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已經是中秋了。走出地下河城,走出李家大院,趙頊忽然感覺陣陣涼意。
明月高掛,趙頊抬頭望月,似乎有點想念後世了。
前路未知,不知道能走多遠?
在宋時還沒有中秋節,看著有點感傷的趙頊,司馬光和王安石都不知所以然。
其它商人都睡覺去了,唯有那些被罷官的士大夫仍堅持做臣子的本份,一定要把趙頊送進營房。
“聖上。”羅浩舉起右臂。
趙頊也舉起右臂,士大夫不明所以。
“兩位先生,有失厚道。就這麽著就給朕安排了一場婚事。朕到了,你們也都歇息去吧。”趙頊轉身說道。
“這還不是聖上立的榜樣?商家女子,粗是粗了點,大事為重,聖上多擔待了。”司馬光瞪眼說道,好似有很大的不滿。
“嗬嗬嗬,君實何必小家子氣。”王安石一旁笑道。
“敢問先生,這是何意?”趙頊疑惑不解。
“哈哈哈。聖上不告知所以,便把君實等人悉數罷免,君實一肚子悶氣呢?”王安石解釋道。
“聖上,待司馬光,待歐陽修,可是有失厚道?光今日不僅要為自己,更要為歐陽修向聖上討個說法。”司馬光振振有詞。
想到包拯都能把口水噴到仁宗皇帝的臉上,而仁宗皇帝隻能笑臉以對。趙頊隻能一陣鬱悶,古代皇帝也不是那樣的不可侵犯。
“歐陽修的事情,朕做的實在是太過了。他日有空,朕定親往拜祭。朕向先生賠不是了。”趙頊鞠躬說道。
“聖上不必太過自責。歐陽修之事,聖上也有難處,不如此,不足以狠刹官員押妓取樂之風。”王安石在一旁為趙頊開脫道。
看來王安石也不是那麽執拗嘛,能說服司馬光站在這裏,足見其大智慧。
“臣替歐陽修,拜謝聖上。為大事記,聖上現在也該受點委屈了。”司馬光鞠躬道。
“嗬嗬嗬。”君臣三人相視而笑。
·········
日子飛快地流逝著。
司馬光帶著一批人去開學府了,王安石帶著一批人去建錢莊了,趙頊則在這裏安下身來,訓練騎兵。
趙頊說服了王安石,王安石說服了司馬光。然而這條路真的能走得通嗎?趙頊心裏充滿了憂慮。
為了避免胡思亂想,趙頊隻能玩命地訓練自己,訓練那一萬黃金火騎兵。
三萬匹戰馬全部是李戰馬提供的,除了他自己養的戰馬,還通過邊貿走私,弄來不少北遼的戰馬。
李家馬場立於群山之間,除了一排排修建整齊的房屋和馬廄之外,又立起了近千頂帳篷,可以說是有點人滿為患了。
主要還是地下河城不曾對外開放,不然,再多十萬人,都不是問題。
李家馬場的生活設施基本是齊全的,除了李戰馬囤積的糧食外,黃金火騎兵也建起糧倉。實際上,兵糧和兵餉都是那些商人們提供的。
對於步入大宋朝堂,進而由商人執掌大宋政權,這是千年不得的機遇,那些商人怎麽會不遺餘力?
