不尋常。
穀慈矮身行禮道:“見過厲大人。”
厲知府是個五十來歲的胖老頭,逢人便笑,和藹可親,搓著手在她身邊轉了一圈,笑眯眯地問:“穀姑娘來衙門也有不少時日了吧?”
穀慈與他見麵的機會不多,通常是與師爺打交道,莫名覺出這笑容有那麽些詭異,“迴大人,我才……剛來一個月。”
厲知府依舊笑容滿麵:“一個月也很長了嘛。”
穀慈低頭想了想。
“大人,我能問問……是我近來活兒幹得不好麽?”
“不不不,怎麽會。”厲知府連忙搖手,“老夫你覺得你來了衙門這麽久,應該給你升個職。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銀子?”
穀慈如實答道:“三兩。”
“我給你這個數。”
厲知府伸出五根手指。
“……五兩?”
“五十兩!”
穀慈一聽便震驚了,甚至以為自己困得糊塗了。她需要錢是不假,但從剛才開始,衙門裏這幾個捕快包括知府在內,都是一臉神叨叨的表情。
“大人要……升我做什麽?”
厲知府眯眼笑道:“很簡單,就是老夫手上有幾樁棘手的案子,要你幫忙和一個人打打交道。”
穀慈半信半疑道:“……什麽人?”
“當然是一位響當當的大人物了。”厲知府一本正經道,“先前是李捕頭和他打交道的。”
穀慈想了一會兒,“那……李捕頭呢?”
“他中風了啊。”
她震驚了。如果沒記錯,衙門的李捕頭隻有不到四十歲。
見她露出驚恐的表情,厲知府連忙道:“這個你不用擔心,他當然不是因為幹這個活才中風的。”
他的臉上寫滿了“當然是騙你的”幾個字。
穀慈歎了口氣,看了看一旁幾個眼神微妙的捕快。厲知府一臉無辜道:“我們幾個商討了一下,覺得你口才好又能幹,最適合與人打交道不過了。”
她默默點了兩下頭。
若是在別的地方聽到這件事,她肯定會以為別人是要把她給賣了,但如今她是在衙門裏,而且這麽匪夷所思的事,還是知府告訴她的。
可疑歸可疑,能升十倍工錢的機會可不多。她沉默了一會兒,問:“厲大人所謂的‘打交道’……可有什麽含義?”
“就是字麵意思。”厲知府一本正經道,“你和他說話,把他帶到衙門來,末了再把他送迴去,就沒了。”
“沒了?”
“沒了。”
“好。”
也許是沒想到她會答應得這麽快,厲知府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趕緊讓人把地址寫給她,又讓師爺去準備升她的月錢。
穀慈離開衙門的時候還有點迷糊,今早險些丟了飯碗,下午的工錢又被升了十倍有餘,像做夢一樣,以至於厲知府後來和她交代的事也隻聽了個大概,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句話:
保重。
從這一幹人的反應就可以看出,如此簡單的活計能拿五十兩月錢,代表她要打交道的人絕非善類。然而她的優點不多,唯獨耐心奇好,對跟錢有關的事耐心就更好,隻是打交道的話……肯定不是難事。
穀慈就這麽拿著住址離開了衙門,出去後買了個包子當午飯,叼著包子將字條拿出來一看,突然愣了一下。
這上麵寫的屋子就在她家對麵,門對門。
***
穀慈的家是在老城的一座寬敞大院裏,環境不錯,安靜舒適,裏麵有兩戶人家門對門,院子共用,她之前在裏麵種了一些花草,偶爾去澆澆水。
對門那家的兒子上個月中了進士,隨後一家人都搬走了,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是空置,她還真沒聽說有人搬了過來。
但當她迴到家之後才意識到,的確有人搬過來了。
大院的正中間被畫了一條線,從門口一直延伸到最裏端,畫得尤其用勁,筆直到像是拿一把巨尺量出來的,將院子準確無誤地分成了兩半。
但這不算什麽,真正讓她無法理解的,是鄰居家的門上不知什麽時候貼了一道符,上麵寫著四個大字:蠢人退散。
真……有品位。
穀慈敲了敲鄰居的門,卻沒有得到迴應,她又站了一會兒,還是沒人來開門。畢竟已經是下午,她有些撐不住了,便迴屋睡覺去了,準備晚上再來看看。
晚間,微風帶著清寒,花香淡淡,穀慈睡得很沉,忽然被外麵一聲巨響震醒,一聽是從對門傳出來的,連忙穿好衣服跑了出去。
她以為出了什麽大事,一邊敲門一邊喊道:“沈先生,發生什麽事了麽?”
沒有人迴應,隻有什麽重物掉地的聲音。
穀慈緊張地等了一會兒,覺得實在不行便用力推了一下門,竟然……一下子就推開了。
果然是出事了。
來不及驚訝,她立即跑了進去。鄰居家屋子的構造與她家差不多,寬敞的前院後是兩道穿廊,典雅的小亭旁是一汪池水。
穀慈向著聲源處跑了過去,結果剛進院子便瞧見一個黑影站在不遠處,高高瘦瘦的樣子,看起來有些可怕。
她將提燈舉了上去,依稀看見是個男子,披著頭發,蓬頭垢麵,身上還帶著焦味,連眼睛都看不太清楚。若是她膽子小點,估計早就拔腿跑了。
她覺得這個人長的有點眼熟。
“你……沒事吧?”穀慈試探地出聲,“你是沈先生吧?發生了什麽事?”
對方沒有迴答她,依舊像個石柱似的杵在那裏,緩慢地伸出了三個手指:“三個問題。”
“……啊?”
“你問了我三個問題。”與這副狼狽樣貌截然不同的是,他的聲音略帶沙啞,但飽滿純粹,低沉好聽,是個年輕男子,“第一:我有事;第二:我就是;第三:有大事。”
“……”穀慈閉了閉眼,沒有理他,指了指他髒兮兮的衣服,“剛才是……怎麽迴事?”
男子聽罷才想起來什麽,忽然問:“你是誰?”
“我叫穀慈,我就住在你對麵。”她伸手指了指自家屋子,微笑甜美,“就在那裏,走幾步就到了,我白天就想來和你打招唿的。”
那男子低頭注視了她一會兒,因為髒亂的頭發遮住了眼睛,穀慈看不出他的情緒,隻是越來越感覺這個人眼熟了。
他緩慢地抬起了手,指向兩戶之間的大院。
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去,隻有一片漆黑。穀慈不知他想表達什麽,試探地問:“你在……找什麽東西麽?”
男子沒有迴答,嚴肅認真地指著大院正中那道長長的線,“你——”
“嗯?”
他一字一頓道:“你、越、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