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家裏孫媽已經做好了午飯,她將昨天晚上中秋宴席沒吃完的剩菜迴一下鍋,然後弄了點西瓜醬,裏鍋熬大半鍋米粥,正熱騰騰的冒著蒸汽。
孫剛折騰半天,早就餓了,洗過手後盛了一大碗剩菜,拿了一個饅頭,蹲在大門口門檻上開吃。
孫爸也端著碗走到院子裏。
看到孫爸過來,孫剛說道,“爸,下午和我去挖幾條溝吧,我在田裏邊發現不少黃鱔苗,給弄起來了。”
“你又想養黃鱔?行不行哦?”論起來孫爸是個釣黃鱔、吃黃鱔的好手,養黃鱔卻從來沒有過。
“沒事啊,又不用幹啥,隻是挖溝放水,果園裏的食物很充足,不用我們操心。”孫剛和爸爸解釋著。
“對了,野鴨子下蛋抱窩了,我從堰塘邊挪到了屋裏。”孫剛和爸媽交代著。
“母鴨子抱窩會讓你靠近?”孫媽感覺兒子在胡來,什麽動物在保護幼崽的時候都很霸道。
“可能我和它們相熟了吧,我天天早上要去喂鴨子啊,”孫剛肯定不會暴露空間的存在,要不是有空間在,孫剛還真沒法把野鴨子和窩一起端走,如果強行端走鴨窩,有可能野鴨子就會放棄那幾個野鴨蛋。
“你個熊孩子,就是在胡搞,”孫爸也不得不罵他一句,野外生存就應該是優勝劣汰。
唿唿嚕嚕孫剛幹掉兩個大饅頭,一碗米粥,還有兩大碗菜,抹一抹嘴上的油。西瓜醬就饅頭真的是絕配。
“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孫媽嗔怪的笑罵了一句。
“嘿嘿,媽,習慣了。”孫剛撓了撓後腦勺,這是上學時候養成的習慣,吃飯就是一個字,快。要是有客人的情況下另論,在自家人麵前沒必要裝斯文。
孫剛和爸爸一人拎了把鐵鍁到果園,這次挖的不需要太深和太寬,半米多深,一尺多寬。由於上午剛下過雨,地麵濕潤,所以很好挖,不用使?頭刨,直接用鐵鍁就行了。
“這黃鱔苗你哪弄的?還真不少啊,”孫爸指著門後麵盆子裏的黃鱔苗問道。
“我在咱養魚的那塊田裏撈的,發現有不少,”孫剛不可能和爸爸說這是上次他們一起釣黃鱔剩下的在空間裏繁殖出來的。
“再弄點泥鰍擱進去,黃鱔和泥鰍混養要好一點兒,”孫爸在農村呆的時間長,多少比兒子懂點這方麵的東西。
孫剛養魚的稻田裏確實有不少泥鰍和黃鱔,隻是裏麵有水
有魚,孫剛不想大動幹戈的去挖田埂或者起好的壟,明年孫剛還打算稻田養魚,不想破壞現有的布局。
孫剛父子倆先是在果園屋子的左右和後麵挖成想通的一條“凵”的溝,這還不夠,在屋後又挖了兩條橫向同樣大小的水溝。孫剛把它們打通連接起來,這樣黃鱔的活動空間就大了許多。
雖然很好挖,也花了他們父子倆將近半天的時間,才挖好,挖出來的土順便壘在溝的邊沿。然後用鐵鍁把溝的四周夯實,免得注水以後塌陷。挖出來的土裏的蚯蚓遭到雞子們的哄搶。
趁著孫爸迴家的時候,孫剛打開空間,把幾條水溝注滿空間水。然後把黃鱔苗一股腦扔到水溝裏,隻在空間留一些用來繁殖種苗。