飲水問題根本不用擔心,由於沒辦法打井,山頂之上修建了幾十個蓄水池,更有山泉用於飲用。
整個李家馬場看起來像一個大型的羅馬鬥獸場,中間是方圓十裏的小型草場。大部分的草地都用柵欄圍了起來,說明這些牧草是不能用來踐踏的。
李家馬場不是放牧式培育戰馬,而是像養豬一樣,把馬關在馬廄裏,收割牧草進行喂養。
每天都把時間錯開,讓戰馬在這小小的十裏之地奔馳。
這樣的養馬方式,比起遊牧民來說是十分昂貴的,大宋朝雖大,也隻有這裏才能培育真正的戰馬,李家父子能經營成這樣,確實是很不容易。
李戰馬精通騎術,趙頊便讓他做了大指導。日子長了,趙頊發現這個胖子商人,雖然膽小了一點,卻是一個文武全才。
在李家馬場,無論是趙頊還是他的士兵,每天的訓練行程都排得滿滿的。
早上呢,不是練馬術,而是跑步,趙頊與一萬士兵一起圍著這方圓十裏的草地跑上兩圈。
雖然是練騎兵,但自身的體力卻不能落下。至於黃金火騎兵的後勤則是交給了李家的家丁。
早飯後,一天的訓練才真正開始。上午練習馬上衝刺、馬上奔射、迴射,劈砍等個人武藝,下午則是練習集體衝鋒,分割敵軍,配合作戰等全軍的戰術訓練。
晚飯後,則是自由活動一個時辰,可以去聽教習講課,學識字,也可以繼續自我訓練,也可以向家丁們請教馬術。
但是卻不能賭博、喝酒,趙頊對於這兩樣控製得很嚴。發現了,無論是誰,立斬。沒有商量的餘地。
有幾個商人子弟,可能平時過慣了飲酒賭博的生活,犯了軍紀,都被趙頊處斬了,血淋淋的人頭,還掛在大營中,引以為戒。
趙頊為了提高訓練的積極性,製定了獎勵製度。除了升職外,還獎勵軍功。一點軍功,一畝地,一貫錢。退役時一並發放。
雖然很豐厚,卻是不能馬上兌現。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
與普通士兵不同的是,趙頊的訓練大部分時間是一對一的專門訓練。
李佩玲教騎術,郭開教用槊,牛再高教用刀,高飛教射箭,李戰馬教騎兵戰術。
雖然趙頊在後世是特種兵出身,但後世的槍械現在是用不上了,冷兵器不得不學。
安排李佩玲教騎術,也是為了拉攏李戰馬。李戰馬的二兒子李佩洋也被提拔為隊正了。
李佩玲對趙頊似乎很不滿,常常捉弄趙頊。而趙頊也時常講些黃色笑話,挑逗李佩玲,反擊一下。
然而,這個丫頭片子一點不臉紅,哈哈大笑之後,就是老套的大喊:“昏君,待本教習教訓你。”
喊完,便是撥出利劍,刺向趙頊。
趙頊則是抽出短刃青龍刀,一邊騎馬逃跑,一邊持刀與李佩玲馬戰。
士兵們看見了,也不來護駕,隻是歎息一聲:“真是苦了官家了。”
馬戰,趙頊不是李佩玲的對手。常常被打落下馬,鼻青臉腫。但趙頊更加歡喜,小女兒都這麽厲害,李戰馬的實力當真不可估量。
取勝的李佩玲看見趙頊狼狽的樣子,格外開心:“看你明天乖不乖?”
雖然如此,但李佩玲這個教習,當得還是非常稱職的。
“騎術的最高境界就是人馬合一,要能做到在馬上解決一切問題。馬背站立,馬肚藏身,都是最基本的。如果能做到了在馬上解決吃喝拉撒睡所有問題,那麽才算學有小成。要做到大成,則是做到和戰馬心意相通,讓戰馬意會你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那麽你就是戰馬,戰馬就是你。如此,戰馬就不是一個座騎那麽簡單,而是你身體的一部分,當你發動攻擊時,戰馬的力量也能隨著你身體釋放出去。你的攻擊力量將放大幾倍,幾十倍,甚至百倍。做到這些後,你就真正地成為了一個騎士。今天教的就是怎麽和戰馬進行交流,這第一步就是要你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愛惜戰馬。”李佩玲為趙頊講解道。
“這個在馬上吃喝,朕倒是做得到,隻是這個拉撒嘛?朕就是不明白,不如李教習演示一遍如何?”趙頊調戲道。
“你個昏君,看我教訓你。”每天的重演又開始了。
學刀法則很簡單,一共就八招,掃、劈、拔、削、掠、奈、斬、突。
結合這八招的則是怎麽發力,怎麽組合。講究力量、速度、精準。
為此,趙頊每天隻能對著一根根木樁練習。
掃,要做到木樁斷而不散,仍然豎立。劈,要做到木樁破而不開,仍然是合攏的狀態。
最難得就是削,竟然要把樹樁像切的菜一樣,削得最薄,然後是每一片都要一樣薄。
真是苦悶到了極點。士兵們則沒有這麽多的規定,隻是每天機械式的練習。
所以,每天趙頊都得對著一堆的木柴反複練習,李家馬場燒飯的劈柴任務就壓到了趙頊的身上。
尷尬的是,李家馬場的婦人們,來搬木柴時,都得誇獎一下趙頊。
“這是官家劈的柴呀!你看劈得多好!我說最近的飯怎麽越來越香,這不,原來是官家的柴劈得是越來越好了。不愧是官家的劈的柴呀!”
