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遠征軍揮師北還。交趾國南征大將軍李常傑統兵五萬進駐新州,與遠征軍交割城池兵器糧草。趙頊冊封李常傑為征夷大將軍,冊封交趾王李乾德為越王,將占城國所有疆域封給越國。
“叩謝皇帝陛下恩澤。”交趾南征大將軍李常傑跪伏在地叩首道。
“征夷大將軍請起,賓童龍尚在真臘手中,朕給了你們五萬套兵器戰甲和大量的糧草,平定賓童龍應該沒有問題吧?希望朕能早日聽到你的捷報。”趙頊很需要一個仆從國來震懾南洋,保證絲路暢通。
“小臣定不負陛下期望。”李常傑拱手說道。
“好。很好。朕會在瓊州駐守一萬精銳水師。大將軍若有難處,一萬精銳水師會從海上助你一臂之力。”趙頊這是警告越國不要頭腦發昏。
“是。小臣一定為陛下看守好大宋南大門,保護海上絲綢之路。”李常傑再次拱手說道。
李常傑,時年五十四歲。原名阮俊,在李日尊時期,入交趾朝堂為官。後來,淨身做了太監,改名李常傑。李乾德登基為王後,李常傑出任交趾太尉、大將軍,與交趾宰相李道成並為交趾兩大托孤重臣,是交趾曆史上的名將。
此人知進退,懂禮儀,不卑不亢。覲見趙頊時,大談為華夏開疆拓土,讓趙頊龍顏大悅。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交趾李朝,漢族當權,尊儒尚文,大力推行漢文化。而占城國信奉婆羅門教,講的不是漢語。這一對比下,趙頊欲為占城複國的念頭被徹底打消。
在越國將領的恭送下,遠征軍兩萬將士,兩百戰船,千艘商船,緩緩離開了突侖港口。
龍舟之上,禦艙之中。趙頊正襟端坐,遠征軍文武將領分列兩排。
“肖一遠,李常聽令。”趙頊嚴肅道。
“末將在。”兩人內心忐忑地站了出來。
“肖一遠在遠征交趾立下大功,擢升鎮海侯,南洋節度使,淩牙州知州,海衛軍第九鎮指揮使。李常,擢升開國公,南洋鎮撫使,淩牙州督察使,海衛軍第九鎮軍師。”趙頊封賞道。
“謝聖上隆恩。”兩人心裏忐忑,那個淩牙州在那裏他們都不知道。而趙頊的封賞明明是明升暗降,升了爵位,卻降了實職。
“你們過來。這個地方為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處,名為淩牙,是一個小島。你們率三千水師前往駐紮,一萬占族壯丁,你們也帶過去。在淩牙建城設州,掌控周邊海域,保證海上絲綢之路暢通。”趙頊招唿肖一遠和李常,指著地圖說道。
“這個地方好像是三佛齊的疆土,貿然占領,恐怕不妥吧?”李常盯了一眼地圖,急忙說道。
“是呀。聖上,海外駐軍,糧草恐怕不好供應。”肖一遠急忙附和李常說道。
其實,兩人都琢磨著趙頊可能知道了他們的事情,所以不讓他們迴去。
“此地隻是一個蠻荒小島,無人居住。至於糧草,現在撥付給你們三千水師一年的糧草。你們可以驅使占族壯丁在島上耕種。這樣一來,糧草便不是問題。你們到那裏以後,立刻修建港口和城池,為過往商船提供保護。三佛齊那邊,你們不用擔心。朕會詔令三佛齊,將淩牙出售給大宋。你們也帶一萬兩黃金過去,給三佛齊送送禮。現在,你們就去安排,立刻調軍南下。”趙頊陳述道。
“是。末將遵旨。”兩人無奈地迴答道。看來大宋朝堂,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沒有他們什麽事情了。
“白波浪、苟宏社聽令。”趙頊接著說道。
“末將在。”兩人站了出來,知道趙頊要封賞了,一臉的激動。
“白波浪暫任遠征軍安撫使,苟宏社暫任遠征軍總督,主持遠征軍迴上京的事宜。到了上京後,遠征軍解散。白波浪擢升流求侯,海衛軍第八鎮指揮使。苟宏社賜封子爵,擢升台州知州。”等肖一遠、李常退出禦艙後,趙頊接著說道。
“謝聖上隆恩。”兩人謝恩,退到一旁。
“涅魯古、仁多零丁聽令。”趙頊叫出了兩個客將。
“末將在。”這兩人越來越喜歡在趙頊手下當將軍了,隻是沒想到遠征就這樣結束了,有點遺憾。
“朕也不知道該賞賜你們什麽。每人賞賜五千貫吧。兩軍分別賞賜十萬貫。”趙頊沒有吝嗇,反正這些也是他們在新州搶的。如果不給他們反而有意見了。
“叩謝陛下隆恩。”兩人跪伏叩首之後,也退到一旁。
“其它諸位將士,待迴到上京後另行論功行賞。”趙頊隨即說道。
“謝聖上隆恩。”所有遠征軍將領紛紛跪伏在地。
“好了,你們下去吧。”趙頊揮了揮手。
趙頊心事重重,背著手在禦艙裏來迴踱步,良久,他迴頭問李向安道:“老李,汴京現在是什麽情況?難道你掌握的那些鐵臂衛也背叛了?”
