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 作者:李亞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帝國建立後,他們全部成為帝國的開國元勛,享有崇高的榮譽、地位、權利與待遇。比朱
元璋小 4 歲的徐達甚至成為這些武將中的首席功臣。最後,這些人除了早死的之外,隻有
一位中風後不停地淌口水的湯和算是逃脫了洪武皇帝的荼毒,其餘無一善終,有的還死得
極其悲慘。這些都是後話。
而在打江山的過程中,無論如何,朱元璋的捨生忘死、“有肉大家吃”的義氣、才幹及
其對未來的預期,可能是相當多的好漢死心塌地地跟著他的重要原因。(三)
四、和朱元璋有著相似的江湖義氣的張士誠,卻遠不如朱元璋的雄心大誌。遠大誌向和戰
略眼光的缺乏,最終不得不在勢力爭奪中成了朱元璋的刀下之魂。
在朱元璋奪取政權的過程中,有兩個人不得不提到,其中之一是張士誠。從龐雜的史
料中判斷,張士誠生性遲重卻精明能幹,沉默寡言而頑強機詐,重然諾,講義氣,而且對
人慷慨大度,十分寬厚。按照中國古代人甚至現代人的標準,這是一些很優秀的品質。這
種品質可能是幫助他團結了一大批同誌和戰友,從而打下這片基業的重要因素。
張士誠將大本營設置在蘇州,建立起了割據一方的政權之後,對於與自己一同起事的
老弟兄相當夠朋友講義氣。他使他們每個人都成了手握重兵或重權的高官大吏。同時,他
對文人士大夫極其友善,對百姓也輕徭薄賦。同時,他還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因此,贏
得治下人民相當廣泛的支持。
既然如此,張士誠又是如何敗在朱元璋手下的呢?其中,必定有比江湖義氣更為重要
的東西在發生作用。
此時,如果張士誠告訴他們:“天下還沒有拿到手,大敵當前,任重道遠,弟兄們還需
努力。”他們可能還會再拚一把。可惜,張士誠自己並沒有這種打算。這位私鹽販子出身的
好漢畢竟目光短淺了些。他對占據了中國最為繁華富裕的魚米之鄉極感滿足,並沒有爭奪
天下的雄心壯誌。他很想保境安民,不願再冒什麽太大的風險。他甚至沒弄明白,值此天
下大亂之際,虎狼遍地,自己已然處身於不是吃人,就是被吃的境地,所謂逆水行舟不進
則退者,此之謂也。他不知道,狼顧虎視之下,想單獨保住自己的一方基業,從而長享富
貴是沒有可能的。
然而,張士誠可能還真就是這麽想的,他的所有“基本國策”都是圍繞著這種胸無大誌
的想法展開的。這種遠大誌向與戰略眼光的缺失,甚至根本稱不上是一種戰略的戰略,可
能是張士誠屢屢錯失良機並最終栽在朱元璋手中的重要原因。須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
朱元璋的形勢與實力都曾經遠遠不如這位張士誠。
很難說,是江湖義氣妨礙了張士誠的戰略眼光與心胸,還是本來就缺少雄才大略,從
而使他的江湖義氣被推到極致,達到了一種名副其實濫用的程度。換個角度或許也可以說,
如果當初起兵時他還有一些雄心的話,那麽,如今在這溫柔富貴鄉裏,也消磨得隻剩下一
些已經無用、反而有害的江湖義氣了———盡管這份義氣曾經幫助他達到過昔日的輝煌。
曾經有江南名士直截了當地對張士誠提出過批評。可惜,沉浸在輕歌曼舞之中的張士
誠已經聽不進去這些逆耳忠言了。
此時,他隻喜歡聽那些好聽的,他願意聽的話。中國人習慣上將這一類言辭說成是阿
諛逢迎,將喜歡講此類言辭、做此類事情的人稱為佞幸小人。從來沒有見到什麽人在文化
與製度的層麵上說明,何以在中國此類人士特別多,幾乎遍地都是。翻開歷史,我們會很
容易發現,歷朝歷代,那些擁有權勢的人物,都是一些真正的寄主,他們身邊,通常都會
蠅集蟻附、寄生著大批量的此類人形動物。其功能,在於時刻可以令權勢者們通體舒泰、
身心愉悅地進入一種飄飄然狀態。於是,那些缺少真正意義上才略智慧的權勢者們,常常
就此栽倒,成為曇花一現的過眼雲煙。
事實上,這正是那些真正有見識的人們離張士誠遠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素有才名,與張士誠是老鄉,同樣生長在泰州白駒場。
張士誠多次想要將施耐庵羅致到自己的帳下,奈何這位施耐庵不情願,最後不勝其煩,躲
得遠遠的,跑到深山老林裏去寫他的梁山好漢。
當時,深得張士誠重用的三位重要人物分別叫黃敬夫、蔡文彥、葉德新。這三人小有
才情,其最大的本事則如上述情形,即特別善於揣摩從而討得張士誠的歡心,很是為人們
所鄙夷。蘇州城裏傳唱著一首民謠,歌曰:“張王做事業,專靠黃蔡葉。一朝西風起,幹癟。”
可見當時張士誠麾下的官場與民間輿情的反差之大。