趙頊的隨和、親切,更是拉近了趙頊與李家馬場的距離。
趙頊率領的黃金火騎兵,因為軍紀嚴明,加上趙頊不斷強調我們是百姓的子弟兵,我們是為了百姓的田產而戰鬥,我們絕不能做損害百姓利益的事情。
為此,李家馬場的家丁婦人,都把這些士兵看成兄弟子侄一般。
更有婦人為黃金火騎兵的士兵說謀,甚至說謀說到趙頊的頭上了,令趙頊苦笑不得。
馬槊卻是非常難練,不僅需要力氣,更要技巧。技巧性太強,士兵們是放棄了,不可能花太長時間練這個。作為皇帝的趙頊卻是不能放棄,好在有兩個人的潛質,趙頊倒也不覺得難學。
射箭和飛刀也是必修課,這個沒有什麽特別的技巧,招式很簡單,隻要不斷地練習,一次又一次,直到射中目標。從開始的靜靶練習,到後來的移動靶練習。
晚上則是跟隨李戰馬學騎兵戰術指揮,令趙頊高興的不是學到了騎兵的戰術,而是發現了一批人才。
畢竟後世蒙古騎兵的訓練方法,趙頊都複製了過來。趙頊有底子,學習起來並不是那麽難。而聚集人才,才是一個皇帝最大的任務和成功的關鍵。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有話說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廣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迴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二維碼廣告end-->
明月高掛,趙頊抬頭望月,似乎有點想念後世了。
前路未知,不知道能走多遠?
在宋時還沒有中秋節,看著有點感傷的趙頊,司馬光和王安石都不知所以然。
其它商人都睡覺去了,唯有那些被罷官的士大夫仍堅持做臣子的本份,一定要把趙頊送進營房。
“聖上。”羅浩舉起右臂。
趙頊也舉起右臂,士大夫不明所以。
“兩位先生,有失厚道。就這麽著就給朕安排了一場婚事。朕到了,你們也都歇息去吧。”趙頊轉身說道。
“這還不是聖上立的榜樣?商家女子,粗是粗了點,大事為重,聖上多擔待了。”司馬光瞪眼說道,好似有很大的不滿。
“嗬嗬嗬,君實何必小家子氣。”王安石一旁笑道。
“敢問先生,這是何意?”趙頊疑惑不解。
“哈哈哈。聖上不告知所以,便把君實等人悉數罷免,君實一肚子悶氣呢?”王安石解釋道。
“聖上,待司馬光,待歐陽修,可是有失厚道?光今日不僅要為自己,更要為歐陽修向聖上討個說法。”司馬光振振有詞。
想到包拯都能把口水噴到仁宗皇帝的臉上,而仁宗皇帝隻能笑臉以對。趙頊隻能一陣鬱悶,古代皇帝也不是那樣的不可侵犯。
“歐陽修的事情,朕做的實在是太過了。他日有空,朕定親往拜祭。朕向先生賠不是了。”趙頊鞠躬說道。
“聖上不必太過自責。歐陽修之事,聖上也有難處,不如此,不足以狠刹官員押妓取樂之風。”王安石在一旁為趙頊開脫道。
看來王安石也不是那麽執拗嘛,能說服司馬光站在這裏,足見其大智慧。
“臣替歐陽修,拜謝聖上。為大事記,聖上現在也該受點委屈了。”司馬光鞠躬道。
“嗬嗬嗬。”君臣三人相視而笑。
·········
日子飛快地流逝著。
司馬光帶著一批人去開學府了,王安石帶著一批人去建錢莊了,趙頊則在這裏安下身來,訓練騎兵。
趙頊說服了王安石,王安石說服了司馬光。然而這條路真的能走得通嗎?趙頊心裏充滿了憂慮。
為了避免胡思亂想,趙頊隻能玩命地訓練自己,訓練那一萬黃金火騎兵。
三萬匹戰馬全部是李戰馬提供的,除了他自己養的戰馬,還通過邊貿走私,弄來不少北遼的戰馬。
李家馬場立於群山之間,除了一排排修建整齊的房屋和馬廄之外,又立起了近千頂帳篷,可以說是有點人滿為患了。
主要還是地下河城不曾對外開放,不然,再多十萬人,都不是問題。
李家馬場的生活設施基本是齊全的,除了李戰馬囤積的糧食外,黃金火騎兵也建起糧倉。實際上,兵糧和兵餉都是那些商人們提供的。
對於步入大宋朝堂,進而由商人執掌大宋政權,這是千年不得的機遇,那些商人怎麽會不遺餘力?