夏豔斌傳過來的情報還是半年前的,內容說的是朝局不穩,政事堂推進變法遇到很大阻力,商盟有諸多不滿等。半年前的消息現在才到,看來是什麽原因導致消息無法傳遞過來。很可能是阻擾變法之人刻意封鎖消息。
李向安突然跪在地上:“聖上,興衰成敗皆有定數,聖上將政事堂盡委宰執,不畏艱難,練兵遠征,可見聖上並不貪圖權力和富貴,寧願日日如此殫精竭慮,不如為一富貴王爺。”
“什麽意思?你?你?你也背叛朕了?”趙頊幾乎失聲,頹廢地落了下來。
“相比如今大宋已經換了皇帝吧?”趙頊不敢相信自己已經安排得很到位了,怎麽會發生這種事情?
“聖上請看。兩個月前,就在聖上離開瓊州攻打交趾的時候。聖母娘娘對外宣布,聖上你在瓊州中了瘴癘,變得呆滯不言。念幾個皇子都還小,立昌王趙顥為新君。”李向安哭泣道。
“那你說朕該怎麽辦?”趙頊再一次迷茫了。
“新君已經冊封聖上為吳王,將瓊州封給聖上作為修養之地。聖上不如在瓊州當一個快活王爺吧!”李向安哭泣著勸諫道。
“為什麽你也背叛朕?”趙頊眼淚朦朧。
“聖上,當初小的勸過聖上。不要離開汴京,不要激怒兩宮娘娘。如今大勢已去,聖上難道還要迴汴京平叛?大宋經不起內鬥呀!皇室不可自相操戈呀!即便聖上當了太平王爺,小的也會伺候在聖上身邊的。”李向安叩頭說道。
“這件事情,西夏北遼也參與了進來吧?”趙頊懷疑道。
“那些事情都不重要了。聖上,放棄吧!”李向安哭著叩首。
·········
十月初,一場暴雨紛紛揚揚落下,衝散了所有的餘熱。
遠征軍分為兩股,分向南北,一股去淩牙,一股迴瓊州。遠征軍浩浩蕩蕩,卻顯得格外的孤寂。
第二天,暴雨過後,海上風停雨駐,天色放晴,遠征軍以及海商船隊整備了被颶風損壞的帆索之後,繼續向前航行。
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出現大量的戰船,鋪天蓋地一般向遠征軍船隊湧來,其規模幾乎是遠征軍船隊和海商船隊的總和。
“聖上!前方哨船示警,應該是在前方出現了大批戰船,請聖上定奪!”一名水兵衝入禦艙,對正在躺在吊床上看書的趙頊稟告道。
趙頊聽聞之後,立即跳下了吊床,丟下手中厚厚的書本,急問道:“白安撫使呢?他知道不?”