在中國歷史上,這種情形常常是真正的不祥之兆,翻遍史書,極少見到由此導入良好
</br>
元璋小 4 歲的徐達甚至成為這些武將中的首席功臣。最後,這些人除了早死的之外,隻有
一位中風後不停地淌口水的湯和算是逃脫了洪武皇帝的荼毒,其餘無一善終,有的還死得
極其悲慘。這些都是後話。
而在打江山的過程中,無論如何,朱元璋的捨生忘死、“有肉大家吃”的義氣、才幹及
其對未來的預期,可能是相當多的好漢死心塌地地跟著他的重要原因。(三)
四、和朱元璋有著相似的江湖義氣的張士誠,卻遠不如朱元璋的雄心大誌。遠大誌向和戰
略眼光的缺乏,最終不得不在勢力爭奪中成了朱元璋的刀下之魂。
在朱元璋奪取政權的過程中,有兩個人不得不提到,其中之一是張士誠。從龐雜的史
料中判斷,張士誠生性遲重卻精明能幹,沉默寡言而頑強機詐,重然諾,講義氣,而且對
人慷慨大度,十分寬厚。按照中國古代人甚至現代人的標準,這是一些很優秀的品質。這
種品質可能是幫助他團結了一大批同誌和戰友,從而打下這片基業的重要因素。
張士誠將大本營設置在蘇州,建立起了割據一方的政權之後,對於與自己一同起事的
老弟兄相當夠朋友講義氣。他使他們每個人都成了手握重兵或重權的高官大吏。同時,他
對文人士大夫極其友善,對百姓也輕徭薄賦。同時,他還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因此,贏
得治下人民相當廣泛的支持。
既然如此,張士誠又是如何敗在朱元璋手下的呢?其中,必定有比江湖義氣更為重要
的東西在發生作用。
此時,如果張士誠告訴他們:“天下還沒有拿到手,大敵當前,任重道遠,弟兄們還需
努力。”他們可能還會再拚一把。可惜,張士誠自己並沒有這種打算。這位私鹽販子出身的
好漢畢竟目光短淺了些。他對占據了中國最為繁華富裕的魚米之鄉極感滿足,並沒有爭奪
天下的雄心壯誌。他很想保境安民,不願再冒什麽太大的風險。他甚至沒弄明白,值此天
下大亂之際,虎狼遍地,自己已然處身於不是吃人,就是被吃的境地,所謂逆水行舟不進
則退者,此之謂也。他不知道,狼顧虎視之下,想單獨保住自己的一方基業,從而長享富
貴是沒有可能的。
然而,張士誠可能還真就是這麽想的,他的所有“基本國策”都是圍繞著這種胸無大誌
的想法展開的。這種遠大誌向與戰略眼光的缺失,甚至根本稱不上是一種戰略的戰略,可
能是張士誠屢屢錯失良機並最終栽在朱元璋手中的重要原因。須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
朱元璋的形勢與實力都曾經遠遠不如這位張士誠。
很難說,是江湖義氣妨礙了張士誠的戰略眼光與心胸,還是本來就缺少雄才大略,從
而使他的江湖義氣被推到極致,達到了一種名副其實濫用的程度。換個角度或許也可以說,
如果當初起兵時他還有一些雄心的話,那麽,如今在這溫柔富貴鄉裏,也消磨得隻剩下一
些已經無用、反而有害的江湖義氣了———盡管這份義氣曾經幫助他達到過昔日的輝煌。
曾經有江南名士直截了當地對張士誠提出過批評。可惜,沉浸在輕歌曼舞之中的張士
誠已經聽不進去這些逆耳忠言了。
此時,他隻喜歡聽那些好聽的,他願意聽的話。中國人習慣上將這一類言辭說成是阿
諛逢迎,將喜歡講此類言辭、做此類事情的人稱為佞幸小人。從來沒有見到什麽人在文化
與製度的層麵上說明,何以在中國此類人士特別多,幾乎遍地都是。翻開歷史,我們會很
容易發現,歷朝歷代,那些擁有權勢的人物,都是一些真正的寄主,他們身邊,通常都會
蠅集蟻附、寄生著大批量的此類人形動物。其功能,在於時刻可以令權勢者們通體舒泰、
身心愉悅地進入一種飄飄然狀態。於是,那些缺少真正意義上才略智慧的權勢者們,常常
就此栽倒,成為曇花一現的過眼雲煙。
事實上,這正是那些真正有見識的人們離張士誠遠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素有才名,與張士誠是老鄉,同樣生長在泰州白駒場。
張士誠多次想要將施耐庵羅致到自己的帳下,奈何這位施耐庵不情願,最後不勝其煩,躲
得遠遠的,跑到深山老林裏去寫他的梁山好漢。
當時,深得張士誠重用的三位重要人物分別叫黃敬夫、蔡文彥、葉德新。這三人小有
才情,其最大的本事則如上述情形,即特別善於揣摩從而討得張士誠的歡心,很是為人們
所鄙夷。蘇州城裏傳唱著一首民謠,歌曰:“張王做事業,專靠黃蔡葉。一朝西風起,幹癟。”
可見當時張士誠麾下的官場與民間輿情的反差之大。
在中國歷史上,這種情形常常是真正的不祥之兆,翻遍史書,極少見到由此導入良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