飲水問題根本不用擔心,由於沒辦法打井,山頂之上修建了幾十個蓄水池,更有山泉用於飲用。
整個李家馬場看起來像一個大型的羅馬鬥獸場,中間是方圓十裏的小型草場。大部分的草地都用柵欄圍了起來,說明這些牧草是不能用來踐踏的。
李家馬場不是放牧式培育戰馬,而是像養豬一樣,把馬關在馬廄裏,收割牧草進行喂養。
每天都把時間錯開,讓戰馬在這小小的十裏之地奔馳。
這樣的養馬方式,比起遊牧民來說是十分昂貴的,大宋朝雖大,也隻有這裏才能培育真正的戰馬,李家父子能經營成這樣,確實是很不容易。
李戰馬精通騎術,趙頊便讓他做了大指導。日子長了,趙頊發現這個胖子商人,雖然膽小了一點,卻是一個文武全才。
在李家馬場,無論是趙頊還是他的士兵,每天的訓練行程都排得滿滿的。
早上呢,不是練馬術,而是跑步,趙頊與一萬士兵一起圍著這方圓十裏的草地跑上兩圈。
雖然是練騎兵,但自身的體力卻不能落下。至於黃金火騎兵的後勤則是交給了李家的家丁。
早飯後,一天的訓練才真正開始。上午練習馬上衝刺、馬上奔射、迴射,劈砍等個人武藝,下午則是練習集體衝鋒,分割敵軍,配合作戰等全軍的戰術訓練。
晚飯後,則是自由活動一個時辰,可以去聽教習講課,學識字,也可以繼續自我訓練,也可以向家丁們請教馬術。
但是卻不能賭博、喝酒,趙頊對於這兩樣控製得很嚴。發現了,無論是誰,立斬。沒有商量的餘地。
有幾個商人子弟,可能平時過慣了飲酒賭博的生活,犯了軍紀,都被趙頊處斬了,血淋淋的人頭,還掛在大營中,引以為戒。
趙頊為了提高訓練的積極性,製定了獎勵製度。除了升職外,還獎勵軍功。一點軍功,一畝地,一貫錢。退役時一並發放。
雖然很豐厚,卻是不能馬上兌現。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
與普通士兵不同的是,趙頊的訓練大部分時間是一對一的專門訓練。
李佩玲教騎術,郭開教用槊,牛再高教用刀,高飛教射箭,李戰馬教騎兵戰術。
雖然趙頊在後世是特種兵出身,但後世的槍械現在是用不上了,冷兵器不得不學。
安排李佩玲教騎術,也是為了拉攏李戰馬。李戰馬的二兒子李佩洋也被提拔為隊正了。
李佩玲對趙頊似乎很不滿,常常捉弄趙頊。而趙頊也時常講些黃色笑話,挑逗李佩玲,反擊一下。
然而,這個丫頭片子一點不臉紅,哈哈大笑之後,就是老套的大喊:“昏君,待本教習教訓你。”
喊完,便是撥出利劍,刺向趙頊。
趙頊則是抽出短刃青龍刀,一邊騎馬逃跑,一邊持刀與李佩玲馬戰。
士兵們看見了,也不來護駕,隻是歎息一聲:“真是苦了官家了。”
馬戰,趙頊不是李佩玲的對手。常常被打落下馬,鼻青臉腫。但趙頊更加歡喜,小女兒都這麽厲害,李戰馬的實力當真不可估量。
取勝的李佩玲看見趙頊狼狽的樣子,格外開心:“看你明天乖不乖?”