說完,便走了出去。登上船樓,拿起望遠鏡,觀察起來。遠征軍船隊,已經吹響了號角。商船船隊脫離遠征軍船隊後退,遠征軍船隊迅速擺開攻擊陣型。
號角聲不斷響起,本來正在休息的士兵們立刻蜂擁上了甲板,站在他們戰鬥的位置上。對遠征軍而言,這還是首次海戰,船隊中立刻彌漫起了一股緊張的氣憤。
“船隊脫離商船,轉向東北方向,搶占上風位置!”白波浪站在他的旗艦之上,看了一下船桅上麵的旗幡,下達了第一個指令。於是各船水兵立刻開始調整船帆,轉舵朝著東北方向駛去。
趙頊手提望遠鏡,望著井然有序的船隊,並不感到緊張,反而有些快意。是時候見識一下遠征軍海戰的實力了!
很快,肖一遠所在的樓船向龍舟發出旗語:“左前方出現了大批李朝戰船,數量多達千餘條,正在呈橫隊朝我方駛來,是否發動攻擊,請聖上定奪!”
在望遠鏡中看到樓船的旗語後,趙頊不禁心頭大跳了幾下,李朝什麽時候有這麽龐大的水師!他們的戰船不是全部移交大宋了嗎?難道政事堂支持朕遠征,至始至終就是一場陰謀?趙頊心中惱怒,為什麽會陷入這種境地,然後猛然一咬牙,接著下令道:“傳令白波浪,立刻發動攻擊,務必全殲敵軍!”
“看來是李向安這個閹貨失敗了。隻能打一仗了!可惜了,大宋好不容易組建了遠征軍這樣精銳的水師,卻要毀在自己手裏。”範純仁謾罵道。
“範次輔,真的要打嗎?”廣州海衛軍第六鎮指揮使張讚鵬猶豫不決。
“不打?難道真的要讓熙寧皇帝迴朝?大宋經不起折騰了。”範純仁反問道。
“是。傳令下去,進攻!”張讚鵬點了點頭,隨即下達進攻命令。
懸掛著李朝旗號的龐大船隊與遠征軍船隊鏖戰在了一起,兩邊幾乎同時使用炮船展開炮擊。
“這就是內戰的開始嗎?”站在龍舟船樓上的趙頊與李向安都在心裏感歎。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有話說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廣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迴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二維碼廣告end-->
“叩謝皇帝陛下恩澤。”交趾南征大將軍李常傑跪伏在地叩首道。
“征夷大將軍請起,賓童龍尚在真臘手中,朕給了你們五萬套兵器戰甲和大量的糧草,平定賓童龍應該沒有問題吧?希望朕能早日聽到你的捷報。”趙頊很需要一個仆從國來震懾南洋,保證絲路暢通。
“小臣定不負陛下期望。”李常傑拱手說道。
“好。很好。朕會在瓊州駐守一萬精銳水師。大將軍若有難處,一萬精銳水師會從海上助你一臂之力。”趙頊這是警告越國不要頭腦發昏。
“是。小臣一定為陛下看守好大宋南大門,保護海上絲綢之路。”李常傑再次拱手說道。
李常傑,時年五十四歲。原名阮俊,在李日尊時期,入交趾朝堂為官。後來,淨身做了太監,改名李常傑。李乾德登基為王後,李常傑出任交趾太尉、大將軍,與交趾宰相李道成並為交趾兩大托孤重臣,是交趾曆史上的名將。
此人知進退,懂禮儀,不卑不亢。覲見趙頊時,大談為華夏開疆拓土,讓趙頊龍顏大悅。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交趾李朝,漢族當權,尊儒尚文,大力推行漢文化。而占城國信奉婆羅門教,講的不是漢語。這一對比下,趙頊欲為占城複國的念頭被徹底打消。
在越國將領的恭送下,遠征軍兩萬將士,兩百戰船,千艘商船,緩緩離開了突侖港口。
