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雖然住在一塊兒,但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規矩不能壞啊,老祖宗給咱們留下這套規矩就是討彩頭的,很有寓意的,這念頭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兒,離婚和休妻這種事一般是萬裏挑一的,基本上結了就是一輩子,老百姓沒錢討妾侍,也就是一夫一妻一輩子,可不像現代,婚隨便結,也隨便離,軌隨便出,櫃也隨便出,二奶三奶四奶偷偷的包,真是不知道是倒退還是進步。


    這一輩子的大事兒,可不能含糊,大家聚在一起商議這個事情該怎麽辦,最後還是唐順之熟讀經史,找到了案例,立刻吩咐下去,把城北的鄭氏別院收拾收拾,新娘子和新娘子的母親住進去一段時間,結婚前就得在那兒住著,盡量不要迴來,正好合乎禮儀!


    那天鄭光迴來之前,趙蝶兒母女都在鄭氏別院裏麵住了差不多兩個星期了,就那天迴來看鄭光還是趙蝶兒苦苦哀求得來的,看一眼,抱一下,好了,迴去學習怎麽做一個好妻子去吧,這兩天鄭光就沒見著趙蝶兒的人。


    鄭光帶著隊伍吹吹打打的往鄭氏別院迎親的時候,趙蝶兒正在自己的繡樓裏哭哭啼啼的,倒不是說是傷離別的眼淚,她的情況和大多數女子都不一樣,婚後和婚前沒什麽兩樣,隻是和鄭光住在一起了,別的都不變,她哭可是激動的哭,感動的哭,自己終於可以嫁給心上人,可以和心上人有情人終成眷屬,至死不渝。


    和大多數女孩子比起來,她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她所愛慕的人,就是她的丈夫,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水到渠成,彼此之間早已習慣了對方的存在,婚前和婚後沒有惶恐不安,沒有擔憂彷徨,也不用離開母親,離開自己所熟悉的一切,這是多麽幸運的一件事情?


    而且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極為優秀的男子,從小一起長大自然知根知底,情根深種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父母和祖父接連去世時鄭光跪在祠堂之內的背影,還是鄭光在瓢潑大雨裏跪了一天一夜請求老先生的諒解那時的背影,都深深的刻印在了這個女子的心裏,抹不掉,擋不住。


    十數年的點點滴滴,日日夜夜,不停的祈禱,不停的禱告,希望上天可以聽到自己的聲音,聽到自己的祈求,從而答應自己這個小小的卑微的願望。


    現在一切成真了。


    蝶兒的母親親自手持五彩紗線,左右搓合,借助紗線的絞縫,反複在她麵額上來迴滾動,絞除麵額汗毛,然後嬸嬸們幫著剪齊額發和鬢角,修眉點唇扮妝起來,這叫開麵整容,女子一生隻開一次麵,就是在嫁人這一天。


    待把蝶兒的容貌拾掇拾掇完畢了,老夫人親自端來了她的孺人冠服,這也就是今晚蝶兒和鄭光結親的婚服,這可不是尋常女兒家出嫁時穿著的鳳冠霞帔,而是七品敕命才能穿戴的服飾,孺人冠用抹金銀事件,珠翟二,珠月桂開頭二,珠半開六,翠雲二十四片,翠月桂葉一十八片,翠口圈一副,上帶抹金銀寶鈿花八,抹金銀翟二,口銜珠結子二,穿戴起來頗有幾分貴氣。


    嘉靖皇帝知道鄭光要結親,便又特賜鄭光之妻鄭趙氏為七品孺人,賜冠服一套,也算是給鄭光的結親送上一份小小的賀禮,這下,鄭光剛剛做官,鄭氏一門已經有兩位在世夫人得到了敕命的身份,一位過世夫人也得到了這個身份。


    嬸嬸們和未出嫁的堂妹們癡迷的望著那頭冠上綴著沉甸甸地珠翟、珠牡丹、翠雲、翠牡丹葉、抹金銀寶鈿花,林林總總地綴物足足有幾十樣,單單看著就覺得目眩神迷,那大袖禮服則是真紅色絲綾羅所製,霞帔上繡著雲霞鴛鴦文,華麗無比,這可是真正的貴家官家才有的待遇,蝶兒也不知修了幾輩子的福分,可以得到這樣的優待,而她們……


    二嬸嬸喪夫,但是有個兒子,也就是鄭勇,現在在軍隊裏麵效力,還沒打出什麽成績,二嬸嬸成天提心吊膽的,就擔心孩子出了事情,那可是她唯一的指望,現在她唯一的希望就是鄭勇可以在活著的前提之下,給她掙一副誥命迴來,實在不行,敕命也可以,這至少代表女人的身份,這年頭,也隻有擁有誥命和敕命的女人在社會上有些地位。


    三嬸嬸倒是有丈夫,就是鄭光的三叔鄭江,可惜兩人沒有兒子,卻有兩個女兒,香兒和月兒,年歲都不大,香兒六歲月兒五歲,鄭江和三嬸嬸也不過三十多歲,要生的話,還有可能的,但是能不能懷上兒子,大家都沒把握,不過看到蝶兒身上的冠服,她又起了心思,怎麽著,也要再生一個兒子,好歹掙一副敕命迴來……


    表嬸已經沒有什麽可追求的了,蝶兒已經成婚,就再也沒有別的什麽擔憂的了,鄭光是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更是她看著長大的,一定會好好兒的待蝶兒,蝶兒會很幸福的。


    剛剛給蝶兒穿戴完,準備好一切,便聽到前院有“劈裏啪啦”的爆竹聲,在外頭守著的婦人們齊聲道:“花轎臨門嘍!”


