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歷史上中興之主的歷史經驗,作為福王的借鑑。分為祖鑒、近鑒、遠鑒、王鑑、
五帝鑒。該書最終沒能送到福王手中。劉宗周又對《大學》進行了考訂,著《大學
參疑》,確定了《大學》的文本,並略為詮解。
這一時期他最重要的工作是改訂《人譜》。該書原名《證人小譜》,成書於崇
禎七年(1634),以後三易其稿。在定稿自序中,劉宗周說: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今之言道者,高之或淪於虛無,以為語性而非性也,卑之或出於功利,以為語
命而非命也。非性非命,非人也。則皆遠人以為道者也。然二者同出異名,而功利
之惑人為甚。老氏以虛言道,佛氏以無言道,其說最高妙,雖吾儒亦視以為不及。
乃其意主於“了生死”,其要歸之自私自利。故大上有《感應篇》,佛氏亦多言因
果,大抵從生死起見。而動靜虛無以設教,猥雲功行,實恣邪妄,與吾儒“惠迪從
逆”之旨霄壤。是虛無之說,正功利之尤者也。
劉宗周對《人譜》極為重視。他認為佛教談因果、道教談感應,都出於功利目
的,不能真正成就聖賢人格。而儒者所傳的《功過格》,也難免入於功利之門。他
認為:“今日開口第一義,須信我輩人人是個人。人便是聖人之人,聖人卻人人可
做。”[注]如何成聖?這便是《人譜》一書的目的。該書先列《人極圖》,第二篇
為《證人要旨》,第三篇為《紀過格》,最後附以《訟過法》、《靜坐法》、《改
過說》。“言過不言功,以遠利也。”他認為“諾人者莫近於是”,“學者誠知人
之所以為人,而於道亦思過半矣。將馴是而至於聖人之域,功崇業廣,又何疑乎!”
《人譜》是劉宗周的絕筆。他後來在絕食期間對兒子劉燦說:“做人之方,盡
於《人譜》。”[注]弘光元年(1635)五月,清兵攻破南京,福王被俘遇害,潞王
監國。六月十三日,杭州失守,潞王降清。十五日午刻,劉宗周聽到這一消息,時
方進膳,推案慟哭說:“此予正命時也。”於是他決定效法伯夷叔齊,開始絕食。
他說:
至於予之自處,惟有一死。先帝(指崇禎)之變,宜死;南京失守,宜死;今
監國納降,又宜死。不死,尚俟何日?世豈有偷生禦史大夫耶?
當時江南士大夫紛紛降清,做了貳臣,玷汙各教,背叛了平時所學之道。劉宗
周要以自己的行動,成就自己的人格,為衰世作一表率。弘光元年(1635)閏六月
初八日,劉宗周前後絕食兩句而死。其子劉氵勺遵照他的遺命,書其囗曰:
皇明蕺山長念台劉子之柩。
(楊世文 撰)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大清儒宗 黃宗羲
(1610—1695)
黃宗羲,字太沖,浙江餘姚人,生平所用別號甚多,有南雷、梨洲、茭湖魚澄
洞主、雙瀑院住持、雙瀑院長、雙瀑堂住持、古藏室史巨、藍水漁人、雪交亭主等
等。由於其代表作《留書》、《明夷待訪錄》均署梨洲老人,故當時學者都尊稱他
梨洲先生,而他本人用得最多的是南雷。甫雷在餘姚,是唐代謝遺塵隱居之地,宗
羲用作別號,既代指故鄉,又藉以表明自己不仕清朝的素誌。逝世之後,其門人私
諡曰“文孝”。宗羲一生頗為曲折,依他自己所說,是早年為黨人,壯年為遊俠,
老年為學者。他博學多才、名重天下,當時就被譽為“國初三大儒”之一(另兩人
是李囗和孫奇逢);近代以來,人們又把他與顧炎武、王夫之並提,合稱為“明清
之際三大思想家”。
一、生當末造 少年英挺
明萬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1610年9月24日),黃宗羲出生於紹興府餘姚縣通德
鄉黃竹浦,其地現名浦口村,屬浙江省餘姚市明偉鄉。降生前夕,母親姚氏曾夢見
麒麟入懷,所以,宗羲乳名“麟兒”;不過,宗羲的人生歷程卻布滿荊棘:少年時
期,父親即遭迫害,慘死獄中,成年之後更是歷盡艱辛,既飽嚐戰亂兵燹,又造經
官府追捕,“瀕於十死”而患難餘生,可以說絲毫也沒有蒙受到這個吉兆佳名的嗬
護。
據《竹橋黃氏宗譜》記載[注],黃氏原居婺源(今屬江西),其先人南宋初年
為慶元(治今浙江鄞縣)通判,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時不屈而死,有子三人,
分頭避亂,其中名叫萬河的到了餘姚,便定居下來,是為竹橋黃氏之一世祖,至宗
羲生時已歷17世500年。宗羲的父親初名則燦,後改尊素(1584—1626),字真長,
號白安,是一個正直並且關心時政的讀書人。
宗羲8歲時,去年春天考取進士的尊素被授予寧國府(明寧國府治今安徽宣城)
推官的職務,宗羲隨侍父母赴任所,這一年是萬曆四十五年(1616)。從此,尊素