龍舟之上,禦艙之中。趙頊正襟端坐,遠征軍文武將領分列兩排。
“肖一遠,李常聽令。”趙頊嚴肅道。
“末將在。”兩人內心忐忑地站了出來。
“肖一遠在遠征交趾立下大功,擢升鎮海侯,南洋節度使,淩牙州知州,海衛軍第九鎮指揮使。李常,擢升開國公,南洋鎮撫使,淩牙州督察使,海衛軍第九鎮軍師。”趙頊封賞道。
“謝聖上隆恩。”兩人心裏忐忑,那個淩牙州在那裏他們都不知道。而趙頊的封賞明明是明升暗降,升了爵位,卻降了實職。
“你們過來。這個地方為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處,名為淩牙,是一個小島。你們率三千水師前往駐紮,一萬占族壯丁,你們也帶過去。在淩牙建城設州,掌控周邊海域,保證海上絲綢之路暢通。”趙頊招唿肖一遠和李常,指著地圖說道。
“這個地方好像是三佛齊的疆土,貿然占領,恐怕不妥吧?”李常盯了一眼地圖,急忙說道。
“是呀。聖上,海外駐軍,糧草恐怕不好供應。”肖一遠急忙附和李常說道。
其實,兩人都琢磨著趙頊可能知道了他們的事情,所以不讓他們迴去。
“此地隻是一個蠻荒小島,無人居住。至於糧草,現在撥付給你們三千水師一年的糧草。你們可以驅使占族壯丁在島上耕種。這樣一來,糧草便不是問題。你們到那裏以後,立刻修建港口和城池,為過往商船提供保護。三佛齊那邊,你們不用擔心。朕會詔令三佛齊,將淩牙出售給大宋。你們也帶一萬兩黃金過去,給三佛齊送送禮。現在,你們就去安排,立刻調軍南下。”趙頊陳述道。
“是。末將遵旨。”兩人無奈地迴答道。看來大宋朝堂,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沒有他們什麽事情了。
“白波浪、苟宏社聽令。”趙頊接著說道。
“末將在。”兩人站了出來,知道趙頊要封賞了,一臉的激動。
“白波浪暫任遠征軍安撫使,苟宏社暫任遠征軍總督,主持遠征軍迴上京的事宜。到了上京後,遠征軍解散。白波浪擢升流求侯,海衛軍第八鎮指揮使。苟宏社賜封子爵,擢升台州知州。”等肖一遠、李常退出禦艙後,趙頊接著說道。
“謝聖上隆恩。”兩人謝恩,退到一旁。
“涅魯古、仁多零丁聽令。”趙頊叫出了兩個客將。
“末將在。”這兩人越來越喜歡在趙頊手下當將軍了,隻是沒想到遠征就這樣結束了,有點遺憾。
“朕也不知道該賞賜你們什麽。每人賞賜五千貫吧。兩軍分別賞賜十萬貫。”趙頊沒有吝嗇,反正這些也是他們在新州搶的。如果不給他們反而有意見了。
“叩謝陛下隆恩。”兩人跪伏叩首之後,也退到一旁。
“其它諸位將士,待迴到上京後另行論功行賞。”趙頊隨即說道。
“謝聖上隆恩。”所有遠征軍將領紛紛跪伏在地。
“好了,你們下去吧。”趙頊揮了揮手。
趙頊心事重重,背著手在禦艙裏來迴踱步,良久,他迴頭問李向安道:“老李,汴京現在是什麽情況?難道你掌握的那些鐵臂衛也背叛了?”
夏豔斌傳過來的情報還是半年前的,內容說的是朝局不穩,政事堂推進變法遇到很大阻力,商盟有諸多不滿等。半年前的消息現在才到,看來是什麽原因導致消息無法傳遞過來。很可能是阻擾變法之人刻意封鎖消息。
李向安突然跪在地上:“聖上,興衰成敗皆有定數,聖上將政事堂盡委宰執,不畏艱難,練兵遠征,可見聖上並不貪圖權力和富貴,寧願日日如此殫精竭慮,不如為一富貴王爺。”
“什麽意思?你?你?你也背叛朕了?”趙頊幾乎失聲,頹廢地落了下來。
“相比如今大宋已經換了皇帝吧?”趙頊不敢相信自己已經安排得很到位了,怎麽會發生這種事情?
