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蒙古另類史:超級帝國 作者:未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在論到天地萬物時,認為“萬物皆本於陰陽,要去一件去不得。”萬物皆有剛柔﹑動靜﹑內外諸矛盾。每一矛盾雙方都相濟相勝,“天下事,常是兩件相勝負,從古至今如此。”但他認為,矛盾發展最終“以靜為主”,止於無對﹑靜止的狀態﹐又表現了形上學的思想傾向。
在心性問題上,許衡認為人稟賦天理即天命之性。人性本善,是本然之性。但人稟氣有清濁之不同,故又有氣質之性。通過靜時“存養”、動時“省察”的修養方法,能使“氣服於理”,復見天理。他還提出心與天同的天人合一論,強調“反身而誠”“尊德性”等自省自思的認識和修養方法,認為這樣就可以盡心、知性、知天。
在《元史·許衡傳》中曾有過對許衡這樣的記述:許衡與眾人外出,天熱口渴,道旁有棵梨樹,大家爭相摘梨吃,唯獨許衡強忍口渴,不為所動。有人問他為何不吃梨,他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又有人說,兵荒馬亂之時,這梨樹是沒有主人的,摘吃無妨。許衡正色道:梨無主,我心有主!終於沒有吃梨。
後人論及許衡,歷來有兩種不同看法,一是認為他迂腐古板,不知變通,傻冒兒一個,活該挨渴;一是認為他能自覺抵製誘惑,不隨波逐流,可敬可佩,理當效法。後一種說法當然是事物的主流,而且許衡的“‘我心有主’論”,不僅可以名垂史冊,而且很有現實意義。
第二章 “學究天人”郭守敬
郭守敬於公元1231年出生在一個學術氣氛十分濃鬱的書香世家。祖父郭榮是當時的著名學者,精通數學、水利。郭守敬從小沉靜好思,學習十分專心,頗愛鑽研,對自然現象很感興趣,特別愛好天文學。他跟著祖父一麵讀書,一麵觀察自然現象,學得不少實際知識。並且在邢台西紫金山跟劉秉忠上學時,曾創造過一些天文儀器的模型。
據史書記載,有一次,15歲的郭守敬偶然得到一份《石本蓮花漏圖》,立刻被它迷住了。這“蓮花漏”,原是北宋的一種計時器,由幾個漏壺配合組成,結構特別複雜,因而計時也比以前的漏壺精確得多。遺憾的是,到元代時,蓮花漏已然失傳,不少著名機械學家對著圖紙冥思苦索多年,仍然琢磨不出個道道。而郭守敬隻用了幾天工夫,就摸清了它的來龍去脈,並照著圖紙成功地複製了一個蓮花漏。
元朝初年,20多歲的郭守敬就勇敢地承擔了邢台五裏的流通淤塞河道修建石橋的任務。全部工程用了45天就勝利地完成了,當地人民都很佩服他。郭守敬對發展生產非常重視,符合了元朝統一中國後廣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統三年(1262年),劉秉忠的同學張文謙向元世祖忽必烈推薦郭守敬“習知水利,巧思絕人”。
在與忽必烈見麵時,郭守敬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麵陳了自己關於興修水利的6條建議。他每說一條,忽必烈都要讚嘆一聲,最後,這位君王感慨萬端地說道:“天下管事的人要都像這樣,哪會有不勞而食者?”立即任命郭守敬為管理水利的提舉諸路河渠。看來忽必烈是從心裏喜愛和佩服這位學者型知識分子。
此後,這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水利專家身體力行,排除萬難,先後完成了20多項農田灌溉、河道航運等工程,件件設計科學合理,收效顯著,深得後人稱道。其中最突出的,是對元大都(今北京)通惠河工程的修復。
當時,元大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大批的糧食和物資需要從江南運往京城。為長途運輸方便,就必須靠大運河的這條水路交通幹線。但由於地理及歷史的原因,大運河無法直接通到大都,隻能通到河北通州。更為嚴重的是“民以食為天”的糧食不能及時地運到京城。所以把運河開鑿到京城就成為了多年來人們盼望已久的願望。在此之前已經有許多水利方麵的專家試圖開鑿它,終因水源問題得不到解決而告失敗。郭守敬上任後,首先想到這個重要工程,並做到開鑿河道的嚐試,開始也沒有成功。
水源問題也成為困擾郭守敬的最大問題。公元1291年,郭守敬經過多次實地勘測,找到了水源,立刻向忽必烈提出開鑿大都運糧河的新方案:他根據大都周圍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將大都西北昌平神山(今鳳凰山)腳下的白浮泉先引入甕山泊,並讓這條引水河在沿途攔截所有原先從西山東流的泉水,匯合成流,這樣,便可使運河水量大大增加。另外,由於這些泉水清澈明淨,幾乎不含泥沙,在運河下遊還可建立一係列控製各段水位的閘門,以便運糧船能夠平穩行駛。
忽必烈聽著這個頗具科學道理又切實可行的開鑿計劃,深感滿意。於是立即下令重設掌管水利工作的專門機構——都水監,任命郭守敬全權負責。第二年剛開春,這個千秋功業在郭守敬的精心打造下開始了。