雖然如此,但李佩玲這個教習,當得還是非常稱職的。
“騎術的最高境界就是人馬合一,要能做到在馬上解決一切問題。馬背站立,馬肚藏身,都是最基本的。如果能做到了在馬上解決吃喝拉撒睡所有問題,那麽才算學有小成。要做到大成,則是做到和戰馬心意相通,讓戰馬意會你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那麽你就是戰馬,戰馬就是你。如此,戰馬就不是一個座騎那麽簡單,而是你身體的一部分,當你發動攻擊時,戰馬的力量也能隨著你身體釋放出去。你的攻擊力量將放大幾倍,幾十倍,甚至百倍。做到這些後,你就真正地成為了一個騎士。今天教的就是怎麽和戰馬進行交流,這第一步就是要你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愛惜戰馬。”李佩玲為趙頊講解道。
“這個在馬上吃喝,朕倒是做得到,隻是這個拉撒嘛?朕就是不明白,不如李教習演示一遍如何?”趙頊調戲道。
“你個昏君,看我教訓你。”每天的重演又開始了。
學刀法則很簡單,一共就八招,掃、劈、拔、削、掠、奈、斬、突。
結合這八招的則是怎麽發力,怎麽組合。講究力量、速度、精準。
為此,趙頊每天隻能對著一根根木樁練習。
掃,要做到木樁斷而不散,仍然豎立。劈,要做到木樁破而不開,仍然是合攏的狀態。
最難得就是削,竟然要把樹樁像切的菜一樣,削得最薄,然後是每一片都要一樣薄。
真是苦悶到了極點。士兵們則沒有這麽多的規定,隻是每天機械式的練習。
所以,每天趙頊都得對著一堆的木柴反複練習,李家馬場燒飯的劈柴任務就壓到了趙頊的身上。
尷尬的是,李家馬場的婦人們,來搬木柴時,都得誇獎一下趙頊。
“這是官家劈的柴呀!你看劈得多好!我說最近的飯怎麽越來越香,這不,原來是官家的柴劈得是越來越好了。不愧是官家的劈的柴呀!”
趙頊的隨和、親切,更是拉近了趙頊與李家馬場的距離。
趙頊率領的黃金火騎兵,因為軍紀嚴明,加上趙頊不斷強調我們是百姓的子弟兵,我們是為了百姓的田產而戰鬥,我們絕不能做損害百姓利益的事情。
為此,李家馬場的家丁婦人,都把這些士兵看成兄弟子侄一般。
更有婦人為黃金火騎兵的士兵說謀,甚至說謀說到趙頊的頭上了,令趙頊苦笑不得。
馬槊卻是非常難練,不僅需要力氣,更要技巧。技巧性太強,士兵們是放棄了,不可能花太長時間練這個。作為皇帝的趙頊卻是不能放棄,好在有兩個人的潛質,趙頊倒也不覺得難學。
射箭和飛刀也是必修課,這個沒有什麽特別的技巧,招式很簡單,隻要不斷地練習,一次又一次,直到射中目標。從開始的靜靶練習,到後來的移動靶練習。
晚上則是跟隨李戰馬學騎兵戰術指揮,令趙頊高興的不是學到了騎兵的戰術,而是發現了一批人才。
畢竟後世蒙古騎兵的訓練方法,趙頊都複製了過來。趙頊有底子,學習起來並不是那麽難。而聚集人才,才是一個皇帝最大的任務和成功的關鍵。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有話說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廣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迴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二維碼廣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