    鄭光已經帶著浩浩蕩蕩的迎親大軍來了,迎親的花轎也到了,但按照習俗,女家放炮仗迎轎之後,旋即又虛掩“攔轎門”,這是女方家屬的年輕人要紅包呢,別的規矩可以簡略一些,這個規矩可不能省,從有婚禮以來,這個規矩貫穿始終,哪怕是現代漢族的婚禮,也有這個環節,這是個討彩頭的環節,倒不是看錢有多少,主要,還是一個彩頭,一個寓意。


    所以那個大門是虛掩著的,你要是硬闖一定能撞開,但從古至今,還真沒人幹過這麽煞風景的事情,鄭光要是今兒個幹了,明天就要成全大明的嘲笑對象。


    同理,鄭家是特殊的,女方家哪裏還有什麽親屬朋友的?不過為了討彩頭,大家也是不遺餘力的,這個事情難不倒聰明的中國人,範慶和唐順之把自己家裏的親屬都給拉了過去充門麵,蘇州府的幾個縣的知縣也配合起來,把自己家的女眷小孩子帶過去做了裝飾,倒也把別院擠得滿滿當當,熱熱鬧鬧。


    鄭光知道,這個時候就是大出血的時候了,要是出手不闊氣或者有所猶豫,不僅會被當作不吉利的象征,還會丟麵子,作為大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狀元郎和最年輕的知縣,鄭老爺可是出手闊綽得很,一出手,立刻施展禁術——無限紅包之術!


    此術威力巨大,殺傷力極大,殺傷麵積也極廣,凡人隻要被碰上一定是秒殺的結局,屬於不到萬不得已不可以使出的禁術,一旦使出,使用者也會得到“口袋空空”的虛弱光環,從而降低壕氣,為後續杯具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筆……


    不過此術的效果的確是很好的,紅包雨一下,狠狠地往院子裏麵砸,院子裏麵一陣歡天喜地的唿喚之聲,大門應聲而開,大家紛紛用崇敬的目光看著這位把紅包當豬食一般往豬圈裏麵撒的闊氣姑爺,這倒不算是假的,快三千畝水田,蘇州城裏的商鋪門麵,幾套房屋,外加從義烏那裏得到的百分之二十的義烏火腿股份和百分之三十的文豪臭豆腐乳的股份,自然是壕氣衝天。


    而且鄭家還是官宦之家,得到陛下恩準,免掉鄭氏這一世代的賦稅,鄭家的收入那是雷打不動的純收入,鄭家家主、一切財富的擁有者鄭光當然是壕氣衝天的。


    大門打開,八抬大轎也算是落了地,這個時候呢,從裏屋出來一個男子,或者說是小男孩兒,也不知是誰家的子弟,一手舉著紅燭,一手持著銅鏡,向轎內照一下,然後才離開,鄭光知道這個儀式也和神鬼之說脫不開關係,大抵就是驅鬼之類的,反正自從董仲舒弄出天人感應那一套,神鬼之說就從來沒聽過,上麵的人神神叨叨,下麵百姓自然也被感染了。


    在這之後,喜娘進去女家催新娘子上轎,而女方會佯作不願出嫁,這個得催促三次,以顯示女方“人家才不願意嫁給你這個壞蛋,而是實在是看你太殷勤了沒辦法了所以才勉強嫁給你,你可要好好珍惜人家這樣的女神哦”這樣的心態,鄭光對此表示無力吐槽……你要真不願意還會有現在這個事情?


    往返三次,按照規矩,新娘子就該出來了,大家都守規矩,一聲“新娘子出來了”,鄭光立刻到外麵迴避,這整個過程鄭光是不可以參與的,最好也不要看,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反正肯定很無聊,等到裏頭新娘之母喂新娘吃上轎飯,嬸嬸們再嚎哭幾句,喊上幾嗓子聽不太懂的話之類的,整個過程才算是完成了。


    新娘子上了轎,坐定後就不能移動臀部了,這是寓意平安穩當,當然了,抬轎子的轎夫也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保準不會讓新娘子覺得難受,隻是這大夏天的實在是悶熱,轎子裏麵肯定不舒服,但是這還不算最難受的,最難受的是女方的福全婦人將一隻焚著炭火、香料的銅腳爐擱到新娘子的座位底下,也不知道是什麽道理,反正這一路,蝶兒也是有的受。


    鄭光來不及心疼三秒,放炮仗,並用茶葉、米粒撒轎頂驅邪之後,迎親儀式算是結束了,新娘子就娶到手了,從此以後,這姑娘就生是鄭家人,死是鄭家鬼了,雖然早在幾年前情竇初開之時,蝶兒就悄悄的如此起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嘉靖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