60多歲的郭守敬雄心不減,他率領幾萬軍民,夜以繼日,艱苦奮戰,隻用了一年半時間,這條全長160多華裏的運河便全部竣工,一切就像郭守敬預想的一樣成功。忽必烈喜不自勝,親自為這條運河取名為“通惠河”。從此,南來的運糧船及各路商船可以一直駛進大都城內了。以後明清兩代的水路運輸,都始終受益於通惠河。
</br>
在心性問題上,許衡認為人稟賦天理即天命之性。人性本善,是本然之性。但人稟氣有清濁之不同,故又有氣質之性。通過靜時“存養”、動時“省察”的修養方法,能使“氣服於理”,復見天理。他還提出心與天同的天人合一論,強調“反身而誠”“尊德性”等自省自思的認識和修養方法,認為這樣就可以盡心、知性、知天。
在《元史·許衡傳》中曾有過對許衡這樣的記述:許衡與眾人外出,天熱口渴,道旁有棵梨樹,大家爭相摘梨吃,唯獨許衡強忍口渴,不為所動。有人問他為何不吃梨,他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又有人說,兵荒馬亂之時,這梨樹是沒有主人的,摘吃無妨。許衡正色道:梨無主,我心有主!終於沒有吃梨。
後人論及許衡,歷來有兩種不同看法,一是認為他迂腐古板,不知變通,傻冒兒一個,活該挨渴;一是認為他能自覺抵製誘惑,不隨波逐流,可敬可佩,理當效法。後一種說法當然是事物的主流,而且許衡的“‘我心有主’論”,不僅可以名垂史冊,而且很有現實意義。
第二章 “學究天人”郭守敬
郭守敬於公元1231年出生在一個學術氣氛十分濃鬱的書香世家。祖父郭榮是當時的著名學者,精通數學、水利。郭守敬從小沉靜好思,學習十分專心,頗愛鑽研,對自然現象很感興趣,特別愛好天文學。他跟著祖父一麵讀書,一麵觀察自然現象,學得不少實際知識。並且在邢台西紫金山跟劉秉忠上學時,曾創造過一些天文儀器的模型。
據史書記載,有一次,15歲的郭守敬偶然得到一份《石本蓮花漏圖》,立刻被它迷住了。這“蓮花漏”,原是北宋的一種計時器,由幾個漏壺配合組成,結構特別複雜,因而計時也比以前的漏壺精確得多。遺憾的是,到元代時,蓮花漏已然失傳,不少著名機械學家對著圖紙冥思苦索多年,仍然琢磨不出個道道。而郭守敬隻用了幾天工夫,就摸清了它的來龍去脈,並照著圖紙成功地複製了一個蓮花漏。
元朝初年,20多歲的郭守敬就勇敢地承擔了邢台五裏的流通淤塞河道修建石橋的任務。全部工程用了45天就勝利地完成了,當地人民都很佩服他。郭守敬對發展生產非常重視,符合了元朝統一中國後廣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統三年(1262年),劉秉忠的同學張文謙向元世祖忽必烈推薦郭守敬“習知水利,巧思絕人”。
在與忽必烈見麵時,郭守敬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麵陳了自己關於興修水利的6條建議。他每說一條,忽必烈都要讚嘆一聲,最後,這位君王感慨萬端地說道:“天下管事的人要都像這樣,哪會有不勞而食者?”立即任命郭守敬為管理水利的提舉諸路河渠。看來忽必烈是從心裏喜愛和佩服這位學者型知識分子。
此後,這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水利專家身體力行,排除萬難,先後完成了20多項農田灌溉、河道航運等工程,件件設計科學合理,收效顯著,深得後人稱道。其中最突出的,是對元大都(今北京)通惠河工程的修復。
當時,元大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大批的糧食和物資需要從江南運往京城。為長途運輸方便,就必須靠大運河的這條水路交通幹線。但由於地理及歷史的原因,大運河無法直接通到大都,隻能通到河北通州。更為嚴重的是“民以食為天”的糧食不能及時地運到京城。所以把運河開鑿到京城就成為了多年來人們盼望已久的願望。在此之前已經有許多水利方麵的專家試圖開鑿它,終因水源問題得不到解決而告失敗。郭守敬上任後,首先想到這個重要工程,並做到開鑿河道的嚐試,開始也沒有成功。
水源問題也成為困擾郭守敬的最大問題。公元1291年,郭守敬經過多次實地勘測,找到了水源,立刻向忽必烈提出開鑿大都運糧河的新方案:他根據大都周圍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將大都西北昌平神山(今鳳凰山)腳下的白浮泉先引入甕山泊,並讓這條引水河在沿途攔截所有原先從西山東流的泉水,匯合成流,這樣,便可使運河水量大大增加。另外,由於這些泉水清澈明淨,幾乎不含泥沙,在運河下遊還可建立一係列控製各段水位的閘門,以便運糧船能夠平穩行駛。
忽必烈聽著這個頗具科學道理又切實可行的開鑿計劃,深感滿意。於是立即下令重設掌管水利工作的專門機構——都水監,任命郭守敬全權負責。第二年剛開春,這個千秋功業在郭守敬的精心打造下開始了。
60多歲的郭守敬雄心不減,他率領幾萬軍民,夜以繼日,艱苦奮戰,隻用了一年半時間,這條全長160多華裏的運河便全部竣工,一切就像郭守敬預想的一樣成功。忽必烈喜不自勝,親自為這條運河取名為“通惠河”。從此,南來的運糧船及各路商船可以一直駛進大都城內了。以後明清兩代的水路運輸,都始終受益於通惠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