“聖上請看。兩個月前,就在聖上離開瓊州攻打交趾的時候。聖母娘娘對外宣布,聖上你在瓊州中了瘴癘,變得呆滯不言。念幾個皇子都還小,立昌王趙顥為新君。”李向安哭泣道。
“那你說朕該怎麽辦?”趙頊再一次迷茫了。
“新君已經冊封聖上為吳王,將瓊州封給聖上作為修養之地。聖上不如在瓊州當一個快活王爺吧!”李向安哭泣著勸諫道。
“為什麽你也背叛朕?”趙頊眼淚朦朧。
“聖上,當初小的勸過聖上。不要離開汴京,不要激怒兩宮娘娘。如今大勢已去,聖上難道還要迴汴京平叛?大宋經不起內鬥呀!皇室不可自相操戈呀!即便聖上當了太平王爺,小的也會伺候在聖上身邊的。”李向安叩頭說道。
“這件事情,西夏北遼也參與了進來吧?”趙頊懷疑道。
“那些事情都不重要了。聖上,放棄吧!”李向安哭著叩首。
·········
十月初,一場暴雨紛紛揚揚落下,衝散了所有的餘熱。
遠征軍分為兩股,分向南北,一股去淩牙,一股迴瓊州。遠征軍浩浩蕩蕩,卻顯得格外的孤寂。
第二天,暴雨過後,海上風停雨駐,天色放晴,遠征軍以及海商船隊整備了被颶風損壞的帆索之後,繼續向前航行。
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出現大量的戰船,鋪天蓋地一般向遠征軍船隊湧來,其規模幾乎是遠征軍船隊和海商船隊的總和。
“聖上!前方哨船示警,應該是在前方出現了大批戰船,請聖上定奪!”一名水兵衝入禦艙,對正在躺在吊床上看書的趙頊稟告道。
趙頊聽聞之後,立即跳下了吊床,丟下手中厚厚的書本,急問道:“白安撫使呢?他知道不?”
說完,便走了出去。登上船樓,拿起望遠鏡,觀察起來。遠征軍船隊,已經吹響了號角。商船船隊脫離遠征軍船隊後退,遠征軍船隊迅速擺開攻擊陣型。
號角聲不斷響起,本來正在休息的士兵們立刻蜂擁上了甲板,站在他們戰鬥的位置上。對遠征軍而言,這還是首次海戰,船隊中立刻彌漫起了一股緊張的氣憤。
“船隊脫離商船,轉向東北方向,搶占上風位置!”白波浪站在他的旗艦之上,看了一下船桅上麵的旗幡,下達了第一個指令。於是各船水兵立刻開始調整船帆,轉舵朝著東北方向駛去。
趙頊手提望遠鏡,望著井然有序的船隊,並不感到緊張,反而有些快意。是時候見識一下遠征軍海戰的實力了!
很快,肖一遠所在的樓船向龍舟發出旗語:“左前方出現了大批李朝戰船,數量多達千餘條,正在呈橫隊朝我方駛來,是否發動攻擊,請聖上定奪!”
在望遠鏡中看到樓船的旗語後,趙頊不禁心頭大跳了幾下,李朝什麽時候有這麽龐大的水師!他們的戰船不是全部移交大宋了嗎?難道政事堂支持朕遠征,至始至終就是一場陰謀?趙頊心中惱怒,為什麽會陷入這種境地,然後猛然一咬牙,接著下令道:“傳令白波浪,立刻發動攻擊,務必全殲敵軍!”
“看來是李向安這個閹貨失敗了。隻能打一仗了!可惜了,大宋好不容易組建了遠征軍這樣精銳的水師,卻要毀在自己手裏。”範純仁謾罵道。
“範次輔,真的要打嗎?”廣州海衛軍第六鎮指揮使張讚鵬猶豫不決。
“不打?難道真的要讓熙寧皇帝迴朝?大宋經不起折騰了。”範純仁反問道。
“是。傳令下去,進攻!”張讚鵬點了點頭,隨即下達進攻命令。
懸掛著李朝旗號的龐大船隊與遠征軍船隊鏖戰在了一起,兩邊幾乎同時使用炮船展開炮擊。
“這就是內戰的開始嗎?”站在龍舟船樓上的趙頊與李向安都在心裏感歎。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有話說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廣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迴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二維碼廣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