由於溝裏都是空間水,溝邊的青草這幾天也像催了肥似的瘋長,土裏的蚯蚓慢慢的多了起來,而且特別肥大,一個個都有小拇指那麽粗。這些玩意兒食物不缺了,以後孫剛隔三差五從空間裏撈一些雜魚丟進水溝裏就行了。
這群經過空間水滋養的黃鱔好像攻擊力很強,經常可以看到小黃鱔一竄半尺高,將溝邊草葉上的青蟲吞進肚裏。
為了養好這些黃鱔,孫剛還特意到鎮上的書店買了幾本養黃鱔的書,仔細琢磨起來。
“爸,咱家有黃鱔簍嗎?”黃鱔簍也是須籠,像一個大酒瓶子,一尺多長,上部有個木塞,可以拔掉往外倒魚,底部是有個入口,魚蝦一進籠子,再發現不妙,就晚了。簍子出口用木塞堵住,入口處帶有竹篾刺,許進不許出,魚蝦至此,左衝右突,徒喚奈何,束手就擒。
孫剛打算用這個來陣點泥鰍,和黃鱔一起散養。
“有倒是有,好幾年沒用了。”孫剛和爸爸一起在儲藏室的旮旯裏找出9個黃鱔簍,是用竹篾編的,由於青竹篾經過火的煆燒,好幾年過去了還同樣結實耐用。
“你爺兒倆弄啥啊,搞的那麽多灰塵,我還得燒鍋做飯呢。”孫媽嗔怪的望著孫剛父子倆,黃鱔簍子好多年沒用了,落了一層厚厚的灰,儲物間挨著廚房,一挪動就灰塵漫天。
這個簡單、價廉的捕魚工具在鄉村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小時候,孫剛和夥伴們常常提著它徘徊在湖邊、河旁、田頭,它陪伴孫剛他們度過一個個寂寞難耐的時日,它帶給他們的歡樂是任何形式無法替代的。
在水中,黃鱔簍逮的最多是小魚、小蝦、泥鰍和黃鱔。
這種捕魚方法既簡單又不費力氣,下好簍子,你
盡管迴家睡覺,早上起來你就可以提著水桶去倒魚了。
現在農藥瓶子扔的哪兒都是,若不是遭受這些人為的侵害,這種捕魚方法也不會退出曆史舞台。
孫剛去果園挖了幾根蚯蚓,用小棍子穿起來,別在黃鱔簍裏麵,做誘餌。也可以用動物的內髒,如:豬肝之類的,還可以用湖蚌肉。
孫剛和爸爸一人拎著幾個來到田邊,找尋位置,田埂附近都有黃鱔和泥鰍的巢穴,有一種簡單的方法是:水麵上漂浮著一層像油一樣東西,孫剛他們叫這為黃鱔尿,這就可以證明附近有黃鱔洞穴。泥鰍也會鑽到附近的泥裏。
在田埂附近找尋有黃鱔尿的地方,把黃鱔簍分散放開來,水一定要浸沒整個簍子,並在黃鱔簍附近的水裏注入一點兒空間水,能吸引泥鰍前來。
“爸,走迴家吃飯去,”做完這一切,孫剛拍拍手上的灰塵,叫著爸爸一起迴家了。
“正準備叫你們倆吃飯呢,就迴來了,”孫媽正準備出門叫人,就看見他爺兒倆在灰蒙蒙的夜霧中走進家門。
“你多大年紀了,還跟著兒子瞎折騰,”看著父子倆進門,孫媽趕緊端盆熱水,讓他們洗手。孫媽總感覺下魚簍是小孩們玩的。
“剛娃想陣點兒泥鰍,我跟去看看嘛,”孫爸一直是捕魚、釣魚愛好者,要不是兒子問起黃鱔簍,他還真記不得了。這些年到處都要使用農藥,經過人為的破壞,這些簡單的捕魚樂趣還真漸漸消失了。
“媽,你就別說我爸了,多活動活動對身體好啊,”孫剛問道,“明天天晴了,去我大姨家幫忙掰包穀嗎?”
