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陳椿繼續去訓練護院。陳楓則和李全去城外找地方去做焦炭窯,經過一個上午的探訪最終將焦窯和煉鋼的場地定在油麻角那裏。然後陳楓又讓管家李全去招流民和工匠來建製。而陳楓在家裏則想著他在後世煉鋼廠的高爐,並用準備好的碳筆,把圖紙畫出一個簡單的土高爐,及一些所要的的管道零件。一直忙到深夜。


    次日,油麻角那邊開始動工,陳楓正在那裏指導挖窯。忙了一陣,陳楓又拿來昨晚的圖紙和鐵匠們交流。


    “劉師傅你看這圖裏的鐵管,你們能不能打出來。”陳楓正在和一位50來歲的劉大力鐵匠商量。


    “這個能做,不過要費好些時日。”劉力迴道。


    “劉師父,你看這個大鐵通,能不能做出來。”陳楓又指著一個他按照後世鋼包樣子畫出來的小號鋼包道。


    “這個也行。”


    二人商量了好一陣,得知都可以把所有的東西做出來是,陳楓一陣放鬆,也不得不配服明代工匠的手藝,在後世要是沒機器,這些東西估計沒人能做出來。做完這些陳楓又命李全找人去找高嶺土,還好說到高嶺土也有人識得,不用陳楓操太多心。接著便是和李全一起到城裏找商人買鐵做零件,以及找商人去買鐵和煤。而陳楓最後還和李全去了黃屋屯,在那走了一陣終發現了自已要找的東西,錳礦。於是吩咐李全明天要找人手來開采。


    忙完這些,天時已暗下來,陳楓和李全直到晚上才迴到了家,而英娘則等到了陳楓迴來才一起吃飯,讓陳楓一陣感動。


    次日,陳楓繼續去建他的練鋼廠。而陳椿這邊則開始練習向左,右,前,後轉4個動作口令。


    在一草地上兩隊共二十人整齊地站在那裏準備聽口令。本來隻有十六人的但後來又招了一個,加上蘇忠,蘇信,蘇仁正好二十人。陳椿把以前的口令都喊了一次,眾人雖然還不是很熟練,但也沒什麽差錯。接下來陳椿開始教向左,向右。雖然以前學過向左右看,但在向左右轉時還是出現不分左右的情況,最後還是老辦法,右手拿石頭。這樣才慢慢地好轉。這天陳椿隻教了這4個動作。


    而陳楓,在建造中又想到了鋼包太過笨重,用人力來扛不是辦法,最後又找劉鐵匠來商量了一下做鐵軌和人力鋼包車。後來,曆史上第一條鐵軌便出現在了中國。


    十八日,焦碳窯挖好,陳楓讓人將窯進行烘幹,並開始準備柴火及煤。不過焦碳窯用來通出一氧化碳的管道沒做好。陳楓收集一氧化碳是為了煉鋼時要用到,不過沒有技術進行存儲,那也隻好邊產邊用了。十九日,打鐵用的一排磚瓦房也完工,高爐也封頂,不過裏麵那層耐火泥沒有抹上,上料的斜坡和爐頂布料台也沒做好,更不要說其它的管道鋪設了。


    此天,民夫們還開始在高爐下的平地打地基,準備修建煉鋼廠的廠房,而在高爐斜坡所通向地麵那較高的那塊地也在打地基,準備修建一個備料和先礦的廠房。


    二十五日,陳椿這邊,訓練得不錯,開始增加長時站隊和跑步。陳楓的工程也在進展。不過材料和設備沒做好,隻能在修路和建房。下人們叫陳楓二人迴去,說黃員外在家相等他們二人。二人放下手上的工作二人快步走迴去。二人迴到住宅,見到黃得財坐在大堂上飲茶,於是二人忙拱手齊道:“黃叔到來我等二人沒能相迎,還請見諒。”


    “二位賢侄不必多禮,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二人謝過黃叔。”


    接著三人坐了下來,飲了口茶,陳楓開口道:“黃叔,此次前來是不是所求之事已有眉目。”


    “嗯,不錯,通過打點我為二位求得欽州衛,百戶和試百戶,且可以在欽州城旁就職,不過這裏沒有衛所,所以隻給地,百戶衛所要自已建。地方是把水度和鶴島(今平山島)。


    “這也可以了,還有什麽要求麽。”陳楓問道。


    “也沒什麽,不過人員要自已去招。因為欽衛的人員也很少,給不了人。還有本來百戶本來按以前來說是不缺的。但好在,欽州這個衛隻有三個百戶。在銀子份上,廉州衛指揮使,便同意加多一位百戶,武器在明天去龍門島千戶大人那裏領告身時,多拿點銀子去,買一些算了。”黃得財說道。


    “也隻好如此了。我們二人在此多謝黃叔的提攜。願你老人家富貴永享,長命百歲。”


    “客套話也不用多說。還有下麵的總旗和小旗也由你們一一報上。”


    談完了事情,黃得財便啟程迴久隆。


    二十六日,陳楓二人帶上了二十人的護院隊,及5000兩銀票乘二條船去龍門千戶所。二個時辰後,二人上島並見到直屬上司。吳達千戶。


    二人見到吳達,雙雙跪下拱手道:“草民二人叩見千戶大人。”接著跪在地上,聽候發話。


    “嗯,你等二人便是陳楓和陳椿了?”