</br>
五帝鑒。該書最終沒能送到福王手中。劉宗周又對《大學》進行了考訂,著《大學
參疑》,確定了《大學》的文本,並略為詮解。
這一時期他最重要的工作是改訂《人譜》。該書原名《證人小譜》,成書於崇
禎七年(1634),以後三易其稿。在定稿自序中,劉宗周說: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今之言道者,高之或淪於虛無,以為語性而非性也,卑之或出於功利,以為語
命而非命也。非性非命,非人也。則皆遠人以為道者也。然二者同出異名,而功利
之惑人為甚。老氏以虛言道,佛氏以無言道,其說最高妙,雖吾儒亦視以為不及。
乃其意主於“了生死”,其要歸之自私自利。故大上有《感應篇》,佛氏亦多言因
果,大抵從生死起見。而動靜虛無以設教,猥雲功行,實恣邪妄,與吾儒“惠迪從
逆”之旨霄壤。是虛無之說,正功利之尤者也。
劉宗周對《人譜》極為重視。他認為佛教談因果、道教談感應,都出於功利目
的,不能真正成就聖賢人格。而儒者所傳的《功過格》,也難免入於功利之門。他
認為:“今日開口第一義,須信我輩人人是個人。人便是聖人之人,聖人卻人人可
做。”[注]如何成聖?這便是《人譜》一書的目的。該書先列《人極圖》,第二篇
為《證人要旨》,第三篇為《紀過格》,最後附以《訟過法》、《靜坐法》、《改
過說》。“言過不言功,以遠利也。”他認為“諾人者莫近於是”,“學者誠知人
之所以為人,而於道亦思過半矣。將馴是而至於聖人之域,功崇業廣,又何疑乎!”
《人譜》是劉宗周的絕筆。他後來在絕食期間對兒子劉燦說:“做人之方,盡
於《人譜》。”[注]弘光元年(1635)五月,清兵攻破南京,福王被俘遇害,潞王
監國。六月十三日,杭州失守,潞王降清。十五日午刻,劉宗周聽到這一消息,時
方進膳,推案慟哭說:“此予正命時也。”於是他決定效法伯夷叔齊,開始絕食。
他說:
至於予之自處,惟有一死。先帝(指崇禎)之變,宜死;南京失守,宜死;今
監國納降,又宜死。不死,尚俟何日?世豈有偷生禦史大夫耶?
當時江南士大夫紛紛降清,做了貳臣,玷汙各教,背叛了平時所學之道。劉宗
周要以自己的行動,成就自己的人格,為衰世作一表率。弘光元年(1635)閏六月
初八日,劉宗周前後絕食兩句而死。其子劉氵勺遵照他的遺命,書其囗曰:
皇明蕺山長念台劉子之柩。
(楊世文 撰)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大清儒宗 黃宗羲
(1610—1695)
黃宗羲,字太沖,浙江餘姚人,生平所用別號甚多,有南雷、梨洲、茭湖魚澄
洞主、雙瀑院住持、雙瀑院長、雙瀑堂住持、古藏室史巨、藍水漁人、雪交亭主等
等。由於其代表作《留書》、《明夷待訪錄》均署梨洲老人,故當時學者都尊稱他
梨洲先生,而他本人用得最多的是南雷。甫雷在餘姚,是唐代謝遺塵隱居之地,宗
羲用作別號,既代指故鄉,又藉以表明自己不仕清朝的素誌。逝世之後,其門人私
諡曰“文孝”。宗羲一生頗為曲折,依他自己所說,是早年為黨人,壯年為遊俠,
老年為學者。他博學多才、名重天下,當時就被譽為“國初三大儒”之一(另兩人
是李囗和孫奇逢);近代以來,人們又把他與顧炎武、王夫之並提,合稱為“明清
之際三大思想家”。
一、生當末造 少年英挺
明萬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1610年9月24日),黃宗羲出生於紹興府餘姚縣通德
鄉黃竹浦,其地現名浦口村,屬浙江省餘姚市明偉鄉。降生前夕,母親姚氏曾夢見
麒麟入懷,所以,宗羲乳名“麟兒”;不過,宗羲的人生歷程卻布滿荊棘:少年時
期,父親即遭迫害,慘死獄中,成年之後更是歷盡艱辛,既飽嚐戰亂兵燹,又造經
官府追捕,“瀕於十死”而患難餘生,可以說絲毫也沒有蒙受到這個吉兆佳名的嗬
護。
據《竹橋黃氏宗譜》記載[注],黃氏原居婺源(今屬江西),其先人南宋初年
為慶元(治今浙江鄞縣)通判,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時不屈而死,有子三人,
分頭避亂,其中名叫萬河的到了餘姚,便定居下來,是為竹橋黃氏之一世祖,至宗
羲生時已歷17世500年。宗羲的父親初名則燦,後改尊素(1584—1626),字真長,
號白安,是一個正直並且關心時政的讀書人。
宗羲8歲時,去年春天考取進士的尊素被授予寧國府(明寧國府治今安徽宣城)
推官的職務,宗羲隨侍父母赴任所,這一年是萬曆四十五年(1616)。從此,尊素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