“今天才下過雨,地裏還有些粘,估計還要再等兩天吧,明天我給你大姨打個電話。”孫媽邊盛飯邊說道。
一家三人,吃過一頓溫馨的晚飯,孫剛迴到果園煲電話粥、睡覺。
翌日清晨,太陽在雞鳴的催促下,慵懶的伸伸胳膊,微笑著射出第一縷光輝。那道金燦燦的線,透過窗戶,暖暖的照進房間,把整個房間映成金色,那是讓人眼前一亮的顏色,清晨的精神振奮,也由此而來。
走出房子,整個世界都是清清亮亮的,陽光透過淡淡的清新的霧氣,溫柔的噴灑在塵世萬物上,別有一番令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在屋前空地上,孫剛隨便活動一下睡了一晚上,有些僵硬的身子骨。
孫剛踏著露水,來到田裏。田邊水草豐美,水麵在微風的吹拂下,微微蕩漾。不
時的有小鳥停在稻茬上麵,像掛在那裏似的,扇動著翅膀不厭其煩的唱著同一首歌。太陽微微升起,水麵上落滿瑰麗的朝霞。
逐一取出昨天黃昏時下的黃鱔簍子,今天的黃鱔簍子格外的沉,裏麵裝滿了泥鰍和黃鱔,叫孫剛驚喜異常。
九個黃鱔簍,收獲了大半桶,看著不少泥鰍和黃鱔在水桶裏翻滾著身子,而且個頭相當肥碩,不少泥鰍已經有十來厘米長了。
挑了幾十條肥碩的泥鰍,等中午讓孫媽做一頓好吃的。
泥鰍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還有多種維生素,並具有藥用價值,是人們所喜愛的水產佳品。
泥鰍所含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種類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人體抗血管衰老,故有益於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
孫剛將剩下的半桶泥鰍和黃鱔一股腦倒進水溝裏,和黃鱔一起混養。順便丟了一些泥鰍在空間水潭裏。
隨著養黃鱔的水溝裏泥鰍多起來,水溝裏的水也一天天的變得清澈,書上說這就是泥鰍的功勞,黃鱔喜歡在水的中上層活動,而泥鰍喜歡在水的中下層和底層生活,吃一些魚蟲的排瀉物為生,泥鰍與黃鱔是能混養更有利,可以起到清潔水質的作用。
這讓孫剛禁不住的在心中讚歎,大自然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不知不覺中就能夠形成一條相對平衡的生態循環。
(謝wl_0632賞!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書!!)
孫剛折騰半天,早就餓了,洗過手後盛了一大碗剩菜,拿了一個饅頭,蹲在大門口門檻上開吃。
孫爸也端著碗走到院子裏。
看到孫爸過來,孫剛說道,“爸,下午和我去挖幾條溝吧,我在田裏邊發現不少黃鱔苗,給弄起來了。”
“你又想養黃鱔?行不行哦?”論起來孫爸是個釣黃鱔、吃黃鱔的好手,養黃鱔卻從來沒有過。
“沒事啊,又不用幹啥,隻是挖溝放水,果園裏的食物很充足,不用我們操心。”孫剛和爸爸解釋著。
“對了,野鴨子下蛋抱窩了,我從堰塘邊挪到了屋裏。”孫剛和爸媽交代著。
“母鴨子抱窩會讓你靠近?”孫媽感覺兒子在胡來,什麽動物在保護幼崽的時候都很霸道。
“可能我和它們相熟了吧,我天天早上要去喂鴨子啊,”孫剛肯定不會暴露空間的存在,要不是有空間在,孫剛還真沒法把野鴨子和窩一起端走,如果強行端走鴨窩,有可能野鴨子就會放棄那幾個野鴨蛋。
“你個熊孩子,就是在胡搞,”孫爸也不得不罵他一句,野外生存就應該是優勝劣汰。