    “二人同聲迴答:“正是小人。”


    接下來,吳大人也不問二人,更不叫二人起來。陳楓此時想到了,吳大人想要什麽,於是道“吳大人,小人今天前來特供上一些茶水錢,好讓日夜操勞的吳大人潤潤喉。”說完從懷裏掏出一張一百兩的銀票,用雙手舉過頭頂。


    吳達看到了銀票,兩眼發光,於是走到二人跟前一看。嗯,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出手還算可以。於是吳達親切地道:“二位快快請起,並伸手去接了陳楓手上的銀票。


    “謝過吳大人。”二人同聲迴答


    “嗯,二位有心了。來人那,快將告身官服拿過來給二位大人。”吳達道


    陳楓二人站了起來,一會二人又跪下來讓吳達一一發放告身官服,並謝過吳達,二人才是坐下。有了銀子的開路一切順風順水。


    “二位,你等官職是新設,所以駐地並不在龍門島,而是在欽州城外的把水渡和鶴島。另外本衛所人員短缺,你等隻能另招人了,但由於你等是增設,錢糧不知何時才能撥下,所以不知何事能給你們,建衛所的錢也是不知何時能到,你們自已解決吧,待錢糧撥下,我便給你們二人。”


    “呢瑪,吃空響也不能吃得那麽絕啊!”陳楓二人心裏暗道,不過為了穿越大計二人也隻好認了,反正總有一天,要讓你連本帶的吐出來。二人想了一陣迴答道:“我等聽從大人安排。”


    吳達又道:“二人還有何要求。”


    “大人,能不能給點兵器和軍服?”陳楓問道。


    “這個,可能本官這裏也沒多餘的。”吳達說道


    “大人,下官剛上任,多得吳大人的指點。為表對大人之恩,特捧上一些土特產。”說完陳楓拿出一串後世700塊的珍珠項鏈雙手提到吳達眼前


    吳達看到了珍珠項鏈,兩眼一亮,呢瑪的,這鏈可值上他幾百兩。吳達快手地搶了過來,並道:“這樣吧,看在你二人操勞的份上,我開一條憑證給你們,你們看有什麽可用的,拿去便是。”


    “謝過吳大人。”


    二人拿了憑證迴去叫上護完隊,開始去倉庫領東西。到了倉庫那裏,一個看守的小旗攔住了陳楓一夥。給了二兩銀子,那小旗興高采烈地帶一行人進倉庫。


    先進第一間,那小旗打開倉庫大們,一股黴變的味道撲向眾人,讓人一陣難受。呢瑪也不知多久沒人進過去了。接著眾人看到整個庫房鋪了一層灰塵,梁上和武器架上爬滿了蜘蛛網。眾人走了進去,細看那武器呢瑪,沒幾樣能用的,長槍的槍頭完全被鏽蝕,那槍柄已被蟲柱得布滿了小孔。地上撒了一堆蟲屎。那大刀有的已被鏽吃穿。那弓更是用不了,看上去弓是完好的一把,不過用力一拉便散了架。弓箭則變成了一堆柴火,一點用處都沒有。眾人一陣挑選,最終找到了基本能用的大刀十把,槍頭50個。其它的就沒有了。


    那小旗又帶眾人去,另一個倉庫,打開門,這個倉庫好點,沒那麽多蜘蛛網,地上整齊地擺放著一個個的箱子。打開一看,裏麵全是各種火器。陳楓二人此時麵露笑容。吩咐眾人將這個倉庫全部搬空。人手不夠,又拿出十兩銀子請了三十幾個軍戶來搬運裝船。接著又去了另一個倉庫,這個裝的都是火藥和鉛及一些成品的鉛彈。陳楓一行搬了1000斤火藥,5000斤的鉛及鉛彈。並沒有把這個倉庫搬空。


    接下來又去了軍服倉庫,在那裏隻得到了120套鴛鴦戰袍,鎧甲一件都沒有。將所有的東西裝完,已是下午,不過陳楓二人不打算在此多呆,於是開船走了。迴到欽州已是傍晚,不過陳楓二人還是叫人來將所有的東西卸船運迴自已宅子的倉庫裏,快到子時,所有的物品才搬完,最後統計出來。鳥銃70支。虎蹲炮6門,抬槍5支,4磅弗朗機炮5門,8磅弗朗機炮2門。長槍頭50個,大刀10把,火藥1000斤,鉛3000斤,炮彈400發,鉛子300斤,鴛鴦戰袍120套。


    二十七日,陳楓二人將要地的公蚊呈給欽州知州,劉宏仁。在給了100兩銀子後順利完成。不過此時二人手裏的現銀隻剩下一萬兩現銀,黃金和珠寶不算在列。晚上二人商量決定前往廣州府去將珠寶,4個打火機和2麵鏡子以及波多老師的包裝和碟一起賣掉,看能不能賣個好價格。


    次日,二人安排好事務,決定帶上李二,蘇忠,蘇信,蘇仁。因為這幾人都會武功。同時林三成也在一行人中,因為他說在廣州城呆過三年。李響也會武功不過要留一個在家主持大局。做完一切。兄弟二人一行便上船前去廣州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雙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80後的窮二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80後的窮二代並收藏明末雙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