唿唿嚕嚕孫剛幹掉兩個大饅頭,一碗米粥,還有兩大碗菜,抹一抹嘴上的油。西瓜醬就饅頭真的是絕配。
“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孫媽嗔怪的笑罵了一句。
“嘿嘿,媽,習慣了。”孫剛撓了撓後腦勺,這是上學時候養成的習慣,吃飯就是一個字,快。要是有客人的情況下另論,在自家人麵前沒必要裝斯文。
孫剛和爸爸一人拎了把鐵鍁到果園,這次挖的不需要太深和太寬,半米多深,一尺多寬。由於上午剛下過雨,地麵濕潤,所以很好挖,不用使?頭刨,直接用鐵鍁就行了。
“這黃鱔苗你哪弄的?還真不少啊,”孫爸指著門後麵盆子裏的黃鱔苗問道。
“我在咱養魚的那塊田裏撈的,發現有不少,”孫剛不可能和爸爸說這是上次他們一起釣黃鱔剩下的在空間裏繁殖出來的。
“再弄點泥鰍擱進去,黃鱔和泥鰍混養要好一點兒,”孫爸在農村呆的時間長,多少比兒子懂點這方麵的東西。
孫剛養魚的稻田裏確實有不少泥鰍和黃鱔,隻是裏麵有水
有魚,孫剛不想大動幹戈的去挖田埂或者起好的壟,明年孫剛還打算稻田養魚,不想破壞現有的布局。
孫剛父子倆先是在果園屋子的左右和後麵挖成想通的一條“凵”的溝,這還不夠,在屋後又挖了兩條橫向同樣大小的水溝。孫剛把它們打通連接起來,這樣黃鱔的活動空間就大了許多。
雖然很好挖,也花了他們父子倆將近半天的時間,才挖好,挖出來的土順便壘在溝的邊沿。然後用鐵鍁把溝的四周夯實,免得注水以後塌陷。挖出來的土裏的蚯蚓遭到雞子們的哄搶。
趁著孫爸迴家的時候,孫剛打開空間,把幾條水溝注滿空間水。然後把黃鱔苗一股腦扔到水溝裏,隻在空間留一些用來繁殖種苗。
由於溝裏都是空間水,溝邊的青草這幾天也像催了肥似的瘋長,土裏的蚯蚓慢慢的多了起來,而且特別肥大,一個個都有小拇指那麽粗。這些玩意兒食物不缺了,以後孫剛隔三差五從空間裏撈一些雜魚丟進水溝裏就行了。
這群經過空間水滋養的黃鱔好像攻擊力很強,經常可以看到小黃鱔一竄半尺高,將溝邊草葉上的青蟲吞進肚裏。
為了養好這些黃鱔,孫剛還特意到鎮上的書店買了幾本養黃鱔的書,仔細琢磨起來。
“爸,咱家有黃鱔簍嗎?”黃鱔簍也是須籠,像一個大酒瓶子,一尺多長,上部有個木塞,可以拔掉往外倒魚,底部是有個入口,魚蝦一進籠子,再發現不妙,就晚了。簍子出口用木塞堵住,入口處帶有竹篾刺,許進不許出,魚蝦至此,左衝右突,徒喚奈何,束手就擒。
孫剛打算用這個來陣點泥鰍,和黃鱔一起散養。
“有倒是有,好幾年沒用了。”孫剛和爸爸一起在儲藏室的旮旯裏找出9個黃鱔簍,是用竹篾編的,由於青竹篾經過火的煆燒,好幾年過去了還同樣結實耐用。
“你爺兒倆弄啥啊,搞的那麽多灰塵,我還得燒鍋做飯呢。”孫媽嗔怪的望著孫剛父子倆,黃鱔簍子好多年沒用了,落了一層厚厚的灰,儲物間挨著廚房,一挪動就灰塵漫天。
這個簡單、價廉的捕魚工具在鄉村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小時候,孫剛和夥伴們常常提著它徘徊在湖邊、河旁、田頭,它陪伴孫剛他們度過一個個寂寞難耐的時日,它帶給他們的歡樂是任何形式無法替代的。
在水中,黃鱔簍逮的最多是小魚、小蝦、泥鰍和黃鱔。
這種捕魚方法既簡單又不費力氣,下好簍子,你
盡管迴家睡覺,早上起來你就可以提著水桶去倒魚了。
現在農藥瓶子扔的哪兒都是,若不是遭受這些人為的侵害,這種捕魚方法也不會退出曆史舞台。
孫剛去果園挖了幾根蚯蚓,用小棍子穿起來,別在黃鱔簍裏麵,做誘餌。也可以用動物的內髒,如:豬肝之類的,還可以用湖蚌肉。
孫剛和爸爸一人拎著幾個來到田邊,找尋位置,田埂附近都有黃鱔和泥鰍的巢穴,有一種簡單的方法是:水麵上漂浮著一層像油一樣東西,孫剛他們叫這為黃鱔尿,這就可以證明附近有黃鱔洞穴。泥鰍也會鑽到附近的泥裏。
在田埂附近找尋有黃鱔尿的地方,把黃鱔簍分散放開來,水一定要浸沒整個簍子,並在黃鱔簍附近的水裏注入一點兒空間水,能吸引泥鰍前來。
“爸,走迴家吃飯去,”做完這一切,孫剛拍拍手上的灰塵,叫著爸爸一起迴家了。
“正準備叫你們倆吃飯呢,就迴來了,”孫媽正準備出門叫人,就看見他爺兒倆在灰蒙蒙的夜霧中走進家門。
“你多大年紀了,還跟著兒子瞎折騰,”看著父子倆進門,孫媽趕緊端盆熱水,讓他們洗手。孫媽總感覺下魚簍是小孩們玩的。
“剛娃想陣點兒泥鰍,我跟去看看嘛,”孫爸一直是捕魚、釣魚愛好者,要不是兒子問起黃鱔簍,他還真記不得了。這些年到處都要使用農藥,經過人為的破壞,這些簡單的捕魚樂趣還真漸漸消失了。
“媽,你就別說我爸了,多活動活動對身體好啊,”孫剛問道,“明天天晴了,去我大姨家幫忙掰包穀嗎?”
“今天才下過雨,地裏還有些粘,估計還要再等兩天吧,明天我給你大姨打個電話。”孫媽邊盛飯邊說道。
一家三人,吃過一頓溫馨的晚飯,孫剛迴到果園煲電話粥、睡覺。
翌日清晨,太陽在雞鳴的催促下,慵懶的伸伸胳膊,微笑著射出第一縷光輝。那道金燦燦的線,透過窗戶,暖暖的照進房間,把整個房間映成金色,那是讓人眼前一亮的顏色,清晨的精神振奮,也由此而來。
走出房子,整個世界都是清清亮亮的,陽光透過淡淡的清新的霧氣,溫柔的噴灑在塵世萬物上,別有一番令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在屋前空地上,孫剛隨便活動一下睡了一晚上,有些僵硬的身子骨。
孫剛踏著露水,來到田裏。田邊水草豐美,水麵在微風的吹拂下,微微蕩漾。不
時的有小鳥停在稻茬上麵,像掛在那裏似的,扇動著翅膀不厭其煩的唱著同一首歌。太陽微微升起,水麵上落滿瑰麗的朝霞。
逐一取出昨天黃昏時下的黃鱔簍子,今天的黃鱔簍子格外的沉,裏麵裝滿了泥鰍和黃鱔,叫孫剛驚喜異常。
九個黃鱔簍,收獲了大半桶,看著不少泥鰍和黃鱔在水桶裏翻滾著身子,而且個頭相當肥碩,不少泥鰍已經有十來厘米長了。
挑了幾十條肥碩的泥鰍,等中午讓孫媽做一頓好吃的。
泥鰍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還有多種維生素,並具有藥用價值,是人們所喜愛的水產佳品。
泥鰍所含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種類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人體抗血管衰老,故有益於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
孫剛將剩下的半桶泥鰍和黃鱔一股腦倒進水溝裏,和黃鱔一起混養。順便丟了一些泥鰍在空間水潭裏。
隨著養黃鱔的水溝裏泥鰍多起來,水溝裏的水也一天天的變得清澈,書上說這就是泥鰍的功勞,黃鱔喜歡在水的中上層活動,而泥鰍喜歡在水的中下層和底層生活,吃一些魚蟲的排瀉物為生,泥鰍與黃鱔是能混養更有利,可以起到清潔水質的作用。
這讓孫剛禁不住的在心中讚歎,大自然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不知不覺中就能夠形成一條相對平衡的生態循環。
(謝wl_0632賞!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書!!)